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頂罪的娘 11
她才不會讓兩個孩子與杜氏單獨相處。
沒多久就有消息傳回來,姜智飛還沒到吳家門口就遇上了京兆尹派來拿人的衙役,直接被拉去了京兆衙門,然后被以欺辱兄長遺孀的罪名被收押了。
一直到了晚上,杜氏和小杜氏才哭著回來,兩人主院都沒有回,直奔顧瑾的大門,非要闖進(jìn)來,眼見闖不進(jìn)去,就在門口外叫罵:“你個喪門星,我們姜家娶了你,簡直倒了血霉!”
反正是侯府自己的院子,外人也不知道婆媳倆如此失態(tài),顧瑾出門看著兩人,道:“父親醒了,母親您不知道嗎?”
杜氏今日一整天都沒有回來,但她卻知道姜啟醒來的消息,本來也打算一回來就去看看他的,走到這里的時候,實在是忍不住。
“母親可能不知道,父親醒來之后,聽說了二弟的事情,當(dāng)場就吐了兩口血。”顧瑾語氣平靜,“他讓人押著二弟去吳家,結(jié)果路上被衙差碰上。”
宮中的皇上想要收拾你,又豈會讓吳家和姜家和解?根本就不會給他們商量的機會。
這婆媳倆的腦子是想不到那么多的,不過聽說姜啟吐血了,杜氏急了,飛快的回了主院。
可不能讓她們繼續(xù)作死,姜浩瑜還小呢,到時候謀逆的罪一定下,姜浩瑜兄妹哪怕年紀(jì)小什么都不知道,也得跟著玩完兒。在見過了皇上之后,顧瑾覺得,上輩子秦悅?cè)缢篮螅罡隙ㄒ膊坏蒙平K。
姜智飛算計那么久,就算讓聽做了侯爺,那也做不長久。
之后的日子里,侯府徹底安靜了下來,那婆媳兩似乎忘記了姜智飛一般,整日閉門不出。偶爾顧瑾會帶兩個孩子去主院請安,也會碰上她們,只是她們不給她好臉色就是了。
當(dāng)然了,顧瑾也沒想著要和她們和睦相處,說起來大家都是熟人。
哪怕姜啟跟她們解釋了姜智飛會有牢獄之災(zāi)是因為宮中,相信她們也會遷怒顧瑾。畢竟要不是她放走了吳紫蘭,吳家也不會告狀,姜智飛自然也不會有事。
一轉(zhuǎn)眼就要過年,外面銀裝素裹,顧瑾卻無心欣賞這美景,只想著趕緊開春,天氣暖和后,孩子早起練武沒有那么冷。
姜浩瑜本來就還是個孩子,耐性不夠,尤其早前他還被杜氏寵得隨心所欲慣了,暫時是天天起來練武勤奮了,但其實稍微一懈怠,他指定就不想練了。
今年過年,侯府因為守孝并不與別家來往,就是年后命婦朝見皇后,杜氏想去,也被姜啟攔了回來,讓人稱了病。
說是朝見命婦,其實皇后哪里見的了滿朝文武的命婦,不過都是在殿外磕個頭算是禮成,本就天冷,顧瑾才不樂意去,不去正好。
過了年后,日子還是一樣平靜,姜啟能勉強起身了,其實上輩子他還沒過年就去了,現(xiàn)在他還活著,應(yīng)該是私底下做了什么,或者應(yīng)該說,是他私底下還沒有做成,才茍活到了現(xiàn)在。
他對于顧瑾教導(dǎo)兩個孩子早前是不滿的,不過每日去請安時他問起姜浩瑜的功課,偶爾問起史書,見湯說得頭頭是道,也就撒手不管了,這日顧瑾在一旁聽祖孫倆問答,正走神呢,就聽姜啟道:“你是個好的。”
顧瑾回神,疑惑的看著他。
姜啟愛憐的看著姜浩瑜兄妹,“你們倆出去,我有話和你們母親說。”
“是這樣的,智飛走了,你也孤單,心思都放到了孩子的身上,你看起來柔弱,沒有被智淵的死打擊得一蹶不振,這很好。”他夸贊了幾句,繼續(xù)道:“你修院子的事我聽說了,她們婆媳兩人想讓你拆了那院墻,被我攔住了。”
“父親想說什么?”顧瑾直接問道。
“你院子里面的文武先生,是智淵在世的時破費了心思才找回來的,他們很好,只是……他們只教兩個孩子,整日會不會太空閑了?”
顧瑾揚眉,這是想要讓他們多教孩子,孩子從哪里來?二房可還有三個男孩呢。
果然,就聽他道,“浩瑜和浩陽一般大,可以讓他們作伴,那兩個小的,隨便讓他們學(xué)學(xué)就好了。”
“弟妹能愿意?”她不信小胡氏能答應(yīng),姜智飛之前可是差點教壞姜浩瑜,這婆媳兩不怕她報復(fù)在姜浩陽身上?
姜啟語氣嚴(yán)肅:“這個家,還是在說了算的。”
一語雙關(guān)。
不只是說小杜氏把孩子送到她院子里不能反駁,還有顧瑾也不能拒絕的意思。
“你身為世子夫人,以后是我姜家的宗婦,須得明理,該大度寬和,有些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見她沉默不接話,姜啟說得更明白了一些,“智飛對孩子沒好心思,但終究是被你發(fā)現(xiàn)的,及時挽救,而他自己也自食惡果,受到了懲罰,你們是妯娌,無論多大的怨,大家都是一家人。兄弟齊心姜家才能越來越好,難道真要生分了去?”
“我拒絕!”顧瑾語氣同樣認(rèn)真,“這姜家確實是您說了算,但在我這里不好使,既然你非要讓我和他們相親相愛,我想要問您一句話。”
姜啟驚訝她的油鹽不進(jìn),早前聽杜氏說了不少次這兒媳婦性情大變,但他都沒有放在心上,沒想到她還敢當(dāng)面拒絕他的提議:“你說。”
“當(dāng)初你冷眼旁觀浩瑜他們被養(yǎng)廢,然后你這邊暗搓搓的想要讓姜家更上一層,父親自是深謀遠(yuǎn)慮,相信也清楚家族傳承是需要得力的后輩的,要不然前面的再努力都是白搭。若是您的嫡孫被養(yǎng)廢,您那邊也順利,太子順利登基,浩瑜變成了一事無成的紈绔,那么,您打算讓誰繼承姜家這大片家業(yè)?”
不待姜啟回答,顧瑾敲敲桌子,“讓我想想,絕不可能是一個紈绔,浩瑜排除,浩陽年紀(jì)差不多,照你說也是不能好好教導(dǎo),免得皇上猜忌。那他也不成,剩下的庶子也不成,所以,您心中的繼承姜家爵位的人還沒有出生,對嗎?”
“這么一算,我夫君都死了,根本沒我們大房什么事,”她攤手道:“那我憑什么要費勁呢?”
她站起身,身后的姜啟怒道:“你敢不聽我的話?”
“不聽了又如何?”顧瑾回身,好笑的看著他:“秦家去年皇商的名頭已經(jīng)沒有了,母親應(yīng)該費了不少力氣吧。”
姜啟皺眉,這事情他是后來才聽說的,“皇商一年一換,等到了年底,興許還能換回來。”他聲音放緩,循循善誘,“我雖然不能當(dāng)差,但弄一個皇商的身份還是辦得到的。”
顧瑾愈發(fā)好笑:“其實秦家如何,和我沒有多大關(guān)系,去年秦家沒有選上,我找你們了嗎?”
別說為秦家奔走,就是秦家的人找上門來,顧瑾就直接沒有見人。
姜啟面上神情肅然:“既然你不愿意讓那幾個孩子進(jìn)你的院子,那我就只好請文武先生挪出來,以后讓他們一起在主院中練武讀書,反正無論如何,這幾個孩子一起練武讀書是一定的。”
他語氣篤定,顧瑾忍不住笑了,擺擺手走了,離開前丟下一句話,“那兩位先生,你叫的出來再說。”
這半年可不是讓他們白教孩子,月銀沒少,顧瑾還讓人噓寒問暖的伺候,那兩人本就是因為和姜智淵有舊才會住在府中,目的就是為了替他教孩子,豈會因為姜啟一句話就教了別人?
“混賬!”
她剛走到院子里,就聽到屋中傳來清脆的瓷器碎裂聲,而門口站著面色不好的小杜氏,看她出來,道:“你拒絕了?”
“弟妹多慮了。”顧瑾冷笑一聲:“我才不會往別人的孩子身上使勁,太下作!”
小杜氏面色難看了一些,當(dāng)初姜智飛就是對著孩子下手,且他的手段,還真是稱得上一句下作。
這是在含沙射影姜智飛手段下作。
“我夫君的都下了大獄了你還不滿意?你這個毒婦,沒有絲毫兄弟情意,我們還是一家人呢,為了個外人,你要把他送進(jìn)大獄,當(dāng)初我就該爭取嫁給大哥,如此還有你什么事!”小杜氏大概氣狠了,話說得飛快。
“兄弟情義?”顧瑾好笑的看著她:“你們都沒有的東西,怎么要求我有?”又問道:“你想嫁給世子?”
這個是她一直不知道的,想想也是,杜氏讓侄女做兒媳,當(dāng)然是長嫂最好,要知道一般家族中的長嫂,底下的妯娌都得給些面子,更別提姜智淵的妻子可是侯夫人。
小杜氏出口就后悔了,無論以前是怎么想的,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成親十多年了,孩子都十多歲了,說出這話顯得她還放不下一般。這會兒聽到她問,她直接別開臉不打算回答。
“就是你想嫁,世子也不答應(yīng)。”顧瑾冷笑道:“我就不信當(dāng)初母親沒有提過這事,是他看不上你。”
她話說得直白,小杜氏面色慘白起來,一直拒絕細(xì)想,就是她不承認(rèn)這事。
顧瑾卻還覺得不夠,繼續(xù)道:“在他眼中,你出生好又怎樣?還不是比不上我一個商戶女,你的娘家可以幫忙,我的娘家卻只會拖后腿。”
“你想證明什么?”小杜氏有些崩潰。
不想證明什么,就是想打擊你而已。她轉(zhuǎn)身走了,院子門口處,兩個孩子在那擔(dān)憂的等著。
小杜氏見她不理,更加生氣,“你不敢讓先生教我的兒子,是怕他比你兒子聰慧!”
她這話聲音極大,整個院子的人都聽到了,顧瑾剛好走到兩個孩子面前,笑道:“我兒子是這個世上最好的孩子。”看到嘉瑜嘟起嘴,她笑了笑:“女兒也是最貼心的。”
母子三人一起往回走。
果然,她耽擱這么一會兒,到了院子門口時,發(fā)現(xiàn)從主院中過來請兩位先生的人已經(jīng)到了,只是沒能進(jìn)去而已。
看到她來,那管家行禮:“夫人,小人奉侯爺命前來請先生。”
“府外先生多了去了,讓父親另外去請。”顧瑾隨口一句話,人已經(jīng)進(jìn)門去了。
接下來兩日,她就看到管家不停的接觸兩位先生,不過那倆不為所動,照舊教導(dǎo)兩個孩子。
天氣漸漸暖和起來,轉(zhuǎn)眼到了秋日,這段時間姜啟的身子越來越好,顧瑾每次請安都帶著兩個孩子,也會給杜氏請安,偶爾也會爭執(zhí)。兩個孩子也會旁觀她們爭執(zhí),論耍嘴皮子,顧瑾就沒有輸過。
這些兩個孩子都看在眼中,看到她對長輩尊敬中堅持自己的底線,從而不讓自己吃虧。
顧瑾讓他們學(xué)的也是這個,嘉瑜是個姑娘,以后會嫁人,嫁人就會有婆婆或者其他長輩,要是不會應(yīng)對,就只能自己受委屈。
一個人是不能長期受委屈的,郁氣淤積,對身子不好,容易生病,也容易短壽。
轉(zhuǎn)眼到了八月,孝期滿了一年,算是除了大孝,親近些的親戚可以來往了。
本來顧瑾覺得,應(yīng)該和自己沒什么關(guān)系,本來孩子還小,還沒有入仕,又不用辦差。
這一日去主院請安,乍然發(fā)現(xiàn)杜氏身邊出現(xiàn)了兩個小姑娘,都十二三歲的年紀(jì),嬌俏活波,圍著她叫姑婆,也叫小杜氏姑母。
杜家的小姑娘被他們接來了,顧瑾請安,杜氏還教她們喚她伯母。兩個小姑娘也甜甜的叫了,當(dāng)然了,如果眼神不偷偷往姜浩瑜身上瞄的話,還是很可愛的。
其實現(xiàn)在府中的花銷,她圈院子用的是她的嫁妝,秦悅?cè)绲哪切┘迠y鋪子她接過來之后,一直都賺得挺多的,維持他們幾人的花銷足夠了。
別說接兩個小姑娘,就是把整個杜家的人接來,反正也不花她的銀子,也進(jìn)不了她的院子,所以,她無所謂的。
姜浩瑜上前請安,杜氏笑瞇瞇的道:“浩瑜啊,她們是你的表姐,上門就是客,可不許唐突了沒禮貌。”
這心思都毫不掩飾了?
“一年前可能會沒禮貌。”顧瑾笑吟吟的接話:“要是二弟做的事沒被我發(fā)覺的話,豈止是唐突,興許會成為登徒子呢。”
(https://www.dzxsw.cc/book/75573343/3636588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