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利民電器維修服務(wù)部
修理店的生意越來越好,我便正式給店子取了個名字,叫“利民電器維修服務(wù)部”。很中規(guī)中矩的一個名字,符合時下的大環(huán)境。
開張不到一個月,前后售出了十余臺二手收錄機收音機,加上修理費,純利潤達到一千余元,我和方文惕一人一半。懷里揣著這筆前所未有的“巨款”,方文惕有時連睡覺都會笑醒。
生意做到這樣子,在當(dāng)時也算是挺有規(guī)模的了。再靠我一個人,無論如何忙不過來。無奈方文惕這人,對讀書天生不敏感,無線電原理始終學(xué)得十分馬虎。只能有樣學(xué)樣,我教他修過什么毛病,他就只會這個,沒有理論基礎(chǔ),無法做到舉一反三。教了幾日,進展甚微,不免心灰意冷,便將拆解機器,測試、清洗元件這些笨活都交給他,我只負責(zé)維修與組裝二手電器。饒是如此,每日里起碼也要有四五個鐘頭呆在店里,放假還勉強,一旦開學(xué),難不成天天逃學(xué)?再說要我鎮(zhèn)日將時間消耗在這小小修理店,盡管收入不菲,相比起來,還是很不劃算,利用這些時間多學(xué)點知識,或許日后更為有用。
我決定招一個幫工。
將這個念頭給方文惕一說,這家伙卻吱吱唔唔的不爽快。
我稍一沉吟,便即恍然。
在我們這個組合里,方文惕既無技術(shù)優(yōu)勢又無資金優(yōu)勢更無靠山后臺,我之所以找他搭檔,純粹是因為年紀太小,要拿他做幌子罷了。倘若招收一個幫工,他差不多就成了多余的人。我隨時可以踢開他單干。
明白了這節(jié),我便笑了起來。
“沒出息。你難道還想靠這個小店活一輩子?告訴你,我心大著呢,只要你不起歪心,咱們一起干,有我的就有你的。”
這話怎么聽怎么不像是從一個九歲孩子嘴里說出來的,倒像是道上大哥的口氣。
方文惕倒是很坦然,認定我將來前程無量。試想我如今就已這么了得,年歲再大點,必非池中之物。
“行,大少爺,你說什么就是什么,我方跛子這輩子跟定你了。”
我想來想去,決定叫二堂哥柳兆敏來幫忙。他今年十五歲了,早不上學(xué),在大隊每日掙六個工分,還不夠自己吃的。
二哥雖然不讀書,卻極聰慧,手也巧,做這個修理店的幫工正合適。
等哪回柳家山來人的時候,就叫他們帶個口信。打從老爸當(dāng)上縣革委副主任,柳家山和附近幾個大隊倒是經(jīng)常有人來拜訪。
這時候我不由又想起后世的通訊工具來。嗯,也不知道手機是何時開始出現(xiàn)的,具體年份記不大清楚了。估計得是九零年前后。至于大流行,要到九八年九九年去了,還差著一二十年呢。
趕巧的是,我一回到家里,小舅阮成林也在,手里還拿著一份《寶州日報》。
我心里頓時就明白了,笑道:“小舅,又來領(lǐng)稿費請客?”
小舅不好意思地笑笑。
老媽笑瞇瞇地看我一眼,說道:“你小舅真是出息了呢,剛在省報上發(fā)了文章,現(xiàn)在又在《寶州日報》上發(fā)了文章,還都是純理論方面的。”
我給小舅寫稿子的事情,老媽是知道的。不過她自然不會講出來。關(guān)系到小弟的前程,焉能隨口亂說?嚴玉成和老爸的意思,本就是想要在省報上開一個專欄或者出一個系列,征文活動沒有結(jié)束,暫時尚未動作,小舅這兩篇文章,算是個開門紅。
有這兩篇文章墊底,小舅的工作就有了相當(dāng)?shù)南M?br />
“小舅,你真了不起。”
我大拇指一挑,似乎對內(nèi)情一無所知。裝模作樣到了這等境界,也算是很見功底。
小舅畢竟臉皮還嫩,搓著手很不好意思。
“小舅,稿費領(lǐng)了沒?”
“領(lǐng)了。”
“那還不請客?”
老媽就敲我一下,笑罵道:“你小舅兜里好不容易有幾塊錢,你就打主意?今晚上做了紅燒肉,夠你解饞的。等會去叫解阿姨和嚴伯伯一起來家里吃飯。”
嚴柳兩家住得近,關(guān)系密切,彼此請家里吃個飯是常有的事。
一二把手關(guān)系如此融洽,在地區(qū)以上的大衙門是很犯忌諱的事情,不過縣級班子就沒那么顯眼。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不禁拍了下腦袋,匆匆往外跑。
老媽叫道:“就要吃飯了,跑出去做什么?”
“去去就回,很快的。”
我可是答應(yīng)要給嚴菲買套圖書的,都拖了好幾天,再不兌現(xiàn)要遭人記恨了。想著嚴菲撅起紅艷艷的小嘴唇的嬌憨模樣,心里就沒來由的一陣蕩漾。
一路小跑來到新華書店,幸好尚未關(guān)門,不過也沒有幾個人了。營業(yè)員很不友善地盯著我,大約是將我當(dāng)成來這里混看連環(huán)畫的小學(xué)生了。
上輩子這個年齡,我倒是經(jīng)常干這種事。放學(xué)后早早跑到新華書店,挑出喜愛的連環(huán)畫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其中不免會遭到營業(yè)員很不耐煩的驅(qū)趕。好在混看連環(huán)畫的小孩遠不止我一個,大家又都很有毅力,與營業(yè)員斗智斗勇,大打游擊戰(zhàn),多數(shù)時候能夠獲勝。
我很快就相中了一套上海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記》,全套十冊。料來這套連環(huán)畫嚴菲會喜歡。我拿出一張大團結(jié)到柜臺付賬的時候,倒是很讓營業(yè)員詫異,又死盯著我看了一陣。那時節(jié),能隨便掏出一張大團結(jié)的人可不多。
見我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營業(yè)員終究沒有多問。
回到家里,嚴玉成和老爸尚未下班,解英和嚴菲先到了。老媽在廚房里忙碌,解英也就和普通的家庭婦女一般,靠在廚房門框上與老媽津津有味地聊天。
嚴菲坐在那里,有些無聊地翻看報紙。
以她的年齡,黨報實在是引不起她多少興趣。見到我手里的小人書,小丫頭頓時歡呼起來。
“呀,《西游記》,好好看呢……”
我促狹地一縮手,笑道:“怎么,忘記了咱們說好的事?”
“謝謝你,柳俊哥哥!”
嚴菲小臉笑成一朵花,甜甜地叫道。
汗!
原本以為小女孩面嫩,一定會賴賬。誰知人家這么老實守規(guī)矩,倒整了我個大紅臉。眼見解英詫異地望過來,我大是窘迫,慌忙將《西游記》全部塞到嚴菲手里,別過臉去。
要是讓解英知道我拿幾本小人書討她女兒的便宜,可不是玩的。得罪了老岳父還不要緊,得罪了丈母娘,日子就難熬難過了。
不一會嚴玉成和老爸下班回來,兩家人圍成一桌吃飯。老媽做菜的手藝挺一般的,但是份量歷來很足。整整一大盤紅燒肉端上來,怕不有兩三斤肉,饞得我的口水當(dāng)眾流淌下來。
解英不是第一次在我家吃飯,卻是第一次見到我吃肉時狼吞虎咽的模樣,又是吃驚又是好笑。
“碧秀啊,小俊的胃口比晉才還好呢。”
“我爸不鍛煉,我可是天天隨著梁科長練硬氣功,每天半小時馬步?jīng)_拳,一百個俯臥撐一百個仰臥起坐,不多吃點飯,哪里吃得消……”
我一邊含糊作答一邊吞了兩塊紅燒肉下肚。
“嗯,聽說這個小梁入伍前就是楓林公社有名的武把式,在部隊里當(dāng)了多年偵察兵,看來確實有些本事,縣革委大院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搞得很不錯……吳部長點名將他調(diào)過來做保衛(wèi)科長,很有眼光呢。”
嚴玉成對梁科長印象也很不錯。
我笑道:“既然吳部長有識人之明,伯伯你手頭的工作也該讓他分擔(dān)點兒。”
“好小子,越來越蹬鼻子上臉了,連縣革委的分工也敢干涉。”
嚴玉成笑罵。
“嘿嘿,就是隨口一說。您愛聽不聽。縣革委現(xiàn)在是八個正副主任吧?偶數(shù)可不符合組織原則。”
嚴玉成一愣,與老爸對視一眼。
老爸點點頭。
班子成員按慣例必須是奇數(shù),以利于表決。嚴玉成一直在考慮補一個副主任,一時拿不定主意。吳秋陽以前被劃入王派,那也只是和鄭興云比較起來,與王本清的關(guān)系更近一點。從來也不是王本清的嫡系。這人比較正直,很講原則,資歷也老。其他縣里的組織部長,都是副主任兼任的。將他補入縣革委班子,十分順理成章,也不用擔(dān)心他心里有什么疙瘩,果然是不錯的人選。料來將他推薦上去,地區(qū)那邊也是準的。
不過嚴玉成不愿在餐桌上討論這么重要的人事問題,笑著轉(zhuǎn)移話題。
“成林啊,不錯嘛,筆桿子挺來得。往后可以成為你姐夫的好幫手呢。”
老媽頓時喜上眉梢。
今天請嚴玉成一家子過來吃飯,原本有這個意思,想要幫小舅講幾句話。畢竟老爸自家要避嫌。誰知嚴玉成竟然主動提起,聽語氣似乎小舅借調(diào)為國家工作人員已成定局,焉得不喜?
我原本還有些想法要跟嚴玉成說說,想想還是算了。目前他們兩位履新不過月余光景,布局才剛剛開始,遠未到完成階段。還是一件事一件事抓落實比較穩(wěn)妥。一下子將攤子鋪得太開,難免不出紕漏。我那些想法,主要是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方面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尚未召開,市場經(jīng)濟根本未曾啟動,這時候急急忙忙搞經(jīng)濟發(fā)展,還有點操之過急,搞不好會適得其反。
咱還是先搗鼓好“利民維修服務(wù)部”,權(quán)當(dāng)是探路了。
次日是星期天,解英一大早就來約老媽去逛街。老媽做派出所的副指導(dǎo)員,工作時間原本不固定。不像教委,星期天是雷打不動的要休息。好在公安局的領(lǐng)導(dǎo)以老媽要照顧柳主任為由,堅持讓她休星期天。
我剛鍛煉回來,吃完早餐。
“柳俊,跟我們一起去玩呀,我家要買電視機呢。”
嚴菲穿了套鵝黃色的連衣裙,扎兩個蝴蝶結(jié),一蹦一跳的跟在解英身后,甚是興奮。
嚴玉成都當(dāng)上了向陽縣的一把手,家里買臺黑白電視機,十分應(yīng)該。這也就是在一九七八年,要換作十年后,這些東西又何必要解英親自動手?都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要爭著為她服務(wù)。
“好啊,去哪里買電視機?”
“我不知道,媽媽知道。”
解英笑道:“還能去哪里,五交化公司嘛。全向陽縣也只有那里有電視機賣。”
看得出來,老媽有點不大情愿。我家的負擔(dān)比嚴玉成家重,眼瞅人家張羅著添置電視機,心里未免有些失落。只是不便掃解英的面子。
五交化公司門市部新建不久,處于老街的邊緣地帶,離青山嶺不遠。在老街和青山嶺之間的這個地段,日后會發(fā)展成為向陽新城的黃金地段。眼下還是比較偏的。
柜臺里擺了些商品,遠遠夠不上琳瑯滿目,電視機只有兩個牌子,天津產(chǎn)的“北京牌”和上海無線電四廠產(chǎn)的“凱歌牌”,型號也只有兩種,12英寸黑白屏和14英寸黑白屏。
剛上班不久,門市部內(nèi)顧客甚少,營業(yè)員倒是有十來個,大都是中年婦女,也有一兩個年輕的。三三兩兩在一起聊天,我們進門,眉毛都不抬起一點,完全無視。
計劃經(jīng)濟時代,營業(yè)員全是國家工作人員,吃皇糧的身份,自覺高人一等,服務(wù)的意識那是全然談不上的。直到我們在電器柜臺前站了起碼有一兩分鐘,解英開口詢問,才有一個三十幾歲的女營業(yè)員不情不愿地走過來,很不耐煩地問道:“做什么?”
解英雖然近四十歲年紀,一直在縣城工作,保養(yǎng)得不錯,又比較喜歡打扮,看上去頗有風(fēng)韻。那營業(yè)員看她的眼神里,滿是嫉妒。
“同志,凱歌牌的電視機和北京牌的電視機,哪種更好?”
“都差不多。”
營業(yè)員聽說買電視機,語氣就客氣了些。畢竟能買得起電視機的人,向陽縣不多。
我笑起來。估計這營業(yè)員自家也還買不起電視機,確實分不清哪種更好。
“解阿姨,買凱歌的吧。北京牌雖然牌子老,但上海無線電生產(chǎn)廠家的技術(shù)力量比天津更雄厚一些,質(zhì)量也更有保障。”
解英笑道:“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他爸以前就是搞無線電的,這些東西倒教過他。”
老媽笑著解釋,有幾分得意。
“那好,就買凱歌的吧,買那臺大一些的。多少錢?”
電視機的規(guī)格型號,那會子知道的人不多,解英也搞不清楚12英寸與14英寸的區(qū)別。
“六百四。”
我嚇了一跳,14英寸的彩色電視機,在我的記憶中也才兩三百塊。不過隨即想起,那是二十一世紀彩電價格大跳水之后的事情。當(dāng)時國內(nèi)生產(chǎn)電視機的成本還是挺高的。黑白電視機價格反比三十年后的彩色電視機更高,也在情理之中。
解英點點頭,五交化公司屬于國營單位,不存在討價還價的問題。
“解阿姨,等幾天吧。”
我突然說道。
“為什么?”
我笑了笑,說道:“等幾天我買的顯像管就到了,我裝兩臺14英寸的電視機,咱們兩家一家一臺……”
ps:照例討一下賞,看官老爺如若覺得在下無恥,請在書評區(qū)板磚伺候。剛接到起點編輯部的通知,8月23日會分類強推,還請各位瞧得起在下的看官老爺們向朋友打個招呼,捧個場賞個臉,去瞧一眼。在下新手,也沒別的好回報各位爺,努力更新而已。多多拜謝!
(https://www.dzxsw.cc/book/79092/459147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