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戰暴富
持續血戰數個時辰,對于體力以及精神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縱然是開掛的董裕都有些吃不消,何況是趙云、張繡這些尚未成長至巔峰的武將。
這一戰雖然勉強打贏了,但無論是對飛熊軍還是其他將士而言,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飛熊軍雖然有鎧甲防護,但并不是無限體力。
具體的傷亡,還需要經過一番清點。
“少主,清點戰場的事情,就交給末將吧。”
王方等人匆匆趕來,對著董裕抱拳道。
“好。”
董裕點了點頭。
如今也只有王方的部曲保存了實力,他不負責后續的收尾工作,其他人也做不了啊。
“來人,先護送兄弟們出城休整。”
王方大手一揮,對著麾下士兵們吩咐道。
“諾!”
士兵們紛紛應聲,趕忙上去攙扶那些脫力的將士。
離開永安城后,董裕等人很快就扛不住體力的流失,沉沉地睡了過去。
等到再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中午。
睡眠是人類的一種保護機制,在睡眠的過程中,人的身體開始修復、恢復。
而一次性睡了如此之久,可見這場大戰使他們身體已經進入了高負荷狀態。
“唉,腰酸背痛。”
董裕嘆了口氣,躺在榻上不愿起來。
這種感覺,比他和貂蟬她們大戰三天三夜都要酸痛、勞累。
緩了一會后,董裕才起身離開床榻。
披上一件外袍,走出軍帳之外。
由于城內存在太多的尸體,王方他們將營寨設立在永安城外。
營寨內此刻已經有不少士兵在巡邏。
“少主!”
見到董裕,路過的士兵立即恭敬地對其施禮。
“嗯,王方將軍呢?”
董裕微微頷首,開口詢問道。
“回少主,將軍應該在軍帳內,我帶少主前去吧。”
士兵拱了拱手,回道。
“帶路。”
董裕伸出手,對著士兵說道。
王方的營帳在西涼軍駐扎的營內。
飛熊軍、西涼軍、河北軍、白波軍以及西園軍五座大營,將董裕的主營拱衛在中央。
作為保存實力最為完整的西涼軍,不僅僅接過了巡防的責任,同時也在鎮守著永安城,以防止鮮卑人卷土重來。
經過連番的大戰,這支原本如同兵匪一樣的士兵,在這一刻得到了蛻變。
或者說,他們找回了曾經的自己。
“少主!”
沿途所過之處,西涼兵見到董裕,都是自發的恭敬施禮。
可見,他們已經從心里敬畏這個武勇不輸當年董卓的新主。
來到軍帳后,王方此時正在與軍中主簿記錄著此次的戰損。
“王將軍。”
董裕看著坐著的王方,開口說道。
“少主?”
“少主,你可算是醒了。”
王方趕忙起身,看到董裕無恙,不由松了口氣。
跟隨董卓多年,他是打心眼里畏懼董卓。
如果少主出了問題,那他可以安排后事了。
“我沒什么大礙,就是有些疲憊。”
“此戰的戰損可曾清點完畢?”
董裕笑著點了點頭,旋即聲音溫和的問道。
“已經統計在冊。”
“許主簿,將軍報拿來給少主閱覽。”
王方目光看向一旁的主簿,吩咐道。
“諾!”
許主簿應了一聲,立刻將剛剛記錄在冊的軍報呈遞給董裕。
翻開簡牘,上面是刻好的文字。
“飛熊軍陣亡五百一十三人,傷四十八人。”
入眼的第一份記錄,就是飛熊軍的死傷情況。
死的這五百余人,大多是累倒在亂軍之中,然后被踩踏致死。
由于有著鎧甲防護,所以傷者并不多,僅有四十余人。
這也能夠看出具裝騎兵的好處,在死傷占比之中,傷員會很少,不像尋常軍隊死者少而傷者多。
很多人都以為一場戰爭中,當場戰死的士兵會很多。
其實不然,傷員才是最多的。
只不過傷員因為得不到良好的救治,在后續的休養中會出現大量死亡情況。
破傷風、傷口感染等等都是致死的關鍵。
“河北軍陣亡七百二十一人,傷一千七百八十二人。”
“西園軍陣亡五百七十三人,傷一千五百二十八人。”
“白波軍陣亡兩千五百六十六人,傷四千八百二十九人。”
參戰的四支軍隊,死傷最重的就是白波軍。
由于白波軍的整體素質較弱,裝備也差,所以傷亡最大。
不過四支軍隊,都達到了近半的傷亡。
傷亡近半而未崩潰,這已經算是戰爭的奇跡了。
或許這和戰爭開始時,董裕的豪氣宣言有著很大的聯系。
人在面臨生死困境之時,如果吊著一口氣,大多人都會咬牙堅持下去。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爭,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兵力少的一方被逼入絕境才會咬牙堅持,然后扭轉敗局。
無論是背水一戰,還是破釜沉舟。
只有堅持的信念,才能夠反敗為勝。
“陣亡士兵的遺體,就葬在這片山嶺之上吧。”
“傷員要好生照料。”
董裕將簡牘重新卷上,嘆息的安排道。
“諾!”
王方拱手應諾。
為何董裕不提戰后撫恤一事,這源于如今的募兵制度。
如今的兵員制度是募兵制,朝廷或是諸侯以金錢買斷一名士兵,而不像西漢時期的征兵制。
由于一開始就交付了募兵的錢,并且每月都有軍餉可拿,所以士兵戰死是沒有撫恤的。
董裕自然也不會為了所謂的同情,就去破壞這個規則。
至少目前來說,他不能去改,否則會再次讓董家成為眾矢之的。
董家如今的情況,無法承受第二次諸侯討董,盡管上一次諸侯討董并沒有對董卓的軍隊造成什么實質性的打擊。
“少主,則是我軍此戰的繳獲。”
“請過目。”
許主簿將另一份簡牘遞給董裕。
“嗯。”
董裕接過簡牘,攤開查看了起來。
此次的斬獲,除了人頭之外,就是戰馬、武器。
鮮卑人的武器因為鐵器的不發達,漢軍是不能拿來直接用的,因為質量上大部分都屬于殘次品。
相比于兵器的斬獲,董裕最感興趣的應該就是戰馬了。
隨著中原進入諸侯混戰時期,戰馬的價格一路飆升,現在一匹優良戰馬的價格高達數十萬錢,而且還是有價無市。
因為掌控著產馬區的諸侯,不會為了一點錢而將戰爭利器戰馬交易給對手。
就像董卓,也不會將自己的戰馬售賣給袁紹他們,這無異于在資敵。
“戰馬...一萬六百二十一匹!!”
董裕看著記錄在冊的戰馬數量,不由張大了嘴巴。
一戰暴富!!
果然,風險和機遇并存。
鮮卑人簡直就是大自然給予的饋贈。
(https://www.dzxsw.cc/book/73343476/207774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