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總算是不缺人了
章節順序反了,已經更改了,這一章是63章的內容。
以下是正文內容——
.........
張浩看到呂司令員沒有生氣,當即便是繼續訴說了起來。
“多的不說,我給軍區的裝備,裝備兩個主力團,那都是綽綽有余了吧?更別說,前前后后我都給軍區給了多少火炮了?說句不好聽的,這軍區炮兵營,比大司令的那個炮營可是闊的多了。
反正吧,我們獨立支隊現在也在擴充部隊,您要是不同意,我現在就把東西再拉回去,反正我們獨立支隊距離五臺山根據地大司令那里也不遠,不行我就拿這些東西跟大司令換人去。”
說完,張浩便是一副要走的樣子。
呂司令聽的也是三尸神狂跳。
張浩話說的不好聽,但確實事實如此,現如今,自打冀中軍區建立以來,獨立支隊還真是唯一一個上繳如此多繳獲的單位。
而且,上次給了一個團的裝備,獨立支隊也只要了一個參謀長周衛國還有一個政治處主任周康。
獨立支隊建立了也五個月了,現在的一槍一彈,那都是他們自己弄來的,現在好不容易遇到事情了,問軍區要一些干部,無論怎么說,都不為過。
只不過,剛好現在冀中軍區正在大擴軍,所有的部隊都缺人,那可都在嗷嗷待哺呢,哪里有人給獨立支隊啊。
王政委見狀,也是好笑的搖了搖頭,當即拍板道:“行了,你就別難為司令員了,我來給你做個主,一個呢,是今年的抗大學員,要有五十多個人分到我們軍區,我做主,給你分10個人,這些可都是最少連級干部,而且,作為政工干部絕對都是合格的。”
說到這里,張浩也是眼前一亮。
這個好啊,不過,這么多武器裝備,就換十個人,有點虧啊。
當即張浩開口道:“那不行,最少得二十個,我們支隊缺人,尤其是營連級的政治主官,我們很多教導員指導員什么的,那都是趕鴨子上架,十個人,實在是杯水車薪啊...”
聽到這話,呂司令員也是終于開口了。
“你別跟我扯這些沒用的,奧,你缺人,現在咱們冀中軍區,晉察冀軍區,乃至于整個八路軍所有的部隊,哪個部隊不缺人?哪個部隊的干部不是身兼數職?就十個人,多了沒有,愛要不要。”
一看呂司令員似乎真的生氣了,張浩趕緊說道:“要,怎么不要,只不過,您看,是不是再在其他干部領域上多給我們一些啊?最少能裝備四千人的裝備,換他百十個人,不過分吧?”
王政委聞言,也是思考了一下,然后開口道:“我再從其他的幾個分區和各部隊抽調十個后勤管理人員以及五名衛生員,剩下的給你再湊七十五個班排骨干,這總行了吧?”
張浩頓時說不出來話了,行不行?
這可太行了。
十個政工干部,十個后勤骨干,五個衛生員,再加上七十五個班排骨干,加上獨立支隊現有的干部,就算是擴軍到一萬人以上,也暫時不缺干部了。
張浩立刻換了一張嘴臉,笑著說道:“嘿嘿,我就知道,王政委最好了...”
看到這一幕,呂司令員和王政委對視一眼,也是紛紛不由得啞然失笑了起來。
之后,便是武器彈藥入庫,而后人員的調令也是從軍區司令部發了出去。
抗大的學員預計還得十來天才能到冀中軍區,這個暫時不急,而剩余的后勤人員和支隊周邊區域部隊的班排骨干,則是在張浩在軍區司令部待的第二天下午,便是陸續到齊了,至于剩下的,只能是他們到時候自己去獨立支隊了。
而張浩看著來人陸陸續續的到來的時候,心情別提多美了。
而這天下午,一個打著背包,穿著一身有些破舊的羊皮大褂的中年漢子背著背包走到了冀中軍區司令部。
而這個人,張浩剛好認識。
“算盤!”
丁大算盤聽到有人叫自己,聲音有些耳熟,疑惑地轉頭看向聲音的方向,一看之下,立刻笑了起來。
“營長!”
張浩和丁大算盤不由得互相看了起來。
丁大算盤原名丁福通,是陜北紅軍出身,32年參加紅軍。
只不過,這個人不擅長打仗,卻是對錢財物資之類的東西非常感興趣,也因此,成了后勤人員,因為時常抱著個算盤,便被人起了個外號,丁大算盤。
在張浩他們改編成八路軍的時候,丁大算盤便是張浩他們營的司務長,算是副連職干部。
兩人也是有大半年沒有見了。
當即兩人便是敘起了舊。
丁大算盤在得知是要調他到獨立支隊的時候,也是不由得有些高興。
獨立支隊現在在冀中軍區乃至整個晉察冀軍區,那都是出了名的。
部隊戰斗力很強,而且繳獲物資也是十分的豐富。
而除了丁大算盤,張浩這兩天在冀中軍區司令部也是見到了不少的熟人。
有以前115師的連長,營長,也有以前的戰士。
自然,又是一番敘舊。
終于,在傍晚時分,所有調撥人員就都到齊了。
十名后勤人員,還有五名醫護人員。
而最讓張浩高興的,便是五名醫護人員之中,除了四名護士以外,還有一個是可以做外科手術的醫生。
既然人員到齊了,那接下來,自然就是返回根據地了。
來的時候帶了大幾百號人,還有上百輛騾馬車輛,回去的時候卻是只能帶著空車回去了。
不過想到這一次得到了二十多個干部,張浩也是有些滿意的。
一路長途跋涉,足足近百公里的路,終于,在第三天中午的時候回到了獨立支隊駐地。
幾天不在獨立支隊,張浩也是開始了解這幾天發生的事情。
總體沒有太大的波瀾。
獨立支隊四營的建立,沒有出任何岔子。
人員是從各營連抽調的骨干和之前在井陘礦區解救出來的人員。
那些被營救人員也是進行了甄別。
三千多人之中,除了有一百多礦工和國軍的人確實不打算參軍的以外,其他人都愿意加入到獨立支隊之中。
而這其中,有大約三百多人,之前就是八路軍的人。
如今被解救出來,自然也都愿意再次參加八路軍了。
(https://www.dzxsw.cc/book/76576205/2268194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