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劣幣難止?大漢監印,天下通行
天祿閣中。
五銖錢碰撞聲極為悅耳。
羊衜卻有些心涼,更多的是驚悚。
各代天子皆有鑄新幣,還有不少前漢遺留下的諸侯五銖,以及百姓所鑄五銖,但重量并無什么差別。
一枚五銖,二十四銖為一兩,二十兩為一金。
這是大漢定下的鐵律,可如今這些新幣竟然缺斤少兩,大禍啊!
頃刻之后。
羊衜合三人拾取的五銖錢。
數萬錢中,超過百枚新幣,盡皆不同。
可以確定天下有人私鑄錢幣,并且流入坊市的數量不少。
“陛下。”
羊衜呈五銖錢于桌案,作揖道:“臣有罪,不察天下五銖!
“你以為怎么做?”
劉牧輕叩扶手,考問道。
貨幣戰爭,商業戰爭,諸夏早有。
可能是冀州,荊揚的不經意,亦或者刻意為之,使劣幣流入洛陽,但關乎民生大事,戶部為首責。
“鑄新幣。”
“驅逐劣幣。”
羊衜作揖恭拜道:“請陛下布告天下,禁劣幣于坊間。”
“你還未懂!
“貨幣的本質是什么?”
“替代以物易物?還是為了便攜!
劉牧緩緩起身,行至眾人面前,淡漠道:“貨幣的本質,是一個國家的信用,同樣是對銅價的體現,文帝以良幣驅逐劣幣的手段更用不了第二次,故而有捐縑代罪之政,只要使用五銖錢,你就驅逐不了劣幣。”
“這……!”
羊衜臉色有些發白。
“銅五銖要用!
“讓他們鑄,不必在乎!
“監印司于各縣開設大漢銀行,隸屬戶部直轄!
“并且,監印銀幣,代為二十四銖,含銀要算成等同價值!
“同樣,監印金幣,代為四百八十銖,含金同樣要達到等同價值!
劉牧沉聲道:“大漢銀行開設之后,所有人可以任意兌換錢幣,然大漢商行的大宗交易,只能通過銀行交易,或銀幣,金幣交易,對外互市更是如此,那時百姓手中流通的五銖錢不足為重,只需要防備大量劣幣流入即可,明白了嗎?”
“臣明白!
羊衜躬身一拜,鏗鏘道:“這幾日,臣便讓監印司鑄造銀幣,金幣,并遣人從洛陽東西兩市開始施行!”
“切記!
劉牧告誡道:“貨幣的本質是大漢的信用,以及金屬的本身價值,而大漢財政的興衰本質是貨物的流進,流出;朕擇日會擬寫關于商業與貨幣之書,你要好生學著!
“臣遵詔!
羊衜躬身再拜。
“去吧。”
劉牧擺了擺手。
戰爭,關乎國家的興衰,百姓生計。
一枚五銖錢,一粒米,一株草都可以作為貨幣使用。
貴金屬之所以可以作為貨幣,本質帶著交易價值,承載著一個國家的信用,成為一個極為復雜的體系。
亂世貨幣貶值,會造成物價升高,百姓入不敷出,從而蕭條。
故此,劉牧需要將大漢的信用,附加在銀幣,金幣之上,去沖擊劣幣。
只要禁止大宗交易的劣幣流入,并且打造銀本位,百姓之間小宗貨物交易,并算不上什么,全當為戶部鑄錢了。
三日后,典韋帶著殿中尉。
將《帝國貨幣》之書,送入戶部之中。
“臣無能。”
“使陛下受累。”
羊衜嘆了口氣,翻開了書本。
書籍開篇并沒有什么閑言碎語,更沒有什么晦澀難懂的詞匯。
以一粒稻谷,剖析商業交易的核心,以交易來錨定商稅,以及百行百業。
一粒稻谷從農夫流入小販,販入加工工坊,又送入糧商店鋪之中,最終化為百姓之家的口腹之物。
所以,稻谷所產生的商稅利益,遠超過其本身的價值。
如果稻谷流入邦野之地,又流入大漢境內,所產生的價值各不相同,又不知有多少人受益。
數日之后。
羊衜從書房之中走出。
小半個月時間,洛陽東西兩市,設下大漢銀行。
隸屬戶部監印司直轄,并推出銀幣金幣,作為大宗交易貨物之用。
首日,負責大漢商行的劉忠,便遣人拉著一車車五銖錢匯入大漢銀行。
部分兌換成所需的銀幣金幣,部分作為儲蓄,換了一個小的儲蓄簿,隨時可以存取。
太微宮。
永寧殿內。
吳莧,甘梅,甄姜等人望著麋貞手中的儲蓄簿。
“大漢監印,天下通行。”
荀采打量著手中一枚銀幣,說道:“你家兄長還真是舍得,陛下初定貨幣之政,便將家中五銖錢全部存入大漢銀行,還另外給你送來了一份!”
“甄妹妹亦有!
麋貞笑瞇瞇的收起儲蓄簿,說道:“此次推行新幣,主要是針對流入的劣幣,家中支持戶部,也是為了保證貨幣的兌換!”
“兌換?”
甘梅,吳莧等女疑惑道。
“陛下所書,戶部刊印分發,且已經在公羊學宮授學。”
“所謂的貨幣,就是大漢的信用,百姓相信大漢,相信陛下。”
“故而,他們可以將錢財存入銀行之中,但陛下要給予百姓保障,便是所謂銀幣金幣,此為銀金本位!
“一枚金幣,可當做四百八十銖,也就是九十六枚五銖錢使用。”
“若是大漢境內廣設銀行,以后商業交易不需要銀幣金幣,直接在銀行內完成儲蓄簿的更改便可,若是需要貨幣,亦可在銀行中兌取!
“對于尋常百姓而言,使用最多的還是五銖錢。”
“邦野若是想要購買大漢的貨物,便要先賣給大漢貨物!
“可貨物價值多少,大漢要買什么貨物,一切都是行商司說了算;他們賣了東西,才能得到銀幣金幣購買大漢的貨物,然后帶回去自己的國家交易!
“這種交易產生的財政變化,陛下稱之為貿易差!
“貿易順差是大漢對外販賣的東西多,流入大漢的貨物少,可以使得百姓進入工坊,獲得更多的錢財,更令內部商業繁榮!
“貿易逆差,便是流入多,賣出少!
“二者得利各不相同,可興國,可衰國。”
荀采拾起一枚干棗,眼中滿是亮光,說道:“這其中之精妙非是一兩句話可以說通,想要保證貿易順差,而不被邦國抵制,大漢便要有強大的兵事!”
“不對啊!
甘梅急忙道:“若這么算,為何不都鑄為金幣?”
“陛下稱之為銀金本位!
甄姜眨了眨眼,說道:“大概是我們大漢的人口多而金少,不足以成為大漢的主要流通貨幣,為了日后的興盛,只能首推銀本位,日后大漢百姓手中流通可能多為銀幣,以及少量的五銖錢。”
“聰明。”
荀采點了點頭。
(https://www.dzxsw.cc/book/77393519/140730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