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深紅的改造方案
遼寧的艦載機調度練習,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
到中午的時候,跟著測試的其他成員都陸續上岸,去忙各自的事情了。
長春和黎賽留的艦隊一起,在海峽中進行配合演練。
長春的思路,來自于十天前的防御戰,自己坐鎮后方擔任火力支援,角色接近航母。
黎賽留的艦隊類似于現代的特種部隊,在前線突擊、特種作戰。
遇到小股艦隊,就直接撲上去消滅,遇到難啃的骨頭,不要硬拼,要學會呼叫火力支援。
太原負責指揮山頂的警戒塔建造,和平方舟負責指揮基礎工業設施的建設。
海王星被沐風放了一天假,帶著22、33、66,從不同的角度,拍攝紀錄了整個港區的建設進展,然后在晚上寫了個專欄。
逸仙在廚房里面琢磨著,怎么給沐風改善一下伙食,港區的人類就沐風一個,吃的東西需要專門做,也需要認真對待。
沐風先去看了一下資源采集設施的建造進度,這是一個比較精細的工作,增加機器人數量,并不能明顯提升速度。
沐風干脆又調撥了一組機器人,在兩個地方,同時建造兩套采集設施,預計能夠同一天完工。
安排了工作常備,沐風去科研中心,啟動了科研設備。
先是設置了,以現有的殲15機體為基礎,參考殲16的各項參數,研發一種艦載殲擊轟炸機的任務。
然后開始研究艦隊其他成員的改造方案。
對于長春和太原,沐風在權衡了利弊之后,決定先進行全電改,更換新式燃氣輪機,修繕船體線型,適應35節航速。
等后期055逆向工程完成,在進行一次整體升級。
確定之后,沐風開始研究深紅的現代化改造方案。
沐風剛剛在列表中選中深紅的艦體,眼前馬上跳出一條提示
“該艦船目前排水量3萬噸,合適排水量應為4萬噸到5萬噸之間,當前重心過高,影響航行穩定。
“建議增加艦體重量,提高吃水深度,可以通過填充壓艙物、增加裝甲、增加炮塔重量等方式實現。”
沐風看著這個提示愣神三秒鐘,陡然反應過來,自己當初把遍布深紅體內的金屬垃圾給刪了。
現在看來,這些金屬垃圾,是深海船體的一部分。
自己刪除之后沒有增加相應的填充物,導致整個船體輕了一萬多噸!
如果再拆炮塔換導彈發射架,只會進一步的降低重量。
不過加重倒也不難,最好的方法是增加裝甲厚度,這正是自己想要的。
沐風從一開始,就不打算把深紅改成現代人腦洞的武庫艦。
如果是在現代也就罷了,戰列艦已經沒有什么卵用。
在這個近似二戰的世界,用二戰的武器,擊沉一艘設計優秀的戰列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戰列艦就算是被艦炮、魚雷打到癱瘓,人員也有足夠的時間撤離。
所以深紅就是自己艦隊的最強肉盾,她的裝甲殼,是自己本體安全的最后一道防御線。
硬要把她的殼子上挖個洞,改成一個大號炸藥庫,對于現在的局勢而言,實在是得不償失。
有了目標之后,沐風對于深紅的改造方案,也最終確定下來。
那就是,用現代技術和理念,以防御二戰武器為目標,重新設計一艘防御性能最好的戰艦。
設計的第一目標就是防護,要求能夠防御大和炮和美帝的航彈,讓她成為這個時代最耐揍的海上堡壘。
首先調整船體結構,改成飛剪式艦首和方形船尾,適應35節以上航速,提高適航性。
更換和遼寧號一樣的38萬馬力動力系統,進行全電改造。
艦橋完全重建,按照055的標準,安裝全套的現代雷達火控系統。
主炮幾乎是象征性的,所以不增加口徑了,只是用現代理念重新設計,用現代工藝重新制造。
增加射速和精確度,設計對應的制導炮彈,增加炮射導彈的能力。
副炮直接使用毫米艦炮,數量不用太多,安裝8套就好。
防空炮自然就是1130,一共6套。
再加6套共144枚紅旗10近防導彈。
后甲板調整成類似衣阿華的半圓形,作為直升機停機坪,后方增加直升機庫,最少容納6架直升機。
后方裝甲殼外,增加一個魚雷艙,安裝重型現代制導魚雷,和現代反潛魚雷。
主要武器當然還是導彈,但是不能用垂發,因為垂發需要在甲板上挖坑,會破壞船體裝甲的完整性。
沐風把一直留著的,艦載版鷹擊12用上了。
戰列艦的艦體很寬敞,布置起來非常輕松。
傾斜導彈發射架不需要交叉放置,可以直接腳對腳分別朝向船體兩側。
前甲板布置8組,第二艦橋小艇位布置8組,后甲板布置16組,共計128枚反艦導彈。
這不是極限,但是夠用了,沐風遏制住了插滿的沖動。
內部艙室,以滿足200人生活為標準,按照現代風格重新裝修。
全部方案確定之后,沐風讓系統進行了整體優化。
這些所有的改造,都沒有明顯增加艦體結構重量。
主炮炮塔重新設計之后,重量還減輕了很多。
增加的重量,都是因為自己要求最高的裝甲。
共計2萬噸現代化工藝制作的合金裝甲,幾乎能夠免疫所有的二戰艦炮。
最終排水量只是略微增加,標準排水量45萬噸,滿載排水量55萬噸。
最終的科研消耗也只需要1000點。
因為這次改造是對已有成熟技術的整合,使用的全部都是已有的裝備,不需要任何專門的科研攻關。
方案最終敲定之后,沐風長長的吐了口氣,帶著深紅離開科研中心,回去繼續研究采集設施的建造。
在接下來的五天里,隨著海王星的工作進度,長春和太原的全電改造相繼完成,已經加入35節俱樂部。
山頂的警戒塔建設完成,機場擴建工作徹底收尾,容納的戰斗機數量提高到了48架。
大量機器人的任務,轉移到了基礎工業設施建設上,鋼鐵廠第一座高爐開始運轉。
港區第三套、第四套資源采集設施幾乎同時完工。
每日的資源產出,從4400,提高到了8800,資源儲量恢復到了7萬。
第五天,深紅的現代化升級方案開發完成。
沐風在正式對深紅改造之前,讓海王星對深紅做了一次全面掃描,檢測她體內的深海能量濃度。
(https://www.dzxsw.cc/book/78304/414984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