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大考取仕,王佐荀彧最后的機會
“此次大考。”
“由禮部遣派官吏,下達州郡縣參與監考。”
“吏部,監州尉旁督,考題朕親自擬定,由工部刊印,王卒尉護送。”
“凡縣,郡,州中榜之人,由府門武吏護送下一考場,最終在洛陽進行會試。”
“考場有徇私舞弊,負責督考官吏免職終生不祿,舞弊者,參與舞弊之人盡誅;泄露考題者夷族。”
劉牧眸子清冷,言語中帶著不可撼動之意。
大考取仕,是為開百姓之龍門,首次必須要完善。
若是第一次便不成事,失去學子進取之心,想要再鑄龍門,便要難上千百倍。
“諾。”
劉洪,顧雍,衛覬,許褚肅然應喝。
劉牧繼續道:“諸事暫且如此,各地兵事未絕,還望諸卿以安撫百姓為重。”
“臣等遵詔。”
各部臣卿盡皆起身作揖相送。
直至劉牧遠去,眾人方才落座交談大考取仕諸事。
顯然,這件事情遠超過荀彧,顧雍,田豐升入三尉之列。
“難。”
“難如登天。”
劉洪揉了揉眉心,苦笑道:“徐州,豫州,大半個兗州,并州,涼州,雍州,司州,各州郡縣都要設立考場,動用的人力物力更是不知幾何,還要行批閱之事!”
“劉尚書。”
“你能體會某當初的難處了。”
顧雍哭笑不得道:“當年,某都覺得自己要猝死在府門之中了。”
“猝死,為臣者也當竭力而為啊!”
劉洪無奈笑了笑,說道:“此次陛下初開大考取仕,便是為了補三輔士人的空缺,更是為了日后儲備官吏!”
“當然。”
顧雍點了點頭道。
僅兩日,禮部擬詔布告天下。
大漢初開恩科,推行大考取仕之路,為百姓學子開龍門。
同一日。
一封詔書發入中樞尉丞府。
此詔,恩賜荀氏,納荀采為太微宮六品宮人。
這份詔書,是對荀彧的恩賜,或者說對荀氏捐田,獻糧的回應。
不僅僅是推行新政,捐田潁川太守府之事,更是因為各方戰事,荀氏各脈都將家中錢糧捐出了一大部分,匯入戶部的倉儲。
這件事荀彧不宣之于口,但被監州尉所察。
劉牧知曉有荀氏的算計,以自我肢解家族,挖空所有錢糧,彌補過往之事,但還是給了恩賜,也僅是六品宮人而已。
“叔父。”
“一切都過去了。”
中樞尉丞府中,荀攸坐在木榻前。
望著床榻上骨瘦嶙峋的荀爽,最終將恩賜詔書放在床頭。
“事情過去便好。”
“某管窺蠡測,拖累了你。”
“若非公達果決,恐怕他都要斷了前程。”
“叔父對不起你,今日恩賜之詔,便明白陛下前兩日為何恩賜蔡邕。”
“陛下要告訴天下所有人,大漢鳳印不可窺視。”
“太微宮之主早就定下人選,天下學子皆拜蔡邕為師,同樣也是天子門生。”
“故而,才會讓你進中樞尉,更讓顧雍進門下尉,要將你們塑為對立之人,理政,議政,本就不應該同進退。”
“采兒,入宮之后莫爭,莫怨。”
“大漢兩宮之制,隨著孝烈帝死后的宮室操戈而不存,陛下眼中更容不得宮闈內亂,荀氏忠君,忠國,便可善終。”
荀爽形銷骨立,目光卻異常堅定,語重心長的勸說道。
荀采聞言,眼眶微紅,作揖長拜道:“女兒謹記。”
“采兒,你明日便入宮。”
荀爽朝著荀彧招了招手,安排道:“某走了以后,荀氏各脈分落,除你與公達之外,其他人莫要入仕,切記要從商,陛下的工商之治才剛剛開始,日后必定大興,卻對大漢沒有危險,從商尊法,可免災禍,不尊法隨時可滅,你與公達在朝堂走的太遠,要給陛下呈遞可滅荀氏之刀,才能免去大災。”
“侄兒謹記。”
荀彧起身,對著床榻躬身長拜。
荀爽催促荀采持詔入宮,是為了避免以孝守節之事的發生。
為士卿者,站的越高,摔得越慘。
當他登上中樞尉丞,天下便有無數人盯著。
所有人都等他出錯,想要把他從云端上拉下來。
故此,這是大漢天子最后一次對荀氏的恩賜,但有波瀾橫生,他與整個荀氏,以及剝離出去的荀攸都會被拋棄。
翌日,荀采持詔入太微,為六品宮人。
荀彧,顧雍,田豐,三人顯赫洛陽,成為天下官吏所望之人。
一連幾日。
終于,竇茂與阿貴躍過大壑所在,繼續向北撤離。
群山峻嶺之中。
陳槐伏林窺伺路過的益州軍與南中義從,低聲道:“雷定準備夜襲,先焚他們的糧草,不必交戰,直接撤入大壑。”
“諾。”
雷定眼中滿是興奮。
若此戰功成,他便是誘敵的先鋒,于大漢有功。
列侯不敢求,若是能遷入雍州落戶成為漢人,便是陰平氐族史上最為出彩的首領,必將被載入族錄之中。
時間悄然而逝,日暮降臨之時。
益州軍,南中義從,在大壑往北三里處扎營。
帥帳之中。
龐羲神情有些不安。
樊敏,陳實則是打趣著大漢王師名不符其實。
聞他們兵進臨洮,便開始一退再退,至今已經退了三十余里,什么陳君侯,什么護商軍,都是夸夸其談之輩。
“不對勁。”
龐羲搖了搖頭,蹙眉道:“三輔還沒消息嗎?”
“消息難傳。”
陳實意氣風發,朗笑道:“三輔消息先傳入漢中,然后走陰平才能傳入我們這邊,怎么可能這么快,不過見陳槐,張濟撤軍,便可知劉牧在三輔并不樂觀!”
“是嗎?”
龐羲眉頭疑云不散。
樊敏附和道:“將軍,你就是想太多了。”
“不錯。”
陳實揮手說道:“劉牧披甲,以弱勝強,逢戰必克,從未有過撤軍之舉,這陳槐就是一鄉野之人,追隨劉牧身邊得以僥幸封侯,獨自領軍便不足道哉,難道將軍真以為五千護商軍,五千府軍,加上四大氐族那些雜兵,便可勝我等數萬大軍?”
“算了。”
“可能是某憂心了。”
龐羲眉頭舒展,苦笑道:“只是他們挺進臨洮,見我們進,他們便開始撤退,若是再撤幾十里,便至狄道了。”
“哈哈。”
陳實,樊敏朗聲大笑不已。
同一時間,南中義從的營地內。
帶來洞主宴客朵思大王,亦是以大漢王師為笑談。
兩軍還未交戰,大漢王師便開始撤兵后退,刷新他對于戰爭的認知。
(https://www.dzxsw.cc/book/77393519/1418205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