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一八章:柴紹發飆
“丑八怪,有種別燭臺點開。你要的愛,出沒在漆黑一片的天臺。丑八怪,在這俊男的年代,你的存在是意外……”柴令武當場展示了歌喉,然后一臉無辜道:“我唱完之后,褚公子然后就開打了,我怕傷到公主,就讓房俊、杜荷收拾玩偷襲的蕭公子、高公子。”
小蘿莉點頭道:“沒錯,就是這樣子!”
原來如此。
李世民哭笑不得的搖頭嘆息,心說你是沒理會,但這比理會更令人發瘋……
人家褚姓三代本就因為長得丑而自卑,你這罵人揭短的,簡直是奇恥大辱,難怪禇彥甫明知打不過也要送菜。
你這一段怪腔怪調的歌,把丑八怪罵到了一個高度,估計很快就會火遍長安城,繼而成為最最惡毒的罵人之語。
而伴隨著這個《丑八怪》流傳的,必將是禇彥甫之丑,這下子,禇彥甫可真是名滿帝都了。
只不過這名,實在可以毀掉一個人。
在坐的沒有一個蠢蛋,李世民能夠想到后果,褚遂良自然也可以,作為禇彥甫的父親,他簡直氣炸了肺,怒指柴令武道:“竟毀我兒之名聲,你何其之惡毒?”
柴令武振振有辭道:“禇公子挑釁在先動手在前,我被迫還手,從律法上、道義上來說,我并沒錯!”
“而且公主當時在我身前,如果我不還手,首先受傷的是公主。”
禇遂良氣得氣得七竅生煙,冷聲道:“這么說,老夫還要感謝柴公子了?”
柴令武冷冷一笑:“你說呢?”
禇遂良看了看面沉似水的李世民,心頭一陣戰栗,是的,他的確要感謝柴令武,否則,褚家一家子都得玩完。
可道謝之言,他根本說不出來,因為如果不是柴令武的《丑八怪》,禇彥甫也不會發狂。可如果不是禇彥甫去挑釁人家,也不會落得如此凄慘的下場。
“褚大人,凡事有因必有果,褚公子自作自受,怨不得我家二郎。”
柴紹冷冷的看著禇遂良,面無表情的說道:“往小里說是小輩間的鬧劇,往大處去說,我家二郎哪怕殺了你兒子也是有功無過。你要鬧,大不了依律辦事。”
錯不在柴令武,柴紹放心了,甚至要拿起律法來維護柴令武的合法權利。
蕭瑀嚇了一跳,若是把李世民惹毛火,他還真有可能依律來辦,如果那樣,就慘了。
他連忙當起了和事佬:“說到底,也不過是一群無所事事的小兒輩惹是生非罷了。”
說起來他的兒子最冤枉、最無辜。
不過,蕭鍇對著護衛長樂公主的柴令武出手,那就不是講義氣,而是犯傻了,也活該遭此一劫。
柴紹冷冷的說道:“褚大人,我家二郎縱有千般頑劣,可公主在側,褚公子就不該口出狂言!褚公子又不是不認識公主,你還是問個清楚再說。”
柴令武心中為自家老子的神助攻狠狠地點了個贊。
他這里正想著如何把幕后的長孫沖扭出來,柴紹立馬就很默契的配合了。
這簡直是太合拍了。
禇遂良回家一問,禇彥甫肯定會把長孫沖供出來。
長孫沖自然不會受到什么實質懲罰,可禇彥甫算是毀了。
如此巨大的落差,禇遂良肯定不爽了。
禇遂良也終于清醒了過來,拱手道:“多謝大將軍提醒。今日是我失禮了,褚某回去問個清楚,屆時,必然給公主殿下與令公子一個交待。”
“好了!”李世民也開始打個了圓場:“小兒之間的爭斗,鬧過了就算了。無需再作多言。”
柴令武自無不可,反正他不吃虧。
蕭瑀、禇遂良也沒什么異義,再鬧下去,他們會虧上加虧,于是,兩名告狀的家長灰溜溜的告辭而去。
小蘿莉見事態平息,高高興興的獻上了自己買到的禮物,李世民喜笑顏開。
對于皇帝來說,什么好的筆、硯沒有?李世民在意的是小蘿莉這份孝心。
柴紹也是眉開眼笑的謝過。
“舅舅,凌煙閣搞定了吧?”
柴令武問道,在他的亂入之下,凌煙閣二十四名臣已經變成了三十六天罡,對于多出來的十二個名額,他好奇之余,也想著為自己的母親平陽公主爭取一個名額。
平陽公主幾百人起家,在關中縱橫捭闔,連敗隋兵,并且收編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義軍聚兵整整七萬余,威震關中,一代名將屈突通,在她手上都連吃敗戰。
李唐能夠迅速入主關中,封鎖關中要塞的發展壯大自己,坐看天下英雄廝殺。平陽公主當居首功。
連屢戰屢敗的屈突通都有資格位列凌煙閣第十二名,憑什么沒有平陽公主。
柴紹怒道:“混賬!國家大事,豈容你一介小兒妄議?”
柴紹是名將不假,可對禮數的講究比一般的文人還嚴重的多。見到柴令武不符規矩的問起國事大事,不由得出聲教訓。
“父親這話就不對了。”
柴令武壓根不怵,搖頭晃腦道:“大唐政治清明、言論自由,百姓商議國事都不論罪。憑什么我就不能說了?難道父親對舅舅崇尚的‘廣開言路’有意見不成?難道父親希望舅舅當一個消息閉塞的昏君?您是何居心?”
一連串的問題,只把柴紹弄得頭大如斗、滿頭黑線。
李世民見柴紹被擠兌得無話可說,頓時樂不可支道:“姐夫,令武這話倒是有理,這人嘛,確實不能獨斷獨行,尤其是朕,必須廣開言路,才能在關鍵的時候做出最明智、最正解的決定。”
“朕自問在這點上還行,做的不錯!要比秦皇漢武要強那么一點點!”說到最后,李世民莫名其妙的自戀了起來。
柴紹嘴角抽了抽,知趣的沒有說話了,這個皇帝算是難得的英主,但是有一點卻讓他至始至終都接受不了:特別自戀,時不時的就會夸自己幾句,讓他們都為之臉紅,當事者卻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樣。
柴令武心底暗笑,道:“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擁有一半李家血脈的人,我更有責任、有義務為這個國家出謀劃策!”
李世民動容高叫:“好,好一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若是人人都可以大唐的獻出良策,我大唐必將成為一個前無古人的盛世王朝。”
他頓了一頓,對著柴紹說道:“凌煙閣、武舉、武院乃是令武之創意。”
柴紹愕然道:“不是圣上自己的主意嗎?”
“自然不是。”李世民笑吟吟的說道:“凌煙閣倒是無所謂。武舉、武院事關重大,連朕提出都被群起攻之,若是說成令武的主意那還得了?”
柴紹默然點頭。
早朝時!
李世民提出了‘凌煙閣’這個創意。當時一個個文武大臣都紅起了眼睛,上至宰相、下至諫官,一個個的眼中都泛起了寒光。
入朝為官,所求者無非是報國揚名,手掌大權。
若是登上凌煙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無疑是可以令自己流芳千古。因此一個個無不大贊李世民英明,夸他是明君圣主。
但是!
武舉、武院這兩大議案卻受到頑固文官、御史諫官反對了一個大早上。
若非武將一系與明白事理的房玄齡、岑文本等文臣據理為爭,這兩大強軍國策恐怕無法通過。
李世民開口尚且如此,若是由無官無職、年少言輕的柴令武提出,不僅不能通過,恐怕還要飽受口誅筆伐。
“凌煙閣、武舉、武院都通過了?”柴令武從李世民之言聽出了貓膩。
“都通過了!”李世民頷道笑道:“凌煙閣便是設在秦王府,由工部改建;大唐武院,因為需要廣大的土地來設立跑馬場、校場、演武場,所以設在城外,亦由工部選扯建造。”
李世民好大喜功,這武院又是出自他所統治的貞觀王朝,要辦,自然要辦得紅紅火火、盡善盡美。
“而第一屆武舉,將在金秋九月開科取士,由兵部、吏部告示天下。”李世民將早朝決議一一告知。
(https://www.dzxsw.cc/book/76896/435484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