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內訌
金江軍打通了鎮江到通遠堡的路線,朝鮮軍從鎮遠堡打通了到遼陽的路線。
加上蠻族腹地力量空虛,不可計數的遼民,終于掙脫了枷鎖,無人不開始行動。
奴兒干司遷移來的蠻族,大多安置在遼沈各地,當初金州,鎮江,復州,蓋州,乃至長白山脈的岫巖,鳳城各地的失去,都沒有引起蠻人的恐慌。
雖然聽到這些消息,但是并沒有發生在身邊,而蠻族連年大戰,雖然遇過挫,總體上還是沒有大失利。
現在的感覺卻不同了。
蠻族分散到遼民居住點,成為奴隸主,享受遼民的供奉,現在蠻族的青壯。
八旗兵就占了不少的部分,又抽調部分的蠻丁上戰場,還有運轉的民夫,以及征召守城。
所以遼民居住點頭上的蠻族,大多都是老弱婦孺,和少量的青壯,加上蠻兵都不在當地,得不到支援。
因此面對村落遼民拖家帶口,并且帶走了村落里的物資,其余的蠻人都不敢出面。
甚至發生了不少的報復行為,很多蠻人主動離開鄉野,投奔遼沈各城。
湯河的朝鮮營地,不只有數千的朝鮮兵,還有各色的遼民,河對岸同樣如此。
而河對岸突然發生了騷亂,引起了偌大是動靜,立馬驚動了權申旭。
權申旭還以為是蠻兵來襲,導致河對岸的慌亂,不敢怠慢,連忙組織士兵集合。
正準備派兵過河去支援,但是又感覺不對勁。
很快有士兵通過簡易浮橋趕來告知,對岸朝鮮軍內部打了起來,聽到這個消息,權申旭又怒又無奈。
河對岸。
騷亂的中心地帶,兩伙朝鮮兵各拿武器對持,雙方互相叫囂。
雙方士兵臉上的神情,氣勢洶洶,絲毫沒有同袍之情的表現,仿佛對方才是敵人。
“怎么回事?”
一名朝鮮將領趕了過來,站在中間,用漢話問起自己的手下們。
“他們欺負遼民婦孺,被我們攔住,還想打人。”
士兵竟然也會用漢話回答,令周邊的遼民心中的石頭落下了些,不像剛才那般彷徨。
遼民立刻哭訴。
那邊的朝鮮士兵,索要他們的財物,還想欺負遼民中的婦孺,請軍爺做主。
這些遼民還以為幫他們的朝鮮兵是漢人,對方說的口音雖然有點奇怪,但眾人都聽得懂,是當地話。
“是哪些人?站出來吧。”
已經了然于心的朝鮮將領,向對面冷冷的說道。
此人竟然說的是朝鮮話。
周圍的遼民這才醒悟,此人好像不是漢人,而是朝鮮人。經過這么多的時日,這里是朝鮮兵不是金江兵,已經傳開了。
所以遼民們又慌了起來。
哪怕這些朝鮮士兵是在幫助他們,他們也無法鎮定,不能壓下心中的恐慌。
就如國內受地主欺壓的百姓,平時如何私下唾罵,但是但凡有新的變化。
當本地鄉紳出面說話,仍然很快令百姓相信,立刻扭轉輿論。
“你幫漢人不幫自己人?”
對持的朝鮮兵不干了,紛紛怒斥對面的朝鮮兵。
惹得朝鮮將領大怒,下令捉捕這些違反軍紀的人,而對面的士兵身后的將領終于露面。
兩伙人互不退讓,勢同水火。
此時,權申旭終于過河,趕到此地,見狀喝止了雙方。
權申旭兩眼一瞅,就知道矛盾的根子在哪里了。
五千朝鮮軍,兩千五是駐守鎮江多年的朝鮮軍,還有兩千五是朝鮮國內的衛所軍。
朝鮮國內的衛所軍,軍紀敗壞,在朝下國內行軍,就是沿路騷擾朝鮮百姓。
而駐守鎮江的朝鮮軍,更令權申旭頭疼和震驚。
短短的時日接觸下來,這些駐守鎮江多年的朝鮮軍,軍紀和士氣,遠高于朝鮮衛所軍。
更令權申旭憂慮的是,這駐守鎮江的朝鮮軍,私下說起話來都用的漢語。
仿佛他們真的是金江軍,已經忘記了他們原來的身份。
這一回改變了行軍目的,轉為接應遼民,朝鮮衛所軍不以為意,倒是這駐守鎮江的朝鮮軍,極其的熱情。
這還是朝鮮的軍隊嗎?
權申旭看在眼里,認為這些駐守鎮江的朝鮮軍,心中可能只有金江鎮。
五千鎮守鎮江的朝鮮軍,加上親近鎮江軍的數千三部義軍,金江鎮已經能影響朝鮮軍隊了。
不知不覺,金江鎮已經做到了這個地步。
權申旭雖然看的清楚,但是并沒有打算改變,他是兩班貴族,考慮的是自家的權利。
只看到了平遼侯的威望在朝鮮越來越強大,正好他獲得了這個契機,有交好平遼侯的機會。
以此可以更加穩固家族的權勢,至于對朝鮮的影響,他們如果在乎,朝鮮也不會貧瘠如此。
所以權申旭很快做出了應對。
朝鮮衛所軍負責警戒,和駐扎營地,鎮守鎮江的朝鮮軍,負責接應遼民。
如此兩便,各做各的差事。
至于嚴懲騷擾遼民的朝鮮士兵,權申旭嚴令不得再犯,如有人再犯在,則嚴懲不貸。
駐守鎮江的朝鮮軍,兩位千總黑九和大山趕來,聽到權申旭的命令,他們沒有反駁。
而是立刻布置手下的人接管此地。
并且親自參與接應遼民的行動之中,如果不是一些口音的不同,和金江軍的將領毫無區別。
“嘁。”
朝鮮衛所軍的將領,當眾嘲笑一聲,這些忘記自己身份的人,帶著自己的手下離開。
黑九和大山不以為意。
他們在朝鮮是受到欺壓的軍戶,受盡了磨難和屈辱,倒是在鎮江,得到了尊重和公正。
多年的熏陶下來,他們自認為自己是金江鎮的人,心中早已認平遼侯為主。
只一個公正二字,就值得二人死心塌地的跟隨,更不提其他的待遇。
五千朝鮮兵合軍之初,還能做到面和心不和。
如今因為這件事,導致徹底的分裂,連雙方的營地都分成了兩部,互不往來甚至敵視。
加上涌入此地的遼民越來越多,雖然只是經過此地,卻也讓權申旭徹底放棄了進攻的想法。
倒是一直憂慮,生怕蠻兵來攻打此地。
就這兩部勢如水火的朝鮮軍,權申旭沒有絲毫的信心,能應對蠻軍的進攻。
他畏懼蠻軍來攻他,蠻軍畏懼他去攻打蠻軍。
蠻軍倒不是擔憂朝鮮軍的戰斗力,都是知根知底的,但是遼陽的守軍真的不多。
此地的形勢,數百里外的鎮江很快做出了應對。
一邊向金州請調糧食,一邊派了官員,親自到湯河組織遼民,并安撫遼民。
然后連山關,通遠堡,斜烈站,鳳城,鎮江這條遷移的路線上的大小兵堡,都設立了粥棚,帳篷,以供應無糧之民和遼民休整。
原來放在倉庫年余的這些物資,重新都拉了出來。
這股風潮,讓人聯想到了數年前的那次投奔規模,而金江鎮的官員對此極為有經驗。
上下都開動了起來,銜接和默契,導致遼民們一路暢通無阻,每日的終點都有營帳歇息。
金江鎮的城外以北,有大片的無人的棚戶區,都是當年留下來的,有官員建議拆除,后來經過商議,得以保留下來。
這些差點被拆掉的棚戶區,又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無數的遼民,重新涌入了這里,此地又開始了多年未有的喧嘩,到處都是人。
不過這回周圍的山中可沒有太多的野物,野物們早就學精了,躲入了更深的山中。
但是這一回的遼民,自己帶來物資的有很多,甚至有的村落搬空了,還有富余。
雖然如此,鎮江沒有多余的糧食,把形勢緊急告知了金州。
顧應時和馮勝之商議后,親自帶著糧船去鎮江,并留在當地,主持遼民的大事。
“至少數十萬。”
以鎮江官員多年的經驗,很快預計出了這次移民的最終能達到的人口數量。
除非蠻軍立刻回援后方,阻止遼民的逃散。
營口的唐清安,皺起了眉頭。
這數十萬遼民,哪怕手中有糧的,但是要堅持一年半的時間,才能有新的收獲。
一年多的時間,憑空養活數十萬人,需要消耗數百萬石的糧食,誰也沒有這等本事。
以金江鎮現在的規模,必須把未來的問題都要考慮進去,并作出應對的方法。
不然等問題發生的時候,是已經改變不了了。
所以這數百萬石的糧食,現在金江鎮就要考慮,不能等到明年,不然就會陷入被動。
這般的情況下,好事就變成了壞事。
數百萬石多出來的糧食,金江鎮沒有,朝鮮沒有,蒙古更沒有,至于蠻族。
等到明年的時候,蠻族將無法保持八旗兵,因為無人可以供養他們了。
這些脫產的戰兵,又要回到當初,成為從事生產的農兵,一旦如此,戰斗力必然下滑。
所以還得指望大周。
大周雖然破敗,可是他大。
這個大字,稍微擠出一些水分,就足夠周邊富裕,哪怕這個大字,已經擠了無數回。
“軍糧要留下來。”
唐清安拍了拍輿圖上,海對岸的登萊碼頭,這兩地,有上百萬,甚至數百萬的物資。
“金江鎮接下來一絲不茍的配合忠順王,他要海州就給他,我們以此換取這些物資。”
眾人聽完將軍的意見,立刻開始按照此思路,布置接下來的改變。
(https://www.dzxsw.cc/book/73394158/7622401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