第六十九章 大風歌
蕭何見項燁不愿留下,也沒再說什么,撤身站到劉邦身后。
劉邦對項燁等人拱了拱手說道:“幾位既不愿留下,在下也不好勉強,酒宴已然擺好,還請入內一邊飲宴一邊暢談!
眾人進了正堂,分賓主坐下,劉邦端起酒觥,朝眾人舉了舉,嘴唇動了一動,卻什么也沒說出來,在將觥中就一飲而盡之后,長嘆一聲,起身立起,從腰間抽出佩劍,繞過桌案,在堂內舞起劍來。
在他舞劍時,蕭何也起身坐到筑前,為他擊筑。
和著蕭何擊筑的旋律,劉邦放聲高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劉邦放聲高歌時,項燁愣了一愣,這首《大風歌》在他的記憶里應該是劉邦在收了英布之后途徑沛縣,與友人飲宴時親自擊筑所唱之歌,沒想到竟然在這里先唱了出來。
劉邦唱完《大風歌》,收劍挺立于堂間,堂內陷入一片古怪的寧靜之中。
“啪啪啪!”寧靜的大堂中突然響起幾聲清脆的擊掌聲,掌聲在偌大的大堂里回響,顯得十分扎耳,眾人紛紛把視線投向掌聲傳來的方向,只見項燁正滿臉微笑輕輕為劉邦鼓著掌。
“好歌!好歌!”項燁長身而起,站在桌案之后,朝劉邦拱手行了個禮說道:“沛公此歌霸氣非常,暗中隱隱有帝王之氣,將來必然貴不可言,恭喜沛公,賀喜沛公!”
項燁說出這句話之后,包括劉邦在內,堂內所有人都露出了一副大驚失色的樣子,他們很清楚若是這句話傳到懷王或是江東項氏耳朵里,劉邦將要面臨的是什么。
眾人正自愕然,項燁看著蕭何微微笑道:“沛公已然舞劍助興,在下也想舞上一曲,欲請先生為我擊筑,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蕭何還未說話,劉邦接口說道:“項先生愿為我等舞劍助興,在下自當親自為先生擊筑,只恐技藝不精,惹了先生恥笑!”
“沛公愿親自擊筑,正是求之不得!”項燁也不推辭,給劉邦回了個禮,邁過桌案走到正堂中間的空地上。
劉邦轉身走到筑前,輕輕擊打起來。
筑聲響起,項燁抽出長劍,銀亮的劍身折射著刺眼的光芒,堂內眾人連忙用手在額頭上搭個棚子,不敢直視他手中的長劍。
伴隨一聲清嘯,項燁揮舞手中長劍,舞起了翔龍劍法。翔龍劍法本就是一套十分大氣,適合戰場廝殺的劍法,若是在劍客眼中,或許他只是有些霸氣罷了,可在樊噲、周勃等將軍的眼中,這套劍法卻是破軍斬將的不二法寶,所以在項燁舞劍時,他們一個個都驚的睜圓了眼睛,唯恐疏漏了一星半點。
“大江東去,Lang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吳越范蠡橫江。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少伯當年,西施浣紗時,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郢都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蔽璧綐O致,項燁也學著劉邦的樣放聲高歌,不過他卻是把蘇軾的詞稍作了些修改,將后世的三國周郎改成了前代的吳越范蠡。
蘇軾在文學造詣上已臻化境,他所做的詞雖經項燁修改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卻也不是劉邦這樣的集市無賴所能比對,項燁一首詞吟出,頓時把劉邦的《大風歌》給比了下去。
項燁選擇這首《念奴嬌》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首詞雖說比《大風歌》精妙了許多,但它卻不似《大風歌》那樣有著濃郁的帝王之氣,它在豪情中帶著婉約,霸氣中透著文人所特有的纖細。
一曲舞罷,堂內眾人不禁呆了,他們驚嘆的不只是項燁那套氣勢磅礴的劍法,還驚嘆項燁竟有著如此高的文字天賦,能夠創作出這樣朗朗上口,足以傳誦千古的詞句。
蒙蘇望著項燁,她的眼睛里閃爍著迷離的神采,她一直以為項燁只是個很重情義,很重承諾的真男人,卻還從來沒有發現他竟然能吟出如此美妙絕倫的句子。
“亂世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泵商K喃喃的念著,腦海中又浮現出當年與蒙恬在北地征討匈奴時的漫天大雪,秦軍對匈奴騎兵緊追不舍,秦弩射出的弩箭呼嘯著向逃跑的匈奴騎兵飛了過去,每射出一批弩箭,匈奴騎兵都會倒下一大片。
最讓蒙蘇感動的還不只是項燁念的這首詞里的氣勢,而是他在提到范蠡的時候,還不忘提及西施。
誰都知道范蠡和西施是對苦命鴛鴦,為了幫助勾踐戰勝夫差,范蠡忍著心痛將西施送到了吳國。
范蠡是個英雄,是個豪杰,但他卻太不珍惜他的女人。項燁在這首詞里并沒有提及西施在吳國,而是僅僅提起了她當年在溪邊浣紗的情景,從這個小小的細節里,心思纖細的蒙蘇能感受到,項燁并不是像范蠡那樣的男人,他絕不會為任何利益,把自己心愛的女人拱手送給其他男人。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蒙蘇的心里已經有了一種期待,一種對項燁的期待。她希望項燁能夠帶著她殺回咸陽,誅殺胡亥并將趙高滿門夷滅。另外在她心中,正在萌生著另一份期待,只是她始終不愿正視這份期待,那就是將來能夠成為項燁的女人,能夠與他一同并騎馳騁,共赴白頭。
項燁對蒙蘇心中萌生的情感并不知情,他始終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把蒙蘇托付給一個值得托付的人,然后再悄悄離開,避開這喧囂的塵世,尋處寧靜的地方,靜靜的過完這一輩子。
項燁舞完劍,劉邦低頭沉默良久才悠悠的長嘆了一聲,說道:“項先生不僅劍法高絕,文章更是天下一絕,可惜終不肯留在軍中,與我共同誅滅暴秦,實為在下終身憾事!”
他這句話一出口,堂內劉邦的屬下齊齊站了起來,走到項燁身旁,所有人全都躬身給項燁行了個禮說道:“項先生,我等跟隨沛公許久,雖說沛公平日里禮賢下士天下皆知,卻從未因任何人不愿共誅暴秦而如此消沉,還望先生莫負沛公一片誠心,留下與我等共事!”
項燁看著眾人,面露為難之色,他又轉過頭朝坐在筑旁黯然感傷的劉邦看了過去,只見劉邦低垂著頭,正在不斷的嘆氣。
“好吧,我就留下來!”項燁點了點頭,有些為難的對眾人說道:“承蒙沛公與眾位錯愛,在下不勝惶恐,若是再不答應,心內著實不安,我等三人就留在軍中為沛公效力,但有差遣,萬死不辭罷了!”
聽項燁說答應留下來,眾人臉上頓時露出欣喜之色,劉邦更是喜的跳了起來,兩步躥到項燁面前,拉起項燁的手說道:“今日我得三位,真正是如虎添翼。在此我便封項先生為驃騎將軍,蒙先生為車騎將軍、石先生為衛將軍,蒙、石二位將軍協助項將軍領兵!
項燁雖然是學歷史,也知道驃騎將軍好似很牛,但他卻不知道牛到什么程度,不過從周圍文官武將的眼神來看,應該是牛到幾乎比他們所有人都要厲害,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是滿臉欽羨,看著項燁的眼神里也都帶著羨慕和嫉妒。
早宴結束后,夏侯嬰親自領著項燁和蒙蘇、石磊去檢視軍隊,在往校場行進的路上,夏侯嬰不無欽羨的對項燁說道:“項將軍,沛公對你可真是推心置腹啊,一來就給了你這么重要的職位!
“哦?”項燁側著頭,有些不解的看著夏侯嬰問道:“我這個位置很重要嗎?一個驃騎將軍而已!”
“呵呵!毕暮顙霌u頭笑了笑,對項燁說道:“項將軍以往乃是江湖劍客,對軍中建制或許并不十分清楚。驃騎將軍指揮千軍萬馬,在軍中位置僅次于大將軍,如今我軍并無大將軍,所以項將軍在軍中已是說一不二的人物了。”
項燁撇嘴笑了笑,轉過身看著夏侯嬰說道:“夏侯大夫,如今項梁將軍才是我們大楚的大將軍,我這驃騎將軍是不是有點說不出去。俊
夏侯嬰被項燁問的一愣,隨即感到劉邦封項燁為驃騎將軍確實有些不合道理,只是如今適逢亂世,而劉邦又有著沛公的封爵,在自己的軍隊里封個驃騎將軍若是沒人深究也算不得什么,但是若有人深究,恐怕就會給劉邦招來很多麻煩。
項燁見夏侯嬰半晌沒有回話,呵呵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適才沛公一曲高歌,已向我等說明他并非只想推翻暴秦,依我看沛公之志在于天下,其志恐怕不小,也正是因此,我才愿意留下,以助他奪取江山,至于我那個驃騎將軍,呵呵,以后在外人面前,切莫再提,你我心照不宣便是!”
夏侯嬰先是愣了一下,接著恍然大悟的“哦”了一聲,抬手指著項燁哈哈大笑著說道:“沛公果然沒有看錯人,項將軍真是人中之龍,沛公得項將軍,天下何愁不定!哈哈!”
(https://www.dzxsw.cc/book/79168/463736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