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朕沒想當明君啊 > 第一百二十五章:點狀元,寄予厚望的奸臣人才【求月票】

第一百二十五章:點狀元,寄予厚望的奸臣人才【求月票】


  待到所有考卷都被收上來之后。
  數名太監,在王謹的示意下走出來。
  然后將那些舉子們帶出了承天殿,前往另一個廂房進行等候。
  殿試當天舉行,當天就會出結果,所以考生們并不需要離開皇宮。
  只需要等待最終的結果就好了。
  而考試已結束。
  歐陽疾就被一眾舉子們圍住,詢問他都寫了什么。
  論千古昏君,這個考題,確實出乎了眾多考生們的預料。
  須知,他們之前準備的,都是有關于治國之道的,一直都在熟讀這方面的書籍和文章。
  更有甚者,將太傅張正明著的《治國疏》前前后后一字不漏的背了下來,為的就是能從這方面進行參考,然后寫出一片不錯的文章。
  畢竟,很多人都知道,參與殿試考卷批閱的,以這位太傅大人為主。
  可現在這個考題,倒是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只能重打腹稿。
  然后硬著頭皮,開始答題。
  而在結束后。
  他們也全部都圍在歐陽疾身邊。
  因為此人,是此次科舉狀元的熱門人選。
  想要聽聽他對這個考題的想法,還有寫了些什么,然后對比一下自己,差距又在那里。
  歐陽疾自然也是笑臉相迎,與眾舉子開始交談。其實他寫的,也并不是什么驚世的文章,畢竟此次的考題就已經限制了自己的發揮。
  論千古昏君,他當然要按照題目來,先是列舉出一些昏君。
  再將這些昏君當政時的一些舉措寫出來,加以評價。
  最后在寫下自己的見解之類的。
  事實上。
  歐陽疾覺得雖然不是自己所擅長的,但對于那些昏君的評價,還是很到位的,因此就說了幾句寫下的幾段文章。
  而旁邊的舉子們在聽到后,一個個都是不由點頭。
  認為這位狀元的熱門人選的才華,還是遠勝于自己的。
  心里覺得,歐陽疾此人,幾乎鐵定要位列三鼎甲了。
  畢竟對方還有個會元的身份在。
  無論如何都不會跌出二甲。
  只不過到底能不能拔得頭籌,他們不好說。
  畢竟這需要當今陛下欽點。
  所以此刻,眾人心中都有些焦急。
  而歐陽疾也沒有與眾人繼續攀談,當即轉頭走向另外一邊。
  在那里,陳玄策一人端坐,雙眸緊閉,看起來并沒有絲毫的緊張之色。
  這就讓歐陽疾有些好奇了,自己這位好友能說會道,所到之處,不管在什么時候身邊都會圍繞一群人,可現在卻如此的安靜。
  不過他也沒在這方面過多猜想,而是走到對方身邊道:“玄策,你都寫了什么?”
  聞言,陳玄策睜開眼睛,臉上浮現出笑意道:“和你一樣,列舉了一些昏君,評價了一些舉措,沒多少差別。”
  之前眾人的對話,他自然也聽到了。
  但陳玄策很清楚,如果是單論才華的話,對方要強于自己。
  “不止吧?”
  這時候,歐陽疾卻直接道:“玄策兄,按照你的性格,肯定與我寫的截然不同吧?”
  此次考題是論千古昏君,而這個考題,就相當于一個限制,無論是誰,能寫的都不是很多,肯定大同小異。
  所以想要在殿試中殺出重圍,名列三鼎甲亦或者是二甲,必須要在其他方面下功夫才行。
  就比如歐陽疾,除了說的那些之外,也借此評論了一些當下的時政。
  而在自己的想法之中,文章上所寫的那些,絕對是一針見血。
  也正因此,他覺得三鼎甲肯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所以聽到陳玄策說的那些后。
  心中當即有些不信。
  他了解這位好友,有些時候總是會出其不意。
  “聰明。”果然,陳玄策聞言,當即搖頭一笑。
  二人是多年的好友,也是同窗,相互之間確實非常了解。
  不過他寫的那篇文章,其實也沒什么特殊的。
  除了評論一些昏君的舉措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將當今陛下執政以來的做的所有決定,全部都夸了一遍,如變法、如對高陽國出兵、如修建大運河以及魏直道。
  什么英明神武,眼光長遠...
  什么功蓋比堯舜、德肩三皇...
  幾乎能夸的地方,陳玄策全部都夸了一遍。
  加上其本身文筆極佳,辭藻華麗。
  因此他覺得。
  這篇文章一出,肯定能脫穎而出,列入二甲,應該不是什么問題。
  不過陳玄策此刻并沒有對歐陽疾說自己的文章寫了什么,只是道:“歐陽兄,我且問你,此次你若能名列三鼎甲后,是準備入翰林院嗎?”
  他覺得,現在文章寫什么不重要的,畢竟那些大人人開始閱卷了。
  至于最后如何,已經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了。
  倒不如想想,考中之后的去處。
  而對方是自己在京師唯一的至交好友,自然也想聽聽對方的想法。
  歐陽疾自然明白其中意思,當即思索了一下,繼續道:“雖說翰林院是個好去處,但我更想的,是能夠下放地方,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此話一出,陳玄策當即心領神會,不由道:“自然,你想要下放西北地區吧?”
  他與對方雖然都是關中人士,屬于同鄉、也是同窗。
  但實際上,歐陽疾的祖籍,卻在大魏西北地區。
  與關中、乃至于江南一帶不同的是。
  大魏西北地區,經濟低迷,條件堅固。中原的繁榮,完全到不了那個地方。
  也就出現了,在同一國家,但百姓的生活卻完全不同的景象。
  換句簡單的話來說。
  西北地區,與江南一帶,完全相當于兩個世界。
  而陳玄策非常清楚,好友歐陽疾雖然一直都生在關中一帶,但心中最大的理想,就是把江南一帶的繁榮帶給西北地區。
  讓西北百姓,也能享受到富足的生活。
  所以在聽到對方的話后。
  這時候。
  “還是你了解我啊。”歐陽疾當即一笑,繼續道:“那玄策兄你呢?”
  陳玄策聞言,稍稍愣了一下,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因為就連自己也沒想過,在殿試之后該做什么。
  無論是翰林院亦或者是御史臺都可以去。
  但他覺得。
  或許還有更適合自己的地方。
  所以陳玄策此刻搖了搖頭,只是道:“我也不知道,且看此次殿試的成果吧!”
  歐陽疾也沒有多說什么,現在殿試已經結束,就看最后的批閱。
  以及當今陛下,要將哪三個人欽點為三鼎甲了。
  與此同時。
  在承天殿之中。
  眾內閣大學士們已經吵成了一團。
  三甲的名單其實在剛剛,已經差不多確定了。
  現在確定的,就是二甲十人,也就意味著,這十份考卷,要全部交由陛下親自批閱。
  只是在這十人上,眾大臣們產生了分歧,一個個拿著舉子們的考卷,不停的夸贊自己看中的文章寫的有多么多么好。
  而在經過多輪爭吵之后,最終有九人被列為二甲。
  被很多人看好的歐陽疾,自然也在其中。
  能當上內閣大學士的,基本都是飽讀詩書之輩。
  就連其中的宋公文,也是世代書香。
  因此他們選出的二甲名單,是不可能出太大問題的。
  只是,二甲有十人,現在有九人,最后一人,卻遲遲都沒定。
  “諸位同僚,本官認為,這一篇文章,也有資格進入前十。”這時候,宋公文拿著一片文章,送到了其他幾名內閣大學士面前。
  而他手中的,正是陳玄策的文章。
  與其他人列舉出昏君,加以評判不同。
  這份考卷,上面幾乎有三分之二的篇幅,全部都是夸贊當今陛下的。
  在宋公文眼中,當今陛下,乃是真正的千古圣君,如今又有這樣一個人,抱著和自己想通的想法,自然會高看一眼。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此人文章的寫的也相當不錯,各種觀點也很是清奇。
  此時,另外幾位內閣大學士,看到這片文章之后,皆是皺了一下眉頭。
  禮部尚書王倫,更是忍不住道:“宋大人,這名考生的文章,確實寫的不錯,但辭藻套過于華麗,略顯浮夸,入三甲確實足夠,但要入二甲,有些勉強了。”
  兵部尚書林遠松,雖然此前有過一段時間的從軍經歷,但他也是科舉出生的,當初也入過二甲,因此在看到陳玄策的文章后,頓了頓,道:“本官同意王大人的意見,此人文章用詞用句都很好,只是過于諂媚,宋大人,還是再看看吧?”
  工部尚書也是這個意見,覺得陳玄策有才華,但不足以進入二甲。
  他們都是科舉文人出生,而讀書人,有自己的風骨。
  若是陳玄策不加那些夸贊魏云弈的話。
  或許還會考慮考慮。
  可現在整篇文章的三分之二,都有關于陛下的,確實太諂媚了。
  對于這樣的人,幾位內閣大學士,心中確實有些輕視。
  可宋公文,卻在這時候搖了搖頭,繼而道:“既然他文章好,那就應該公正性的評判,難道諸位認為,他寫的有問題,亦或者哪里錯了?”
  此話一出,在場三位內閣大學士,臉色頓時就僵住了。
  的確,他們覺得這文章有問題,可這種事情,是能說出來的嗎?
  若是直接開口,說陳玄策的文章有些不切實際,那是不是就意味著覺得當今陛下有問題?
  這種事情,眾人在心中想想也就罷了,如果說出來,不怕惹的當今陛下不悅?
  當然,也不能說,只要夸贊陛下的文章,都不能提出意見。
  可問題就在于,陳玄策寫的確是不錯。
  很多地方也是事實。
  讓幾位大學士不知該怎么處理。
  無奈下,他們只好轉頭,望向首輔。
  張正明的分量,自然是極重的,但他此次,并沒有過多參與考卷的批閱,只是讓其他四位大學士決定,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證公平性。
  而現在,宋公文等人因為一份考卷產生歧義,誰也不能說服誰。
  如此情況下,只好讓這位太傅大人來定奪了。
  聞言,張正明接過考卷,細細看了一遍。
  文章深入淺出,符合考題的同時,各方面的闡述都相當不錯,即便在他眼中,也算的上不錯了。
  張正明也知道王倫等人的想法,是覺得文章過于諂媚,想要壓一壓。
  不過在其心中,陳玄策寫的全部都是事實。
  雖說功必堯舜,得肩三皇,這種詞句過于夸張了。
  只是,現在的他,卻覺得,自己的這位陛下如此年輕,還如此英明,未必做不到這一步。
  所以在經過思考后,他當即道:“此篇文章沒什么大問題,瑕不掩瑜嘛,就列入二甲,然后交由陛下閱覽,欽點出三鼎甲吧!”
  張正明這一句話,讓在場的人皆相視一眼,最后也沒多說什么了。
  連太傅都說沒問題,能夠列入二甲,他們再反對能如何?
  不論身份,對方都是當今天下有名的儒學大家啊。
  當即,眾人點頭。
  將二甲的名單確認。
  然后交給旁邊等候的小太監。
  王瑾此時也走下來,接過考卷,送到了差點就要睡著的魏云弈面前,道:“陛下,二甲的考卷已經送上來了,請您審閱。”
  聞言,魏云弈當即坐直身軀,稍稍清醒了一下。
  而后便沒有任何猶豫,開始審閱考卷。
  雖然送上老十分考卷。
  但實際上。
  作為皇帝的自己,只需要欽點出前三名就可以了。
  至于另外的四到十名,交由內閣大學士定奪,亦或者親自來也行。
  當然,按照魏云弈的性子,這種事情肯定不能親自來的。
  本來看到這種文章自己就頭疼。
  他現在最想的。
  就是看看,這十人中,有沒有需要的人才。
  首先,第一篇的考卷,是一個名為歐陽疾的人。
  還未看內容,但魏云弈心中已經猜想,此人在老丈人和張正明等人的眼中,是有狀元之才的。
  這就是殿試科舉默認的規則了,一般來說,考官們會將覺得寫的好文章放在第一位。
  而皇帝,也因為是看到的第一篇文章,自然會仔細閱覽。
  不出意外的話,這第一份考卷,就是此次科舉的狀元了。
  可惜,魏云弈不需要有才華,有能力的人。
  事實上。
  他也在思考,記憶中有沒有關于歐陽疾這個人物的信息。
  只是,因為對于原著的記憶過于遙遠,完全就想不起來,畢竟在一個國家當中,科舉是大事,但又不是無法忽視的那種。
  比之燕王造反之類的大事件,完全差遠了。
  除非是有狀元,最后做到內閣,成為真正的重要人物。
  由此可見,這歐陽疾,算得上是個人才,但若對比李芳這種的話,還是差了許多的。
  思緒至此,魏云弈搖了搖頭,沒有看這第一篇文章,而是從最底下的一篇開始看。
  既然最上面的被大臣們看好,而自己要選的是奸臣。
  自是要反著來。
  而在抽出那一章考卷之后,魏云弈看到了一個名次,陳玄策!
  名字不錯,就是不知道文章寫的怎么樣?
  當即,他開始仔細瀏覽。
  很快,魏云弈將文章的前前后后,都看完了。
  說實話,對于一些咬文嚼字、引經據典什么的詞句,他看著都非常頭疼。
  這片文章,不僅拗口,還堆砌了各種辭藻,讓其渾身感覺不適。
  不過,這些都是其次。
  真正讓魏云弈眼前一亮的。
  是后半部分,對于自己的夸贊,幾乎一眼就能看出來,連什么堯舜、三皇都列了出來,還將自己稱之為千萬古一帝...
  且更為重要的,此人寫的這篇文章,前后看起來有理有據,根本找不出任何問題。
  這是什么?
  這就是拍馬屁于無形之中,還讓人那么舒服,完全不尷尬!
  換句話來說,這名叫做陳玄策的人。
  有著當讒臣的潛質啊!
  須知,在如今一種朝臣當中,有能臣代表張正明,有諍臣代表程瑞,以及等等等等。
  唯一欠缺的,就是能說會道、愛拍馬屁的饞臣啊。
  雖說太后的堂弟孫克儉,也有這方面的才能。
  但也只是一個而已。
  現在,居然又出現了一個。
  自己怎能不用呢?
  饞臣能說會道、喜歡偷奸耍滑,那是肯定的。
  只需要稍加培養,平日里寵幸一點,妥妥的會成為奸臣啊!
  而這,正不是自己需要的人才嗎?
  很好,就這么辦!
  陳玄策此人,有狀元之姿!
  不過,魏云弈卻并未直接將其欽點為狀元,因為現在自己只是看了一篇文章而已,說不定有更好的呢?
  當然,他眼中的更好,是另外一層意思。
  抱著這樣的想法。
  魏云弈看似閱覽其他文章。
  看在連續看完八人的考卷之后,他疑惑了。
  除了陳玄策之外,其他人的文章,都是列昏君,然后闡述這些昏君當政時的錯誤舉措,在其看來,完全沒有任何心意。
  就連在其中,都找不出自己想要借鑒的地方。
  因為那些文章說的昏君,無非是后宮干政、奸臣當道、苛稅重賦之類的。
  而這些,魏云弈自己都非常了解,還用得著他們說嗎?
  得了,此次科舉,怕是沒有好的奸臣人才了。
  這讓他心中不由有些無言。
  都說能臣難尋。
  可沒料到,自己要幾個能敗壞氣運的奸臣都這么難。
  不過稍稍思考,畢竟現在的大魏王朝,正處在上升期,眾正盈朝也正常。想要找到奸臣,確實并不簡答啊。
  但好在,還有一位陳玄策,符合條件。
  搖了搖頭,魏云弈當即將此人的考卷,放在了最上面。
  而這。
  就是他欽點的狀元,也是自己,給予厚望的奸臣人才!


  (https://www.dzxsw.cc/book/77502209/70146374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兴县| 大姚县| 四子王旗| 邳州市| 杭锦后旗| 扎囊县| 三台县| 安达市| 伽师县| 沁阳市| 武清区| 广州市| 磴口县| 泌阳县| 和硕县| 黄山市| 墨竹工卡县| 山丹县| 合作市| 康马县| 冕宁县| 晴隆县| 清镇市| 都匀市| 江口县| 北海市| 五台县| 辽阳县| 莲花县| 杨浦区| 康平县| 明水县| 高邑县| 新竹县| 马公市| 惠州市| 靖宇县| 墨竹工卡县| 尼木县| 贵定县|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