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
程潛儀的本意并非把趙瑜好鋼做廢鐵用,她在這次與突厥的戰役中有自信穩操勝券,因此動了私心,把趙瑜弄來了邊關。至于種地補給,是另外的事情了。
主帥帳營里,程潛儀同趙瑜細細講解。
決定軍隊行軍速度因素在于軍隊規模、道路系統以及輜重補給,一般的軍隊步兵一天行駛速度大約在五六十公里,即便有急令,最后的行軍速度也并不會快到哪里去。況且兵法有云“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鉤沉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只有體力充沛的士卒才能達到每天一百里,但不是所有的士卒都具有優秀的體能,而高強度的急行軍最終結果只會導致大量的士卒掉隊,無法達到急行軍的最終目的。
行軍并非是簡單地從一個地點遷移至另一個地點,而是如何部署、動用軍隊。興師作戰,止則為營,行則為陣,行軍、立營同布陣打仗相輔相成。作戰指揮中重點解決的是要把軍隊安排妥當,趙瑜的扎營后勤工作做得相當好,挑選干燥的高地,避開潮濕的洼地,駐扎在靠近水草的地區,軍需補給供應充足,那些還未有過長距離跋涉行軍士卒的精氣神狀態極佳,根本不像程潛儀第一次帶兵時看到的模樣。
且趙瑜的兵非益多思想與程潛儀不謀而和,人是重要的有生力量,但不是唯一的力量,用兵打仗不是單純的兵力投入使用,更重要的還是統帥的作戰指揮能力,能否做到集中優勢兵力、準確判斷敵情、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是關鍵。
“所以,殿下覺得微臣治軍如何?”
程潛儀能當上驃騎將軍不是白當的,赫赫戰功也是靠血肉骨頭堆積出來的,能讓那么多士卒為她沖鋒陷陣拋頭顱灑熱血,剛柔相濟、寬嚴結合、恩威并施是最基本的套路。
趙瑜覺得程潛儀治軍有方,程潛儀掌管的軍隊不管是凝聚力還是戰斗力都挺強大的,她只提出一點小建議,“按照律法,只有勛官才能夠世襲,除授軍職必須經過銓選,士卒主要是憑戰功授職,可如今的軍職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坑沒出來,蘿卜多了也沒用。到最后那些在戰場上為國家奉獻的人,只能拿個撫恤金回鄉種地過日子,著實有些可惜。何不讓士卒們在軍營的時候,就多學點東西,日后養家也多條門路。”
“還沒開始,殿下就想著結束戰爭之后的事情了?”
“這批軍隊里有兩千人是自帶糧食武器出來征戰的,北征不說五七年,三兩年總該是有的,雖說她們最長服役的期限不會超過三年,但若是最后沒有得到戰功被授予軍職的話,而鄉下的田地又荒廢,極有可能會影響到她們的作戰積極性。”
“殿下想要變更軍制?”
趙瑜并沒有改革軍制的想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生產力還低下的朝代里,饒是再先進的軍制也會因為水土不服而被廢棄。步子邁得太大了,容易扯著襠。她主要是想著清除文盲,以便教學東西,不管是行軍打戰、思想教育還是種地做工溝通起來能順暢些。
程潛儀知道趙瑜的想法向來異于常人,那些個拿刀戟上戰場的蠻牛,是會有幾個愿意乖乖識字聽課的,若是趙瑜教她們怎么種地,倒是會有許多的人愿意聽。程潛儀不想打擊趙瑜的自信心,畢竟她的出發點是為了士卒好,只要不耽誤行軍,由著她來也無妨。
趙瑜懂得循序漸進的道理,沒有一上來就扯著士卒們教授,即使士卒們礙著地位勉強聽講,到最后入不了腦,進不了心,講了也是白講。所以平日里趁著休息的時間,和士卒們聊天,短短幾日的行軍,便把整個軍隊的人都認識了解得差不多了。
也因著趙瑜的和善,碰著面了都能喊出士卒們的姓名,還記得她們家庭狀況和戶籍地,加上她沿途還收集了不少便于儲存且能調味的食料,士卒們對趙瑜的喜愛程度相當高,不知不覺之間,識字數已經是破百了。
“還要兩天的腳程就要到邊關了,動作快點的話,一天就到了,殿下可是做好了上戰場的準備了?”
趙瑜的疑惑四起,“我不是在后方做后勤嗎?”
程潛儀被趙瑜純真的眼神看得有些不自在,她咳嗽兩聲,“都到邊關了,自然是要上陣殺敵的,在后方躲躲閃閃不是正經之道。”
“沖陣殺敵自然重要,但是糧食補給亦是關鍵,若是斷了水糧,只能殺得了敵人一時,并不利于開展長時間的對抗戰。”
程潛儀不想一語成讖,但是趙瑜態度十分堅決,她是認真的,她為了邊關的糧食寫了比書還厚的方案,臨出發前還拿著筆墨不停地改改劃劃,就差最后在邊關實地考察進行最后的定稿了。而方案做出來就是為了實施的,即使不是全部實施,也是要實施八成以上的。
程潛儀不知道是拿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還是天上掉下餡餅了,找著趙瑜這么一個神人,程潛儀也不好逼著趙瑜去做什么。一來,趙瑜是皇女,即便官職品級在程潛儀之下,但是皇女有皇家屬性天然加成,地位相對程潛儀要高上一些。二來,皇帝的圣旨清清楚楚地寫著讓趙瑜來邊關種地,到最后真的不在田地里種上一段時間,確實是抗旨不遵了。
程潛儀提了提腰帶,擺出趙瑜最不想見到的甲方姿態,說道:“既然殿下負責糧食補給,我軍的行軍糧雖能果腹,但是味道卻始終不能使人滿意,且吃久了身上燥得慌,不知道殿下能不能為我軍改善一番。”
趙瑜沒有什么表情的面孔,聽了程潛儀一番話依舊沒有什么表情,她已經學會了熟練地默默把該死的甲方帶來的苦果往自己的嘴里吞。
天空高遠群鴉鼓噪,落日殘陽滴紅如血。轆轆輪響,架架戰車運進城中,旌旗獵獵,甲仗熠熠,殺氣陣陣,大軍壓境,懾以兵威。
程潛儀進了邊關,便緊鑼密鼓地開展會議準備發起進攻,而趙瑜負責入庫后備事宜后,在最后一批被精兵層層守衛的箱子中,聞到了一股淡淡的熟悉的刺激性味道,她有些驚異,皇帝居然舍得把火石方割出來給邊關,要知道長安城的火石方產量并沒有高到哪里去,看來皇帝是下定決心要御敵于邊關之外。
趙瑜騎上大馬跑了兩天,把邊關所有的田地都看了個遍,順帶拿著鋤頭鋤上幾下,終于定稿并準備實施了。
程潛儀的副將黃維來找趙瑜的時候,趙瑜正在給負責耕種的隊伍講解種植時要統一行直、邊齊、等距、深淺等,注意種傳病蟲和苗期病蟲情況,更要嚴防畜禽啃青。
黃維想著趙瑜很快就能說完,哪里想到她越說越多,幾乎沒有盡頭,忍不住出聲打斷她,“殿下,程將軍有請。”
趙瑜朝黃維點點頭,留下最后的交代,“耕種的器具我已經安排人去制作,過兩天就可以用了,優種也挑選出來了,大家抓緊時間搶種。”
趙瑜忙著耕種,已經兩天沒睡覺了,肝火旺盛得很,“程潛儀怎么又來找我,行軍的干糧不是已經按照要求做好改善了嗎?”
干熱的空氣中混雜著鐵的腥和汗水的咸,程潛儀身披戰甲,氣勢非凡,她告訴趙瑜,此次征戰,便是要突厥遠遁,漠南再無龍城。
趙瑜的作戰指揮技巧還是程潛儀半路補習的,學得不是很系統,所以對于程潛儀派騎兵快馬準備突襲河西的戰略并沒有太大的意見,只是覺得大漠遼闊,應當兵貴神速,用速度去主宰時空,不同于山川河澤之地,并非兵家必爭,不該拉鋸搖擺。
戰爭本質是搏殺,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地想消滅對手。使用武力是一種方式,詭計與智謀必不可少,而所謂的軍事戰略戰術,則是如何利用敵人弱點和戰場上的有利點去實現殲滅敵人的目的。
夏國北征的消息,早早地就傳到了突厥的汗帳內,各部王侯叫囂著給夏國的兩腳羊們一些見識看看,讓她們知道天下揮舞的旗幟是兇狠的狼王,而不是孱弱的羊羔。
那拉提單于捏著跪在她腳邊男子的下巴,看著那雙盈盈如浩遠藍天的眼睛,這是她殺了她母親強搶過來的,區區一個奴隸爬進老單于的王帳,就以為自己成了高山上的雪蓮,現在還不是乖乖地跪在她的腳邊同雜草一樣依附著她。那拉提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不管是腳邊的男人,還是身下的王座,亦或者是南邊的夏國,她都會一一搶過來。
程潛儀老了,她已經有近十年沒有打仗了,年輕的羊還可以用堅硬的角來對抗狼群,年老體衰的羊,又有什么能力來對抗利爪尖牙的狼王呢。
那拉提高舉酒杯,氣焰囂張,“把鐵浮屠運至漠南,用夏國兩腳羊的血液,擦亮我們的鐵浮屠。”
話音落下,王帳內的王侯們嚎嚎大叫,紛紛摔落手上的酒杯,扯開一旁陪侍奴隸的衣裳,雙手肆意地揉捏著他們的皮膚,落在地上的美酒,混雜著羊毛毯散發出靡亂的氣息。
(https://www.dzxsw.cc/book/75850199/3131769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