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漢天子 >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于人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于人


  狹路相逢勇者勝。正面交鋒,打的就是一個士氣,拼的就是一個心氣。在正式交鋒之前,王郎軍的士氣便已被打壓了下去。

  鄧禹統帥的五萬兵馬,對上的是以李育為首的十萬王郎軍,吳漢統帥的五萬兵馬,對上的是以張參為首的十萬王郎軍。很

  快,雙方的戰陣便接觸到了一起。大規模的軍團作戰,就如同一臺巨大的絞肉機,粉碎著戰場上所能看到的一切。

  前排的盾兵縮在盾牌的后面,死命的向前擠壓,后排的長矛兵和弩手,不斷的向前刺出長矛,射出弩箭。

  雙方的兵卒,已經不是接二連三的倒下,而是成排成排的撲倒在血泊中,然后又被敵方或者己方的將士們踩踏成肉泥。吳

  漢不是莽夫,劉秀肯讓他統帥五萬大軍,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觀望前方激戰正酣的戰局,吳漢快速對己方陣型做著調整,他下達的將令,如同走馬燈似的,一道道的傳達下去。

  隨著兩軍戰斗的持續,吳漢軍這邊的中央部分,逐漸呈現出不敵之勢,原本方形的戰陣,也漸漸變成了凹型。

  對面的王郎軍將士以為吳漢軍這邊已經開始支撐不住,士氣頓時提升起來,人們卯足了勁的往前推進。

  戰場上的局勢迅速發生著改變。吳漢軍陣營,變成了凹字形,而對面的張參軍陣營,變成了凸字形。

  就在張參軍的前軍將士們不斷向前擠壓推進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注意到,自己已經踏入吳漢軍的包圍圈里。感

  覺鉆入己方口袋陣里的敵軍數量已經足夠多了,再多的話,有可能撐破自己的肚子,吳漢當機立斷,側頭喝道:“速發旗語!”隨

  著他一聲令下,旁邊手持帥旗的眾兵卒們,開始合力搖晃帥旗。

  吳漢這邊的旗語,立刻傳達給了全軍將士?吹郊悍綆浧煊幸幝傻臄[動,各部的將官紛紛率領著本部兵卒,對王郎軍展開了合力反攻。

  鉆入吳漢軍口袋里的王郎軍,起碼有兩萬之眾,原本順風順水的推進,突然之間遭受到巨大的阻力,與此同時,自己的四面八方全都是吳漢軍的喊殺之聲。張

  參部的前軍主將是孫禮,他也在吳漢軍的口袋陣里,意識到不好,他急忙向左右喝道:“趕快傳令,全軍后撤!”

  來不及了!就在他下達將令的同時,耿弇率領四千騎兵,突然從吳漢軍本陣殺出,在戰場上畫出一道弧線,直奔張參軍的側翼插了進去。

  張參軍毫無防備,被突然殺到的騎兵打了個措手不及。許多兵卒還沒看清楚怎么回事呢,要么被騎兵的鐵鎩刺翻在地,要么被奔馳而來的戰馬直接撞飛。

  這四千幽州突騎,殺入張參軍的陣營里,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子,銳不可當,一舉將張參軍的陣營懶腰切割成了兩部分。被

  切割出去的那部分,正是陷入吳漢軍口袋陣里的兩萬前軍將士。孫

  禮下令,全軍后撤,可是被騎兵切斷的退路,讓前軍將士們根本撤離不出去。

  戰場上的戰局,當真是瞬息萬變,剛才看,張參軍還占有巨大的優勢,把吳漢軍逼壓得節節退敗。

  可是轉瞬之間,張參軍便被切割成了兩部分,兩萬之眾的前軍,被五萬的吳漢軍團團包圍,另外八萬之眾的張參軍,則被耿弇統帥的四千騎兵沖擊得連連后退。

  眼瞅著前軍與本陣被切割開,而且前軍還被敵軍包圍,張參大急,喝令全軍將士,無論如何也要把前軍解救出來。

  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不一樣,最精銳、最善戰的將士,通常都會布置在前軍。雖

  說前軍的傷亡率最高,但同樣的,前軍也是雙方勝負的關鍵。前軍勝,全軍勝;前軍敗,也基本預示著全軍要敗。軍中的將士們,無不以能被安排進前軍為榮。

  可以說兩軍交戰,雙方的前軍將士,就是自己手中最鋒利的武器。現

  在以孫禮為首的兩萬前軍將士被五萬敵軍團團包圍,對于張參而言,這等于是把他繳械了,他怎能不急?在

  張參不斷的催促下,八萬張參軍重整旗鼓,對耿弇統帥的四千騎兵展開反擊。騎

  兵沖陣,無與倫比,騎槍之下,眾生平等,但騎兵可不是用來打陣地戰的。隨著八萬之眾的張參軍兇狠的反撲上來,四千騎兵也開始呈現出不支。

  四千幽州突騎,被八萬張參軍的推進逼得連連后退,眼看著張參軍主力要接觸到吳漢軍的包圍圈,這時候,對于吳漢軍來說,已是非常之危急。再

  這么繼續下去,他們非但圍殲不了敵人的前軍,反而自身還要被敵軍內外夾擊,全軍覆沒。

  現在,便顯示出了劉秀高超的布陣才能和臨陣指揮才能。他把本方的將士們,布成三塊方陣,看似莫名其妙,實則此陣最厲害的地方就在于兩個字,靈活?

  出吳漢軍的意圖,也看到張參軍的瘋狂反撲,劉秀立刻下令,本陣向吳漢軍靠攏,迎擊張參軍主力,助吳漢軍殲滅張參部的前軍。這

  突如其來的變陣,再次讓打張參軍一個措手不及。正向前反撲,不斷向吳漢軍逼近的張參軍主力,被迅速移動過來的劉秀軍給死死頂住了。

  張參并不知道頂住己方的這兩萬敵軍是由劉秀親自統帥,此時他雙目通紅,大聲嘶吼道:“敵軍只有兩萬人,給我速速擊潰敵軍!”

  失去了精銳前軍的八萬張參軍,想擊潰劉秀為首的兩萬漢軍,談何容易。

  雙方拼殺到一起,只頃刻之間,利刃破甲透體的聲響便連成一片,兩邊的將士們,很多人都是同時刺穿了對方的身體,雙雙倒在地上。就

  在雙方打得勢均力敵之時,以賈復為首的奔命軍再次出動,人們光著膀子,手持長劍,由漢軍的陣營里,直接突殺進張參軍的戰陣當中。千

  里之堤,毀于蟻穴,兩軍對壘,一處的崩塌,便可能影響整個戰局。賈

  復統帥的奔命軍,雖然只有五百來人,但沖入敵軍當中,卻是銳不可當,把這一邊的敵軍攪得大亂。這一塊敵軍的混亂,也迅速蔓延到了其他地方。八

  萬之眾的張參軍,再次后撤。剛才他們是被騎兵沖退,而這次則是被劉秀軍擊退。己

  方明明有八萬大軍,而敵人只有區區兩萬左右,但己方的八萬大軍,卻被敵人的兩萬人擊退,這讓在后面觀戰的張參氣得七竅生煙。他

  咬牙切齒地嘶吼道:“傳令下去,我軍將士,只許前進,不許后退,有膽敢臨陣退縮者,格殺勿論!”他

  的將令有傳達下去,但卻沒人聽他的。八萬之眾的張參軍,被劉秀軍逼得一退再退。同

  一時間,吳漢已然親自上陣,率領麾下的將士們,對被困的孫禮部展開了全力圍攻。孫

  禮倒是也想率部突圍,他先后做過數次嘗試,但都未能突圍出去,反而損兵折將甚巨。隨

  著吳漢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孫禮周圍的將士們也越來越少。原本兩萬之眾的將士,就這么會的工夫,已連一萬人都不到了。孫

  禮禁不住仰天長嘆一聲,此時他的心情,又想哭,又想笑。己方有二十萬的大軍,劉秀軍只有十二萬,在兵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戰場上,己方竟然還能被敵軍團團圍困住,而本方十八萬將士,竟無一人過來營救,難道這不可悲可笑嗎?

  再被圍困下去,就是死路一條,孫禮豁出去了,率領麾下將士,做了最后一次的突圍。

  在孫禮部向外突圍的時候,四面八方飛射過來的箭矢如同雨點一般,被箭陣砸倒,被箭矢掩埋的將士,不是一個接著一個,而是一片接著一片。突

  圍到最后,就連孫禮都身中十數箭,死在了亂軍當中。張參部的兩萬精銳前軍,就是這么被吳漢打沒的。

  隨著被困的敵軍被全部殲滅,吳漢軍重新布陣,替換下劉秀部,繼續迎向張參軍。雙

  方再次碰到一起,張參軍立刻呈現出不支的跡象,前方的兵卒根本抵擋不住吳漢軍的推進,被逼得一退再退。兵

  敗如山倒。敗勢已然形成,再想力挽狂瀾,談何容易,何況張參軍面對的對手還是吳漢吳子顏。

  戰場上,一分為二的王郎軍,張參部這邊最先支撐不住,由部分的敗退,逐漸演變成了全軍潰敗。張

  參部這邊一敗,也直接影響到另一邊的李育軍。

  李育軍將士們無心戀戰,也開始節節后退。李育意識到,今日之戰,己方已毫無勝算,他果斷下令,全軍后撤,退回營寨。戰

  場上,可不是一方想退就能順利退走的。王郎軍在后撤的過程中,遭受到劉秀軍的追擊。后側的將士們,是跑一路,死一路。等

  到李育和張參率領的麾下將士退回到王郎軍大營的時候,再清點人數,一天的交戰打下來,二十萬大軍,折損六萬有眾,只剩下十三萬人。

  劉秀軍這邊自然也有不小的傷亡,十二萬將士銳減到十萬左右。兩座營寨之間的這一大片廣闊的空地中,四處狼藉,滿目瘡痍,尸橫遍野,老鴉成群。人

  們干枯的鮮血,把地面都染成了黑褐色。接

  下來,是雙方派出各自的收尸隊,將己方陣亡將士的尸體一具接著一具的裝上馬車,拉走焚燒。白

  天針鋒相對,你死我活的雙方將士們,此時即便面對面的碰到一起,也都相視無言,個忙個的。漢

  軍大營,中軍帳。劉秀坐在營帳里,并沒有因為白天打了大勝仗而沾沾自喜,反而眉頭緊鎖。

  首先,雖說王郎軍戰敗了,但己方這邊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有兩萬之眾的傷亡。其次,他苦等的謝躬軍并沒有到來。倘

  若今日謝躬軍能出現的話,劉秀甚至都不求他們直接參戰,只需打下敵軍的空營,便可讓己方今日的戰果擴大一倍、兩倍,甚至都有可能全殲敵軍?

  是,謝躬軍一直都沒有到來,只是在天近傍晚的時候,才派來一人,傳達了謝躬送來的消息,說是在邯鄲附近又發現新的敵情,謝躬不敢率軍離開本方大營。謝

  躬派人送來的消息,讓劉秀麾下的眾將無不義憤填膺。你明明已經答應己方,今日決戰,會助一臂之力,現在卻出爾反爾,謝躬其人,未免也太厚顏無恥了。


  (https://www.dzxsw.cc/book/78851/44696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布尔津县| 永善县| 双柏县| 龙门县| 仙桃市| 阿荣旗| 湟中县| 渝北区| 崇明县| 交城县| 九龙县| 通州区| 鄢陵县| 沧源| 蓬溪县| 吉木乃县| 陈巴尔虎旗| 牡丹江市| 泾源县| 广东省| 丹凤县| 翁牛特旗| 衡东县| 黑水县| 昭平县| 巴塘县| 雷波县| 忻城县| 临朐县| 磐安县| 沭阳县| 莎车县| 宜宾市| 鸡西市| 无棣县| 宜黄县| 长海县| 天水市| 恭城| 佛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