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補全了
李世民美滋滋的看著偶像撲過來, 差點沒站穩撲倒自己懷里。太快樂了!他喜歡的書法名家、古代詩人,除了曹操之外都見過了,只有王羲之對他不假辭色,大概是因為他派人使詐從他六世孫的弟子手里弄走了蘭亭集序, 說實話這可有點小心眼。這相差多少年,誰會對自己素未謀面的六世孫有感情?至于嗎?他自己對閻立本都沒有什么感情, 也沒聽說高祖對杜甫有什么感情, 見了面也不曾如何。郭子儀都沒說過他孫女當了妃子,生育太子, 位同皇后的事。
王羲之惱怒的抓住他的衣袖:“李世民!”
他的氣勢不可謂不強, 態度也不可謂不堅決。
劉義慶早已習慣了平凡人的生活, 習慣于自己收集素材編撰新的《世說新語》。恰好閻君也喜歡看,給了他閑差以避免被迫去投胎。正在長長的太學墻邊徘徊, 看到有人要打起來, 連忙過去看熱鬧。
一個英武青年,穿的是明黃色暗花錦袍, 頭戴金冠,雪白絲絳絡子的下垂著一枚極昂貴的玉佩, 看玉色白膩如羊脂,就知價值千金, 足下短靴, 眉眼飛揚略帶喜色,乍一看是個風流桀驁少年人。一個是溫文爾雅姿態不凡、(當年流行,現在算復古的)羽扇綸巾中年人。
旁邊的少女們發出了‘哇~~~的叫聲, 意味深長。
“是我,你早已認得我。”眾所周知,當一個人的氣勢強過另一個人時,就不會感受到對方的威脅和憤怒的氣場,偏偏王羲之把表情語氣控制的很好。李世民沒覺察他在生氣,順手把他一摟,裹挾著往外走:“右軍,此處人多口雜,不是說話之處,你隨我來。”
王羲之:勒…死…我…了……
立刻去開房。
坐在酒樓鄰河的二樓房間中,都隨著錢丟到柜臺上,酒、干鮮果品、時新點心、筆墨紙硯如流水板搬到屋里來。
王羲之也不愿意當眾發難,雖然這件事有九成可能性是他干的,但有十成的把握是這個人一定不會承認!若在一群身份未知的、看熱鬧的百姓眼前‘你偷我帖子’‘我沒偷’‘就是你偷的’‘我說了我沒偷’‘除了你還能有誰偷’‘誰不想偷’這也互相叫嚷一頓,未免。。。
劉義慶悄無聲息的放下一枚大錢:“方才那兩名男子在哪兒,我去他隔壁。別出聲。”
他橫跨在窗口,努力靠近些,確定不是自己耳朵不好使,是那邊真沒說話。
王羲之嘆了口氣:“你這雅賊。”
唐太宗欣然的微笑,甚至還得意的摸了摸胡子:“不錯。”你送給鐘繇的字帖確實被我用龍篆石鼓換來了,你送給好友的字帖也被我弄到了。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只要心愿得償,這算什么?”也不算強買強賣嘛。
“王右軍是我心之所向,將來愿與汝為鄰。”
劉義慶的筆差點掉江里,不是他想的歪,是這倆人說話說得有點曖昧。不是說唐太宗和長孫皇后是難得的恩愛夫妻嗎?一定是我想歪了!被那些人帶壞了,帶的思想齷齪。
王羲之直接問了:“我貼在墻上的帖子,都被你偷走了?以后我再想暢所欲言時,一定找人代筆。”他那條街上有一個人寫字丑,只是橫平豎直,沒有神韻。身為有名的書法家,被人逼得只能請丑字來代筆,這真是悲哀啊。
李世民嚴肅起來,甚至有點憤怒:“我從不偷竊!不知是誰如此可恨,你有沒有報官?”
王羲之性子直:“我今日才知道。你不已竊國自居嗎?”
李世民的臉色微變:“我,那是強奪。”什么叫竊國?武媚娘才是竊國。我是強搶。魏征如果在這里一定又要罵我啦。
“……這有何區別?”
李世民理直氣壯的:“盜竊不過仗責,強搶可以流放,也可以問斬。”
王羲之:???差點驚出鵝叫:“平心而論,我認為是你摘取了我的帖子。”我知道你有時候悄悄跟蹤我……或者是別人?跟蹤我的人太多了。
李世民直接說:“報官。聽說地府中只要知道自己丟了什么,報官就一定能找到。我還沒有試過。”很可惜這么多年來沒遇到過小偷。
王羲之試過,入室偷盜的通常會被巡視的鬼差當場按住,偶爾跑掉之后也很容易抓‘王羲之昨天寫的賦’的氣息搜尋起來可比‘劉老六家里的三貫錢’容易的多,越是獨一無二,越容易找到。但那是他家里的東西,像是這種自己貼在外面的東西被人揭走,也不知道算是偷了王羲之的東西,還是偷了太學的東西。
他問:“如果報官之后,從你家里翻出來我被盜的字帖,是不是有點尷尬?”
李世民富裕撫著手道:“我有一箱,不知道你說的哪一張?”
王羲之:“……我給你們唐朝官員寫的書信,全都在你哪里?”
李世民沉吟片刻:“也不盡然,不是給唐朝人寫的也在我那里。”
不想搭理他了。
王羲之默默的喝酒,默默的盤點自己都丟了什么,貼在墻上的帖子從來不留副本,也不怎么在意……想了很久,看到盤子里有一碟鵝肝,突然想起來,第一篇帖子反駁的是‘喜歡聽鵝叫驢叫的人,不喜歡雅樂,說明為人不端正’。第二篇帖子詢問的‘如何請莊子喝酒?’,第三篇帖子好像是問去哪兒能買鵝,第四篇帖子探討人間的事‘為了一篇字帖行不法之事,有損自己的德行,值得嗎?’好笑的這篇帖子很快就被偷了。
他還有一貼想不起來了,和兒子不同,王獻之經常去貼帖子,由于字體太媚,常常有一群傻了吧唧的學子在下面附帖試圖約美女姐姐。
二人就一起去京兆府。抓賊這種事,當場按住的比較多,偷走之后知道自己被偷了什么,也能找回來。如果是那種家財萬貫的人,被偷了一錠金子,三五年內沒被失主發現,就只有等到那偷盜的鬼魂去投胎時被復查時才能發現,也就追不回來了。
京兆尹是一位都尉,今日翹班去爬山了。
王維左手挽著難產而亡的妻子,右手挽著交情深厚的好友裴迪,以及好朋友的朋友京兆府尹,和父親弟弟們一起爬山去。他少年喪父,母親獨自撫養七個男孩,而他又是長子。
眾所周知,杜甫愛李白,李白愛孟浩然,孟浩然愛王維,王維愛裴迪。幸好他們各自都有一群詩迷。京兆尹雖然是隋朝人,卻很喜歡王維。喜歡就去結識,結識不了就去認識他好朋友、親兄弟,給他們埋單,早晚有一天會得到一首贈給自己的詩。
代理府尹位置的是狄仁杰,狄仁杰最近深感平和,地府沒有什么難判的案子,這件事也派人去查即可,一點都用不上他當年的推理能力。“就丟了這幾樣東西?還能寫的更清楚嗎?加上具體的年份。”
王羲之早已不記得自己寫了什么內容。被人能把他的信札上敘家常的話記清楚,對著《快雪時晴帖》強行解釋出秀美而勁挺,天然率真……等諸多內容。
恰好今日無事,狄仁杰置茶款待二人,先敬了唐太宗一杯,不便稱陛下,只婉轉的呼為秦王:“王右軍今日與秦王聯袂而來,我們深感幸甚。”
王羲之笑而不語,他等著東西從唐太宗的書房里翻出來。看他怎么解釋。
李世民快樂的點點頭,情不自禁的寫了首詩。詩很婉轉,頗有種美少女遇到偶像的心態。
狄仁杰胖乎乎又樂呵呵的說:“當年則天皇帝…皇后時常拿出宮內珍藏的字帖,讓文武群臣觀看學習,也曾借閱大臣家中的藏貼,看到裝裱不甚佳的,又讓工匠以宮錦玉軸重新裝裱,妥善保存。”
他這一點很厲害,坦然的當著李唐和武周雙方的忠臣,武媚娘那小心眼本該對他咬牙切齒,結果背地里提起他時,還是很懷念。李世民看著他呢,也十分欣賞。
狄仁杰看現在的狀態很適合喝酒,就命人拿酒來喝,一邊喝一邊等,叫住搬酒進來的鬼差:“你把上衣脫了,讓二位貴客看看。”
鬼差臉上一陣爆紅,遲疑著脫了外衣,露出兩肩膀花繡。
左胳膊刺著“生不怕京兆尹”,右胳膊上刺著“死不怕閻羅王”,墨跡淋漓十二個大字。
李世民笑道:“壯士,當真不怕么?”
鬼差笑道:“小人自幼是老實人,沒做過虧心事,自然不怕。”他也沒什么膽量,只是長得兇惡,居住環境不太友善,干脆利用自己的外貌,再加上最流行的刺青,到時候齜牙咧嘴的嚇唬人就完事兒了。都不用喊打喊殺。沒想到死后卻因為這兩膀花繡收人賞識,閻君也見過他,又被調到京兆府當鬼卒。
京兆府尹希望湊夠四個胳膊上有這種文身的善良壯漢,到時候袒露著手臂在門口一站,很好看!——眾人對他的審美觀不敢茍同,奈何他是主官,這愛好也并無違法之處。
狄仁杰又笑談道:“他這文身甚是風行,每月都能見幾個。但有一個人特立獨行,格外不同。”
“哦?有何不同?”
“那人生平摯愛白居易,渾身上下紋滿了白居易的詩句,和穿著一件黑衣服一樣。”
王羲之幾乎沒見過弄紋身的人,那時候有,但他的社交圈里沒有這種人。聽了這話不由得愕然,伸手在空中寫字,模擬了一下:“《長恨歌》寫完之后,還有余地么?”
“只要寫的夠小,應該可以。”
這個問題很重要,二人都和狄仁杰約定,什么時候這個人死下來時,一定要通知他們來讀詩。
狄仁杰的聰明才智料理當前這點微弱的工作量綽綽有余,閑來無事時只能研究人間官員,研究完執政之后開始研究怪癖:“張籍愛杜甫成癡,我只怕愛王右軍的人也是一樣。”
王羲之有點宅:“怎么了?”
“他寫的還君明珠雙淚垂?難道他也《春日憶杜甫》《秋日憶杜甫》《登高憶杜甫》?”
“正是。”狄仁杰簡述了張籍的資料:“他將杜甫的詩集焚燒成灰,每日三匙與蜜混合,希望可以改換肚腸。”
聽的二人目瞪口呆,想不到這種事。
李世民:“這幾近于巫術。”作為帝鎮死后養生小組的中堅力量,他很有把握。
“這算是壓勝么?”
“沒有害人,必然不是。”
劉欣恰好和丈夫一起來辦事,聽的咂舌,在堂外低聲說:“多虧二人不曾相見,要不然只怕杜甫要被非禮。”其實他想說的是親嘴。
“你閉嘴吧,你這小色鬼。”
“嘻嘻”
帖子最終找回來了兩張,另外兩張的確被人給喝了。
狄仁杰陷入遲疑,像偷竊這種事,入罪的范疇要根據被盜物品的價值來決定,想也知道,王羲之的字帖非常值錢。但對于王羲之本人來說呢?
王羲之不想把自己隨手寫的紙條用金錢量化,金錢污濁:“每人罰一只活鵝。”
其中一個書生伏地謝罪:“我能去您家學鵝叫嗎?”
王羲之:……鵝,肥白優美,長頸似鶴,展翅可以凌空,雙足嬌黃。你們這些人怎么和鵝相比?
雖然他現在家里有三只活的鵝,還是想要更多。如果能有一群鵝,每天泛舟湖上牧鵝,那才是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李世民也很快樂,王羲之最終為了道歉——懷疑錯了人,給他寫了十幾個字,紀念這次《失帖得鵝》。
回到帝鎮中,氣氛有點凝重。
韓愈已被皇帝李純下獄,據說是死罪。李純左手嗑著丹藥,右手大興土木迎接佛骨。
李治皺眉道:“有了一點成就,就沾沾自喜,身為皇帝豈能玩忽職守。自古以來服食丹藥的皇帝命不久長,諂佛的皇帝喪國喪家,他一個人都占全了。”
李隆基:又瞪我干什么!這可不是我教的!
李世民哄哄兒子:“算了,這都是早晚的事。”
李治煩心的事不止一件:“還有那李紳。我看他祖父就覺得不好,果然如此。” 祖父是中書令李敬玄,恰好是高宗永徽時期的人,曾經負責吏部選官,工作優秀,人人夸贊。但李治知道他前后三任妻子都是山東士族,人人夸贊反而是他不忠于皇帝。
…
永徽年間后補官員很多,主持選官的人很少稱職。李敬玄記憶過人,每年選官一萬多人,都能記得住名字。但他在朝中的勢力很大,頗有天下英才出我門下的氣魄,李治雖然不悅,卻不曾批評過他。現在李敬玄的孫子李紳寫了《憫農》,做了官卻開始橫征暴斂,暴虐非常,逼得百姓紛紛出逃。
他當初知道粒粒皆辛苦,現在特別愛吃炒雞舌頭和鹵鴨頭,每一頓不知道要多少雞鴨。
李世民摸摸他的頭:“怎么突然耍小孩子脾氣?事事不遂人意才是常理。”你爹繼位當年就被突厥打到長安城外,后來呢,還不是打回去了。現在怎么樣?前兩年還和突厥可汗坐在一起喝酒,拿彈弓子打安祿山玩。
李治以前喜歡默默的生氣,默默的記仇,默默的把討厭的人干掉還要顯得自己很無辜,這是個完整的流程,舒坦。可是現在不行,現在只能生氣、記仇,卻沒機會干掉對方,有些煩悶。話不好明說,只好哼哼唧唧的一頭扎進阿耶懷里:“我給弘兒示范一下什么叫撒嬌。”
李弘在旁邊整個人都紅彤彤的,太不好意思了!
做不到做不到,請讓我娘和妙兒妹妹去做。
“好了雉奴,我知道你想轉移阿耶的注意力。”李世民又揉了兩下,開始看放在旁邊的一摞資料。從服食丹藥導致性格急躁暴虐,到重用宦官,郭貴妃與人相爭,朝中更換宰相,并且有易儲的可能性,以及皇帝年僅四十多歲,身體就不太好——健康的、上床一個時辰、下床打獵晝夜不知疲倦的人可不會想到丹藥。
李治對兒子伸手:“來,該你了。”
李弘掩面大笑,膝行上前象征性的趴在他膝上。
……
“雖然見多了這種事,還是想不到李紳會做出如此行徑。”劉秀看著一頁紙大發感慨,李紳變壞之后太學不得不開會探討,要不將李紳移出課本,讓學子把那頁書撕下來燒了?最終在貧窮學子們的建議下,出了個補丁包。
首先讓學生們總結‘在李紳做官就忘本變壞**中我們學到了什么’,然后選出最經典的一篇,刻板印刷五千張,讓學子們自行用漿糊粘在書上,或是講究一點的,請巧手的娘子拆開線裝書,把這頁也縫進去。
劉奭剛和馮媛一起來聽了詩經新解,這個人講得很好,讓他想起當年的匡衡,匡衡講詩經能讓人身心舒展。來和劉秀見面時,聽他一番感慨:“這不是很正常么,當年匡衡也是一樣。”
小時候鑿壁偷光,一開始光明磊落,后來構陷陳湯和甘延壽,到最后貪墨四萬畝地。本來身居宰相,致仕也不會貧窮,偏偏貪心不足。對財富有種過分的玉望。
“簡直和劉驁愛美人一樣。”
馮媛在旁邊笑而不語。
“只要韓愈不失晚節,他已經是內定的教授了。”
“那好,唐朝這幾大名家都要湊全了。”
扶蘇和劉盈也來打了個招呼,他們等下一場,《秦時明月漢時關——岑參&王昌齡談邊塞詩》。“聽說最近在評選四大書法家。”
劉秀掩面:“是我的錯。”他就隨口一說,然后這幫人就開始爭論,是真草隸篆各選一個代表人物,還是給每種字體各選四大名家?滿城不愿意議論人間風雨,都在爭論這個。
劉盈笑道:“柳公權的支持者在展示柳公權經典碑帖。”很多人都提供了自己的墓志銘。
劉秀小聲說:“我更喜歡顏真卿。你們連日出游,怎么突然……”
又熱戀起來?
扶蘇悵然看了看無憂無慮的學子們:“智囊團們對未來的預料不太妙,我和阿盈先把接下來三十年同游的安排都做了。”以免到時候沒時間休假。開始使用弓和繩網抓人之后,鬼差們倒是輕省了,匠作監不得不再次擴建。箭枝和麻繩網子的損耗率太大。
劉秀也憐憫的從閣上往下看了看,學子們還在快快樂樂的比對著考試成績,他們不知道,等到天下大亂時……倒是寫詩高產的時候。
聽講座,看碑帖,去享用美味。
“多備一雙碗筷。”
二人關起門來,悄悄試驗張嫣如今的修行如何,如果有人遙相召喚,會不會有感應。
就在白瓷碗里斟了一杯水,默念:“阿嫣快來吃飯。”
劉盈道:“要試試有多精準。我來。阿嫣來吃飯,有素海鮮羹,婆羅門輕高面,梅花湯餅(梅花形狀的面片湯),蔥燒海參,蔥燒鴨子,蔥燉羊肉。哥哥這家怎么全是蔥?”
“嗯……顯得多?”
張嫣從窗子里飄進來:“我來啦~”
劉盈:“且慢,剛剛我祝告的話你都聽見了嗎?”
張嫣用勺子舀了舀,又放回去:“原來紫菜海帶湯叫素海鮮。”
扶蘇也笑:“你現在看起來長大了,十幾歲吧?這很好,可以讓你干活了。你學了些法術,去試著增加羽箭和繩網的強度。”
……
裴度找了各種借口勸皇帝,把韓愈的死刑改流放。韓愈半生蹉跎,五十歲才成為刑部侍郎,這一下子又被貶到廣東潮州去了。
裴度也已經年邁,歷經多朝,出將入相,什么事都能做好,前些年還被意圖叛變的節度使當街刺殺,被砍了三劍。現在也被另一個人構陷,但他不在意。
韓愈在路上時,只有侄孫韓湘(現在還沒被尊為韓湘子)跟隨,他寫了首詩: 一份朝奏九重天,西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韓愈前腳一走,佛道兩家都很快樂,就煩這個忠正堅貞,文采還特別出眾的臭老頭。兩家情不自禁的開始文學創作,在其后數十年間,佛教方面編造出大顛禪師化韓愈;道教則說他侄孫韓湘子成了神仙,韓愈最后都服了,相信真的有神仙。
這是后話。
作者有話要說: 三點補上剩下兩千字……
【1】這個紋身真的流行
……
時間什么的……
【2】裴度牛逼!
【3】韓湘子這個事兒我也是醉了。
感謝在::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沒想好叫什么 2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瓶;宇文非 20瓶;克勞迪婭、緗娥夫人 10瓶;落英繽紛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https://www.dzxsw.cc/book/76962/543440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