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 章 我要五百個箱子
下午張衍又去大爺家里,陪著爺爺聊了一會天,順便把通過五爺找制藥師的事告訴了爺爺。
“嗯!你做得對,這件事就得通過你五爺辦最好。
不然,好心也會惹出不少的事非來。”爺爺點點頭對張衍的做法表示贊同。
經(jīng)過數(shù)代人的繁衍生息,如今張家?guī)Z已經(jīng)是一個三百多戶人家,一千多口人的大村子。
不管是十個還是八個,都不足以滿足村民的需求。
無論是張衍自己去找,還是張衍的爺爺去找,總會得罪人。
被選上的固然欣喜,那些沒被選上的必然會感覺自己被忽視了,甚至會因此記恨張衍。
“大爺,我大哥他們年齡大了,不過光子他們年齡正好。
您這段時間多督促督促他們,明年開春一塊送到我那兒去。”
“這個……”大爺看了一眼張衍的爺爺,沒有說話。
“名額我讓給村里其他的孩子了,你要是有本事,等明年過一段時間再把他們弄過去吧。”張衍的爺爺嘬了一口煙,淡淡的說道。
“爺,您還真是無私。
就不怕我大嫂心里埋怨您?”張衍笑道。
“怎么會埋怨?
你爺也是沒辦法,提前也都和我們說過的。
你那五個名額,大家爭得厲害,原本五爺是想給咱們家一個名額的。
可是,看到村里人為這五個名額鬧的都要打起來,所以主動把名額讓了出去。”張衍的大爺解釋道。
“那正好我這里還有幾個名額,就不給族里了,咱們自己留著。”
“你手里還有名額?”張衍的爺爺吃驚的看著張衍。
“本來我是要了八個名額,給咱們族里五個名額,給我舅舅那邊三個名額。
我舅舅沒要,我表哥他們也都是年齡大了,孩子又還小,所以沒要。”張衍笑著解釋道。
“你舅舅是個明白事理的。”張衍的爺爺點點頭說了一句。
宗族的事,很復雜。
有句話叫做寧帶千軍不帶一夫。
村子里一千多口人,就有一千多個心眼。
就連老族長,五爺都經(jīng)常感慨,人多了,心思也多了,這家不好當啊。
張衍說出還有三個名額的時候,大嫂眼睛一亮。
三個名額肯定得給她家的光子一個。
二嫂、三嫂也是眼睛發(fā)亮,都死死盯著爺爺,生怕爺爺再把名額讓出去。
也都想著,三個名額總得給她們家孩子一個吧?
“呵呵,你們不用擔心,我還沒老糊涂。
當時讓出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張衍的爺爺磕了磕煙袋說道。
“咱們家,光子、虎子還有拴柱都差不多到了年齡。
族里就給了一個名額,我給光子,虎子和拴柱他媽肯定不高興。
這家難當啊!
所幸我一個都不要!
現(xiàn)在好了,衍子又弄回來三個名額,你們?nèi)乙患乙粋。”
張衍家里也是四世同堂,張衍是第三代,第四代的光子今年都已經(jīng)十六歲了,虎子十五歲,拴柱是十三歲。
早都已經(jīng)不上學。
大嫂已經(jīng)開始給光子找對象,準備明后年的就結(jié)婚。
“拴柱等等吧!還太小。
先讓玉妮去吧!”張衍開口說道。
玉妮是三嫂家的大丫頭,今年十五歲。
看三嫂有些不高興,張衍趕緊開口解釋道:“三嫂,還有大嫂、二嫂,等拴柱、二寶、槐花他們十五歲以后,我都給你們想辦法弄到城里去。
人家說了,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我現(xiàn)在大小也是個副院長,安排幾個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衍子,你都當副院長了?”大娘驚喜道。
大嫂,二嫂,三嫂也都是滿臉驚喜的看著張衍。
“你們啊!就是頭發(fā)長見識短,衍子要是不當領(lǐng)導,能弄來名額?
這可是醫(yī)院的正式工名額!
城里多少人想要都撈不著的正式工名額。”大爺訓斥道。
“那個,大娘,大嫂、二嫂、三嫂,我當副院長這件事,還得麻煩你們給保密。
我爹和我娘他們還都不知道呢!”張衍笑著說道。
“你爹娘不知道?”
“沒敢告訴他們。”
“也是,你爹要是知道你當了領(lǐng)導,還不知道又鬧出什么事來呢!”大娘很理解的點點頭。
村里人誰不知道張福生的脾氣性格。
遠的不說,要是知道張衍是副院長,肯定不會滿足讓兩個兒子當裝卸隊的臨時工,敢鬧著讓張衍給安排正式工。
還得是那種輕快的,有面子的正式工。
最好能再當個小領(lǐng)導。
人的欲望,是永遠沒有滿足的。
張衍在爺爺家說了一會話,一直到下午三點多,才告辭離開。
至于張平和張安,也早已經(jīng)走了。
張衍帶不了兩個人,所以他們要做公交車回北京城。
三點多,時間還很寬裕,張衍也不著急,一邊騎著自行車,一邊欣賞著路邊的風景。
其實也沒啥好欣賞的,漫山遍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山野中的村莊反倒像是一塊塊疤痕,在群山漫野中顯得很突兀。
這就是人類對大自然的一種破壞吧?
張衍胡思亂想著,一路疾馳回到了北京城。
他沒有急著回家,而是來到魯班胡同。
“喲!張醫(yī)生您來了!”看到張衍,木器坊的老師傅笑著迎了上來。
“師傅,上次我預定的箱子都還在吧?”
“在,全都給您留著呢!”
“那好,你找?guī)纵v車,給我送到家里去。”
“送您家里嗎?”
“不是,送到五棵松那邊西邊一點,不到八寶山,路邊有一片楊樹林子!”
“好嘞,我這就安排人給您送!”
“別忙,我還準備定制一批木箱。”
“沒問題,您打算定制什么樣式的木箱?”
“三米見方的木箱,先來一百個吧!”張衍笑著說道。
“三米見方的木箱?張醫(yī)生,您不說和我開玩笑吧?”
“三米見方,一百個必須是一模一樣的木箱。
我可以先給你一筆定金!”
“張醫(yī)生,您這個三米見方的木箱,我是真做不了。”
“做不了?就一個簡單的箱子,你做不了?”張衍自然不相信木匠師傅的話,感覺他是在抬價。
“張醫(yī)生,你但凡是做兩米見方的,如果不要求木料的話,我能想想辦法做出來。
可是,這是三米見方的,一百個一模一樣的,我是真做不出來。”木匠老師傅苦笑著解釋道。
“那就兩米見方的,一百個一模一樣的箱子,木料我不要求用什么樣的,但是這一百個箱子,必須得用同一種木料來做。”
“這個沒有問題!”這一次老木匠爽快的答應下來。
“兩米見方的,您就是讓我用老紅木,我也能給您踅摸來。”
“那就用老紅木做!”張衍直接拍板道。
“哎呦喂!”老木匠直接打了自己一個嘴巴,“張醫(yī)生,我的錯,我這張嘴胡說八道了。
這老紅木做幾個箱子還行,做一百個箱子,別說我,全北京四九城的老紅木全部加一塊,也不夠給您做一百只箱子的。”老木匠苦笑著解釋道。
“呵呵!行吧,你看著,用什么木料做合適?這一塊,你是專家。”張衍也沒有揪著不放,很爽快的把這一節(jié)放過去。
其實,老木匠真給他找來這么多木料,張衍也買不起。
兩米見方的木箱,可不是那么簡單。
首先,木箱的面板,即便是拼接,也得是大料才行。
不管是老紅木還是黃花梨、紫檀木,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大料難求。
這樣的大料,無論是那個年代價格都不便宜。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jīng)一個多月。
張衍慢慢的摸清了這個世界的一些門道。
很多人都以為五六十年代的物價便宜。
其實,這里面有一個誤解,五六十年代的物價確實便宜,但是有幾個時間節(jié)點。
五六年是一個節(jié)點,六三年又是一個節(jié)點。
五六年以前,生活物資,比如糧油、肉蛋魚這些東西確實很便宜。
但是,老紅木,還有古董都不便宜。
五十年代的時候,王世襄王老經(jīng)常到鄉(xiāng)下去踅摸紅木家具,有明確記錄,一張黃花梨的桌子,花了二十五塊錢,他都高興的跟什么似的,感覺自己撿了大漏。
因為五六年之前,國內(nèi)還有很多資本家,很多的私人小老板存在,他們都是高消費群體,拉高了國內(nèi)消費的平均水平。
五六年之后,全面實行票證制度之后,才大大的限制了他們的消費,整體消費水平才降了下來。
也正是這樣一個背景下,國家在五六年到六三年,政府機關(guān)的人員連續(xù)兩次降薪。
扯遠了。
“要結(jié)實的話,那就用松木或者榆木。”
“都行!”張衍想了想說道。
“那好!我給您算一下,看一只箱子多少錢。”
老木匠拿著本子算了一會,過來告訴張衍,“張醫(yī)生,用松木的話,一個箱子要一塊五。用榆木會便宜點,一個箱子一塊三毛錢就夠。”
“榆木不應該貴嗎?怎么還便宜兩毛錢?”
“榆木是咱們本地的木料,松木得送東北那邊運過來。
我們這些私營作坊,想要買到松木可不容易,反倒是榆木更容易買到。”老木匠笑著解釋道。
“那行,那就用榆木吧!一百個箱子是一百三十塊錢對吧?”張衍笑道。
“對!”
“那就頂五百個箱子!”張衍大手一揮道。
(https://www.dzxsw.cc/book/79162132/2210779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