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宮斗不如做太后43
按照規(guī)矩,蕭延換了衣服,又讓薛潤看過,確認(rèn)沒什么問題,去宮里謝恩。
皇帝看見穿著郡王服制,像個小大人似的蕭延,見他舉止之間很有章法,頓時來了興趣。
聽說他在跟國子監(jiān)的薛博士讀書,皇帝隨口問了幾句。
蕭延也都應(yīng)答得可圈可點。
皇帝捋著胡須,笑著頷首:“延兒這孩子確實不錯。”
他看向站在一旁的郎軼。
郎軼含笑:“陛下,東宮那邊已經(jīng)拾掇得差不多了,殿下隨時可以搬過去。”
蕭延一驚。
他抿了抿嘴唇,知道這里沒有自己說話的余地。
如果可以,蕭延真的不想住進東宮。
王府里的人不多,有小心思的,要么被他清理掉了,要么自己熬不住,攀高枝兒去了。
對蕭延來說,東宮太陌生了,也不知道里面都是誰的人。
皇帝現(xiàn)在的心思根本不在便宜太子的身上,他直接讓郎軼帶著蕭延去東宮安置。
“殿下,請隨臣來。”
郎軼在前面領(lǐng)路,蕭延默默地跟在后面。
走到一半,蕭延終于鼓起勇氣:“我……本宮能去給皇后娘娘請個安嗎?”
郎軼笑容不減:“自然。”
很快,蕭延終于見到了姜芙。
連蕭延自己都沒意識到,當(dāng)姜芙出來的時候,他長出了一口氣。
“兒見過母后。”
蕭延行了大禮,順便把稱呼也改了。
既然他做了皇帝的嗣子,那他以后就是皇帝和皇后的兒子了。
姜芙讓他不必多禮:“以后就住在宮里,缺什么少什么了,找你桃枝姑姑要。”
站在她身后的桃枝上前一步,對蕭延福了福身:“奴婢見過太子殿下。”
“桃枝姑姑。”
蕭延乖巧地喊了一聲。
桃枝連忙笑著說不敢當(dāng)。
姜芙在一旁冷眼瞧著,她覺得蕭延是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或者說,這些年他也實在受夠了欺侮和冷眼,面對對自己釋放過友善的姜芙和桃枝,蕭延心懷感激。
她對小爆慨嘆:“其實這樣就夠了,誰能想到蕭延有這樣的造化呢?”
小爆卻覺得姜芙過于樂觀:“皇帝其實壓根沒想過讓他繼位,不過是和那些大臣虛與委蛇罷了。”
姜芙不在意:“廢太子沒那么容易,況且郎軼已經(jīng)把皇長子有疾的消息散了出去。”
不然,那些大臣為何如此激動?
就是因為他們知道皇長子的耳朵聽不見,天曉得皇帝啥時候才能再生出一個健康的兒子。
所以,他們對于過繼邕郡王一事,毫無意見。
還有一點,那就是邕郡王雖然還小,但總比一個奶娃子強。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蕭延沒在姜芙那里逗留太久,他原本就擅于察言觀色。
他注意到,郎軼的臉色不太好看。
蕭延主動告辭。
然后他就看見,郎軼的臉色馬上多云轉(zhuǎn)晴。
自己賭對了。
看來,郎軼不喜歡自己和皇后走得太近,蕭延暗忖。
東宮是獨立的宮殿群,蕭延在此居住、學(xué)習(xí)、辦公等等,因為他年紀(jì)尚小,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讀書,一應(yīng)事務(wù)都交給詹事府打理。
薛潤萬萬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太子的老師。
連帶著他也跟著雞犬升天。
自從接到圣旨,小樂子就一直處于傻樂的狀態(tài)。
他一邊帶著小太監(jiān)清點王府里的物品,這些東西基本上都不能帶進宮里,要入冊、封存,一邊又偷偷將細(xì)軟之類的隨身打包,留作以后打點之用。
別以為當(dāng)了太子就不愁吃喝了,有銀子開路,凡事都能輕松順心一些。
小樂子自己就是奴婢,他很了解那些人的心理。
沒想到,郎軼還特地派了小李子前來幫忙。
小樂子很是敬佩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小李子,看看人家小李公公,年紀(jì)輕輕就成了郎軼的干兒子,貌似還是最受寵的那個。
對于這個和太子榮辱與共的小太監(jiān),小李子也帶著幾分欣賞。
他主動說道:“還是皇后娘娘擔(dān)心王府里沒個主事的,特地讓爹爹派人過來搭把手。”
小樂子聞弦知音,不動聲色地將一個鼓鼓的荷包遞過去,然后笑嘻嘻地說道:“娘娘仁慈,我們太子殿下很是感恩呢!”
小李子收起荷包,他瞇起眼睛,樂得多說兩句。
“如今闔宮上下,誰不知道咱們娘娘最是善心,連外面那些讀書人都佩服得緊呢!”
見四下無人,小李子壓低聲音,在小樂子耳畔輕聲說道:“爹爹疼我,平時讓我給娘娘跑跑腿,沒事在她面前露露臉啥的,也多個香火情不是?”
小樂子人精一個,哪能不懂他的意思?
連忙跟著奉承了幾句,還說等忙完了眼下這些事,一定要請小李子去東宮好好喝上一頓。
事后,他才對蕭延說了此事。
“郎軼和皇后似乎關(guān)系不錯,也是,文貴妃已經(jīng)倒臺,之前關(guān)于他們的傳聞無論真假,都沒意義了。”
小樂子一臉鄭重。
蕭延同樣若有所思:“怪不得他不愿意我和皇后太親近。無論如何,皇后娘娘對我們有恩。”
小樂子摸了摸沒有留下疤痕的屁股,也很認(rèn)可這句話。
三月廿三,天光晴好,宜出行。
皇帝親率十萬大軍出征,這是前行軍,后面還有十萬大軍隨行。
他一身戎裝,騎在一匹神駿非凡的汗血寶馬上。
隨著一聲令下,全軍出發(fā)。
姜芙帶著一眾后宮嬪妃登上高樓,目送大軍離開。
連尚在坐月子的于貴妃都把自己從頭到腳包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也站在人群中。
自從聽說了她在寧妃出事前后的言行,姜芙更加肯定一點,后宮的女人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于貴妃為人看似樂天知命,大大咧咧,實則粗中有細(xì),很是謹(jǐn)慎。
這樣的人,即便做不了朋友,最好也不要成為敵人。
“別吹了風(fēng),趕緊送貴妃上輦,抬得穩(wěn)一些。”
姜芙叮囑道,她從不在小事上為難大家。
于貴妃向她行禮:“臣妾多謝皇后娘娘體恤。”
她表現(xiàn)得規(guī)規(guī)矩矩,其實也等于是向其他人傳遞了一個信號——
皇帝不在,宮里就是皇后最大,哪怕是生了公主的貴妃也不能逾越。
個別心思浮動的,看到于貴妃依舊這么敬重皇后,此刻都不免老實起來。
回到宮里,看著欲言又止的宮女,于貴妃開口:“我知道你要說什么,無非就是本宮如今有了二公主,你覺得我們不必再看著皇后的臉色。”
宮女的確替于貴妃委屈:“皇后年輕,且無子……”
于貴妃立即厲聲呵斥:“閉嘴!你再敢胡言亂語,別怪本宮不念舊情,也要把你趕出去!這宮里的孩子,哪一個不是皇后的?皇后如今有子有女,再年輕也是中宮嫡母!”
宮女連忙跪下。
于貴妃抬手,按了按額頭,聲音低沉:“我雖不聰明,但我的直覺從來沒有害過我。”
頓了頓,她才繼續(xù)說道:“直覺告訴我,別去挑釁皇后娘娘,敬著,遠(yuǎn)著,我就能享福到死。”
(https://www.dzxsw.cc/book/75757314/3636592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