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漢天子 > 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zhàn)

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zhàn)


  王邑和王尋指揮著心腹部下,對船只周圍的莽軍將士展開了屠殺,直至殺到河邊都是浮尸,再無一人能把住船身,王邑和王尋才下令渡河。

  他二人乘船跑了,留下十多萬的莽軍在河邊。有些水性好的,脫下盔甲,跳進河水當中,硬往對岸游,有些不會水的則順著岸邊四處逃竄。當

  劉秀率領(lǐng)漢軍追殺上來時,看到的就是這么一副混亂不堪的場面。沒有多余的廢話,劉秀一揮手中劍,喝道:“進攻!徹底擊潰莽軍!”隨

  著劉秀一聲令下,漢軍的騎兵和步兵一并向前推進。十

  多萬的莽軍,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其中的大部分都被逼進河水當中,其中真正有體力能游到對岸的,其實屈指可數(shù),大多數(shù)的人被活活淹死在滍水當中。這

  便是震驚天下的昆陽之戰(zhàn)。

  此戰(zhàn),以劉秀、王鳳為首,不足兩萬的漢軍,竟然不可思議的大敗四十多萬的莽軍。歷

  史上,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并不罕見,像著名的巨鹿之戰(zhàn),項羽也是統(tǒng)帥著五萬楚軍打敗了四十萬的秦軍。

  而昆陽之戰(zhàn),漢軍都不到兩萬人,將四十三萬之眾的莽軍殺得一敗涂地,尸橫遍野,不得不說,這是中國戰(zhàn)爭史上一個了不起的奇跡。四

  十多萬莽軍,從昆陽敗到滍水,跑一路死一路,尸體蔓延出去二、三十里,尤其是到了滍水這里,河面上幾乎都漂滿了莽兵的尸體。

  其實大多數(shù)的莽兵并非死在漢軍手里,漢軍總共還不到兩萬人,就算讓他們使出吃奶的勁來殺,又能殺死多少人?陣

  亡的莽軍將士,大多都是死在自己人的腳下,是在混亂當中,被自己人給活活踩死的,至于被滍水淹死的莽軍,有相當一部分是被硬擠下水的,對于那些繳械投降的莽軍,漢軍并沒有濫殺。昆

  陽之戰(zhàn),讓全國的各州各郡各縣都震驚了。無

  論讓誰看來,此戰(zhàn)的局勢都很明朗,莽軍有好幾十萬將士,號稱百萬大軍,而南陽漢軍還不到十萬人,雙方兵力相差太過懸殊,此戰(zhàn)似乎并沒多大的懸念。

  可誰能想到,這號稱百萬之眾的莽軍,都沒能進到南陽,只是在路過潁川的時候,便被流竄進潁川的漢軍一舉全殲。這仗打的,實在是匪夷所思,不可思議!昆

  陽之戰(zhàn)結(jié)束后,劉秀可謂是一舉成名,當真成了名滿天下的漢軍名將。其

  實昆陽之戰(zhàn),作為組織反擊戰(zhàn)的劉秀,的確是功不可沒,但不可否則,王鳳的功績并不比劉秀低。

  若是沒有王鳳牢牢堅守住昆陽,將四十多萬的莽軍死死頂在昆陽城外,也不可能有最后的這場大勝仗。只

  是王鳳向王邑寫降書、遞順表,要向莽軍投降這件事,實在是太丟人了,不僅讓王鳳顏面掃地,也大大抵掉了他的功績。

  要知道王鳳的官職可比劉秀高得多,在昆陽之戰(zhàn)中,他本應(yīng)是領(lǐng)導者,也應(yīng)該居功至偉。

  但就是因為他主動向莽軍投降,以至于在昆陽大捷中,王鳳的功績被大大抹殺掉,即便在后世的史書當中,公然的漢軍領(lǐng)導者也是劉秀,而不是他王鳳。

  漢軍在昆陽之戰(zhàn)的大獲全勝,收獲的可不僅僅是一場大勝仗,更收獲了各州各郡的歸心,同時也敲響了新莽朝廷的喪鐘。這

  四十多萬的莽軍,可以說是王莽的全部家底,經(jīng)昆陽一戰(zhàn),被打了個精光,最后只有王邑、王尋帶著一兩百人,逃過滍水,回到長安,可以說只此一戰(zhàn),便動搖了新莽朝廷的根本。得

  知朝廷大軍在昆陽戰(zhàn)敗的消息,長安朝廷,上下震驚,如喪考妣,王莽更是一夜間白了頭。這時候的王莽,其實已經(jīng)能預(yù)見到,自己即將大難臨頭,命不久矣。

  昆陽之戰(zhàn)才剛剛結(jié)束,漢軍連昆陽城外的戰(zhàn)場都沒打掃完呢,便收到了南陽傳來的喜訊,宛城告破。劉

  秀在昆陽這里散布的宛城淪陷的消息,其實就是他臨時編造出來的,用來激勵己方士氣,同時打擊莽軍的士氣。

  但劉秀也萬萬沒想到,他編出的消息竟然碰巧對了,宛城那邊,還真就被劉縯率軍攻陷了。漢

  軍方面是在元月圍困的宛城,現(xiàn)在已是五月底,圍城足足有五個月之久。宛

  城城內(nèi),糧草早已耗盡,無論是軍兵還是百姓,皆已無一粒糧食可吃,城內(nèi)甚至都出現(xiàn)了人吃人的慘案。

  倘若岑彭在繼續(xù)死守下去,他麾下的將士們,連同滿城的百姓,都得被活活餓死。彈

  盡糧絕,堅守到了這一步,岑彭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最終只能派人,去往城外的漢軍大營,向劉縯請降。

  看到岑彭派人遞交的降書,劉縯心中也說不出來是個什么滋味。

  自他在舂陵起事以來,岑彭就是他在南陽的大敵,哪怕是做夢,他都不知道夢過多少次,自己親手把岑彭斬于劍下。

  而現(xiàn)在,這個一直困擾著他的大敵,竟然親自向自己寫了降書,劉縯的心里,亦是五味雜陳。他

  麾下的許多將領(lǐng)都建議劉縯,不接受岑彭的投降,務(wù)必要生擒此賊,將他碎尸萬段。己

  方的弟兄,不知有多少人死在岑彭的手里,接受他的投降,饒他活命,實在是太便宜他了。劉

  縯也覺得手下人說得在理,有拒不納降之意,這時候,被劉秀派來輔佐他的鄧禹站了出來,向劉縯分析利弊。

  若是不接受岑彭的投降,死的將不僅僅是岑彭以及城內(nèi)的郡軍,更有城中十多萬的百姓,這個代價未免太大了,也太損漢軍的名譽。其

  次,若想成大事,就得具備大胸懷,得有包容之量。岑

  彭不降,那的確是己方的死敵,但岑彭投降了,己方就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漢室若想復興,就得廣納天下人才,而在這些人才當中,也應(yīng)該包括曾經(jīng)的敵人。何

  況岑彭有勇有謀,是罕見的帥才,對這樣的人,不更應(yīng)該納入麾下,收為己用嗎?再者,現(xiàn)在四十多萬的莽軍正在昆陽作戰(zhàn),昆陽方面,局勢危機,急需己方主力大軍的援助,在這么關(guān)鍵的時刻,實在不宜再耽擱時間,得趕快結(jié)束宛城之戰(zhàn),讓己方的主力大軍能抽出身來,馳援昆陽。

  鄧禹的這番分析,成功打動了劉縯,也正是在鄧禹的勸說之下,劉縯最終接受了岑彭的投降。劉

  縯肯接受自己的投降,這讓岑彭都頗感意外。岑彭派人送來降書,也只是想試探一下劉縯的反應(yīng)。

  他心里明鏡似的,死在自己手里的漢軍實在太多了,甚至漢軍在小長安聚的戰(zhàn)敗,劉縯的妹妹劉元之死,也和他或多或少有些瓜葛,漢軍應(yīng)該不會接受他的投降才對。可是沒想到,劉縯竟然接受了,而且還做出承諾,不會濫殺投降的一兵一卒,以前的恩怨糾葛,可一筆勾銷。

  劉縯竟能具備如此胸懷,令岑彭意想不到,對于劉縯的納降,岑彭心里是充滿了感動和感激的。

  一方愿意投降,另一方又愿意納降,接下來的事情就進展得很順利了。

  岑彭親自帶著滿城的將士,走出宛城,向劉縯負荊請罪。劉縯也是十分大度的上前,親手解開了岑彭身上的綁繩。

  宛城之戰(zhàn),耗時數(shù)月之久,至此才算是宣告結(jié)束,以岑彭為首的南陽郡軍,悉數(shù)向漢軍投降。岑

  彭一部的投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南陽全境,徹底落入到漢軍的手里,同一時間,漢軍又在昆陽大捷,擊敗了四十多萬的莽軍,潁川境內(nèi)的許多城鎮(zhèn),幾乎是第一時間給劉秀送來降書,表示愿意歸順更始朝廷。

  昆陽和宛城的大捷,讓漢軍的勢力徹底壯大起來。一

  時之間,全國各地的郡縣,豪杰四起,殺州牧,殺太守,殺縣令,并紛紛派人向南陽的劉玄遞交順表,肯接受更始朝廷的調(diào)遣。

  連日來,劉玄可是樂得合不攏嘴,喜事一件接著一件,又是昆陽大捷,又是宛城歸順。現(xiàn)

  在連遠在河北那邊都有許多郡縣派人送來順表,表示愿意向自己這位大漢天子俯首稱臣。不

  過也有讓劉玄煩心的事,就是劉縯和劉秀這兩兄弟的名聲越來越大,威名太盛,甚至都壓過了他這個皇帝。劉

  縯因為攻陷宛城,收復岑彭,名揚天下,而劉秀更是在昆陽,以不足兩萬的兵力大敗四十三萬莽軍,聲望都快超過劉縯了,這兩兄弟,一個比一個善戰(zhàn),一個比一個會打仗,劉玄感覺,自己的帝位已明顯受到威脅。下

  面有劉縯、劉秀這兄弟功高蓋主,劉玄的心本來就七上八下,他的身邊還有人不停的推波助瀾,朱鮪。這

  天,朱鮪面見劉玄,同時遞交給劉玄一卷竹簡。劉玄不明所以,接過竹簡,展開一瞧,里面都是一段段的話。

  見劉玄面露茫然之色,朱鮪慢悠悠地解釋道:“這是自陛下登基以來,劉稷的全部言行,皆已被臣記錄下來,請陛下過目。”劉

  稷可是漢軍中勇冠三軍的大將,也是劉縯最親信的兄弟之一,他在劉縯心目中的地位,恐怕除了劉秀、劉嘉,就是他劉稷了。劉

  玄聞言,吃了一驚,連忙細看書簡中的內(nèi)容。

  這些記錄劉稷說過的話,都是和劉玄有關(guān)的,而且記錄得十分詳細,某年某月某日,什么時辰,什么場合,和誰對話等等,都有記載。

  其中有一條,是劉玄剛稱帝不久,劉稷對劉氏宗親說的話。“自我等起兵以來,所成大事,皆大哥之功,而劉玄算是個什么東西,他也配做天子?”

  另外,在圍困宛城期間,劉稷也不時和手下的將士們說,等攻陷了宛城,他們就調(diào)轉(zhuǎn)回頭,將劉玄拉下皇位,推大哥劉縯登基。看

  罷這些記錄的言詞,劉玄的腦門子冒出一層的白毛汗,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道:“劉稷……劉稷可是要殺朕?”


  (https://www.dzxsw.cc/book/78851/446960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