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能與之抗衡 1
第五百三十一章不能與之抗衡
當大幕拉開時,你不知上演的是喜劇還是悲劇!高飛記不得是哪位詩人曾經吟唱過坎坷的命運。
何為名將?恐怕在中文漢字之中解釋的意思有很多種,但是最多的都是贊揚之意,不過名將也有鮮為人知的另外一面,比如名將都有一個極大的缺點,那就是剛愎自用,這是絕對權力導致的所謂問題之根本。
薛岳作為陳誠的愛將無疑將此發揚到了極點,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聽不進一點兒別人的意見,薛岳的第九戰區分為甲、乙、丙三個集團,湘北戰場的為關征麟的第十五集團軍、楊森的第二十七集團軍加上增援而來的第五軍所部,原本的態勢還算有利,但是既然軍委會決定反擊,那么薛岳自然也要在陳誠與蔣介石面前大顯身手,新一軍也加入戰團,但是卻不歸他薛岳指揮,這一點薛岳十分明白,之前自己使用新一師已經失去了老蔣的信任,拿老蔣的嫡系中的嫡系血拼,如果不是陳誠保自己,恐怕即便是南昌大勝,他這個戰區司令長官的位子恐怕也不保了,所以對于高飛和新一軍薛岳已經是有了些顧忌。
要趕在新一軍主力抵達之前大體結束戰斗,我讓你高飛摘不著果子,雖然也有變相抽蔣介石的嫌疑,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你高飛無能,自己來摘果子沒搶到肉吃就怨不得別人,而且也不能讓你風風光光的摘了去。
薛岳立即調整部署,將剛剛完成整編的第十軍會同第七十四軍抽調出來,改為增援汨羅江一線,但是戰區參謀處的處長趙興昌卻認為以第三十七軍和第二十六軍所在位置過于突出,日軍還有預備隊尚未投入作戰,第十軍與第七十四軍運動到位還需要四至五天,不如讓第三十七軍與第二十六軍先行撤退下來,讓第十軍與第七十四軍在瀏陽河南岸構筑阻擊陣地,時間上與第三十七軍和第二十六軍抵達時間吻合,同時拉長了日軍的后勤補給線,日軍也疲憊不堪戰斗力銳減,四個軍合力痛殲深入我軍腹地之頑敵。
趙興昌是浙江奉化人,黃埔六期畢業,三十四歲如日中天的少將處長,其的戰略眼光非常精準,但是薛岳卻認為日軍既然要撤退怎么還會進攻?對于趙興昌的作戰計劃置之不理,認定還任然要執行自己當初的作戰計劃,趙興昌則顯得非常無可奈何,薛岳此人心胸十分的狹窄,自己多說難免惹禍上身,要知道敵我軍情是在根據雙方的部署在不斷變化的,現代化戰爭中攻守雙方的轉變是非常之快的,岡村寧次又是用兵多年的老手,一旦我軍出現破綻,岡村寧次其有放棄之理?第三十二軍與第九十五師就是明擺著的例子,如果薛岳同意兩支部隊節節阻敵,又怎么會最后落得全軍覆沒?折兵數萬損將多員?恐怕薛岳此刻心底也是十五個桶打水七上八下,等到戰后論功行賞的時候萬一委員長不饒他薛岳該如何?
(https://www.dzxsw.cc/book/79136/461812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