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皇帝們的死后生活 > 336.扶強除弱一章完

336.扶強除弱一章完


  在遙遠的另一邊, 貼著金國的蒙古地帶,孛兒只斤鐵木真正在為自己的事業奮斗,他在宋高宗/海陵王年間出生。從少量族人,一步步發展到擊敗了札木合和滿口耶穌的王汗, 正式稱汗,他的敵人還有西夏、西遼和金, 距離宋朝實在是太遙遠了。

  “他是個戰爭奇才。軍隊被運用的迅速而巧妙, 他沒讀過書,卻懂得兵法, 占領和施行仁政。悟性極強。在戰爭和統治上都是天才。他制定的法律很嚴格, 也很簡潔有效。”比起普遍流行的刑法虐殺, 接受俘虜的效忠,并干脆的殺掉堅決不投降的俘虜, 是仁政。比起制定法律, 更難的是讓人們遵守法律。

  “如果當年突厥有這樣的可汗,那我這一生, 就只剩下和他打仗這一件事。”

  李治聽阿耶這樣夸贊一個人,有些吃驚:“我也很想見見這個人。”

  李世民道:“你別著急, 他們死后的靈魂會回歸有廣闊的草原、美酒和羔羊,以及歷代的可汗混戰的地方, 那里也有人來地府旅游, 地府一樣能過去旅游,只是有點危險。現在普通人禁止去旅游,要簽生死狀, 死在那邊也不要等人去救。等鐵木真統一之后,會比現在安全,他很注重法律。到時候你再去玩。宋朝在干什么?”

  李治撓撓頭:“楊桂枝剛剛封后不久,她比趙擴大六歲,現在悄悄摸摸的垂簾聽政。凈干壞事。北伐失敗,楊桂枝和史彌遠合謀把韓侂胄殺了,函首送到金國。辛棄疾剛來才一個月,又見到了韓侂胄這個老朋友,他說他當年的意思是金國必亡,只是需要在等些年。”

  “韓侂胄啊,可惜了。”辛棄疾活了六十七歲,作為武將來說算是高壽。韓侂胄不一樣,他雖然有些急躁輕浮,但總的來說還可以,最起碼是個忠臣,如果因為無謀浪戰被皇帝問罪,那還不算什么,被奸妃和佞臣合謀殺掉,函首送到邊關,這楊桂枝和史彌遠首先就該殺。

  李淵嘆了口氣:“宋朝這些皇帝,真是提起來就讓人頭疼。”只有茶酒和美人、糕點不錯,把茶研成粉,打出泡沫來喝,挺有意思。加點奶味道更好。

  李治:“北伐失敗,主要在吳曦。領兵大將叛變,可惜他家三世建功西陲,都付之東流。”他又簡述了一下人間究竟是怎么亂成這樣的:“趙擴看起來善于納諫,實際上不是很聰明,御史們說再多的話,他只是笑而不語。媚娘特意去宮里看了他幾日,說不是大智若愚,是真愚,任人擺布。”

  李世民懶得再提這些皇帝:“丘處機如今有什么新作?”

  “有一本,這位長春真人大概是看出來宋金兩國的國運都不長久,兩國召見,都不肯去面圣。”

  “亂世時修行更難。”

  武媚娘拿了丘處機的新書回來:“太宗。他直說了沒有長生之道,是個愛說實話的人。傳說山神知道他想去西行面見成吉思汗,為徒子徒孫略作準備。”保下一塊是一塊的準備。

  ……

  那邊趙構的吳皇后正在為侄子的死而哭:“魏郡王韓琦曾孫,宋神宗第三女唐國長公主之孫,我的侄子,就這么被人騙到夾壁墻里殺了,不得全尸嗚嗚嗚嗚嗚”

  趙構客客氣氣的問其他人:“趙惇做的這叫什么事啊,太蠢了。你們同意嗎?”

  趙昚的脾氣雖然很好,對于讓自己和兒子常年不能見面,離間父子之情,還讓內侍譏嘲自己的李鳳娘沒有半點好感,一頓痛毆逼得她提前喊出要去投胎,這才罷手。至今耿耿于懷,不愛搭理趙惇。

  趙惇也無話可說,他既然容易被人左右,那么李鳳娘說太上皇很壞,他信了,太上皇說李鳳娘壞,他也信了。誰能占據他的心,完全看是誰又兇又能叨叨。

  趙光義冷著臉問:“用你說?”他們罵趙惇罵了一個月,趙構才反應過來?

  吳皇后捏著拳頭,捏的噼啪做響,就等著楊桂枝下來!一個是她的侄子,另一個是她非常喜愛的小宮女,可以說是被她親手送到皇后的位置上,本該團結起來!

  雖然……韓侂胄不愿意和楊桂枝團結,這兩個人,一個是笨蛋,一個是混蛋。何必讓史彌遠與她勾結,楊桂枝并無父母兄弟,韓侂胄你本可以將她引為臂助。不對,那樣就把皇帝控制住了……這無能的皇帝無論如何都會被人左右,自己沒有主見,誰都救不了。

  ……

  辛棄疾在死后依次見到了自己喜歡的孫權、劉裕、桓溫、陶淵明、李清照等人,

  陶淵明知道自己歷年來被越捧越高,辛棄疾十分之一的詞里提到或化用了自己的典故。更巧的是,陶淵明自己是四十一歲歸隱田園,辛棄疾是四十二歲遭讒落職,六十四歲再起用,不久又罷歸。一生力主抗金,提出方略無數,均未被采納。同樣是年輕時壯志未酬,中年后歸隱田園,雖然遠隔千年,卻對那份有心無力的痛苦感同身受。

  一見面就邀請他和自己一同隱居,沒有什么比得上在太平盛世隱居耕種。“看看我家幾畝農田,衣食無憂。”

  楊萬里住在三里地外。

  別人住的也不遠,他們選擇住址時,都不約而同的住在偏北的方向,那是夢想的方向。

  地府以都城為中心,也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有心北伐的人都住在北邊,無心北伐的人都住在南邊,南北兩側雖然極其廣闊,但在路上總能相遇。而且空出來的農田數量有限,同一個年代來的人,通常相聚不會太遠。

  到的更早的是韓琦、王安石和章惇、宗澤、岳飛等主戰派,眾人一見面,互道:“如雷貫耳。”

  “如雷貫耳”

  “我也是。”

  辛棄疾從小聽的就是新舊兩黨的盛名,雙方的口碑都兩極分化,尤其是章惇,總被人指為奸賊。

  但在看書之余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宋神宗和王安石在忙著改革,宋哲宗和章惇也在忙著改革,舊黨無所事事在寫史書,給他們統統寫成奸黨。

  而這些老鬼在地府對辛棄疾和陸游的大名如雷貫耳。游玩時,總能聽到姑娘小子們唱歌,雖然還是柳永蘇軾的歌多,可辛棄疾和岳飛的詞也不少,唱他倆詩詞的都是熱血男兒,聲音很大。

  聊起人間和陰間的風俗民風,章惇道:“有些人認為柳永帶壞了宋朝的風氣,令人沉醉于靡靡之音,堅決不唱柳詞。”

  但是除了柳永誰都可以。照樣是靡靡之音,氣的柳永沒辦法。

  李清照覺得辛棄疾仿自己的風格寫的詩很好,還是很詼諧,呼朋喚友帶上麻將和一車美酒,去找他喝酒。她生前就喝的囂張,死后更是肆無忌憚,和古往今來所有好喝酒的詩人大醉。某一次偶遇李太白,和他痛飲了一晝夜,寫了不少好詩詞,但輸在數量上。李太白的斗酒詩百篇名不虛傳。她喝的才思泉涌才填了五首詞兩首詩,然后就醉的不省人事。

  今日找到辛棄疾時,才知道對方竟然不賭博!

  喝酒還是可以的。

  不論是文學、軍事、農業、音樂和廚藝,辛棄疾樣樣都能信手拈來。

  ……

  楊桂枝不僅矯詔殺了重臣,還在靈前更換皇儲。

  趙擴震驚的無以復加,他死前這些年沉迷于修仙,最后吃了史彌遠進獻的幾十枚金丹,就見了祖宗,可沒想到自己身后會出這種事。自己訂好的太子趙竑改為濟陽郡王,出湖州,立皇侄貴誠。倆人都是太*祖子孫,但情況不一樣,他知道太子偶爾會指責皇后奢靡,奸相弄權誤國,說的挺有道理的。

  新來的這小子是誰?這是宋朝宗室嗎?我的皇位給了個什么玩意?史彌遠這奸賊!

  人間的趙竑氣了又氣,最終無可奈何,

  更可笑的是有人黃袍加身擁立趙竑,據當時在場的鬼差所說,眾人打破王府,沖進去抓郡王。趙竑翻窗逃跑,沒能跑出去,被人抓住了按在地上,強行套上黃袍。

  “咱們有二十萬精兵!”

  “天下百姓無不擁戴陛下!”

  “史彌遠這奸賊人人得而誅之!”

  趙竑也有一點小激動,想想太*祖的故事,想想英宗,也是這樣。既然無法反抗,那就從了吧。

  ‘忠義軍’奉新君征討史彌遠,號稱精兵二十萬,水路進發。

  史彌遠都迷惑了,你跟我吹什么呢?國家實力我還不清楚嗎?哪有二十萬精兵?你湊二十萬自帶干糧的農民都難。

  趙竑去閱兵時也懵了,這幫人聲勢浩大的跟他吹了一堆美好前景,把打回臨安老家去說的像摧枯拉朽,結果全部的士兵只有瘦弱但自命不凡的落第文人,和幾十個面黃肌瘦的漁民。

  他失聲問:“不是說二十萬精兵嗎?”

  自以為很機智的廢物們:“咱們吶,就號稱二十萬精兵。”

  “陛~下~!自古以來,打仗用兵時多有虛數。”

  趙竑絕望了,人家至多是十萬人號稱二十萬人,三五萬人號稱二十萬,這好家伙,這是幾十人號稱二十萬,虛的太多了。

  悄悄摸摸的給皇帝發信。我舉報我自己。

  皇帝趙昀正擔心這兄弟不肯安分呢,拱衛京師的精銳部隊都被派到城外駐扎,隨時準備平亂,立刻搞定了這場出人意料的黃袍加身,然后賜死趙竑。

  趙竑的脾氣本來就不太好,到陰間高呼道:“我要去投胎!!我要報復趙昀!我要當他兒子!”我要和祖父宋光宗一樣做一個不孝子。我要奪他的皇位,讓他去當太上皇。

  來看他的趙德昭和趙德芳兄弟倆帶著后代們立即走掉,五世孫之后關系就非常疏遠了,要不是看他被史彌遠所害,顯得十分可憐,單憑他這個人酒后無狀的劣性來說,其實不算好孩子。既然鉚足了盡準備去當個不孝子,那就這樣吧。再見。

  ……

  宋慈的《洗冤集錄》名噪一時,提點刑獄官和類似的官職古已有之,但一直以來采取的都是活人口供和推理,到他這里才開始堅定的注重驗尸、證據,高于口供。

  鬼差們看了書,有些不敢信。書上說尸骨如果沒有痕跡,就用酒糟和醋來洗,在太陽下用紅色油紙傘隔著看,就能看到痕跡。如果有紅痕,就是生前被打,如果只有折痕沒有紅痕,就是死后痕跡。“他是不是吃了太多糖醋鯉魚?”

  “試一試就知道了。”

  “怎么試?”

  “我的骨殖就在山里,咱們偷偷取出來,照一照試試看。”

  他們一試,竟然是真的!!有人開始拿著紅紙傘和調制好的酒糟與醋,涂在一切上,舉著傘照。

  沈括等科學家們出來研究了一番,開始定做各種顏色的紙傘,研究其中根源。必須是紅紙或細絹才有這種效果,別的不行,可這是為什么呢?主張格物致知的人們開始深入探究。

  洗冤集錄里還記載說,給縊死的人嘴對嘴吹氣,能救活其中一些人,鬼魂們也想試試,可惜到他們這兒來的人,就沒有拯救的必要了。

  趙竑的大計劃是否成功誰都不清楚,趙昀只有一個兒子,還不久過世。

  ……

  成吉思汗在位時,就和宋朝有來往,想要聯宋滅金。

  但是宋光宗宋寧宗覺得這個劇本有點熟,這不就是當年聯金滅遼的‘海上之盟’嗎?

  滅完之后對方可不會講理!

  最近這些年發明了震天雷和突□□,效果不大。

  射程不如弓箭遠,威力不如弓箭大,除了能嘭一下,沒什么用。

  在城頭上會震的城墻松動,在城下會驚了馬匹。

  金主也給宋朝皇帝趙昀寫信,講唇亡齒寒的道理。

  趙昀想到父親打了敗仗,不僅賠款,兩國還從叔侄關系變成了伯侄,就誠心誠意的罵了一句你大爺的,出兵!

  打完了,蒙古沒要錢,雖然沒把之前答應的土地都還給宋,但還是給了一點,比金國略好。

  趙昀認為這一定是大宋國力強盛所致!他們不敢輕犯!

  朝廷現在可乘蒙古軍戰后撤退之機,出兵收復三京(西京洛陽、東京開封、南京應天府)。

  從秦到五代十國的皇帝們都回到帝鎮看望他們:“主動對蒙古用兵,真是勇氣可嘉。”

  “我……我沒什么可說呢。扶強除弱啊這是。”

  “兩次了!”

  “那地方真是永遠的心腹大患啊……”

  趙匡胤還挺平靜,他認為這是趙光義定調不對,把子孫后代全都給教傻了。

  趙光義也很冷漠淡然,這是哥哥的子孫后代,人們都給予厚望,和我有什么關系。

  劉邦:“嬴政你跑回來干什么?怎么著,你也贏不了蒙古吧?”

  嬴政近年來一直將地府和自己的假想敵設定為瘋狂的騎兵,現在只卻幾個真正和蒙古人交戰的將軍,來簡述一下真正的實力,現在只能派人去看。問他:“你去見鐵木真了?他對你評價頗高。”

  劉邦笑而不答。

  人稱‘機動防御大師’的孟珙防御多年,他還舉薦了一個人,賈似道。

  大理覆滅,宋朝就像是要被餃子皮合攏包圍的餃子餡一樣,四面里兩面是海,兩面是蒙古。

  四川八柱艱難的防御,雖然宋軍有高達,那也很難,艱難的支撐了五十余年,耗掉了窩闊臺汗,蒙哥汗,一直到忽必烈。

  趙昀覺得自己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十分懊悔,開始沉湎女色疏解情懷,還把名妓帶入宮中。

  在位四十一年,去世后被祖宗們一頓胖揍,木棍打斷了不知道多少根。

  新君趙禥雖然有點傻,一度氣的老父親嗷嗷叫,但天賦秉異,如果宮妃在夜里奉詔□□,次日清晨要去合門感謝皇帝,太監則會記錄日期。趙禥當上皇帝時,一天清晨來謝恩的宮妃有三十余人。

  這件事真正震驚朝野,聽說這個消息的人,無不震驚,羨慕,崇敬或鄙夷。

  總而言之……真的很厲害!

  互相問:“你能做到嗎?”

  “我不行我不行。”

  “三個就頂天了。”

  “老夫在這方面自愧不如。”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別人也有浸淫此道的,別人也有吃藥或修煉房中之術,沒有一個人,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和強度。

  關漢卿寫了許許多多的雜劇,雜劇大行其道,李隆基的祭品猛然增多。

  別的皇帝祭品多了,都是后人憑吊敬仰,只有唐明皇的祭品一多,就受人嘲笑。雖然郭榮也和劉備一樣,跨行業當了手工業的祖師爺,但梨園行的祖師唐明皇,實在是可笑。

  李隆基憤憤的挖了個坑,把祭品埋了。

  趙禥下來之后,祖宗們一看,他的腦子確實不靈活,確實是傻,就把趙昀又從坑里挖出來,揍了幾頓埋回去。

  立一個笨蛋當皇帝,當然是立他的人最笨。

  最后趙昰和趙昺兩個小皇帝一個落水染病而死,另一個被陸秀夫背著跳河。

  (宋恭帝)趙被送到西藏出家為僧。

  宋朝正式滅亡,地府面臨一個巨大且嚴肅的問題。中原徹底覆滅,那么中原地府要暫時停業嗎把所有人間生魂都讓渡給別人?如果還收回鬼魂,繼續地府的維持人間正氣的職責,那么收走哪一部分人?

  這不是閻君在內部會議上就能談出結果的問題。

  忽必烈在人間高高興興的左手一個馬可波羅,右手一個趙孟頫。

  哪里知道四個地府都在為他的大成就而備戰備荒。

  嬴政按著桌子:“談,談不成就戰。”

  閻君們平時總和他說不要打仗,然后在談論人間朝政時先罵主和派,再罵主戰派。事到如今都保持緘默,開始思考,是戰是和各有利弊,但地府不能關閉鬼門,還得繼續往來。

  李世民恰到好處的回來了:“我同意。我在遼金地府占據了半壁,坐擁億萬臣民,倘若以我為閻君,這半壁江山盡可以歸入中原地府,遼金如今已經結盟抵抗蒙古,我與他們素有往來,我若是閻君,是戰是和,都好談。我知道有三位閻君早有退意。我的子孫盡在中原,不想讓此間凋敝。”

  有兩個人發現秦始皇和唐太宗相視一笑,看來二人早有籌謀。

  白發閻君:“唐太宗,你和成吉思汗相識嗎?”

  “不熟,談過兵法,比過箭法騎術而已。”李世民有點惆悵,我沒有輸,也沒有贏。打平手這就很尷尬了,不知道對方保留了幾分實力。我麾下鬼魂雖然多,他的八大軍團卻個個出眾。

  嬴政道:“我認為唐太宗說得對。兩境談好,新死的鬼魂可以自己選擇去哪邊,去了那個地府,就依人家的法律。”

  新閻君的名額呈報天帝,六位沉默寡言的閻君爭論了一番,最終決定猜拳退位,勝者可以退位回去休息。王猛和許負早在百年前退位,由新人接替職務。

  劉莊低聲詢問:“你們早有計劃?早已預料到今日之事?”

  嬴政微微一笑道:“天下之大,總有心腹大患。”

  李世民:“遼被金所滅,金國算是強大。又被蒙古所滅。那片土地和中原不同,苦寒之地,最磨礪人。”邊關總出英才,就是磨練出來的。換句話說,懦弱的,沒有能力的人,在水土豐美的地方也能活下來,在苦寒的邊關活不下來,久而久之,那地方的人就養成了那樣的生存方式。

  嬴政道:“我和他志趣相投,也都認為大患在外不在內。”志趣在于練兵和攻城略地,除了宋朝這些笨蛋之外,誰不愛耕戰?在五代十國時,深入的聊過對人間未來的看法。

  李世民本來就不愿意按部就班的從判官一路前行上去,曲線迂回或許不是捷徑,但更爽。

  甲胄冰刃等禁止出口的戰略物資在一位勢力頗大、經營日久的閻君的默許下,緩緩的通過鬼門流了出去。

  為了確保關系的穩妥和安全,二人沒有約為兄弟,也沒有結盟,只是引為知己。

  自古以來,結為兄弟的君王,早晚會被坑。而結盟的兩國,也必然撕毀。

  太不吉利了!

  作者有話要說:  再說一遍……不能寫太多關于他們的內容,不能出場。就這么一帶而過就得了。

  跳過元朝,明天大概是宋朝的名流們集體的劇情,外加兩大名著。

  【1】成吉思汗在戰爭和治理兩方面都是天才。除了十三翼之戰之外,他都能贏。而且沒有叛逃的、謀反的、自立為王的臣下。那部老電視劇我很喜歡,我真愛看一群人騎在馬上狂奔啊……

  【2】丘處機去見成吉思汗這事兒沒毛病,他得給自己留后路。他又沒有賣國。道士行走人間,看到百姓的生存狀況,就能知道那個國家會興盛,宋金兩邊都不信。而且他見了成吉思汗也勸對方少殺人。

  【3】辛棄疾喜歡陶淵明這事兒,有人不知道嗎?須信采菊東籬,高情千載,只有陶彭澤;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斜川好景,不負淵明;《鷓鴣天·晚歲躬耕不怨貧》

  【4】有人以唐玄宗和楊貴妃做例子勸說他,趙昀表示:“朕雖不德,未如明皇之甚也。”

  【5】金哀宗:大元滅國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齒寒,自然之理。若與我連和,所以為我者,亦為彼也。

  宋理宗:去你大爺的!你可不是我大爺了!

  【6】關漢卿年長,然后才是白樸的墻頭馬上,馬致遠的漢宮秋,鄭光祖的倩女離魂。我估計你們不感興趣就不寫了嗷。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快到了。

  感謝在::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梅普洛夫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巽羽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https://www.dzxsw.cc/book/76962/543445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库尔勒市| 西宁市| 浪卡子县| 清新县| 双城市| 柳州市| 奇台县| 云梦县| 波密县| 秦皇岛市| 霍林郭勒市| 理塘县| 嘉荫县| 湘潭市| 罗山县| 衡南县| 汉川市| 铜梁县| 贞丰县| 喜德县| 三台县| 长沙市| 长宁区| 凤城市| 哈密市| 六安市| 赣榆县| 五峰| 沙坪坝区| 邹平县| 虹口区| 商南县| 塔河县| 安多县| 岳西县| 泽普县| 甘洛县| 山东| 武陟县|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