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得來不費吹灰之力
當第四鎮的軍報傳回來的時候,因為大海上遇到了颶風,已經是兩個月之后。
林如海提出要派人去第四鎮查核,到底是否遇到颶風,還是延誤了軍情。
本質上就是對第四鎮的不信任,提出要加強督查,新派官員赴任第四鎮,加強官府的力量。
唐清安沒有說話,仔細的看著手里的軍報。
德川忠長敗了。
因為他的盟友,想要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加藤忠廣計劃做黃雀,沒有按照約定及時出現在戰場上。
歷史證明了的失敗者,必定是有原因的。
哪怕因為自己的影響,發生了變化,但是性格無法改變。
德川忠長性格不堅,導致戰場上也錯過了很多的機會。同樣是失敗者的加藤忠廣,心比天高,才比紙薄。
】
想要做最后的勝利者,結果也是被幕府軍一舉擊破。
加上葛世峰這小子跑得快,見形勢不妙,立刻帶領新合軍逃了。
在明面上,倒幕勢力的合軍數量,比幕府軍要多,可是人心不齊,心思太雜。
結果被幕府軍一一擊破。
見到幕府軍強勢,很多加入倒幕大軍的大名們,選擇了退回自己的領地,沒人愿意出頭首當其沖。
明知道已經惡了幕府,仍然想要讓別人頂在前面,這種想法很可笑,但卻是現實。
“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應該搞清楚這兩個月來,第四鎮的應對。”
謝有成慎重的說道。
兩個月的時間,誰也不知道現在日本最新的局勢。
如果派人去第四鎮打探,往返至少也是兩個月的時間,小半年就過去了。
“相信彭大海吧。”
唐清安冷靜的說道。
這就是他要在邊疆成立方鎮的用意。
雖然放權給了地方擅權的機會,但是不會影響效率,如果按步就班,等待金州的命令,只路上的時間,黃花菜都涼了。
往第四鎮的供應,一部分來源于琉球國,屬于第四鎮內部控制的財權物權。
一部分則是濟州島。
同樣,唐清安也選擇了放權。
由濟州島自行供應第四鎮,是半年前經過他同意的事情。
各有利弊。
第四鎮有了割據的實力,屬于看得見的事物。
但第四鎮也有了獨自應對日本變化的力量,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機會流失,也有試錯的時間成本。
第四鎮是一個嘗試。
如果連近在琉球國的軍鎮都無法控制,更不用談未來的開拓遠洋之計。
就算第四鎮失敗,萬一脫離了金州的掌控,唐清安也不會放棄海洋,仍然會想辦法嘗試其余的法子。
眾人紛紛無可奈何。
他們胸中有萬般的韜晦,但對于眼前的形勢仍然沒有好計策,因為不在控制之中。
籌碼先擺到明處,由棋子自行走動。
這種有異于傳統控制手段的體系,眾人心里都沒底,互相商討片刻也討論不出所以然。
“奈曼和敖漢部派人來了。”
謝有成心臟大些,當年成立軍司,就遇到了不少的挫折,第一個放下第四鎮的事情,告訴將軍草原的情況。
“他們來干什么?”
唐清安納悶道。
科爾沁與遼河套,長城外的草原等,納入了金江鎮的統治,喀爾喀草原與拈花一戰,也決定了喀爾喀草原的歸屬。
但是和科爾沁不同,因為距離的原因,喀爾喀草原仍然保持了部分的自主性。
換句話說,不受金江鎮掌控,哪怕各臺吉明面上說愿意響應平遼侯的號召。
“他們想要說和我們與林丹汗。”
“呵。”
唐清安嘴角一曬,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
“好大的口氣。”
顧道初反感道。
當年林丹汗倒行逆施,眾叛親離,東部蒙古諸部皆反對林丹汗,加上蠻族的威脅,吃了敗仗的林丹汗,無奈率眾離開了遼河套西遷。
對林丹汗最有敵意,甚至發生了大戰的是科爾沁本部、扎賚特、杜爾伯特、郭爾羅斯四大部為首的科爾沁草原。
正是這種背景下,科爾沁的奧巴才無奈自立稱汗。
另外與林丹汗發生過沖突的,以喀爾喀草原上的五大部為首。
而奈曼和敖漢部在遼河套與喀爾喀草原之間,屬于察哈爾本部留下來的勢力。
也是林丹汗留下的棋子,為日后卷土重來安排的后手。
整個東部蒙古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大臺吉,除了奈曼和敖漢部兩部,其余皆反林丹汗。
可以肯定的說,唐清安能輕易收復東部蒙古各部,林丹汗的作用才是居功至偉的。
“告訴歹青他們,不要對林丹汗抱有幻想,讓他們派人去漠南打聽打聽林丹汗的處境,不要被表象所蒙蔽。”
唐清安不準備對付歹青他們。
軍事手段不可輕動,而且也用不上,反而起反效果。
在草原,林丹汗才是自己最大的助手。
敵人有時候并不是敵人,有時候對方做出的動作,反而會幫助自己,俗稱爛泥扶不上墻。
當年東部蒙古各部共遵察哈爾本部,林丹汗老祖宗為他留下的基業,被其敗壞殆盡。
......
果然,林丹汗沒有讓人失望。
過了一個月。
因為東部蒙古各部對自己使者的冷澹,竟然讓林丹汗做出了一件令人意外,且天怒人怨的事情。
他從數千里迢迢之外,以東征的名義,突襲了喀爾喀草原。
劫掠了阿魯科爾沁達賚楚琥爾的牧地,帶走了塞棱阿巴海的部眾,留下了一片殘積。
來去匆匆的所謂東征,實際上是一場可笑至極的報復行動。
按道理連報復也談不上,更多的是因為他覺得丟了面子,找回面子的舉動。
如此低劣的手段,不但沒有嚇住東部蒙古各部,反而引起了各部的同仇敵愾。
人們談起林丹汗咬牙切齒,當做最可恨的敵人。
唐清安收到消息,剛聽到林丹汗東征的時候嚇了一跳,搞清楚原委忍不住大笑起來。
笑得眼淚都擠了出來。
草原太大,中立勢力太多,很多臺吉都在觀望,心中的舊有觀念,不愿意接受金江鎮,和人們不愿意改變舊觀念是同樣的道理。
以武力逼迫實乃下策,只能徐徐圖之。
“林丹汗是好人啊。”
唐清安抬起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聞言,一旁的謝有成哭笑不得,直覺可悲可喜。
喜的是天降大運,悲的是造化弄人,遇上了這么個主,作為下屬誰都會悲哀。
“奧巴是什么態度。”
唐清安抓住了重點,認真起來。
科爾沁是反林丹汗的主力,林丹汗占據的地盤,唐清安很眼熱,但一直受困局勢。
運氣來了擋不住,他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奧巴的身體開始好轉,聽說又能下地了,但是本部的事務,已經交給了他的兒子處理。
不過大事上面,仍然是奧巴點頭才行。
“奧巴沒有出面,與第一鎮的來往,仍然是他的兒子巴達禮負責。”
唐清安沉吟起來。
巴達禮此人是不錯的。
歷史上此人親明,攻打大明遼西的時候,此人不愿意出力,被黃臺吉責罰,剝奪了部眾。
后來眼見大明大勢已去,他才重新出山,但仍然出工不出力,不得黃臺吉喜歡。
只是他雖然不錯,科爾沁現在卻不是他做主。
“派人告訴奧巴,我愿意迎娶他的孫女,當他的孫女婿。”唐清安松口了。
“但是關于我女兒的婚事,請他讓他的重孫來金州,去軍學堂里讀書,小孩子們的事情,讓小孩子們自己決定,他的重孫能不能獲得我女兒的芳心,就看他重孫的本事了。”
謝有成松了口氣。
眾人敢勸將軍,為了大業讓公子冒險,卻無人敢勸將軍委屈小姐。
第一鎮連連不斷催促他,卻不敢去問將軍,自己又如何敢逼問將軍,現在起碼將軍不反對,也是對奧巴的交差。
于是,在使者的往來中。
金江鎮與科爾沁的婚事定下了日程,奧巴也不在強求,不但讓自己的重孫去了金州軍學堂。
以此為契機,草原上大量的少年子弟們,抵達了金州,加入了軍學堂讀書。
這是林丹汗創造出來的機會,促進了金江鎮和草原的結合。
和后世一樣。
原本因為大明聯合東部蒙古,朝鮮國三面隔絕后金的國策,斷絕后金的貿易與物資,讓后金瀕臨破產。
眼看著國力衰敗,民困潦倒,導致代善都沒有信心帶領后金走出困境,放棄與黃臺吉爭奪汗位。
結果林丹汗的一擊,導致東部蒙古倒向了后金,為后金創造了繞道入關劫掠大明,有了回血的機會。
現在就是如此的情景,東部蒙古上下主動靠攏了金江鎮,不再抗拒金江鎮的統治。
投桃報李。
奧巴帶領科爾沁,主動號召各部討伐林丹汗,金江鎮順勢而為,居中調度。
第一鎮出兵一萬騎壓陣。
把他伴五枝二十二酋,科爾斯部落凡七枝十八酋,鬼麻凡五枝十七酋,堡赤庫凡二枝十六酋……
喀爾喀翁吉喇特部,扎魯特部,巴約特部,巴林部……
哈喇慎部,敖漢部,拱兔部,奈曼部……
葉赫部,赫圖阿拉部。
合計兵力十二萬,會于西拉木倫河,共討林丹汗,誓必消滅此人。
如此規模的兵力,因為是各部主動請求金江鎮,戰后金江鎮分文不出,只需要調動一萬騎兵。
而各部盟誓,尊金江鎮平遼侯為主。
同時。
劉承敏代替平遼侯出面,與眾人約定,打敗林丹汗后所獲得的牛羊物資兵備,以各部為主,犒賞各部。
最重要的是,打下了漠南蒙古,仍然需要遵守金江鎮劃分的牧場,所有人不可越界,并且金江鎮在漠南蒙古建城,遵從金江鎮法度。
違背金江鎮律法的臺吉,所有草原各部當共同討伐。
諸多的要求與報答,不是所有的臺吉都能接受,但是科爾沁極力支持金江鎮,加上遼河套諸部被金江鎮直接控制,又有喀爾喀各部的配合。
天命所歸,大勢已去,最后還是獲得了所有臺吉的一致認可。
不同意的下場,恐怕回去后,自己的牧場會被其余的臺吉瓜分了,因為本質上,對林丹汗報復的行動,已然變成一場重新劃分草原勢力的大會。
誰不搭上金江軍的戰車,誰就會被淘汰。
……
林丹汗覺得自己是天命所歸。
名義上是西遷,實際上是逃命,結果才發現偌大的右翼蒙古,已經沒有了雄主,群龍無首的狀態。
而且因為右翼蒙古臣服了大周,靠著和大周的互市,人心思定,不愿戰事,長久的和平,導致右翼蒙古軍力不強。
林丹汗帶領殘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擊潰了駐牧于宣府外元上都故地的諸部。
后擊潰了定居于歸化城的土默特部,輕易就在右翼立足。
經過趙城之戰、敖木林之戰、埃不哈之戰等數次戰役,林丹汗徹底平定右翼地區。
驅逐了大周所封的順義王卜失兔,廢除了大周在草原的世襲官職濟農額璘臣。
仗著武力強大,不把右翼蒙古諸部放在眼里,順者昌逆者亡,人們都不愿意臣服他。
少部分右翼諸部相繼加入喀爾喀草原,變相的歸順了金江鎮。
另一方面,林丹汗昏庸至極的劫掠喀爾喀草原的手段,也讓他留守在遼河套的察哈爾部開始瓦解。
奈曼、敖漢兩鄂托克,見東部蒙古形勢已定,不敢再左右搖擺,同樣歸順了金江鎮。
阿喇克卓特也步其后塵而歸順金江鎮。
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三鄂托克則北上投奔漠北外喀爾喀碩壘臺吉處。
“本汗理應是蒙古共主。”
林丹汗滿身的酒氣,向著眾人醉意朦朧的說道。
從法理上來說,他當之無愧。
從地盤上論起,如果不失去東部蒙古,再加上他現在占領的右翼蒙古,除了極遠的漠西蒙古,他的確是近三百年來,第一個最接近蒙古共主的大汗。
可惜。
此人不是。
無論是明史,還是清史,包括蒙古傳統史書《水晶鑒》,這本蒙古編年史,還是十七世紀的著名《蒙古源流》。
明,滿,蒙三方終于難得在同一件事上有統一的口徑,皆認為此人無能至極。
一句話概括,爛泥扶不上墻。
眾人低頭不語。
不久,林丹汗沒有迎戰,心中畏懼,率眾往西逃跑。
金江軍聯軍,在劉承敏的帶領下,選擇一路狂追,沿途收攏潰民,一仗未打,追擊近兩個月的時間,獲得了整個右翼蒙古。
林丹汗多年來掃除了右翼蒙古勢力,辛辛苦苦為金江鎮留下了一個空白的右翼草原。
(https://www.dzxsw.cc/book/73394158/7482964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