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公更換
聽鄧禹推薦李通接任大司空之職,劉秀認(rèn)真的思考起來。
他背著手,來大殿內(nèi)來回踱步,要說信任,李通是他的親妹夫,又是他的至交好友,對他的忠誠毋庸置疑。
要說李通的能力,劉秀也不擔(dān)心,關(guān)鍵是,他不放心李通的身體。
做大司空,絕對不比做前將軍輕松,要操心的事務(wù)又多又雜,李通的身體能不能受得了,還真不好說呢!見劉秀來回踱步,沉思不語,鄧禹說道:“陛下,讓次元長年在外屯田,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這次有機(jī)會可以把次元調(diào)回京城,陛下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呢?”
劉秀停下腳步,說道:“次元的身體,仲華也清楚,大司空事務(wù)繁忙,他的身體,能受得了嗎?”
鄧禹一笑,說道:“陛下不必?fù)?dān)心!據(jù)微臣所知,這幾年,次元在軍中任職,身體可比從前好了不少,現(xiàn)在完全可以承認(rèn)大司空之職!”
劉秀眼睛一亮,笑問道:“當(dāng)真?”
鄧禹笑道:“陛下還信不過微臣嗎?”
劉秀抬手指了指鄧禹,說道:“你想躲輕松,倒是把累活丟給了次元!”
鄧禹干笑道:“微臣這也是為陛下和寧平長公主著想啊!”
劉秀又琢磨了一番,點點頭,說道:“好吧!此事,就按照仲華的意思辦!”
翌日,圣旨下達(dá),對于大司空宋弘,在無憑無據(jù)的情況下,彈劾上黨太守田邑企圖謀反之事,給予罷官處置。
至于宋弘的‘幫兇’鄧禹,則給予罰奉三個月的處置。
另外,前將軍李通,接替宋弘,擔(dān)任大司空之職。
這份圣旨,在朝堂也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不久前,大司徒剛剛告老還鄉(xiāng),侯霸接任大司徒之位,現(xiàn)在大司空又被罷官,由李通接任大司空之位,在這段時間里,三公竟然連續(xù)更換了兩人。
朝堂之上,出現(xiàn)這么大的變動,又怎能不引發(fā)朝廷的震動?
要說三公之中,位置坐得最穩(wěn)固的,非大司馬吳漢莫屬。
不管大司徒和大司空怎么換人,吳漢在大司馬的位置上,倒是雷打不動,穩(wěn)如泰山。
接到劉秀的圣旨,李通攜夫人劉伯姬,趕回洛陽。
劉秀在皇宮里接見他二人。
見面之后,劉秀打量李通,好久沒見,李通的白臉被曬得黝黑,身材比以前健碩了許多,臉色也比從前好多了。
看罷,劉秀暗暗點頭,在軍中任職,對次元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嘛!他含笑說道:“這兩年,次元在南陽屯田,著實是辛苦了。”
李通向劉秀含笑欠了欠身,說道:“微臣職責(zé)所在,并不覺辛苦。”
劉伯姬說道:“三哥不知道,次元明明是軍中主將,卻和普通兵卒一樣訓(xùn)練,還經(jīng)常下地里干農(nóng)活呢!”
劉秀大笑,贊道:“身先士卒,次元做得甚好!”
劉伯姬不滿地說道:“為此,我和次元吵過好幾次,三哥怎么還幫次元說話?”
劉秀說道:“以前偉君(邳彤)曾說過,消渴癥難以治愈,但適當(dāng)?shù)膭谧鳎梢跃徑庀拾Y,我看次元現(xiàn)在就很好嘛!”
不等劉伯姬說話,劉秀又看向李通,說道:“這次次元回京任大司空之職,也不能只忙于公務(wù),而疏于了鍛煉。”
李通向劉秀點點頭,躬身說道:“微臣明白,微臣會謹(jǐn)記陛下之叮囑!”
之后,劉秀留李通和劉伯姬一同用膳,席間,劉伯姬好奇地問道:“三哥,我聽說宋弘是因為誣陷田邑謀反,才被罷的官,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通暗暗皺眉,轉(zhuǎn)頭看眼劉伯姬,示意她不要多問。
劉秀倒是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說道:“宋弘和田邑,素有積怨,這次,宋弘聽說田邑私造武器,有謀反之舉,便借題發(fā)揮,欲置田邑于死地。”
劉伯姬重重地冷哼一聲,說道:“當(dāng)年,宋弘義正言辭的拒絕三哥為大姐的提親,我還以為他的德行有多高呢,現(xiàn)在看來,也只是個心胸狹隘之輩!”
李通低頭咳了一聲,又偷偷看眼劉伯姬,身為公主,如此抨擊朝中大臣,甚是不妥。
劉伯姬反瞪了李通一眼,氣呼呼地說道:“我說的也是事實嘛,有什么錯?”
劉秀仰面哈哈大笑,說道:“伯姬說的也不無道理!”
在劉秀看來,宋弘的心胸的確是太小了些,堂堂大司空,又豈能沒有容人之量?
他對李通正色說道:“次元是軍中將士出身,更能理解軍中的將士們,你上任大司空之后,可要和軍中的將士們處好關(guān)系啊!”
宋弘與軍方的關(guān)系一直沒有處理好,這也是劉秀對他不滿的地方之一。
現(xiàn)在由李通接替宋弘,在劉秀看來,起碼以后大司空和軍方的關(guān)系,不會再出現(xiàn)問題了。
李通正色說道:“微臣謹(jǐn)記陛下教誨。”
吃完飯,李通和劉伯姬向劉秀告辭,先回往長公主府。
在回府的路上,劉伯姬對李通的表現(xiàn)有些不滿,說道:“我們和三哥,是最親的親人,可夫君在三哥面前,怎么總是顯得那么拘謹(jǐn)?”
李通笑了笑,說道:“正因為是至親,更要注意分寸,注意君臣有別,不能忘乎所以,不能有絲毫的僭越之舉!”
他的為人,一直都是這樣,從不會倚仗自己是天子妹夫的關(guān)系,仗勢欺人,目中無人,恰恰相反,李通的為人處世都十分謹(jǐn)慎,甚至是有點如履薄冰。
劉秀寵愛李通,絕不是沒有原因的。
宋弘離京回老家的那一天,朝中大臣們沒有幾個前來送行的,鄧禹算是為數(shù)不多中的一個。
劉秀對宋弘,也沒到十分絕情的地步,他雖然罷免的宋弘的官職,但宋弘的爵位還在,現(xiàn)在他依舊是宣平侯。
沒有朝廷的俸祿,回到封地,靠食邑也能過得很好。
看到鄧禹前來送行,宋弘心頭百感交集,拱手施禮,說道:“右將軍!”
“宋公!”
鄧禹拱手還禮。
宋弘擺擺手,苦笑道:“右將軍這一聲宋公,我現(xiàn)在……可不敢當(dāng)了!”
稍頓,他又說道:“這次因為我的關(guān)系,讓右將軍也受到牽連,我這心里……很是愧疚啊!”
鄧禹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宋弘不知道,整件事的某后黑手,其實就是這位鄧禹等仲華。
他說道:“宋公說得哪里話?
你我同殿稱臣這么多年,談什么牽連不牽連的,那就把話說遠(yuǎn)了。”
看著鄧禹,宋弘心情復(fù)雜,同樣有過失,自己是被罷官免職,而鄧禹只是被罰奉三個月,說起來,自己這些大臣,哪怕職位坐得太高,也比不上陛下身邊的這些‘老人’啊!宋弘向鄧禹拱手說道:“右將軍不必送我,早些回去吧,若是有小人看到右將軍前來送我這有罪之人,去到陛下那里參右將軍一本,得不償失。”
鄧禹正色說道:“宋公回到封地,如有需要我?guī)兔Φ牡胤剑M管派人來京知會,只有是禹能做到的,責(zé)無旁貸。”
聞言,宋弘面色一正,整了整身上的衣服,向鄧禹深施一禮。
鄧禹立刻拱手還禮。
而后宋弘再不多言,坐上馬車,臨上車前,他忍不住轉(zhuǎn)回頭,環(huán)視一周他無比熟悉的洛陽。
他心里清楚,自己這次一走,以后,只怕是再沒有回到洛陽的機(jī)會了,這算是他看洛陽的最后一眼。
目送著宋弘的馬車走遠(yuǎn),鄧禹站在原地,久久未動。
就私人的交往而言,他和宋弘之間,談不上有什么矛盾,但站在公事的立場上,他確實認(rèn)為宋弘已不再勝任大司空之職。
主要是宋弘和以吳漢為首的軍方關(guān)系太差,這種惡劣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嚴(yán)重影響到漢軍在外的征戰(zhàn)。
吳漢和宋弘這兩個人,必須得走一個,難道,還能把吳漢弄走嗎?
不說鄧禹不能這么做,而且他想做也做不到,單單是陛下那一關(guān)也過不了啊!劉秀對吳漢的信任和寵愛,不次于對鄧禹的信任和寵愛,大司馬乃軍中將士之首,這么重要的職位,無論吳漢犯過多大的錯誤,他的地位就從來沒動搖過。
所以,在吳漢和宋弘必須要走一人的情況下,走的那個人,只能是宋弘。
鄧禹對宋弘,的確是有些歉意的,但沒辦法,他必須得這么做,這也是為了漢室江山的穩(wěn)固。
嘭!鄧禹正在發(fā)呆的時候,有人在他的背后突然拍了一巴掌,鄧禹嚇了一跳,回頭一瞧,原來是吳漢樂呵呵地站在自己的背后。
“別看了,人家都走遠(yuǎn)了!”
吳漢走到鄧禹身邊,向宋弘馬車消失的方向努努嘴。
“沒想到,子顏也會前來送行。”
“我可不是來送行的,我只是來看熱鬧的!”
吳漢撇了撇嘴角,冷哼一聲,說道:“國庫里明明還囤積了數(shù)十萬石的糧食,我只向宋弘要五萬石的糧食應(yīng)急,他都不肯給,這種人,即便不被罷官,早晚有一點,我也得親手收拾了他!”
鄧禹面色一正,說道:“這件事,子顏還真誤會宋弘了,現(xiàn)在京城里囤積的數(shù)十萬石糧食,可都是常備用糧……”他話沒說完,吳漢打斷道:“如果當(dāng)初仲華是大司空,而在冀城打仗的主將不是我,是任何一名軍中將官,仲華收到糧草告急的書信,會不會調(diào)出五萬石糧食送到冀城?”
鄧禹苦笑著嘆口氣,實話實說道:“我會。”
吳漢一把巴掌,又向鄧禹攤了攤手,說道:“仲華你看,這就是差別!軍中無糧,那是多大的事,生死攸關(guān)啊,宋弘他懂嗎?
他不懂,他只想自己不犯錯,公事公辦,至于前方將士的死活,又與他何干?”
鄧禹笑了笑,拍怕吳漢的肩膀,說道:“好了,子顏,現(xiàn)在人都走了,也不用再追究這些。”
吳漢一笑,偷偷向鄧禹挑了挑大拇指,贊鄧禹做得好。
鄧禹的暗中設(shè)局,最了解實情的,一個是田邑,一個就是吳漢,在這場局里,吳漢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宋弘走了,正入宋弘自己所料,這次離開洛陽,他再沒有回來過,直至在家中病故。
由于宋弘沒有兒子,在他病故之后,爵位無人繼承,封地也就此被取消了。
說起來,祭遵的情況和宋弘一樣,也是沒有兒子繼承爵位,不過祭遵的爵位是被他的弟弟繼承了。
宋弘的弟弟為何不能繼承宋弘的爵位?
很簡單,祭遵和宋弘在劉秀心中的分量,根本不能相提并論。
宋弘僅僅劉秀的一個大臣而已,官是很大,做到了大司空,爵位也不低,是宣平侯,但不管他的官有多大,爵位有多高,但他終究只是個大臣而已。
而祭遵不同,他和劉秀那是親如手足的關(guān)系,不僅僅是君臣,更是同生死、共患難,不離不棄的兄弟。
(https://www.dzxsw.cc/book/78851/508974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