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催生大軍
只記得多生娃,生的越多越劃算。百斤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
為了響應號召,女人們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成了家里的重點保護對象。
被全家人好吃好喝的供著,哄著。
就連平日里和兒媳婦不對付的婆母們,紛紛收斂性子,精心伺候照料媳婦們。
只愿媳婦們能順利的揣上娃,最好一次得倆。
一來給家里增加人口,傳宗接代。
二來,年底能領到上百斤糧食,省著吃,夠全家吃個三五月。
娶不著媳婦的男人們,掏空家底,托人高價從外地買來媳婦,傳宗接代。
誰家有未出嫁的小姑娘,媒婆將門檻都要踏爛了。
小姑娘的爹娘,現在知道將姑娘當作掌心寶了,拿起喬來,多方比較,輕易不松口。
把媒婆急得直罵娘。
誰家媳婦懷上了,瞬間能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
那怕男人戴了綠帽子,也樂得合不攏嘴。
家里多一個人,便是多了一筆財富,一個勞動力。
至于是誰的種,都不重要。先把糧食拿到手再說。
柳母和柳大山,每天都會趕走幾波媒婆,這些媒婆是來給柳小草說親的。
剛開始柳母和柳大山還認真考慮,挑選了兩個不錯的后生。
柳小草不在家,不能相看,后生家里長輩催得急,只好作罷。
隨著來的媒婆越來越多,介紹的后生,也越來越離譜。
多是些歪瓜裂棗,入不了兩人的眼。
漸漸地,柳母和柳大山也煩了,看見媒婆,眼皮子直抽抽。
柳恬恬終于等到爹娘煩了,當即讓阿三阿四將上門的媒婆給丟了出去。
連續丟了幾次,再也沒有人敢上門來說親。
媒婆們經過柳宅時,都會下意識的繞著走。
柳家也算是大戶人家,生意做的風生水起,銀子賺的老多。
就是為人不厚道,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人。
偏偏身上還不落傷痕,想去找茬都找不到理由。
嚇人的很。
沒了媒婆上門嘰嘰喳喳,柳宅里,過了兩天清靜日子,也就僅僅兩天而已。
閑下來的柳母,聯合楊老太,開始催生,瘋狂催生。
對象是已經生育過一個孩子,且適合生二胎的柳恬恬和江天晴兩人。
柳母和楊老太很講理,說得有理有據,柳恬恬和江天晴反駁的毫無底氣。
柳母和楊老太出去遛個彎兒,能帶回不少新的催生理由。
而且,兩人很有毅力,能從早說到晚,不帶累的。
大環境如此,不管去哪兒,都繞不開這個話題。
生二胎不光是女人的事,男人也要出力。
柳正歡和冷青霖像是約好了似的,十分默契。當起了鵪鶉,一言不發。
私下問他們時,兩人統一話術。
“我聽娘子的,娘子生就生,娘子不生就不生。”
姑嫂兩人氣憤不已,想罵人卻找不到突破口。
日日魔音繞耳,柳恬恬和江天晴開始琢磨著,想去鎮上清靜清靜。
江天晴說走就走,念頭起了,第二天就帶著柳正歡和孩子,回鎮上去了。
速度之快,把柳恬恬給驚到了。
兩人又是連夜出逃,抱著孩子,半夜駕著馬車溜走了。
其他人第二天早上才發現。
這兩人半夜出逃,都逃出經驗來了。
江天晴和柳正歡回鎮上,有正事要做,走之前留了字條,說會考慮,會努力,爭取盡快生個胖娃娃。
楊老太得了保證,沒有計較她們夫妻倆不告而別。
將催生的矛頭,對準柳恬恬和冷青霖兩人。
柳恬恬沒什么正經事,找不到合適的借口出門。
柳母和楊老太將他們夫妻二人看得緊,大有讓他們就地造出一個孩子的勢頭。
一來二去,柳恬恬只覺快瘋魔了。
被長輩催婚,催生,太恐怖了。本來自己愿意生,這么一折騰,一點兒也不想了。
私下對那些飽受催婚,催生的女性,給予萬分的同情。
江天晴和柳正歡回了鎮上,先去了同樂縣,找許青禾許縣令。
許青禾爽快的開了后門,將江家家產,悉數記在兩歲多的江天賜名下。
解決了這件大事,夫妻倆渾身輕松的回到自己的家。
隨著鎮上人流量增加,夫妻倆商量著,把酒樓重新開起來。
先開兩個窗口,賣一些便宜實惠的吃食。
不為賺多少銀錢,只為找個事兒做,打發時間。
柳恬恬也盤算著,將鎮上的零嘴鋪子開起來。
鎮上的原住居民少了一大半,不少房屋都是空蕩蕩的,呈現出一種破敗之象。
這個時候做生意,想賺錢是不可能的。
她和江天晴一樣的想法,不為賺錢,只想有個事情做。
還能避開柳母等人,免得天天被催生。
柳恬恬悄咪咪的做起準備,甚至和冷青霖商量,準備效仿江天晴,來個連夜出逃。
現實卻沒有那么容易,柳平康長大了,不好忽悠。
帶了他,就要帶著小柔兒。
小柔兒身邊離不開奶娘和綠兒。
他們一走,阿三阿四也要跟著走,浩浩蕩蕩一群人,動靜不會小。
柳恬恬還有一個顧慮,怕刺激到楊老太發病。
思來想去,她決定游說楊老太,跟她去鎮上生活一段時間。
或許換個地方,能改變她的想法,也能對她的身體更好的調理。
楊老太起了犟脾氣,死活不愿意離開云田村。
她說,要死就死在云田村,哪也不去。
拉著不讓柳恬恬走,原話是反正生意都有人打理,柳恬恬去不去都不影響。
還不如在村里,安安心心的生孩子,帶孩子。
柳恬恬氣結,面對耍賴皮的老人,她有什么辦法呢?
只能耐著性子,小意的哄著,但愿哪天能做通思想工作。
任重而道遠。
轉眼到了三月底,柳恬恬和柳大山互相打掩護,育了三十畝的紅薯苗。
等這些紅薯苗長出來后,會免費送給周邊的百姓們,有需求的都可以上門來領取。
紅薯易于打理,適合大面積種植,而且產量高。
柳氏作坊會大量收購紅薯,做紅薯粉條。紅薯藤和品相不好的紅薯,可以喂肥豬,一舉幾得。
有養母豬的人家,尾巴翹上了天。
豬仔還在母豬肚子,已經是預售了出去,定金收到手軟。
只要人足夠勤快,不偷懶,無主的地都可以耕種,在村長那里登個記。
收了糧食后,按照畝數上繳稅糧。
當然,愿意出二兩銀子,將田地買下來更好,能年復一年的種下去。
能成為傳給子孫后代的財富。
(https://www.dzxsw.cc/book/74159405/3636563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