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從末法時代啟航 > 五四 游天師洞

五四 游天師洞


  
回醫館的路上,楊凡想起來上次吳春華給的一張卡,自己就放在車里,還一直都沒有去看過。自己也真的是心大。
找到附近一個自助銀行,查了一下里面的金額為兩萬。楊凡覺得有點多,去不知人家因為這病都快把人折騰壞了。如果不是他出手,還不知道會是個什么樣子。二萬的診費又怎么會多呢。把錢轉到了自己的銀行卡上。開著車了回醫館了。
車在門口停好,想起劉學生和上官晨都是抽煙的,拿了兩條和天下出來給他們。又把茶葉選了兩筒最好的給上官恒遠。
自己在醫館的房間還給自己留著,楊凡看了心中感動。在醫館住了一晚上,上午就準備去來星城的最后一站了。告別上官恒遠,向著師兄家趕去。
在師兄家吃了頓中飯,下午啟程回家。
到了家里,就發現村子里沒有前幾天熱鬧了。今天初五了,有一些人已經出去了。再過幾天,村子里會更安靜的。
年也差不多過完了,楊凡也恢復了自己的日常練習。其余的時間就是在家逗一下自己的小侄兒,大多數時間是在自己腦海里復習自己所學過的知識。特別是自己記下了這么多的醫學典籍,都需要加強復習,得融會貫通才行。
大哥他們也要上班了,初八早上,楊凡把家里剩下的東西給他們車子裝得滿滿地,目送他們出發。家里徹底回歸了原來的平靜。
這天早上,楊凡帶著九月在運行完真氣后,也沒有接著練習拳腳功夫,開始在山里到處跑了起來。
這座山很大,他們就沿著山頂的路一直向東跑。十來分鐘后,跑出了十幾里地,到了大山的邊沿。這里也還是山,是連著的另一座山。已經是平江縣境內了。再往前一點就是張師山了。想了想,楊凡決定到張師山去游玩一下。
張師山海拔近千米,山腰古垣環帶,山頂廟宇軒昂。每當夕陽初收,西眺洞庭煙波浩渺,落日熔金;南望湘北農舍田園,星羅棋布;北極鄂南江河丘陵,萬千錦繡;東覽幕阜龍盤虎伏,奇峰錯列。晨曦初露,煙浮霧靄,紫云籠罩,氣象萬千,四顧溝壑縱橫,峰巒重疊。
張師山原叫"白云山",是因漢相張良在此僻谷而得名。張良字子房,西漢杰出的軍事家。自幼飽讀兵書,頗知兵法,曾輔劉邦推翻秦朝立下過汗馬功勞。
相傳,張良得黃石公傳授兵書,并說:"你回去讀他,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了。十三年之后,你見到的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于是離去,看不見了。
張良天亮翻開書一看竟然是《太公兵法》。張良認為這事很神異,于是把自己的學說四處游說,他們都不采納。后來與沛公在陳留相遇,沛公采納他的話,最終有了功業。
十三年后,跟隨高祖退到濟北谷城山下,得到一塊黃石,張良于是像對寶貝似的建祠供奉起來。
劉邦建立漢朝后,自稱漢高祖。漢朝在張良、韓信、蕭何等忠臣良將的輔佐下,日趨強盛,但隨著政權逐步穩固,劉邦也日益奢侈腐化,他一方面鏟除異姓諸侯王,另一方面又陸續分封同姓子弟,企圖借此確保劉家天下。慢慢地對昔日共度戎馬生涯的文官武將產生排斥念頭。動輒以"莫須有"罪名治罪罷官、斬首,號稱名將、賢相的韓信、蕭何也成了劉邦的"刀下鬼"。張良負命進諫,劉邦不但不納忠言,反起加害之心,張良見劉邦難以挽救,毅然辭官出走。
張良懷著落魄的心情,深為自己懷才不遇,明珠暗投而追悔。在其師黃石公指點下且歌且行,一路尋至白云山,既到此山,見奇峰獨秀,東有幕阜對峙,四野空曠無邊,風景秀麗,頗為仙山勝景,便在此住下了。
山頂有一廟,名叫"白云觀",巍峨壯觀,山南腰有一洞,洞高丈余,寬若兩丈,深度莫測。前洞有許多石幾、石案之美。洞外花香鳥語,流水淙淙:洞內鳳鳴龍吟,余韻裊裊;四周蕙蘭吐芳,幽篁森森。
張良從此隱居于此,跟隨黃石公潛心學道。相傳張良登仙后,位為太玄童子,常從太上老君于太清之中。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張良,將白云山改名為"張師山","白云觀"更名為"張良祠"。廟前有一對聯:得黃石公助,熟讀兵書佐劉終成帝業;從赤松子游,精通玄理,使君得保天年。
沒走多久,就到了張師山腳下。楊凡帶著九月開始登山。
山頂的張良祠顯得破敗了不少,墻上一片斑駁。里面也只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獨居于此。楊凡想想自己上小學時,學校組織春游還來過這里。那里候這里還是很熱鬧的,山頂的廟里還有一個小賣部可以買一些零食呢。才二十多年的時間,就完全不一樣了。這讓楊凡又想起了建雞山上倒塌的廟。心里感嘆白云蒼狗,世事變遷。
沒有進到廟里去,楊凡帶著九月朝南邊山腰的天師洞而去。沿著南邊一條長滿雜草灌木的彎曲小徑,慢慢向下行至洞口。
天師洞周圍已被郁郁蔥蔥的樹木所覆蓋,如不是行至洞口,隔遠是看不到這個洞口的。天師洞的洞口高有三米左右,寬有五米左右。這個洞有多深,沒人丈量過。以前小時候來天師洞時,也沒有進入太遠。只走進了十多米,就感覺寒冷刺骨,不敢再往里走。
當地傳說,在倭寇入侵時期,這個洞里最多的時候藏了有一千多號人,也不知是真是假。
帶著九月往里走去,洞內比洞口要小一些,往里走了幾米,就變成了一米多寬,兩米多高了。慢慢往里走著。外面的光線照不進來了,里面變得暗了起來。不過這對楊凡并沒有影響。楊凡早就可以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中視物如晝了。九月也沒影響,因為狗狗本來就可以在夜里看清東西的。
洞里的空氣還挺新鮮,沒有一點異味。看來這洞也沒有被什么野物占過。聽著淙淙的流水聲,楊凡慢慢向里走去。再走了幾步,就是一個拐角。轉過這個拐角,里面就徹底的黑暗了。
用手摸了摸洞壁,很干燥。明明地上還有一條小水溝,流水淙淙,也不知道為什么洞壁卻顯得干燥。
再行進幾米,氣溫開始下降。還有絲絲涼風風過。也不知道是從哪里吹來的。楊凡決定把小時候沒有探索完的部分全部探索一遍。
一直往里又走了四五十米,左拐右拐的,也不知道現在的位置位底是在哪里。如果不是對自己這身實力的自信,楊凡還真不敢進到這里來。這里的溫度已經快降到零度了。但還是顯得很干燥。
看著這里的空間又在變大了,楊凡在想是不是快到底了。也不心急,繼續向里走。約莫又走了十來米,里面的空間豁然變得大了起來。這里是一個差不多有一個籃球場大的空間,高度超過三米,里面空曠無比。只在靠著一邊洞壁的位置有一個圓形的石桌,石桌周圍擺著幾個圓形的石凳。離石桌兩米遠的地方有一張石床。說是石床,就是一整塊的長方形大石頭,長有二米左右,寬一米五左右,高也差不多是六十公分高,上面非常的平坦。整個石床和石桌石凳完全看不出人工雕鑿的痕跡,渾然天成。
在這個洞穴的另一邊,有一口一米見方的小池子,也不知道有多深,池子的一邊有一個小缺口,有水從這個缺口流出,流入邊上的一條小溝,一直向外流去。看來在進來時看到的腳邊小溝,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順著洞壁走著,把整個洞穴走了一圈,再沒有發現別的什么東西。
傳說這里是張良修道的地方,不應該如此簡陋吧。楊凡心里想著。但后來轉念一想,古人修道講究個清靜,不沾紅塵之物。在艱苦的環境中錘煉自己的精神意志。這里如此簡陋也可以理解吧。
也有可能當時這里并不是那么的簡陋,待張良修仙有成,飛升而去時,把這里的東西都帶起了。或者是張良的后人來取走了也不一定。誰知道呢?無法探究。
讓九月自己在這里瞎溜達,楊凡盤膝坐在石床上,開始運行起自己的功法來。這一運行真氣,楊凡發現了異常。
真氣行走一個周天,從外界融入體內的靈氣比在屋后的大峰山頂時吸入的靈氣要多一倍。這個發現讓楊凡感覺有點驚喜。
看來傳說這里是張良的隱居修道之處,還真是有點道理。最起碼在這里修煉,要比在外面的效率高一倍。要知道,楊凡在家附近的山里可是找過多個修煉的地方的,都是跟在大峰山頂差不多的水平。
這個環境放在古代怕不是一個小洞天了。楊凡覺得自己以后可以到這里來修煉真氣了。起碼會讓自己的進步更大一些。
接著運行真氣,也不知道運行了多久,經脈傳來了絲鼓脹的感覺,才停了下來。楊凡用心的感覺了一下。下丹田中的水團起碼增加了一顆綠豆大小的分量。


  (https://www.dzxsw.cc/book/79134030/6181251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平昌县| 二连浩特市| 咸宁市| 瓦房店市| 九寨沟县| 上杭县| 德钦县| 廊坊市| 海盐县| 大邑县| 安塞县| 东宁县| 梁平县| 陇西县| 静安区| 永泰县| 通山县| 定结县| 融水| 阜南县| 贵州省| 巫溪县| 崇阳县| 桐城市| 青田县| 类乌齐县| 施甸县| 溧阳市| 岳普湖县| 金沙县| 丹寨县| 大埔县| 兴安县| 仙游县| 科尔| 桂平市| 渭源县| 曲阳县| 南平市|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