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延遲一年
第二十六章延遲一年
碧霄宮內。
皇帝在思考琴音會一事。
“若說這延一年,讓更多的人有準備也好,”葉九歸只是站著,一絲不亂的長發披著,用著漠然的朗目,深思熟慮的樣子,“可這一年,出現的變數也會更多。”
“不過一年而已,該來的人還是會來,”皇帝對于沈溫婉還是有些愧疚。
還好他帶的佩劍,不是開鋒過的寶劍,否則就不只是一段時間彈不了琴了。
那日若他做得更周到些,也不會發生長孫玲言的事情,這長孫玲言如今吃好喝好被供著,可她帶來的傷害仍是無法避免的。長孫玲言究竟受誰人指使還沒調查清楚,沈溫婉實實在在挨的一刀,也不能毀了她得到琴師教導的路。
況且她的琴藝,即使是在名琴“繞梁”的輔助下,不太懂琴的皇帝,也覺得甚是悅耳。
“若提前一年,這有個該來的人,就不能來了。”
此時本應詢問皇帝所看中的人,可葉九歸不同,此次琴音會是皇帝想借此選即將及冠的皇子的妃子,也是他想要選他唯一親傳弟子的時候。
若他問了皇帝屬意于誰,自然會有失偏頗。
不管是對這人更加嚴苛,或是略有看中的意思,總是會懷疑是皇帝的影響,此時不如不問。
“那便按你說的來吧。”
如今更是由于小國的依附,戰事告一段落,這文治也是要提上日程了。
琴音會這一事,只是皇帝改革的開始而已,也是讓臣民更重視文,而不是家家都覺得習武才能保衛國家,于國家的長期發展不利。
上諭:
將于永元十一年,舉辦琴音會,年十二至十七歲的女子方可參與,琴師葉九歸將尋親傳弟子。
此后每三年舉辦一次琴音會,頭籌封為御琴師,入皇宮享俸祿兩百石。
此時的沈溫婉,尚不知道這一道未發出的諭詔,只思索著前世差不多這個時候,沈瓊華便趕著來告訴她,琴音會開始的消息。
也是因這前世,沈瓊華較沈溫婉更善琴,沈溫婉所學原是書法。
沈九華在這一點上還是很有遠見的,不求多,只求女兒學的精。兩人除了她們所喜歡的,其余只要涉及,達到出門不丟人的地步便可。
沈瓊華選了琴,沈溫婉則選了書。之后便是長時間的強制性學習,沈九華出身寒門,懂得學習的重要性,雖然兩人背靠相府,就算什么都不做,也會有其余人家上門提親。
且憑借著美貌,相府今后定會被王公子弟家的媒人踏破門檻。
可沈九華既是想要兩個女兒嫁給皇子,她們倆就必須比大多數人優秀。
所需要的技藝也不用多,一門做到極致傍身足以。
他為沈瓊華尋了他所能找到最好的琴師指導,對沈溫婉則親自教授。
兩姐妹六歲的時候請了教書先生在家中教導讀書認字,不過兩年,便要沈溫婉自己對著厚厚的書看如何寫字,偶爾才給予指導。
沈九華也是近兩年才當了左相,這俸祿供養不起兩個女兒請最好的先生,只能委屈沈溫婉。
卻對沈溫婉有著同樣的要求,沈瓊華進步一點,沈溫婉也須得進步一點。
可這有老師教的如何能跟對著些書自學的比學習的進度,沈溫婉只好偷偷在沈瓊華的院子外面,聽她老師的教學。
這琴音會,在沈瓊華眼里,就是明著壓沈溫婉一頭的地方。
如今這沈瓊華沒來,沈九華卻先來了。
“溫婉,先前你在生辰宴上,所彈之琴?”沈九華那日在場,也覺得琴聲驚艷,有些可惜她的手受傷,一年半載彈不了琴。
經沈瓊華提醒,才知既然沈溫婉彈不了琴,能發出如此琴音的好琴,若給了沈瓊華,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前世可沒有沈溫婉給皇帝彈琴這一幕,沈瓊華只覺得自己的琴藝高超,踩著沈溫婉上去,更能表現她的能力。
也使勁鼓吹那琴音會的好處,拉著沈溫婉一同去了,毫無意外地獲得了琴音會的第一名。
今生那一曲《梅花三弄》,即便是遠處聽來,也覺得沈溫婉彈得不知道比她高了多少,先前的自以為是,全部被慶幸所替代。
幸好沈溫婉傷了手,那她沈瓊華自是不會輸給任何人!更是打起了沈溫婉所得之琴的主意。
“父親,那是圣上恩賜的‘繞梁’,因其聲繞梁不絕于耳而得名。”沈瓊華從小便是這樣,想要的東西強取豪奪,若是強取取不得,尋個由頭就可以取得了。
沈溫婉一聽,清楚此時的沈九華來找她,不過是為了琴。
僅僅說出此把琴的名字還是不夠的,圣上恩賜才是沈溫婉保住“繞梁”的關鍵。
“圣上見到我,為我取了此琴,要我奏一曲與他聽。”
雖有些夸張的部分,但大部分還是真實的,確實是皇帝讓她去取了琴,此琴在那時已經算是沈溫婉的了。
這送入沈家的禮物,大多又都進了皇帝的國庫里,只有這一樣是皇帝親自讓沈溫婉取走的。
“圣上的禮物,自是非同一般啊。”沈九華一聽也明白了,這圣上賞賜的禮物,如何能隨意給他人呢。
他關心了幾句沈溫婉的傷勢便離開了。
“有時候我都懷疑,他是不是我的父親。溫谷,你有父親嗎?”
“沒有。”
“溫谷是誰?”南宮稷還是來了,聽見沈溫婉的喃喃,也聽見了影回應的“沒有”。
(https://www.dzxsw.cc/book/75470522/1403556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