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老身聊發(fā)少女心17
商量了半宿,世子夫婦方才睡下。
到了第二天上午,徐悠和媒婆一起上門,還備了一份中規(guī)中矩,任誰都挑不出錯兒的拜訪禮。
一聽說有媒人上門,胡氏趕緊去了姜芙那里。
“母親,您覺得呢?”
甭管世子是啥態(tài)度,公婆尚在,她必須要詢問一下姜芙的意思。
“你和老大決定就是。”
姜芙不打算摻和。
不過,她還是補充了一句:“咱們女人成親,好不好的都是一輩子的事情,這婚事來得突然,干脆問問二丫頭自己的意思。她點頭,以后不管咋樣,你們做爹娘的也不落埋怨。”
哎呦呦,這話真是說到胡氏的心坎上。
連帶著看婆婆都愈發(fā)和藹可親了。
她又不是親娘,可不就是害怕以后落埋怨嗎?
如果二丫頭婚后不順,隔三岔五就回娘家哭一場,她的名聲還要不要了,她的子女以后還要不要婚嫁了?
于是,姜芙這邊先見一見媒人,胡氏則親自去了二姑娘的院子里。
欒玫一聽,含羞帶怯:“婚姻大事,女兒一切都聽父母的。”
這話就意味著心里愿意了。
不然,她會說“女兒還小,想在父母跟前多盡孝兩年”之類的話,以示婉拒。
胡氏得了確信兒,心下大定。
成了也好,不耽誤下面的弟弟妹妹說親。
姜芙?jīng)]有馬上松口,自古談婚論嫁,女方都要矜持一點,不能做出一副急吼吼的樣子,叫人笑話。
倒是徐悠的表現(xiàn)很令她意外。
徐悠先行了大禮,對昨天的事情表示歉意。
然后,他誠心求娶欒玫:“晚輩自知門第不顯,按說不該對貴府千金癡心妄想,只是千里姻緣一線牽,晚輩也不想錯過如二姑娘這樣品貌俱佳的閨秀。”
二十歲出頭,正經(jīng)科舉出身,七品京官,其實徐悠的條件不算差了。
無非就是家里不太給力,但也不算一家子拖累。
他把姿態(tài)放得這么低,姜芙反而更心生警惕。
越是能屈能伸的,就越是要提防。
徐悠拖到這個年紀還沒成親,一定也是奔著來京里找一門好親事,對岳家有一定要求。
“徐大人,國公爺近來不舒坦,府里嫁孫女是大事,當祖父的要是不能親眼看著,我覺得不大好。”
姜芙試探道。
徐悠面不改色:“老夫人說的是,不妨先定親,二姑娘還沒及笄,倒也不急。”
胡氏笑著插了一句:“徐大人年紀不小,想必家中長輩也很心急了。”
徐悠哪里聽不出她的意思,含笑回答道:“回世子夫人,家母的確希望能早點抱上孫子,其實做長輩的哪有不渴望含飴弄孫的呢?也是人之常情。但我五歲開蒙,待年紀稍大一些,又獨自外出求學,所以自十歲起,我便能做自己的主。”
見姜芙和胡氏都聽得認真,徐悠又笑了笑:“不瞞您二位,若是晚兩年成親,我也能多攢一點家底,盡量別委屈了新娘子。”
媒人撫掌,在旁邊湊趣兒:“老夫人,世子夫人,咱們徐大人是個實誠人吶!”
最后,胡氏讓下人送徐悠去前院,這個時候,世子帶著兒子們在書房里,也能順便見一面。
徐悠行禮,跟著下人往外走了。
給媒人賞了荷包,等她歡天喜地地走了,屋里只剩下婆媳二人。
“老大應該樂意。”
姜芙還是很了解世子的。
胡氏方才說了半天話,有些口渴,正在喝茶。
聞言,她趕緊放下茶杯,點頭道:“不瞞母親,世子確實對徐探花此人印象不錯。”
又把世子昨天晚上那番話說給姜芙聽。
“你說得對,里子到底比面子實惠。”
姜芙讓胡氏著手去給欒玫準備嫁妝。
這是府里第一次嫁庶女,自然比不了當初嫁大姑娘的規(guī)格,但也不能寒酸。
“待二姑娘嫁了,以后庶出的姑娘出閣,就都照著這個份例。家里孩子多,平時薄了厚了都無所謂,大事上別亂套。”
胡氏自然無有不應的。
這件事就算暫告一段落。
府里人人都很高興,唯有欒珂例外。
她心虛,這兩天都沒出屋。
等侍女說起二姑娘的喜事近了,欒珂才一臉驚愕地站起來:“真的就成了?”
還記得上一世,因為她和徐悠的婚事,家里都快翻了天。
不想,換成欒玫,一切竟如此順當。
想起和徐悠做夫妻的那些年,欒珂心情復雜至極。
他不是一個有情趣的男人,卻也對她不壞,等她生下了嫡子,年過三十,才收了兩個容貌普通的丫頭,還早早放話,家里不會有庶出子女。
只是他一直很忙,經(jīng)常睡在書房,說是不想吵了她。
欒珂一開始也鬧過,還搞過幾次突然襲擊,懷疑徐悠是不是在書房里和小丫頭紅袖添香。
結(jié)果……自然是她沒臉。
徐悠的桌上堆滿了文書筆墨,而他本人更是忙得不抬頭。
從那以后,欒珂就只是派人送些湯水過去。
夫妻倆不咸不淡地過了三十年。
“應該是吧,聽說世子夫人已經(jīng)開了庫房,給二姑娘準備嫁妝了。”
侍女嚇了一跳,小聲說道。
果然,又過幾天,上次來的媒人再次登門。
這一次,安國公府點頭許婚。
兩家開始正式走禮,每一步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國公府發(fā)跡不過是十幾年的事,連世子在內(nèi),眾人都不算特別講究繁文縟節(jié)。
于是,在姜芙的院子里,這對準夫妻當著長輩們的面,還相互見了一次。
欒玫是個穩(wěn)重性子,女紅很不錯,她做了一個荷包,一個扇套,送給徐悠。
徐悠接過,連聲道謝,也從袖子里取出一枚青玉平安扣。
“雖不貴重,卻是我曾祖母留下的東西。”
欒玫一臉羞紅地讓侍女接了,然后自己又拿在手中細看,的確是尋常玉質(zhì)。
她卻珍而重之:“多謝,我會好好保存。”
心里想著,回去打個紅繩,掛脖戴著也便宜。
而且,這算是夫家的傳家之物,意義非凡,就這么給了她,可見夫家對她應該是滿意的。
欒玫心下大定。
因為有長輩在場,二人的舉動并不過分,沒有私相授受的嫌疑。
站在胡氏身后的欒珂盯著那枚平安扣,她心下五味雜陳,很不是滋味兒。
(https://www.dzxsw.cc/book/75757314/363656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