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漢天子 > 第七百四十二章 風波又起

第七百四十二章 風波又起


  劉秀給郭圣通送了一頂鳳冠,給陰麗華送了十二顆東珠,給許汐泠送了一條長命鎖,算是給后宮的三位嬪妃都顧及到了。

  當天晚上,劉秀在皇宮里設宴,既是慶祝東征軍的凱旋而歸,也是為蓋延、馬武、王霸、劉隆等將士接風洗塵。

  這次宴會的規模很大,朝堂中,俸祿比兩千石以上的大臣都有來參加,另外,大臣們的正妻,以及嫡子嫡女也都有受邀入宮。

  只不過男人們的宴席在前宮,女人們的宴席在后宮,男女不同席,這是正規宴會的規矩。

  宴會中,劉秀先是表彰了蓋延、馬武、王霸、劉隆等東征軍眾將士的功績,當然,他也沒忘鄧禹的西征軍和吳漢的南征軍,對他二人及麾下將士也同樣提出表彰。

  聽聞劉秀的夸獎,鄧禹和吳漢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人家東征軍是連戰連捷,凱旋而歸,可自己呢?

  與東征軍相比,可是要差上好大一截啊!劉秀的心情很好,幾乎把軍中的將士們夸了個遍。

  業已升任大司徒的伏湛微微皺起眉頭,向劉秀欠了欠身,說道:“陛下,東征的戰事雖然順利,但賊首劉永尚在,陛下也不能不防啊!”

  大司空宋弘拱手說道:“大司徒言之有理,只要劉永尚存,東部郡縣便難有安穩之日。”

  諸將本來都很高興,可這兩位說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眾人的頭頂上。

  劉秀眼簾低垂,淡然一笑,說道:“今日是慶功宴,可不議政務,只談風花雪月就好。”

  說著話,劉秀看向一旁的張昆,說道:“可讓舞姬入殿!”

  張昆躬身應了一聲,正要宣舞姬入殿,伏湛正色說道:“且慢!陛下,微臣以為,當趁熱打鐵,及早鏟除劉永,永絕后患才是!”

  宋弘接話道:“現在劉永逃到兗州,若是得到張步的大力支持,劉永在兗州隨時可能卷土重來。”

  劉秀暗暗皺眉,今天他在皇宮舉辦宴會,既是慶功,也是想好好放松一下,可伏湛和宋弘一個勁的把話題往政務上引,這讓劉秀也有些不厭其煩。

  他慢條斯理地說道:“此事,可等到明日早朝再議。”

  伏湛正色說道:“陛下,眼下正是鏟除劉永的好機會,陛下萬萬不可錯失良機啊!”

  還沒等劉秀說話,東征軍的將官之一龐萌開口說道:“不知大司徒所言的良機,又是何良機?”

  龐萌原本是謝躬的部將,后來謝躬被殺,龐萌便投靠了劉秀。

  龐萌這個人低調謙遜,頗受劉秀的賞識,他在劉秀這里原本擔任侍中一職,蓋延率軍東征,劉秀把龐萌也派了過去。

  東征結束后,龐萌也受封為將軍,封號為平狄,也就是平狄將軍。

  雖說在軍銜上,他和馬武、王霸、劉隆這些將領持平,都是有封號的將軍,但實際上,他的身份還是要差上一截。

  馬武、王霸、劉隆都是有侯爵爵位在身的,馬武是楊虛侯,王霸是淮陵侯,劉隆是竟陵侯,即便不拿俸祿,光拿食邑,也足夠一家人錦衣玉食的了。

  伏湛看了龐萌一眼,沒有理會,對劉秀說道:“陛下,劉永有豫州作為根基,張步還會以他馬首是瞻,現在劉永失去了豫州的根基,張步對劉永,必生二心。

  微臣以為,陛下可派一得力之能臣,去往兗州,招撫張步,只要張步肯降我大漢,劉永勢必成為俎上之魚肉。”

  聽完他這番話,蓋延、馬武、王霸、劉隆、龐萌等將相互看看,皆緊鎖眉頭。

  目前,劉永是失去了豫州根基,但忠于劉永的人還是有的,現在都在向兗州云集。

  另外,占據兗州的張步,肯接受己方的招降嗎?

  己方得給他許下多大的重諾,他才肯降呢?

  他們想到的問題,劉秀也想到的。

  后者沉吟片刻,問道:“大司徒以為,派何人去招撫張步,最為穩妥?”

  伏湛正要說話,這時候,光祿大夫伏隆欠身說道:“陛下,微臣愿往兗州,招降張步!”

  伏隆是伏湛的兒子之一,現任光祿大夫之職,隸屬于光祿勛。

  光祿大夫不是個小官,俸祿比兩千石,屬中高階的大臣。

  看到伏隆主動請纓,劉秀不由得一怔,招降張步,可不是件容易的差事,而且此行也十分的兇險,萬一談不攏,隨時會有性命之憂。

  對于伏隆這個人,劉秀非常欣賞,耿直有節,一身的正氣,這些方面,可以說是深受其父伏湛的影響。

  劉秀不愿意派伏隆去冒這個險,他擺擺手,說道:“此事,等明日早朝再議。”

  伏隆完全是伏湛的年輕版本,脾氣執拗得很。

  劉秀沒有立馬應允,而是說此事等到明日再議,就等于是間接拒絕了伏隆的請纓。

  不過也不知道伏隆是裝聽不懂,還是真聽不懂,他拱手說道:“陛下,微臣有十足之把握,可招撫張步!”

  劉秀垂下眼簾,沒有說話,龐萌問道:“伏大夫打算向張步開出什么樣的條件?”

  伏隆微微一笑,說道:“只需陛下肯應允張步做東萊太守即可!”

  聽聞這話,龐萌都差點笑出來。

  張步目前的勢力范圍有泰山郡、東萊郡、城陽郡、膠東郡、北海郡、濟南郡以及齊郡。

  可以說大部分的兗州都在人家張步的控制范圍之內,你現在只封他區區一個東萊太守,他就肯投降了?

  這不是在癡人說夢嘛!龐萌連連搖頭,說道:“伏大夫,招降張步,豈可兒戲?”

  張步麾下十多萬的兵馬,勢力遍布兗州以及兗州周邊地區,橫行山東,又豈是好相與的人。

  伏隆沒有理會龐萌,他向劉秀叩首,大聲說道:“請陛下恩準!”

  看著執意要去兗州招降張步的伏隆,劉秀一臉的無奈,轉目看向伏湛,希望他能站出來,攔下他自己的兒子。

  哪知伏湛也向劉秀叩首,說道:“陛下,微臣以為,伏大夫可以勝任。”

  劉秀看看伏隆,再瞧瞧伏湛,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點什么好了。

  其實,東征的戰事并沒有打完,畢竟劉永還活著,劉秀為何要下旨,讓東征軍班師回朝?

  其一是東征軍疲于征戰,確實需要回京休整,其二,也是因為張步在山東的勢力根深蒂固,不容易打。

  如果能憑借三寸之舌,成功招降張步,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可問題是,招降張步,絕不會像伏隆說的那么輕松,隨隨便便給人家一個太守投降,人家就乖乖投降了,他的這種想法,本身就很危險。

  劉秀沉思了許久,說道:“此事,容我再考慮、考慮!”

  “陛下……”伏隆不甘心的還要進諫,劉秀向他擺擺手,打斷了他后面的話,對一旁的張昆說道:“朕不是讓你宣舞姬入殿嗎?”

  張昆嚇得一縮脖,急忙令一旁的小宦官,去宣舞姬。

  時間不長,一行二、三十人的舞姬款款走入大殿。

  隨著樂師奏響音樂,舞姬們也開始在大殿里翩翩起舞。

  漢代時期,無論是貴族階層還是民間,都存在尚舞風氣,劉秀的先祖長沙王劉發,就是靠著一支舞,贏得了景帝的歡心,讓自己的封地一下子多出三個郡。

  隨著舞姬起舞,大殿內有些緊張的氣氛立刻消散,劉秀的臉上也有了笑容。

  他拿起酒杯,時不時的和兩邊的大臣們推杯換盞。

  劉秀正在興頭上的時候,一名小宦官走到大殿的門口,時不時地探頭向里面張望。

  張昆見狀,立刻快步走了過去。

  他出了大殿,拉著那名小宦官向旁走出一段距離,然后低聲訓斥道:“在大殿外探頭探腦,你不要腦袋了?

  你不在后宮,跑到前宮來做什么?”

  那名小宦官急忙躬身施禮,顫聲說道:“是……是皇后身體不適!”

  張昆一怔,皇后身體不適?

  他急聲問道:“怎么回事?

  皇后現在哪里?

  有沒有請御醫?”

  小宦官說道:“皇后已經回長秋宮了,有宮女去請御醫。”

  張昆狐疑地說道:“皇后白天還好好的,為何現在會突然身體不適?”

  小宦官看了一眼張昆,小聲說道:“是……是被陰貴人身邊的宮女氣的。”

  “什么?”

  張昆越聽越糊涂,此事怎么又牽扯到陰貴人身上了?

  他深吸口氣,沉聲訓斥道:“你把話給我說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眷們的宴席也是挺熱鬧的,與會的女眷,除了郭圣通、陰麗華、許汐泠、劉黃、劉伯姬這些皇親國戚外,再有就是王公大臣們的夫人。

  本來氣氛融洽,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頭,說到了陰麗華身邊的宮女是營妓出身。

  陰麗華對自家的宮女還是很維護的,先是夸贊了李秀娥雖做過營妓,但卻能守身如玉,隨后又表明李秀娥是官宦小姐出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乃名副其實的才女。

  聽了陰麗華的介紹,郭圣通便很隨意提出讓李秀娥現場作畫,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才華橫溢,是個才女。

  皇后發了話,在場王公大臣們的女眷自然是使勁的追捧,紛紛讓李秀娥現場作畫。

  李秀娥倒也不怯場,真就現場做了一幅畫,畫的是龍鳳呈祥。

  聽到這里,張昆是越聽越迷糊,打斷道:“龍鳳呈祥?

  這不是很好嗎?

  又怎么能氣到皇后呢?”

  小宦官咧嘴說道:“問題就出在這張畫上,她……劉秀娥畫的龍鳳呈祥是一條龍,兩條鳳!”

  張昆聞言,嘴巴都不自覺地張開好大。

  一條龍,兩條鳳,這是什么意思?

  是寓意陰貴人也要為后,要和皇后平起平坐?

  “這……這這……她……她怎能有這么大的膽子?

  她是不要腦袋了嗎?”

  在張昆看來,這個李秀娥簡直是瘋了,竟然敢當著皇后、公主以及那么多朝廷命婦的面,做出如此膽大妄為的畫,不是瘋了又是什么?


  (https://www.dzxsw.cc/book/78851/446998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