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鋼芯彈實驗和新的戰(zhàn)役
“子彈呢,快拿給我看看。”
張浩火急火燎的趕到花溪谷兵工廠。
兵工廠的負責人李萬順趕緊過來迎接,聽到張浩的話,立刻也是笑道:“哈哈,張司令員,你來的可是巧了啊,大司令收到消息,剛帶著人和子彈去了靶場,你現(xiàn)在去的話,應該還沒有結束呢。”
聽到這話,張浩告辭了李萬順,便是帶著人趕去了靶場。
遠遠的,就聽到靶場內槍聲陣陣。
當張浩進入靶場以后,便是看到大司令正拿著一具望遠鏡看著遠處的靶位。
“射擊完畢,所有人停止射擊!”
伴隨著發(fā)號員的聲音響起,槍聲停了下來,緊跟著,發(fā)號員繼續(xù)下達命令。
“退子彈起立!”
一個個戰(zhàn)士開始檢查步槍之中是否還有子彈,確保沒有后,這才站起身來。
隨后便是所有射擊人員集合,然后上交武器。
很快,武器便被專人帶走了。
張浩知道,接下來就是驗證子彈對槍的磨損程度判斷了。
張浩打聽了一下,靶場已經打了快一個小時的槍了。
總計五支步槍,每支步槍都射擊了數百發(fā)新式子彈。
接下來,就看子彈對槍的磨損,相對于全銅彈頭的區(qū)別了。
理論上,哪怕鋼芯彈對槍械的磨損比一般全銅彈頭厲害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按照李萬順的說法,造一顆全銅彈頭所用到的銅,如果用來生產鋼芯彈,足夠生產差不多數十顆了。
一顆全銅彈頭的重量,大概是六克左右。
而鋼芯彈的總重量比全銅彈頭稍微輕一點,但每顆彈頭只需要用到自重4%-6%的黃銅。
也就是說,造一顆全銅彈頭用到的銅,可以生產20顆左右的鍍銅鋼芯彈。
晉察冀軍區(qū)鋼鐵廠的產能雖然不多,但鐵可比銅便宜多了。
最關鍵的是,從目前觀察到的情況,鋼芯彈的穿透力比一般全銅彈頭高多了,以三八大蓋為例。
三八大蓋在100米的距離上,可以射透8mm厚的鋼板。
而換成鋼芯彈后,實驗得出的結論卻是可以打穿11毫米厚的鋼板了。
而且,優(yōu)點不僅如此,改用鋼芯彈后,射擊精度沒有什么變化,光是這一點,就解決大問題了。
總之,鋼芯彈的好處多多,當然了,最關鍵的還是造價便宜。
張浩也是親自上場感受了一下,確實不錯,射擊精度高,尤其是遠距離射擊的時候,其穩(wěn)定性更是高于一般的全銅彈頭。
現(xiàn)在就等檢測結果出來了。
這件事情十分重要,自然是受到了工業(yè)區(qū)上下所有人的關注。
約莫一個小時后,最新的檢測結果出來了。
相比于同一批出產的步槍,分別用全銅彈頭和鋼芯彈進行射擊五百發(fā)子彈,對武器的損耗,鋼芯彈子彈的傷害更大,約是全銅彈頭的1.12倍。
也就是說,每一百發(fā)鋼芯鍍銅彈藥對武器的磨損,相當于112顆全銅彈頭的傷害,這已經算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差距了,但在得知這個數據以后,整個靶場之中的所有人都是激動的繃了起來。
這也在張浩的預料之中,歸根結底,雖然工藝不熟練,但相對于好處,這樣的劣勢是可以接受的,即使張浩知道未來的步槍,在這一方面相比,幾乎不存在差距。
但現(xiàn)在的晉察冀軍區(qū),并不具備后世的研究能力。
所以,鍍銅鋼芯彈的研究還遠遠沒有結束。
但現(xiàn)在,這種彈藥已經足夠完全替代原來的彈藥了。
一顆子彈,彈殼是可以回收的,不計算損耗,但彈頭沒辦法回收,所以,彈頭打出去就沒有了。
而原本軍區(qū)內的原材料儲備,預計可以生產五百多萬發(fā)子彈的,但這么一折騰,通過收回彈殼回爐重造的方式,最少能讓八路軍具備每半年發(fā)動一次百團大戰(zhàn)規(guī)模作戰(zhàn)的能力。
這就很恐怖了。
立刻,大司令下達命令,讓軍區(qū)兵工廠開足馬力,開始生產新型彈藥。
只不過,兵工廠又要擴充了,需要擴充一個鍍銅工藝車間和一個鋼芯彈頭生產車間。
隨即,張浩陪同大司令向著軍區(qū)司令部走去。
走在路上,張浩突然想起了電報的事情,便是一邊走一邊問道:“大司令,電報上說,要我明天下午到軍區(qū)開會,不知道是有什么事情?”
大司令點了點頭,然后嘆了口氣說道:“是的,延州發(fā)來的電報,因為日軍在東北大量囤積兵力,蘇軍擔心對其遠東不利。”
“現(xiàn)在蘇軍西線戰(zhàn)場一敗再敗,明斯克戰(zhàn)役蘇軍失敗,然后基輔戰(zhàn)役、斯摩棱斯克戰(zhàn)役、敖德薩戰(zhàn)役也都已經開始,大量的蘇軍被牽制在了西線,甚至于,德軍現(xiàn)在正在朝著列寧格勒進發(fā),蘇軍的形勢很危急啊。”
“但因為東北的關東軍部隊太過龐大,蘇軍沒辦法,只能在遠東地區(qū)維持著龐大的部隊,無法支援西線。”
“所以,蘇軍希望我們打一場較大的戰(zhàn)役,以牽制集結在東北的日軍。”
說到這里,大司令嘆了口氣說道:“而眾所周知,八路軍各部隊之中,咱們晉察冀軍區(qū)戰(zhàn)斗力最強,自然而然的,這個任務就落到了咱們晉察冀軍區(qū)的頭上了,所以,我想開一個會議,商議一下這一戰(zhàn)怎么打。”
張浩聞言,沉默了一瞬,便是問道:“蘇聯(lián)是不是答應了什么?”
大司令聞言也是不由得笑了起來,然后手指點了點張浩。
隨即,就見大司令點了點頭說道:“是的,蘇軍要求我們出動五十萬人以上的部隊,對日軍發(fā)動進攻,讓其東北地區(qū)的日軍分散,而作為回報,蘇軍愿意為此付出一套一戰(zhàn)時期的年產量10萬噸的鋼鐵廠、一座配套的化工廠,另外...”
說到這里,大司令嚴肅的說道:“蘇聯(lián)還答應,會在未來五年內把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完整的復制給咱們,同時,支援我們總計2000名專家。”
此言一出,張浩也是不由得一驚。
這個手筆,不可謂不大啊。
(https://www.dzxsw.cc/book/76576205/2064057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