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
潘遼三人來到晉王官房,有從事把他們領(lǐng)到參謀室,只見晉王郭宋正彎腰站在桌前,望著桌上一幅遼東地圖前沉思。
張謙逸微微笑道:“殿下,好像新羅特使樸澤恩接到了新羅的快信,估計他這兩天又要來催促物資了。”
樸澤恩最終熬不過新羅的嚴峻局勢,放棄了漫天要價,和朝廷達成了支援協(xié)議,朝廷承諾支援新羅五萬套兵甲,十萬石糧食,但運送支援物資的船只卻遲遲沒有出發(fā),樸澤恩也急了,三天兩頭來找張謙逸要求發(fā)送物資。
郭宋笑了笑道;“三位來找我,不是為了談新羅之事吧?”
張謙逸把政事堂的決議書呈給郭宋,“這是政事堂建議罷黜小皇帝李繡的提議,懇請殿下過目并批準(zhǔn)。”
郭宋點點頭,“去官房談吧!”
眾人來到郭宋的官房,郭宋請三人坐下,仔細看了建議書,又問道:“李氏宗室情況如何?”
張謙逸道:“微臣也要求宗正寺卿進行了說明,李唐宗室?guī)缀跻呀?jīng)絕嗣,目前只剩下小皇帝一人。”
“那政事堂有沒有討論,罷黜了小皇帝,誰來繼承大統(tǒng)?”郭宋又問道。
三人面面相覷,杜佑索性直接了當(dāng)?shù)溃骸俺说钕轮猓l還有資格繼承大統(tǒng)?”
郭宋笑瞇瞇道:“你們啊!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嗎?謀朝篡位的帽子我可不想戴!”
“那依殿下之見呢?”潘遼問道。
郭宋負手走了兩步,對三人道:“我并不是虛偽之人,我不否認,目前我確實最有資格繼承大統(tǒng),但改朝換代這種事情,最好形成滿朝文武共識,最好是形成天下共識,滿朝文武都支持,天下人都支持,那么一切都順理成章了!”
杜佑有點明白郭宋的意思,他笑道:“殿下的意思總結(jié)下來就是四個字,合法合理!”
郭宋點了點頭,“杜相國說得一點沒錯!”
郭宋沒有立刻批準(zhǔn)他們的罷黜提議書,但也沒有把提議書還給他們,而是把提議書留在了書房。
從晉王書房里出來,潘遼一頭霧水問道:“杜相國,晉王殿下是什么意思?”
杜佑微微笑道:“殿下其實說得很清楚了,要滿朝文武形成共識,要天下百姓形成共識,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太倉促了,沒有征求滿朝文武意見,也沒有安排時間讓天下百姓討論,就直接做出決定,國不可一日無君,罷黜了小皇帝,誰來上位?”
說到這,杜佑又直接質(zhì)問張謙逸道:“張相國今天主持議事進行表決,為什么事先沒有和晉王殿下溝通?”
張謙逸愣一下,立刻反應(yīng)過來,他頓時不滿道:“杜相國認為我沒有和晉王殿下溝通?”
“如果溝通了,殿下就不會說我們做得不妥,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嗎?”
張謙逸忍住怒氣道:“我確實給殿下匯報了,殿下確實同意我今天召集政事堂商議此事,把三位準(zhǔn)相國請來一起議事還是他的建議,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殿下又會認為我們的提議不妥,我同樣是一頭霧水,杜相國信也罷,不信也罷,事實就是如此!”
說完,張謙逸搖搖頭,轉(zhuǎn)身快步走了。
“張相國請留步!”杜佑連忙喊道。
張謙逸停住了腳步,冷冷問道:“杜相國還有什么要詢問?”
杜佑上前兩步,歉然道:“是我不對,我見宗正寺的官員也來參加議事,我還以為是張相國故意請來,我誤會了張相國,向你道歉!”
“杜相國現(xiàn)在想通了?”張謙逸似笑非笑道。
“剛才一下子豁然開朗,我完全明白了。”
潘遼苦笑道:“我還是有點不太明白,杜相國能否也讓我豁然開朗?”
杜佑呵呵一笑,“不如這樣,我中午請兩位喝酒,也算是我給張相國賠禮!”
張謙逸心中的不滿已經(jīng)消失了,他微微笑道:“賠禮就不必了,不過能讓杜相國破費,也是一件事不容易之事,那就恭敬不如從命!”
..........
西安門外大街的太白酒樓內(nèi),杜佑三人在三樓的一間雅室內(nèi)坐下,他要了兩壺酒,點了七八個菜,他給兩人斟滿一杯酒笑道:“我們先喝一杯再說!”
三人喝了一杯酒,潘遼拾起酒壺,給三人滿上,笑問道:“我現(xiàn)在還是一頭霧水,先解惑再說!”
張謙逸也坐直身體,他也很想知道晉王殿下的心思。
杜佑微微一笑道:“我也是忽然一下想通了,今天政事堂議事,恐怕晉王殿下的真正目的,只是想試探一下大家的反應(yīng)。”
潘遼和張謙逸都若有所悟,尤其是張謙逸這才終于明白,為什么殿下昨天同意明明自己舉行政事堂議事,但今天結(jié)果出來了,他又說政事堂操之太急,前后態(tài)度很矛盾,‘試探’兩個字,就解釋了一切。
潘遼點點頭,“我現(xiàn)在總算是明白了。”
張謙逸沉吟一下又問道:“那我下一步該怎么做?”
杜佑意味深長的笑道:“政事堂的提案,晉王殿下并沒有還回來,說明他會批準(zhǔn),但不是現(xiàn)在,我沒猜錯的話,《京都快報》和《天下信報》很快會進行輿論引導(dǎo),引導(dǎo)天下人談?wù)摯耸拢@個不用我們操心,晉王殿下會安排的,但我們需要在滿朝文武上達成共識。”
“那具體該怎么做?”
張謙逸知道杜佑已經(jīng)胸有成竹,他也懶得多想,直接詢問他。
杜佑不緊不慢道:“很簡單,給滿朝文書發(fā)一份詢問書,征詢所有人意見,不光是朝廷官員,還有地方官,下到每一個縣,縣令、縣丞、縣尉、主簿都要表態(tài),然后收集起來后進行統(tǒng)計公布,只要天下大多數(shù)官員都認可晉王殿下繼承大統(tǒng),這就是合法合理了,最后由太后頒旨,那么晉王殿下繼承大統(tǒng),就水到渠成了,而且我認為晉王殿下所說的天下人贊同,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兩人都贊同杜佑的方案,潘遼沉吟一下又道:“恐怕這個征詢意見會需要很長時間,沒有半年時間休想完成,尤其豐州、河西、安西那邊,至少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派人去,是不是時間太長了一點?”
杜佑微微欠身笑道:“為了社稷的長治久安,這點時間不算什么!”
張謙逸也道:“杜相國說得有道理,明天議事堂七相聚一下吧!這件事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最好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gòu)來負責(zé)此事。”
..........
夜幕時分,一輛馬車駛?cè)肓碎L安崇德坊,在韋氏前家主韋渙的府門前停下,長安韋氏去年換了家主,由戶部侍郎韋應(yīng)物接替了韋渙。
這是由韋氏宗族會決定,這些年韋渙得不到晉王重用,惱羞成怒之下拒絕出任任何官職,甚至在多個場所公開抨擊晉王郭宋,使得韋氏宗族會對他也開始不滿了,加上韋渙的兒子韋敏不爭氣,肆意欺壓族人,韋氏宗族會一致認為韋渙損害了韋家的利益,便在去年把他趕下了家主之位。
馬車剛剛停穩(wěn),尚書左丞裴延齡從馬車里下來,等候在門口的韋渙幼子韋敏連忙迎上來,躬身施禮,“小侄參見世伯!”
裴延齡出身蒲州裴氏,他和韋渙是親家,裴延齡的次子裴鴻遠娶了韋渙之女為妻,這也是世家之間世代聯(lián)姻的一種體現(xiàn)。
裴延齡呵呵笑道:“你父親呢?”
“家父在書房等候,特讓小侄替他迎接世伯!”
“好,前面帶路。”
韋敏領(lǐng)著裴延齡向府內(nèi)走去,不多時來到了外書房,韋渙已在院門口等侯了。
韋渙笑瞇瞇道:“歡迎親家翁!”
裴延齡拱拱手,“打擾老弟了!”
韋渙把裴延齡請到書房,兩人分賓主落座,侍女給他們上了茶,韋渙對兒子道:“你在院子里等著,暫時不讓人來打擾。”
“孩兒遵令!”
韋敏行一禮,把門關(guān)上出去了。
裴延齡望著韋敏的背影笑道:“小敏越來越儒雅了!”
韋渙微微嘆了口氣,“他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講規(guī)矩,太講尊卑,可現(xiàn)在世風(fēng)日下,尊卑不明,連嫡子斥責(zé)庶子也被人詬病,我們已經(jīng)不適應(yīng)這個時代了。”
裴延齡淡淡道:“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迎之,上位者不講規(guī)矩,隨意廢除奴籍、賤籍,甚至內(nèi)宮也尊卑不明,不講秩序,你還能指望庶子們會怎么尊重嫡子?”
(https://www.dzxsw.cc/book/78276/53034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