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其心可誅
“勿哭,沒事的。”
劉一儒安撫道。
聽到恩師的話,周世豐心中落地,恩師愿意出手保他,那他還有機會。
沒幾日。
周世豐從牢役口中得知,他的恩師去職歸鄉了。
“大事去矣。”
周世豐茫然道。
不久。
“向緣廣事倥傯,履畝增賦,豁寢無日,久軫朕懷。乃邇來邊患靡寧,軍興益急,戶部諮奏再三,請于每畝除見加九厘外,仍再征銀三厘,前后共銀一分二厘。
惟北直保、河六府向議免征,今量行每畝加征六厘。
前項俱作軍餉,事平即行停止。朕因廷議既協,權宜允從。凡我百姓,各有同仇之志,能無好義之思?……”
前任首輔璠皓,重新復職。
原劉猶如的派系,被清算,陸仲恒,韓昊,張云承等,全部歸京,人人興奮。
皇帝請回了原來太上皇時期的老臣,希望他們能革除弊端,解決國家的危難。
陸仲恒新進內閣。
是歷朝最年輕的閣臣。
他建議皇帝,需要用重法。
當初就是他的奏疏,要求對流寇斬盡殺絕,以絕后患,所以皇帝聽取了他的意見。
加派沒有取消,反而是強硬的推行下去。
讓百姓繼續苦一年。
用一年的積蓄,解決各種問題,不然朝廷年年沒有積蓄,年年疲于應對。
長痛不如短痛!
皇帝深以為然,并且告知百姓們,是他的百姓,就應該同仇之志。
璠皓冷眼旁觀。
他是不想回來的,但是他沒有辦法。
門生故舊都要他回來,其余的同僚大臣,也都希望他能回來,所以他只能回來了。
隨著他的歸來,原來劉一儒提拔的官員,皆一一被彈劾。
皇帝照準。
一個蘿卜一個坑,民間兵荒馬亂,朝臣們興奮至極。
同月。
陸仲恒向皇帝奏報。
“啟稟圣人,加派和雜項兩種賦稅,經過多次催促,各地仍然沒有解運到部。
應要求嚴詰各省巡撫和巡按御史,限部文到達三天之內,開列拖欠官員職名具奏。”
無論是璠皓還是劉一儒當內閣首輔時期,皇帝都沒有見過這等嚴厲的政策。
既感到新奇,又寄予了厚望。
當即同意了陸仲恒所言。
下旨戶部勒限各撫按查拖欠根因,一一指名糾參,以憑懲處;如過限不參,一體重治。
為了防止官官相護,重新提拔了太監。
讓裘世安總理戶、工二部錢糧,設署建牙,以總督體統行事。
皇帝原本不信任太監,不信任勛貴,只信任大臣。
現在他對大臣保持了懷疑,不敢用勛貴,所以重新用起了太監,一下子就給了巨大的權利。
過了兩個月。
皇帝見考選官員中,不少人在任職期間沒有征足錢糧,大發雷霆。
竟然把戶部尚書關進監獄。
連璠皓都看不下去,上疏營救。
原來的皇帝,對閣老多么尊敬,現在就多么嚴厲。竟然痛加訓斥。
“自是考選,唯論錢糧,不及撫字,士風一變。”
直接告訴官員們。
他只看錢糧,其他不論。
天災,人禍,兵亂。
各地官員們,還真不是他們不想拍皇帝的馬屁,以此得升高官,只可惜。
皇帝無法親眼看見各地的形勢。
~~~~~~
忠順王上疏了一封奏疏,結果幾個月下來,朝廷的形勢走馬觀花,看的他目瞪口呆。
侄兒瘋了?
又殺陜西巡撫,又關押戶部尚書,還輕易罷免閣老。
還是他印象中的侄兒嗎?
忠順王差點要歸京,去看看是不是被誰找了相似的人替換了,蒙蔽了朝綱。
他雖然不滿意劉一儒,但更不滿意璠皓。
而且治理國家如何能這般兒戲?
還不等他想出對策,朝廷就下了公文,要從遼西調軍回國平流寇。
忠順王無奈。
只能派了程之信帶領兩千騎兵回國。
~~~~~~
國內大饑。
草原奴兒干司遼東大雪,草原凍死牲畜無數,到了第二年,奴兒干司發生了水災。
對金江鎮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遼東境內眾多的中小型水利設施,讓遼東境內的水災得以控制。
除了國內大規模的屯田事宜。
又有面積大的島嶼,如長行島,中島,廣鹿島,大小長山島,石城島,等境內沿海各島。
再有鼎鼎大名的濟州島,古代建立過耽羅國,能養活一國的巨島。
另外朝鮮沿海島上可以養人的,有薪島郡、綢緞島、馬鞍島、椴島、身彌島、洋島、威化島、黃金坪島、豆老島、綾羅島、羊角島、穩城島、巡威島、翁木島、道島、大和群島等。
收復了遼陽,沉陽,本溪,撫順,鐵嶺,開原,昌圖七地。
金江鎮治下。
海內海外田畝迅速的擴增,包含桑麻豆蜀黍玉米麥各類農田,合計已經超過了一千一百萬畝。
漁政的大小漁船,合計五百余艘。
根據大周屯田黃冊與賦役黃冊,戶部所統計的各類田畝,合計七億八千三百七十五萬二十四畝。
但是唐清安認為不止。
因為大周沒有張居正。
張居正在萬歷時期施行考察法,然后清丈全國田畝,明朝的田畝數,在萬歷朝達到巔峰。
據載為十一億六千余萬畝,張居正死后,他的改革受到清算,清丈出來的田畝,迅速被原來的鄉紳重新侵吞回去。
到了崇禎朝,又恢復到了數十年前,張居正清丈田畝前的數據,七億萬畝田。
明朝的田畝數據,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之前,沒有任何觀點質疑。
日本在東北偽滿洲國。
幾名日本的學者全面研究后,在四十年代,提出了反對論點。
如騰井宏,東京帝國大學史學科畢業生,提出了明朝田畝數據不對的觀點,提出幾處認為不合理的地方。
一處是洪武年,一處是萬歷年。
并提出種種觀點,例如崇禎朝十七年的田畝記載都是一個數,以崇禎朝的虛假,否認前朝的虛假。
但是崇禎朝年年戰亂,當然使用舊冊,怎么可能有功夫去重新清查田畝。
提出張居正清丈田畝,湖廣數據異常,比旁的地方多了太多,是虛假的。
但是張居正清丈田畝時,湖廣大開發,當地大興水利屯田,以及占城稻等雙季稻新作物,替代了原先本土的單季稻。
湖廣足天下熟也正是出于這一時期。
數據可能不是全真,有點點水分,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至于全假。
而這幾名日本學者,正是在日本入侵中國的那幾年,提出來的論點。
其心可不可誅,就不得而論了。
后世的一些自媒體和個人,采用出自這一時期日本學者提出的觀點,來否認明朝的數據,提高偽滿洲國的威望。
孰對孰錯,未可知也。
唐清安對這些無所謂,總之,金江鎮今年的好勢頭,給了他巨大的底氣。
在沉陽。
朱秀,劉承敏兩名總兵,關于新合軍的使用,產生了爭執。
遼河套既然已經收復,形勢落于穩定,那么已經形成了戰斗力的兩千新合軍,劉承敏認為應該調給他。
奴兒干司早收復一年,金江鎮的隱患就早一年消除。
而且有了奴兒干司的金江鎮,將有寬廣的縱深,形勢不可同日而語。
“喀爾喀,科爾沁,他們對我們收復遼河套,至今沒有明確的態度。
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突然發動戰爭,遼陽的軍力,只夠維持防御,無法出擊。
不加強遼陽的軍力,如果遼河套發生了戰亂,那么當下取得的好形式,將全部白費。
把他伴,科爾斯,鬼麻等部,可能又會投向旁人。”
兩個人的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
沉陽又新成立了兩千新合軍,但是還未經訓練,無法派上用場,需要時間。
唐清安猶豫了。
按他的想法來說,喀爾喀草原與科爾沁草原,雖然金江鎮收復遼河套不滿,但也不會發動戰爭。
只是誰能保證呢。
萬一發動了戰爭,因為朱秀無力支援遼河套,導致遼河套歸而復失,到時找誰說理去。
那么這段時日以來,金江鎮的精力就白費,新合軍的犧牲也白白浪費了。
唐清安留在沉陽,因為這件事而為難。
在鎮江。
劉興祚對鴨綠江以東的平安道,派出了不少的人去打探形勢。
商人,參客。
紛紛帶回來了他需要的消息。
平安道的軍馬調動頻繁,各軍都開始了戒嚴,聞到了大戰前夕的硝煙味。
從小在蠻族中長大,深知蠻族性格的劉興祚,認為金江鎮現在需要解決赫圖阿拉城。
否則。
平安道李適舉兵后,鎮江有赫圖阿拉城的牽制,很難發揮全部的實力去應對。
“將軍應該招降赫圖阿拉城。”
葛世峰聽到營總的話,倒也沒有反對的意見。
八旗主力已經敗亡的十之八九,原來的漢軍也消亡殆盡,老奴死了,皇臺吉死了。
好多貝勒和蠻族的老將也都死了,沒有值得繼續延續下去的仇恨。
通過葛世峰的態度,劉興祚有了信心,寫了親筆信派人送去給將軍。
快馬加鞭。
鎮江到金州,又從金州到沉陽。
唐清安收到了劉興祚的書信,看完了他的想法,詢問身旁的朱秀。
“劉興祚認為以豪格近年的做派,有歸降之意,你怎么看?”
(https://www.dzxsw.cc/book/73394158/7548249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