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明太祖
隨著太子朱標的棺槨慢慢拉入了皇宮宮墻之內。
整座皇宮便頓時響起了哀慟之聲。
眾多在御道和宮墻值守的錦衣衛,紛紛半跪在地。
太監和宮女也全部跪拜在地,低聲的哽咽并抽泣著。
朱允熥此時也非常傷心,兩行眼淚和鼻涕混在了一塊兒,一時間倒也分不清楚哪是哪。
有一搭沒一搭的跟隨在朱雄英身后。
此時整個皇宮大院里來說,朱雄英便是他唯一的親人了。
唯一能靠得住而信賴的親人。
畢竟這后媽太子妃呂氏,長期以來隱隱約約便對他有著些許若有若無的敵意。
再怎么愚笨和內向, 朱允熥也或多或少能夠感受到。
平日里待在自己的小院,非重要緊急重大事件,不會輕易的和太子妃呂氏過多接觸,就連自己的那二哥朱允文,也是能不接觸盡量不接觸。
兄弟二人最多也就在太子東宮的教學課堂上能夠見著一面。
也只是見面那一會兒會相互打個招呼,其余時間段并不怎么說話和交流。
……
朱雄英一只手輕輕的拉著弟弟朱允熥, 有些吃驚的抬頭看了看走在前頭的老二朱允文。
不得不說。
這家伙在人情世故方面做得甚至比自己還要出色。
大概有一個母親隨時在身邊進行調教和指導的緣故。
那哭的簡直叫一個傷心啊,哭靈的技術, 簡直無可挑剔。
先前跑著在城門口摔了好幾跤身上的泥土,都未曾擦去。
眼下又是哭的滿眼通紅,兩行淚水都已經變成了干涸的河岸,流淚的痕跡,非常清晰可見的掛在了臉上。
讓人遠遠的一眼便能夠看清楚。
仿佛就像是那兩行淚跡,成了他的招牌標志一般。
碰著個人便要抬頭亮出來晃一晃,就差指著自己臉上得瑟的炫耀一番:你看我臉上哭的兩道痕跡,明不明顯?
作為兄長!朱雄英怎么說也要擺出個兄長應該有的姿態和包容。
便快步走上前,拉著朱允文的小手。
冷不丁的這么被拉著。
朱允文有些不情愿的輕輕掙脫,滿是歉意的說道:“大哥見諒,小弟手有些臟,怕污了大哥的手!”
一句沒關系還沒說出口。
朱雄英抬了抬手,自己看了看。
心里直呼,好家伙。
原來剛剛拉著朱允文的那小手,竟然沾染了了一些辣椒末。
然而這個辣椒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辣椒。
只能說是食物上提取辣味的一些替代品而已。
畢竟現代意義上的辣椒,明末清初左右才會傳入中國。
朱雄英抬手輕輕聞了聞, 臉色微微一變。
看來這個太子妃呂氏心思還是非常縝密的。
在自己兒子朱允文手上涂了這么多辣椒末。
只要朱允文用手擦眼睛,眼睛便會受到這辣椒的大幅度刺激。
很快便能夠讓人瞬間嘩啦啦的流眼淚。
難怪朱允文臉上兩行眼淚流得這么夸張而又明顯。
原來。靠的是這些生化武器啊。
真是佩服佩服。
難怪歷史上的朱允文, 能夠和自己三弟朱允熥在競爭之中不落下風。
并通過庶子的身份,成功的脫穎而出并繼承大統。
雖然后頭丟失了萬里江山的至尊之位,并落得了一個的那個國滅身死的下場。
但依舊不得不承認。
在太子一脈眾多兄弟之中,朱允文那是最杰出的,也是成功的笑到了最后的。
畢竟這個世道向來都是以成敗論英雄,沒有任何人會同情正義的失敗者,即便他代表著正義的一方。
歷史和現實就這么奇妙。
讓人充滿著困惑。
朱雄英暗自點了點頭,看了看自己手上蹭來的那一些辣椒末。
毫不猶豫的往眼睛上一抹。
頓時辣得哇哇直哭。
那眼淚就像是決堤了的河壩一般,瞬間噴涌而出。
再怎么也止不住。
兩眼眼皮子只覺得火辣辣的,燒灼疼痛。
那些圍在周邊痛哭的錦衣衛和大臣們紛紛側目不已。
想不到太子爺的這幾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孝順,一個比一個情深。
父親突然去世,這一個個孩子哭的竟然如此的傷心難過。
這些個大臣不由的想到了自己家里的那些兔崽子們。
平日里調皮搗蛋,吊兒郎當的,壓根就沒個正形,年紀稍大一些,不是四處欺男霸女便是終日流連煙花之地。
孝順那都是沒有的,眼淚更是成了珍稀品。
再看看太子爺的這幾個兒子。
真是貨比貨得扔, 人比人氣死了。
也不知太子爺究竟是什么樣的福運!?
說洪福齊天吧, 太子朱標卻明明是個福薄之人。
明明有個萬里江山等著他去繼承皇位,卻不幸英年早逝!
……
御道兩旁的錦衣衛紛紛跪在地上,一個個低著頭低聲抽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
勤政殿門口。
朱元璋邁著老邁的步伐,兩鬢的頭發一夜斑白。
巨大的打擊讓他一夜之間竟然頭發斑白了不少。
踉踉蹌蹌的邁開了兩條腿,執意推開身邊錦衣衛的攙扶。
這漫長的御道,他要自己走。
自己要一步一步。
一步一步。
爬也要爬到自己兒子朱標的棺槨面前。
想要質問一下這個兒子,為何如此自私?
連個招呼都沒有,就這么撒手人寰。
讓自己白發人送黑發人。
想當初太子朱標還是孩童之時。
自己便已經在郭大帥的麾下站穩了腳跟。
緊接著又南征北戰的被封為了吳王。
實力已經可以在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夾縫之中勉強存活。
自己封吳王之時,太子朱標才十歲。
由于自己常年征戰在外,家里的一堆兒子都叫托給自己妻子馬氏和太子朱標照顧。
這也讓太子朱標在眾多弟弟們面前威望十足。
等自己喊出了驅逐韃虜,復我中華口號,并成功的掃平了天下之后。
就面臨建國稱帝的一系列事情。
稱帝之后,自然要考慮設立國本,也就是東宮太子的人選。
這太子朱標各方面都表現極為優秀和出色,當然不讓的成了自己最寄予厚望的太子。
而自己做皇帝的這么些年來。
對他可謂是苦心栽培。
父子兩人關系也是一向來極好。
歷史上那些太子那個活的不是戰戰兢兢,終日在自己的皇帝老子威壓之下,在自己一眾兄弟的覬覦和擠壓之下,如履薄冰,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甚至可以拍著胸脯。大方的宣稱,自己的這個太子恐怕是,歷史上數千年來歷朝歷代待遇最好的太子爺了吧。
自己這個父皇對他也是百分百的信任。
許以監國之名。
并讓朝中文武大臣小事都向他這個太子,詳細匯報一遍后,若是太子不能解決的才可以向自己單獨奏稟。
所有的東宮屬官,都是在朝廷手握重權的大臣和大佬。
自己的這個太子朱標的權力,體現在方方面面。
除掉亂世當中的太子,光論大一統王朝中正統的太子,朱標的手中握有的權力的確是十分驚人的,放在其他朝代,這簡直是不敢想象。
其實,大部分朝代中的太子只是身份尊貴,但沒有多少實際權力,比如唐朝太子李承乾,隋朝太子楊勇,他們的廢立不過是在皇帝的一念之間,而他們卻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他們既不能參與軍國大事,又沒有實權。
然而朱標不僅可以參與政務,還握有軍權。
朱標的生母是自己最寵愛的馬皇后,聽聞馬氏為自己誕下兒子以后,正在前線指揮戰斗的自己竟喜極而泣,到當地的一座山上刻字道:“到此山者,不患無嗣。”
這樣的權力和信任,放到歷朝歷代任何一個太子身上,只怕都可以讓他們欣喜若狂吧。
而自己這么些年來。
也是對朱標寄予厚望,大費周章的請來宋濂等名儒作為帝師,教授朱標。
在江淮一帶站穩腳跟,并且自稱吳王以后,立即立朱標為世子,足以可見對于朱標的殷切期望。
在自己稱帝以后,朱標名正言順的被立為太子。與其他害怕太子奪權的君王不同,自己任李善長為太子少師、徐達為太子少傅,常遇春為太子少保。
可以說,已經把這么多年來跟隨自己打天下的能臣良將們全部交給朱標,送入太子東宮。
朱標二十二歲以后,又毫不猶豫的命一切事務都由朱標決斷。
盡管自己常常插手政務,但要知道這時候自己本就是皇帝,朱標僅僅是太子,但他卻能決斷諸事,權力之大可想而知。而且,與其他面對父皇時需要唯唯諾諾的太子不同,朱標性格敦厚寬容,卻敢于和朱元璋爭吵,堅持己見。這一方面說明太子朱標性格堅毅,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朱標的權力之大。
而自己敢于放權給朱標,原因有三。
其一,朱標是馬皇后所生,又是自己這個皇帝的嫡長子,這么些年來對朱標格外疼愛,放權給他,是想歷練他,培養國家的繼承人。
其二,朱標性格敦厚,處理事務盡皆妥當,沒有逾越之舉,深得自己的信任。
其三,朱標仁義寬厚,常調解爭端,替人求情,在諸王以及朝中大臣中威望極高,自己哪怕是即使不給他實權他的影響力也是在的。
所以,自己這位亂世之中的梟雄,可以對功臣狠辣無情,斬盡殺絕,但他對朱標卻充滿父愛。
自己不介意朱標權大,相信以朱標的品行不會造反,而提前給他權力,有利于權力的過渡和交接。
只可惜天妒英才,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最終還是沒有做成皇帝。
一想到這,朱元璋不由得百感交集。
腳下一個踉蹌便摔倒在地,一旁的錦衣衛趕緊上前將他攙扶了起來。
卻見朱元璋憤怒的將他一把推開。
然后仰頭,朝天長嘯:“老天哪!咱做錯了什么?你有什么怒火,沖著咱來就是了!
何必為難咱的太子!
這么些年來,他一直以仁厚待人,不論是朝野還是民間,向來風評極好!
你知道嗎?
咱這么多年來對他可是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繼承這大明萬里江山,用他那仁厚之心,好好的造福天下。
這么些年來,咱苦心積慮的對他大加培養,能給的,能幫的,咱幾乎是啥都做了,就等著咱百年之后,讓標兒這個太子繼位即可,可以眼看咱垂老之際,咱這個太子也漸漸訓練的成熟老辣,可以擔負重任了!
可你老天,卻就這么硬生生的奪走了他!
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
幾番聲嘶力竭的朝天怒吼。
陰沉沉的天沒有任何回應。
反而零零星星的飄落幾滴雨珠。
朱元璋微微一愣。
自言自語地朝著天空喃喃自語:“莫非老天你也為咱的太子落淚?覺得他太可惜了不成?!”
長長的御道!
游蕩著朱元璋落寞而又蕭索的身影。
像極了一個無家可歸的老人。
孤零零的在那長長的道路上,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傷心走著。
他目不斜視。
他并不回頭。
任憑一點一點的雨滴在自己的頭發上臉上肆意的拍打著。
身邊的錦衣衛有些心疼的,輕聲呼喊到:“萬歲!下雨了,臣給您打傘吧!”
朱元璋落寞的搖了搖頭,一臉的冷峻:“你能遮得了頭頂上的雨,可你能擦干凈咱心里頭的淚嗎?”
御道兩旁的錦衣衛紛紛的無語的低下頭去,黯然無語的退回隊列。
不再有任何規勸之語。
他們是深深的清楚地知道。
眼前的這個老人,這大明江山的無上至尊,已經是哀莫大于心死。
任憑旁人如何規勸也無法自愈心中的傷痕。
沉重的宮門吱呀的一聲,被侍衛們給緩緩拉開。
這宮門又厚又大,需得幾十個錦衣衛通力合作。
才能緩緩將它拉開。
就像是另一個世界的隔界。
需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緩緩打開。
而宮門的另一頭。
則是一個新奇的大千世界。
興許外頭有著多姿多彩趣味繽紛的人間世界。
但此時此刻的朱元璋已無任何興趣深深看他一眼。
整個人仿佛行尸走肉一般。
有些臉上呆滯而又茫然的看了看宮門外頭。
那一輛黑色的馬車上。
赫然的放著一尊漆黑的棺槨……
旁邊站著的那些兩側文武百官紛紛跪伏在地,見宮門打開露出了朱元璋的尊容。
立馬震天響的嚎哭了起來。
那馬車的旁邊,赫然站立著自己的大孫子朱雄英,傷心的牽著兩個弟弟……
老遠看去。
便一眼看到這三個乖孫子,一個個滿眼哭的通紅。
好圣孫……
看到這朱元璋心里才有著一絲絲的慰藉。
可下一秒看到自己兒子朱標的棺槨,憋悶了許久的情緒,再也忍不住大聲釋放出來。
啊的一聲,便痛哭了出來。
(https://www.dzxsw.cc/book/76617525/7042018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