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章 建議中醫治療慢性闌尾炎
張衍陪著老人聊了好一會,才滿足他的談興,然后給他做了一個詳細的體征檢查。
“趙主任,患者是慢性闌尾炎,但是未見膿腫,考慮老人的身體情況,我還是建議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
張醫生,我之前也是考慮保守治療,只是經過一個星期的治療,效果并不是很好。”
“我知道,患者曾經受過傷,因為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對抗生素有了一定的抗性,所以才會出現抗生素效果不佳。
我建議采用中醫治療,以中藥湯劑和外敷藥雙管齊下,效果應該會比較好。”
這個年代居然會出現抗生素抗藥性,絕對稀奇。
從這里也看出,患者受過多少次傷,經歷過多少的病痛折磨。
其實,根據病人自述,老人是轉業后,因為傷痛,曾經大量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才導致出現抗藥性。
轉業前,那個年代抗生素價比黃金,肯定不舍得多用。
也只有建國后,國內實現了抗生素自產,雖然價格依然比較高,但是以老人的級別,也用得起。
“好,那就按照張醫生的意見,先行保守治療。
張醫生,麻煩您給開方子吧!”趙鵬程被張衍說服了,果斷的決定道。
“沒問題!”張衍點點頭,然后轉身對老人說道:“老班長,我剛才和趙主任商量了一下,還是給您做保守治療。
我給您號一下脈。”
“小伙子,你還懂中醫?”老人很好奇的問道。
“咱們118師出人才,我懂中醫也屬正常吧?”張衍笑道。
“對,對!咱們118師不僅出英雄,也出人才!”老人笑著點點頭。很配合的伸出手。
張衍給老人號了脈,又看了舌苔。
這才給開了三副大建中湯加減的方子。
大建中湯是漢代醫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治療虛勞腹痛的代表方劑,具有溫中止痛、補虛降逆、健脾養胃等功效。
在中醫辨證中,慢性闌尾炎的表癥就是脘腹劇痛,痛連心胸,感覺腹中有寒涼之氣上下攻沖走竄,疼痛不可觸,嘔吐不欲飲食,舌苔白滑。
所以使用大建中湯加減,治療老人的慢性闌尾炎正好對癥。
其實中醫的奧秘,就在這個加減上。
那些說中醫療效慢的,就是沒有遇到好中醫,只懂得照方抓藥,不會加減。
中醫講究一人一方,一病一方,并不是說醫生隨意的去琢磨藥方,而是在傳承下來的驗方的基礎上,根據病人的體質、病情進行調整,也就是中醫說的加減。
開完大建中湯之后,張衍又給開了一個外敷的中藥藥方:附子、干姜、路路通、鹽杜仲、桑寄生、補骨脂等。
“老班長,這個是外敷的藥方。”張衍特意交代了一下。
“大夫,我是病人的兒媳婦,您和我說就行!”一個三十多歲中年婦女在一旁開口說道。
“好!”張衍點點頭。
“您把這些藥裝在一個藥袋子里上鍋蒸,蒸30分鐘之后,當還有一定水分的時候,拿毛巾包裹著放在闌尾的地方進行熱敷,涼了之后再返回去繼續蒸,每一次大概30-40分鐘的時間。
每天熱敷一次,三天之后,我再根據情況調整用藥。”
“謝謝您大夫!”病人家屬真誠的感謝著張衍。
這個年代,不是萬不得已,誰也不愿意在自己身上動刀子。
這不光是手術危險性高,還有一些封建的思想在里面。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動了刀子,就不是完整的人了。
古代的太監,為什么去勢之后,都會把東西用瓶子裝起來。
就是為了將來死的時候,能夠把那東西埋在一塊,這樣也算是個完整的人。
“不用客氣,治病救人是醫生的職責。”張衍笑著沖眾人點點頭。
“老班長,您先歇著,我還要去查房,咱們回頭再聊。”張衍和老人打了個招呼,出了病房。
看得出,這老人還是有些身份地位的,住的是單人間。
病房里家屬一大堆。
不過這個張衍并不關心,他建議保守治療,完全是綜合了病人的身體,以及病程的發展來給出的建議。
從老人的病房出來,又繼續查房。
普外科的病人,基本上都是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有的是做完手術的,有的是等著做手術的。
不知不覺來到昨天他做闌尾手術的那個病人的病房。
看到張衍,對方很熱情的向張衍道謝。
“不用客氣,好好養傷吧。
以后就算是好了以后,也不要暴飲暴食,少吃辛辣的食物。”張衍交代了一句,就離開了病房。
接著來到了徐美珍的病房。
“徐美珍,感覺怎么樣?”張衍笑著問道。
“就是感覺有些別扭,別的沒什么。”徐美珍紅著臉說道。
“身體上多了兩根管子,肯定別扭。
忍著點吧!等個三五天看看情況,沒有膿液流出,就可以把管子去掉。”張衍給徐美珍檢查了一下刀口,然后笑著交代道。
“謝謝您張醫生!”徐美珍趕緊道謝。
此時徐美珍也算是豁出去了,反正已經這個樣了,再丟人還能丟到哪兒去?
用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才完成查房。
“張醫生,您看你今個兒做哪臺手術?”趙鵬程詢問道。
“我做腹腔膿腫引流手術和十二指腸修補手術吧。”張衍想了一下說道。
包括痔瘡切割術,其他的幾臺手術都沒什么挑戰性。
張衍干脆選擇了腹腔引流術和十二指腸修補術,正好借機提升一下胃腸道手術的技能。
每一臺手術,除了系統獎勵的經驗之外,張衍本身的手術技能也能夠漲經驗。
“好!我這就讓人通知患者做準備。”趙鵬程也是爽快。
同時心里也非常的感激,今天一共是八臺手術,雖然張衍只負責兩臺,但是這兩臺手術也是最復雜的。
張衍接手這兩臺手術之后,他的壓力頓時減輕了很多。
普外科能做手術的不止他一個,其他的像痔瘡切割術、皮下腫瘤引流術,闌尾炎切除這些,還有人能替他分擔。
算起來,他今天只需要做三臺手術就可以,順利的話,半天就能做完。
張衍進到手術室換好手術服,趙勝利、錢紅英已經帶著小李和小袁換好手術服等著他了。
今天彭大海沒辦法給他做助手了,被趙鵬程單獨安排了手術,就是那天痔瘡切割手術。
“一會你們兩個給我做助手。聽我口令行事,遇到事情不用慌,一切有我。”張衍對趙勝利和錢紅英交代道。
“知道了張哥!”
跟著張衍做過幾次手術,趙勝利和錢紅英對張衍非常的信任。
“小李,小袁,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手術,今天你們進來主要是感受一下手術室的氛圍。
一會如果感覺身體不適,可以直接出去,不必強求。”張衍又專門對小李和小袁交代道。
帶三個小護士來,主要目的就是長長見識,沒指望她們將來能夠成為外科醫生或者手術室護士。
第一臺手術就是十二指腸修補手術。
十二指腸修補術,主要是針對十二指腸穿孔進行修補的手術。
病人四十二歲,但是看上去像五十多歲的樣子。
病人有頑固性潰瘍病史,昨天入院經過保守治療之后,病情不見緩解,懷疑胃腸道穿孔,因此進行手術治療。
病人被送到手術室的時候,已經進入昏迷狀態。
張衍嘆了口氣,這個病屬于急癥,應該昨天就安排手術的。
可是,這不是紅星醫院,張衍也不好去質疑趙鵬程的安排。
“全麻!”張衍對麻醉師交代道。
不用考慮,這種病癥直接進行呼吸道全麻。
張衍自己動手給病人擺好體位。
“這種胃腸道的手術,體位一般都是平躺位,而患者懷疑十二指腸穿孔,所以要采用平臥位。”張衍一邊動手,一邊給四個人講究。
“叮!
宿主手術中教導下級醫生,觸發傳道授業解惑光環。
下級醫生領悟力增加。
宿主可根據下級醫生的學習情況,獲得反饋獎勵。
包括但不限于經驗獎勵,實物獎勵。”
張衍心中一喜,果然來了。
接下來,張衍講解的更加細致,耐心。
“胃腸道手術,一般采用上腹正中切口。
但是現在患者是懷疑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可用右側經腹直肌切口。”張衍用筆在患者右側腹直肌處畫了一道線,然后講解道。
“腹直肌是哪一塊肌肉,不用我再多說了吧?”張衍表情很輕松,笑著問道。
“不用!”趙勝利和錢紅英趕緊搖頭。
如果連腹直肌是哪一塊都不知道,他們三年中專也就白讀了。
不得不說,現在的醫學生真幸福,讀了三年中專,就能跟著上手術。
他本碩連讀,讀了七年,才勉強跟著主任醫師,主治醫師混個旁觀,運氣好能混個三助。
張衍接過電凝刀,沿著剛剛的畫線,輕輕劃開皮膚和皮下組織。
“劃開皮膚和皮下組織,不要像我一樣強求一刀到位,你們可以多劃幾刀,一點點的深入。
這樣可以避免出現直接損失腹膜。”
把電凝刀放下之后,張衍才抬頭對趙勝利兩人講究道。
(https://www.dzxsw.cc/book/79162132/2211587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