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釜底抽薪
鎮元子喘著粗氣,過了片刻,又漸漸平靜下來。
號稱“地仙之祖”、“與世同君”,在地面上盤桓了無數年,也見過數不清的風浪,自然不是心性浮躁之輩。
最初的憤怒之后,忽然明白了三藏幾人的意圖:
“你這是激將法, 想要本冠先出手,然后再順理成章,毀去我的五莊觀?”
“善哉!”
三藏雙手合十,低眉順眼地說道,“道家講無為而至,只要我們什么都不做, 大限一到,人參果樹自然會枯萎,此番因果,也落不到貧僧的頭上。”
鎮元子聽了這話,眼神又是一凜。
取經人師徒這都什么路數,越發讓他看不懂了。
略微沉吟了一下,他換了一種語氣說道,
“幾位莫不是對本冠的修行之道有所誤會?佛祖說天地之間有五仙,天地神人鬼。吃了人參果的,不在天庭不入地府,超脫六道輪回之外而以地仙稱之,有何不妥?又或者,在唐長老看來,只有位列仙班,才配得享長生?”
“阿彌陀佛!”
三藏再宣佛號,一本正經地解釋道:
“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滅,萬事萬物皆有定數。人參果樹如何能脫出此列?縱然是混沌靈根,亦有壽元將近之時,塵世間一切莫不如此。觀主憑借人參果之力, 拔擢凡人住于不滅, 此乃逆天而行。當然為正道所不容。”
……
巴拉巴拉巴拉,三藏說了一大堆。
裊裊聽得都不耐煩了,直接給靜軒居士傳念道,
“說了這么多,就是不想讓人參果樹留存于世唄?本宮就助你們一臂之力,吞了人參果樹,豈非萬事大吉?”
“別胡鬧!”
靜軒居士連忙訓斥,并悄悄往門邊挪了兩步,“你不是說人參果樹死氣縈繞,這樣的東西也能吃?”
“衰敗腐朽之力,本宮避之唯恐不及,但吸收掉剩余的靈力,還是綽綽有余。就算我不吃,靈力緩緩消散,回歸于天地之間,也是浪費!”
“你說得也有些道理,但怎么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靜軒居士跟裊裊私下密謀之際, 鎮元子與三藏的爭論,也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讓人感覺, 下一刻他們就要動手。
偏偏又都有所顧忌, 誰也不想先動手,所以就成了嘴炮紛爭的局勢。
“自古以來,人參果樹就存在于天地之間,憑什么到了唐長老這里,就成了逆天之舉?”
“人參果樹壽元將近,你卻為一己之私,要為其延壽,觀主所為,有悖于自然之道!”
“你一個西天取經的和尚,懂的什么是自然之道?況且此番作為,連靈山也都允準,偏你說不行,貧道懷疑,你根本不是金蟬子!”
鎮元子情急之下,展開了人身攻擊。
“金蟬子是誰?貧僧乃是唐三藏!”
三藏理直氣壯,“觀主,貧僧勸你莫再執于外道,專注本真,為時未晚。”
“你在教本冠做事?”
……
兩個人的爭吵,漸漸就變成了胡攪蠻纏。
而且沒什么意義。
“師父!”
靜軒居士用眼神示意,“我們該走了!”
裊裊已經完成任務回來了,正在心滿意足的咂摸嘴巴。
“如此,貧僧先告辭了!”
三藏想了想,再吵下去也沒什么意義,轉身向外走去。
“等等!”
鎮元子一揮手,想要阻止,卻到底沒有出手,恨恨地放下手臂,“你既不想救治人生果樹,轉身走人便是,又何必與貧道辯駁?”
這個問題不只是他,所有人都想知道。
“只是要讓世人知道,什么當為,什么不當為。就算不能改變什么,起碼貧僧的態度是正確的。”
所以你今天的做法,就只為表明態度?
鎮元子沉默不語,靜軒居士若有所思。
師徒一行,離開了五莊觀。
恭送他們的,是觀內眾人鄙視的目光。
“師父,鎮元子的做法,真的是錯的嗎?”
靜軒居士有些不解,今天這件事,他整個都蒙在鼓里,不知道三藏事先跟悟空說了什么,更不知道這所謂的表態到底有何意義。
如果不是太宗經文演化了一個“正”字,他甚至都懷疑是三藏矯情多事。
八戒和敖烈顯然也有同樣的疑問,一起看向三藏。
“是。壽元福報都有定數,人參果樹本來就是逆天的存在,所以功效日減,不復往昔。你們想想,真要是吃一顆人參果就能活四萬七千歲,那還苦苦修行做什么?”
“但鎮元子說的也沒錯啊,存在即合理,人參果樹能存活至今,也必然有它的道理。”
靜軒居士還是不明白。
如果是按照正常的西游進程,最后是觀世音菩薩用甘露救活了人參果樹。
不可能佛門都是錯的吧?
“焉知不是為了有人能提出反駁,成為反面掌故的存在?”
三藏神神秘秘地回答,“自古至今存在的東西,不合理的太多了,很多都已經灰飛煙滅。但你敢說,圣人之所為,就全都是對的嗎?”
那肯定不能。
靜軒居士眨了眨眼,仍然感覺三藏沒有解答自己的疑惑,所以不死心地拋出了下一個問題,
“跟我們西行有什么關系?”
太宗經文演化出一個正字,絕非偶然,跟三藏的做法存在必然關聯。
這才是最需要搞清楚的事。
“西行無法功德圓滿,是因為存在太多謬誤。修正這些流傳后世,也是我們的使命。”
三藏繼續兜圈子,但看到靜軒居士的眼神,也意識到不把事情說清楚,這家伙就會一直問下去,只得嘆了口氣,耐心解釋道:
“專注自心,不假外求,這才是佛門修行的真諦。想要吃一顆果子就壽與天齊,或者胸口揣一本大藏經就往生極樂的做法,實在是愚不可及!”
那我到處收集靈脈,是不是也算違規啊?
靜軒居士認為三藏說的是對的,隨即又想到了自己。
卻在此時,看到遠處的山路盡頭,站著兩道光芒四射的身影。
是龍樹和觀音兩位菩薩。
他們怎么走到了一起?
龍樹菩薩拍掌而笑,“三藏好心性。貧僧還是那句話,什么時候你厭棄了佛祖的大乘佛法,貧僧這里有《空明藏》一卷,隨時等你來取!!”
觀音臉色卻有些嚴肅,看著三藏,“說到底,你是覺得佛門的選擇,都是錯的了?”
三藏抬頭看著兩人,卻沒說話。
靜軒居士低下了頭。
果然來了。
就知道小星主一意孤行,不按原定的西游套路出牌,早晚會招來佛門的反彈。
“既是任其自生自滅,又何苦吸干人參果樹的靈力,讓它蛻變成人間凡樹,再無絲毫功效?”
觀音盯著三藏,發出質問。
人參果樹靈力被吸干,自然瞞不過她與鎮元子的眼睛,只是誰也不知道,三藏幾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貧僧不曾做過這樣的事。”
三藏一臉誠懇,問心無愧。
這事兒他也沒吩咐,也沒動手,就算佛祖來問,也是這個話兒!
(https://www.dzxsw.cc/book/77393873/7006113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