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
汝州,在中原國東南,梁水西岸。從城西小石山頂下行三百七十八級臺階,至一渡口,依山而建,鑿石成臺,名丘水渡,是中原國最大的渡口。自渡口望梁水,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二十里水面的那頭就是梁國紀州府。據說丘水渡每日可接泊船只上千艘,是東西商路上重要的水陸樞紐。自丘水渡上行十里至成陵磯,是中原國水軍大營,下行二千里可至陳國都城望丘。
天色將暗,汝州城西五十里,官道上趕路的車馬行人愈行愈急。若無法在戌時趕到汝州城,到時城門一關,就只能宿在城外了。
一輛兩馬拉的青帳廂車混在車馬中,一個車夫,左右兩個騎馬侍從。看似尋常世族之家出行,毫不起眼。
車夫是個身穿靛青色箭袖短衫的少年,身形未足、細眉細眼,清秀的模樣。
左邊一個騎馬侍從,竹簪束發,五官端正,身形俊拔,肩寬背闊,身著黑色束袖短褂、黑色束腿褲,腳蹬牛皮短靴,馬鞍上斜掛一把長刀。
右邊的那個騎馬侍衛身形比之稍顯瘦窄些許,臉形也清俊些許,亦是竹簪束發,黑色騎裝,腰間掛著一柄烏鞘短劍。
少年車夫擔憂望望天色,回頭問道:“主人,如今離關閉城門只有一個時辰,若要趕著進城需要加快馬程,會有些顛簸,還請主人示下?”
透過淡青色的窗紗,依稀可見里面坐著一位白衣素面的青年。
“不必趕路,宿在汝州北門外郵驛即可。”青年不疾不徐地回答,聲音清朗而沉著,如有鐘磬之韻。
車夫聽罷略顯失望。后面馬車趕上來,又超過,夾雜抱怨之聲。轉身看看左右兩個騎馬侍從,兩人皆不看他,視若平常。車夫無法,回身正坐老實趕車。
這車中之人正是自請流放三千里的姬玉公子,如今化名姚山君。
說是流放,實則更似游學。如今各國貴族世族子弟亦多游歷四方,以增見識,兼有經商考察,求學問道之輩。
姬玉隨行三人,車夫寺人常,及侍從至明與至道。
寺人常即于常是一定要帶上的,不然他八成會哭死在麒麟殿中。至明和至道皆比他大一歲,自八歲一直貼身護衛他左右,自要隨他出行。
另有一隊禁衛一直在暗處隨行,這是姬甫的條件亦是保護,他不可拒絕,只交于至明轄制,他并不想過問。
馬車行至汝州北門外郵驛,果然過了戌時。姬玉自進客舍休憩,于常隨行服侍,至明至道各行其事。
梳洗晚食已畢,至道奉上郵驛的最新簡報帛函。
簡報皆是官府公文,帛函乃是私人信箋。
姬玉自出新都,每至一處郵驛皆要遍讀簡報帛函,今日雖晚亦無例外。
今日私函中有一只來自四年前就已被他遣出宮去的侍衛至簡,還有一個被遣出的至禮,并至明與至道,四人從小與他一起長大,亦仆亦友,可算他心腹之人。至簡專事東線耳目,至禮主理西戎大岳。
翌日,晨霧中的丘水渡漸漸清晰起來。
從小石山頂望下去,連片的船只擁擠在五個泊位前,等待靠岸停泊。五個泊位從上而下,只有最后一個泊位是客船泊位。此時這里早已人頭攢動,吵嚷聲吆喝聲吵作一團。官員兵士混在其中檢查人員貨物。登船口,亦有官兵檢查船簡和出關文櫝。
客運泊位上去小石山有一條小路,沿青石臺階上去,在半山處有待客亭,亭中有一茶攤,三張長案,可容十余人。賣茶老翁有些年歲,頭發半白,頭頂葛巾包了個小髻。人微胖,行動倒靈便。
攤上客人五六個,其中臨水一案坐著一大一小兩個女子。案上一個包袱、一碗粗茶。少女觀察山下渡口情況,小囡一口麥餅一口茶。
這兩人正是洛與小耳。
洛與小耳自安平府行了一月,昨晚才到汝州,今日來渡口打探消息。
半個時辰過去,天已大亮,山下官兵有增無減,檢查之嚴讓洛漸漸心涼。
攤上來了一個絲巾束發的中年男子。此人身形結實,走路莽撞,外罩一件青色鍛面的披褂,卻扎一條黑布腰帶,腳下布履倒是新的。
洛耳目伶俐,聽這男子與攤主低聲耳語,似在計算人數、銀兩、登船時間等等。
洛來汝州之前就打的偷渡的主意,如今撞見怎會錯過。待這中年男子起身,等了片刻,洛牽著小耳起身,尾隨而去。
姬玉在客舍用過早食,出門轉過走廊下樓。于常在后跟隨。
郵驛一樓前堂里零零落落坐著幾個客人,一眼望過去,無甚特別。姬玉走下樓,至明至道已在樓梯口等候。四人就要離開。姬玉忽然轉頭,靠墻一張案邊,一個小女娃瞪著大眼睛盯著他看,微抿著小嘴,一臉嚴肅。這小女娃倒生得不俗。不過一撇眼的瞬間,姬玉不做他想。
出去郵驛,姬玉將要登車。至明在后低聲稟報:“公子,屬下方才在樓下聽見那男子與女子在商議偷渡之事,要不要讓屬下通知當地官府追查?”
姬玉頓下腳步,吩咐道:“遣人將那男人扭送官府便是。”
至明得令自去安排,姬玉與于常、至道三人進城至汝州府衙辦理出關事宜。
(https://www.dzxsw.cc/book/75898988/3047788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