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六章 如期所料
劉秀帶著黑毛,正邊看邊往前走著,路邊的一扇房門突然打開,銚期從里面走出,向劉秀拱手施禮,說道:“陛下!”
“嗯!”
劉秀擺擺手,示意銚期平身,他向小屋里望了望,雖然里面黑漆漆的,但劉秀看得清楚,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他邁步走了過去,問道:“次況,準備得怎么樣了?”
銚期跟上劉秀,進入屋子里,正色說道:“陛下,微臣和第孫在東城這邊設下兩萬伏兵,敵軍不來偷城也就罷了,只要敵軍敢來偷城,微臣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劉秀滿意地點點頭,說道:“現在時間尚早,可以讓大家稍作休息,等過了子時,再打起精神!”
沒等銚期說話,屋子里的眾漢軍兵卒紛紛小聲說道:“陛下,小人不累!”
“陛下放心,就算熬上一夜,小人也能上陣殺敵!”
劉秀笑了笑,擺手說道:“大家不用站著,都坐吧!”
漢軍兵卒互相看看,最后還是按照劉秀的意思,紛紛坐到地上。
劉秀也和旁人一樣,直接席地而坐,正色說道:“今夜若是無人來襲,也就罷了,若有賊軍來襲,大家一定要多加小心,這些賊軍,善用弩機,手腕、背后、雙腿,都可能暗藏著弩機,稍有不慎,便可能被賊軍的弩箭射中。
與敵交手之時,你等需善用盾牌,盡最大可能的保護自己!”
聽了劉秀的這番話,在場眾人心里都是暖洋洋的,有名上了年紀的老兵說道:“陛下,衛尉大人已經提醒過我等,我們大家都有帶著盾牌!”
說著話,他把一面圓形的盾牌向上提了提,讓劉秀看清楚。
其余的兵卒也都紛紛把各自的盾牌拿起。
有些人沒有盾牌,是把門板拆下來,切開,充當盾牌之用。
人們手里的盾牌,那叫一個五花八門,有圓的,有方的,還有長條的。
劉秀仔細環視了一圈,臉上露出滿意之色。
不管盾牌的模樣好不好看,總之,與積弩營的敵軍交手,再難看的盾牌也是能保命的。
他繼續說道:“我軍有兩萬伏兵,而敵軍的數量,不會超過三千,此戰,只要我軍不犯錯,定可將敵軍全殲!”
那名老兵率先說道:“我們都聽陛下的!當年,陛下在河北,帶領我等征戰,常常都是敵眾我寡,但每戰必勝,今日,我眾敵寡,我等更不能給陛下丟人!”
“對!我等不能給陛下丟人!”
眾兵卒異口同聲道。
劉秀看向那名老兵,他已年近四十,從河北就追隨自己,到現在得有七、八年了。
他拍拍老兵的肩膀,說道:“老哥辛苦了!”
他一句話,把老兵嚇得身子一哆嗦,急忙起身,屈膝跪地,向前插手說道:“陛下折煞小人!”
劉秀再次拍拍他的胳膊,說道:“老哥,坐吧!”
老兵顫巍巍地重新盤膝而坐,眼眶不自覺地泛著紅暈。
劉秀看看老兵,再看看其他眾人,映入眼簾的都是一張張年輕又陌生的臉孔。
他說道:“等平定了隗囂、公孫述,天下大定,大家就可以回家去過安生的日子了。”
他從來都不喜歡打仗,不是他性格軟弱,而是天下已經亂得太久,死的人也實在是太多,真的是打不起了。
劉秀最常被人詬病的有兩個方面。
一是他的出身不夠好,不是無產階級,而是地主階級,說劉秀不能算是農民起義軍。
這么說,既對,也不對,劉秀是實打實的農民出身,這一點毋庸置疑,但他又是劉氏后裔。
而在當時,劉氏家族太龐大了,各種分支,各種宗親,關系一層套著一層,其中既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差的。
但劉氏宗親里,的確是有一群人處于社會的上流階層,手里掌握著大量的資源,而這,又恰恰為劉秀的成功,乃至后來的稱帝堅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個方面,劉秀在對外戰爭中沒有太大的建樹,未能為大漢開疆擴土。
即便是和匈奴打過仗,而且還總能打贏,但所打的仗,也都是被動防守的仗,不是主動出擊的仗。
與珠玉在前的漢武大帝相比,他確實要差上一截。
可漢武帝所接手的是文帝、景帝(文景之治)留給他的太平盛世,是國力強盛、無與倫比的大漢帝國,他手里當然有足夠的資源去支持他對外征戰。
但即便如此,到了漢武帝的后期,國家也實在是打不動了,國力幾乎耗盡。
而劉秀沒有那么好運,沒有祖輩留給他那么巨大的遺產,漢室的復辟,是他一個縣、一個郡、一個州,一點一滴打下來的。
劉秀所得到的天下,就是個千瘡百孔的大爛攤子,遍地的軍閥割據,到處都在打仗,社會已處于崩潰的邊緣,尸殍遍野,滿目瘡痍。
管理這么一個大爛攤子,還要對外去征戰,那是不可能的事,硬著頭皮去對外征戰,那也是窮兵黷武,最后受苦受難的還是普通百姓。
劉秀的性子偏柔和,治國理念偏向道家,但他絕不是軟弱好欺。
有必要去打的仗,他會毫不猶豫的出手,但沒有必要,不是必須要去打的仗,他確實是不會去打的。
書歸正傳。
劉秀和銚期等人待在小黑屋里,靜靜等候敵軍的來襲。
杜陵到底會不會派遣積弩營來偷城,劉秀又不是神仙,自然無法做到未卜先知,但他善于揣測人性,從人性的角度上考慮,他認為杜陵會派兵前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也不知等了多久,天已經過了子時。
就在劉秀盤膝而坐,閉目養神的時候,房門打開一條縫隙,龍淵從外面閃了進來,他穿過人群,來到劉秀近前,小聲說道:“陛下,城外有動靜!”
聽聞這話,在場眾人不約而同地瞪圓了眼睛,下意識地握緊了武器和盾牌。
劉秀撩起眼簾,看向龍淵,問道:“可有看清,城外來了多少敵軍?”
“陛下,城外太黑了,看不太清楚,屬下判斷,人數應該是不少!”
龍淵正色說道。
“再探再報!”
劉秀說道。
“喏!”
龍淵答應一聲,轉身走了出去。
略陽城外,的確是出現了一批黑衣人,只不過人數并不多,也就十幾人的樣子。
他們悄悄接近到城墻底下,其中一人摘下繩索,甩動繩索上的鐵鉤。
而后,他用力向上一拋,鐵鉤飛出,不偏不倚,正掛在箭垛上。
黑衣人在城下用力拉了拉繩索,感覺固定得很結實,他雙手抓著繩子,雙腳蹬著城墻,迅速的向上攀爬。
時間不長,他便爬上城墻的頂端,他沒有立刻翻過箭垛,而是先探出一顆小腦袋,靜靜觀察城頭的動靜。
就在距離他不遠的地方,有名漢軍兵卒正坐在地上打盹。
這么近的距離,他竟然沒有聽到鐵鉤掛住箭垛的聲響,睡得也的確是夠死的。
黑衣人看到這么近就有一名守衛,也是驚出一身的冷汗,不過聽到對方發出的陣陣鼾聲,他又禁不住冷笑一聲。
漢軍還真是高枕無憂啊,以為白天打了勝仗,晚上就可以疏于防守了!他哪里知道,這位坐在地上睡大覺的人,根本不是漢軍,而是被銚期從大牢里提出來充數的賊人。
當初他們向銚期保證得很好,說會認真負責看守城墻,前半夜倒還好,可到了后半夜,這些人都熬不住了,有些是坐在地上打盹,有些則直接躺倒地上睡大覺。
黑衣人觀察了一會后,縱身翻過箭垛,跳到城墻上。
他都沒有刻意放輕自己的腳步,而是直接走到那名守衛近前,抽出匕首,一刀刺入對方的脖頸。
那名守衛,聲都沒吭一下,人還在睡夢中就一命嗚呼。
解決掉這名守衛后,黑衣人隨手拿起一根插在箭垛上的火把,向城下搖晃幾下。
啪、啪、啪——一支支的鐵爪從城下飛上城頭,掛在箭垛上,然后,十數名黑衣人順著繩索,齊齊爬上城墻。
十數名黑衣人,在城墻上分散開來,見到有打盹的守衛,立刻上前,干凈利落的一刀解決掉。
就這么一會的工夫,這段百米之內的城墻上,已再無一名活著的漢軍守衛。
把城頭上的‘漢軍’全部處理干凈,黑衣人拿起火把,再次向城外搖晃。
城外的黑幕當中,轟隆隆的跑出來數以千計的隴軍,這些隴軍的速度飛快,眨眼工夫,人們便跑到了城墻近前,順著黑衣人留下的繩索,人們迅速向上攀爬。
看得出來,這支隴軍,訓練有素,身手敏捷,總共有兩千來號人,在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便已全部爬上城頭。
今晚的夜襲,比他們預想到要順利得多,完全沒遇到任何的抵抗,己方這兩千人就全部攻上城墻。
人們順著附近的臺階,一點點的向下走。
望向不遠處的城門洞,只有兩名守衛在看守。
走在最前面的十幾名黑衣人,紛紛端起弩機,對準那兩名看守,連續搬動扳機。
啪!啪!啪!連弩連續彈射,弩箭不斷地向那兩名守衛飛射過去。
噗、噗、噗,在一連串的悶響聲中,兩名看守,頃刻之間便被弩箭釘成了刺猬。
沒有叫聲,兩名守衛皆是當場斃命。
十幾名黑衣人跑下臺階,越過兩名看守的尸體,來到城門洞。
舉目一瞧,十幾名黑衣人都有些傻眼,原來城門洞里,竟然堆放了許多巨大的石頭,這些巨石,根本不是他們這十幾人能搬得動的。
他們向后面的隴軍連連招手。
隴軍們紛紛跑下臺階,到了城門洞近前,也被里面堆積的這些巨石嚇了一跳。
漢軍這是想徹底把東城門給堵死啊!兩千名隴軍,全部下了城墻,人們聚集在城門洞前,考慮要如何搬開這些巨石。
正在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之間,在他們的背后傳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喊殺聲一起,一支支的火把隨之點燃,只見城墻附近的屋子里,涌出來無數的漢軍兵卒。
這些漢軍兵卒出了屋子,立刻在城墻前列起整齊的方陣,前排是盾兵,后排是弩手。
另外,在屋頂上,也密密麻麻站著無數的漢軍,一個個捻弓搭箭,鋒芒全部對準了這些隴軍。
漢軍當中,為首的一員大將,正是銚期。
銚期手持濱鐵點鋼槍,跨前兩步,大聲喊喝道:“銚期在此,已等候多時!”
(https://www.dzxsw.cc/book/78851/505974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