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工業的大發展
張浩抵達山西后,和一眾總部的領導見了面以后,便是陪同出席了飛機制造廠的開建儀式。
因為先期的工作早就已經開始了,所以關于這個問題,速度將會非常快。
廠房的建設、土地的平整、人才的培養、工人的培訓。
所有的工作都在同時進行著。
按照計劃,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飛機制造廠就能正式投入生產了。
對此,張浩也是報之以期待。
出席完飛機制造廠的建設工作后,張浩便是帶著坦克制造廠的設備和技術人員,乘坐火車向著目的地進發了。
說實話,坦克制造廠,歸根結底,其實就是拖拉機廠的加強版。
理論上,能造拖拉機,就能造坦克。
T-26輕型坦克,說的難聽點,其實就比工業垃圾坦稍微強一點罷了。
之所以要這個生產線,不過是鍛煉工人罷了。
張浩根本就沒打算大量生產T-26坦克,最多生產個足夠裝備兩三個裝甲坦克團的T-26坦克以后,就該試著生產更先進的型號了。
這一條生產線,蘇聯給的是45毫米口徑火炮生產技術。
在張浩看來,就這個火炮的生產技術,都比T-26坦克本身更值錢一點。
十月初,坦克制造廠正式入駐紅崖谷工業區。
坦克制造廠的廠房標準,相對于飛機制造廠來說,要低得多,所以,坦克廠預計年底就可以開始進行生產了。
現如今的八路軍,不具備大規模裝備機械化裝備的條件,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石油產量不足。
張浩當然知道,我國并不是一個貧油國,東北、西南、陜甘寧、新疆,都有大油田。
就現如今八路軍正在開采的延長油田,未來探明的儲量就要近六億噸。
但沒辦法,有些油田不能動,有些油田技術不達標開采不了。
現如今的延長油田,年產油量不過幾十萬噸。
按說,現如今的我國,又沒有軍艦,也沒有太多的飛機和汽車,應該是夠用的。
但沒辦法,石油不僅僅是用來作為燃料的,很多時候,石油更是工業發展的潤滑劑。
最關鍵的是,現如今的整個華北地區,到處都在進行工業建設。
由于機械制造廠現如今已經開始大批量的生產各種工業機床。
所以,各地都在開始建設工業。
可以說,現如今的八路軍,除了供應武器彈藥生產的兵工廠外,其他地方全都在拼命的進行工業化。
山西的工業化條件很不錯,民眾的受教育水平在全國范圍內也算是相對比較高的。
但這還不夠。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現如今的我國,只是剛剛解決了有無的問題,距離解決有和好的區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說一個坦克。
自打延安機械制造廠生產出來第一款拖拉機以后,理論上,八路軍就已經具備生產坦克的能力了。
但這種工業垃圾,生產出來能打仗嗎?
花費大量的金錢物力,最終生產出來一堆工業垃圾,還沒等裝備部隊呢,就已經完全落后了,要來何用?
所以,通過談判,我軍獲得了T-26坦克的生產線。
有了這個坦克的生產線,我軍不僅獲得了輕型坦克的生產技術,同時,還具備了生產更大規模的拖拉機的條件。
10月5日,紅崖谷工業區之中,一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后,紅星拖拉機制造廠正式開工了。
是的,用于生產T-26輕型坦克的工廠,對外的稱呼是紅星拖拉機制造廠。
這是張浩考慮到,未來有條件的話,紅星拖拉機廠完全可以進行工業化生產拖拉機進而進行產業升級。
畢竟,河北有著大片的平原,正是農業機械化未來最適合的地方。
所以,干脆提前進行布局就是了。
當然了,雖然對外的稱呼是拖拉機廠,但其現階段的生產重點,還是以坦克為主。
T-26輕型坦克的發動機是GAZT-26型發動機,馬力只有91匹。
這個馬力不可謂不弱。
不要說和t34坦克的500匹馬力相比了。
就連日軍裝備的97式中型坦克的125匹馬力都比不過。
所以,在坦克生產的同時,必須對其發動機進行升級。
畢竟,日軍要不了兩年時間就要敗退了。
之后要和國府作戰的話,要面對的就是美國援助國軍的坦克了。
m3a3坦克、M5A1坦克、M24坦克,還有各種裝甲車之類的裝備。
也就是說,如果大規模生產T-26坦克的話,剛服役,就將面臨著落伍的問題。
所以,張浩的意見就是,在生產前,就對T-26坦克進行升級改造,讓其不至于落后太多,等到訓練出足夠的裝甲部隊后,新型的較為先進的坦克應該也就差不多可以服役了。
張浩的意見也是得到了大多數工程師的認同。
坦克最關鍵的兩項技術,一個是發動機,另一個則是坦克炮。
現如今的兵工廠,因為生產出來了更好的炮鋼,已經能夠生產出75毫米口徑的火炮了。
所以,坦克炮雖然存在差異,但也難不倒兵工廠的技術人員。
如此一來,唯一的問題就是發動機方面了。
所以,下一輪的攻關重點,便是放在了發動機上。
T-26畢竟只是一款輕型坦克,發動機也沒有辦法為太重的坦克提供充足的動力。
為今之計,只能是通過提升發動機的動力,然后利用動力,為坦克增加更厚的裝甲這一個選擇了。
隨即,工程師團隊便是就發動機的問題研究了起來。
好在T-26坦克的技術圖紙也是全部跟隨設備而來了。
這為研究發動機解決了大問題了。
而后,工程師拆卸了大量的我軍繳獲的日軍不同型號的坦克,對其發動機進行分解,以期設計出一款動力更足,性能更好的發動機。
和坦克工程師一樣的,其實也有飛機制造廠。
最開始是仿制,然后在仿制的基礎上進行調整,進行升級,直至最后,再自主設計、研發。
這便是張浩給我國工業定下的一個基調。
如火如荼的華北工業大建設,還在繼續。
【今天好幾章內容被審了,我還在改...】
(https://www.dzxsw.cc/book/76576205/1749455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