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 聯合公孫瓚
喬蕤這件事,董裕肯定是要辦的。
一來,是要給世人做出一個愛惜人才的樣子。
哪怕是降將,他這個主公也會盡可能地幫他們贖回家眷。
二來,也是為了喬蕤麾下的那些部曲。
近千人的部曲,其家眷的數量絕對不會少。
按照一戶五、六人來算,他們的家眷加在一起也得有個五六千人。
何況,換回這些人也并不需要董裕付出什么代價。
畢竟袁術的女婿還在自己手里。
唯一讓董裕郁悶的是,出使的人選董裕沒有想好。
身邊的文士就那么幾個,都是個頂個的大才。
他實在是放心不下呀。
要死了一個,那他哭都沒地方哭去。
“主公!”
“呵呵,主公啊!”
就在董裕猶豫不決時,荀攸笑著走了過來。
身后還跟著一個熟人,杜襲。
去年冬天,杜襲帶著族人遷往長安。
憑借著董裕的令牌,杜襲輕松的將族人安置下來。
這也讓杜襲格外的感激。
今年天氣剛剛轉暖,崤函道的路況好些后,他就立刻快馬加鞭趕了過來。
“哈哈,子緒。”
“族人可安頓好了?”
董裕見到來人,立即笑著起身。
“承將軍記掛,在下已經將族人安置在長安城。”
“聽聞將軍在雒陽駐軍,便立即趕了過來,希望能夠為將軍做些什么力所能及之事。”
杜襲笑著拱了拱手,爽朗的說道。
“哈哈,好,能得子緒輔佐,我心甚喜啊!”
董裕朗聲一笑,心中卻是十分的開心。
杜襲是個人才,而且還是個大才。
作為潁川四大名士之一,杜襲不僅有政治才能,同時還有軍事才能。
政、謀九十加,統帥過八十。
不得不說,潁川人才都很牛。
幾乎人人都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能當謀士、當政客,甚至必要時還能統領兵馬打一打規模不算太大的戰爭。
這樣的人才,當一郡太守簡直是沒有任何問題。
“能輔佐主公成就大業,屬下也榮幸之至。”
杜襲也不端著,當即就拜了主。
家人都已經送到了長安,他自然早就做了心理準備,所以當董裕話音落下,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
“子緒,有件事,還需要你相助啊。”
董裕拉著杜襲的手臂,笑著說道。
聽到剛一入職就有活干,杜襲頓時心中一喜。
不怕領導不給工作,就怕入職之后沒有工作。
像杜襲這種人,并不是那種甘于混吃等死的人。
往上爬,展示自己的才華,走向人生巔峰,讓家族更上一層樓,這才是他的人生目標。
所以,當董裕給他任務的時候,他是真的開心。
領導給你活干,代表重視你。
“主公但講無妨!”
杜襲拱了拱手,神色嚴肅的說道。
“事情是這樣的...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喬將軍及其麾下家眷一事,事關重大。”
“若子緒能夠交涉成功,我必有重賞。”
董裕向杜襲鄭重地說道。
“屬下領命!”
杜襲神色一震,當即抱拳接令。
還以為是什么任務呢。
不就是出差造訪嗎?
小意思!
這種事根本沒什么難度,唯一就是路上吃點苦,然后要注意別在路上被山賊弄死。
一來一回一兩個月的時間夠了,回來之后也算是有了功績,仕途絕對順暢,甚至立刻走馬上任也不是沒可能。
“好,那此事就交給子緒了。”
董裕微微頷首,滿意的說道。
自從天氣變暖后,董裕終于過上了忙碌的日子。
雖說政務不算多,但是在規劃上卻忙得不可開交。
派人到公孫瓚那里交涉針對袁紹之事,應該也快有結果了。
...
右北平
與袁紹的幾番大戰下來,公孫瓚與其互有勝負,雙方都沒嘗到什么甜頭。
而相比于袁紹,公孫瓚的損失會更大。
近萬騎兵被滅一半以上,最精良的白馬義從更是直接除名。
全天下能夠養得起一萬騎兵的,估計也只有公孫瓚一人。
背靠養馬場,草料方面并不需要憂心。
糧食方面,劉虞雖然給予了限制,但是公孫瓚卻時常縱兵劫掠百姓以及胡人,同樣也不缺。
這也是為什么,他敢以一郡之力,和幽州牧劉虞不和的同時,還敢和袁紹開戰。
實力放在這里,他可以無所顧忌。
只不過隨著界橋之戰的落幕,公孫瓚不得不尋求外援了。
袁術,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惡的袁本初!”
“我誓殺汝!”
公孫瓚一掌拍在案幾上,額頭青筋直冒。
就在不久前,田楷、劉備的大軍在龍湊被袁紹的軍隊擊潰。
折損萬余大軍,糧草、輜重不計其數。
“主公,末將請戰。”
單經起身抱拳,面露怒容。
“主公,末將愿率一萬大軍,攻下鄴城,斬下袁紹的首級!”
鄒丹同樣請戰,絲毫沒有考慮其他。
相比于袁紹麾下的謀士云集,公孫瓚麾下也就關靖這一個比較有話語權的文吏。
雖然有些謀略,但戰略上略有不足,根本無法彌補公孫瓚的短板。
“好!”
“那就戰!”
“這冀州本就應該是我的,我的!”
公孫瓚被二將挑唆的怒火中燒,當即就要發兵南下。
“報!”
“啟稟主公,營外來使,自稱是從長安而來。”
就在此時,一名親兵從帳外走來,對著公孫瓚朗聲說道。
“長安?”
“董賊的人...”
眾人聞言互相對視,紛紛面露不解之色。
董卓如今已經不復往昔,當年還需要眾諸侯合力討董,如今公孫瓚覺得自己就可以單挑董賊。
“主公,不妨先見上一見。”
關靖捋了捋胡子,提議道。
“帶人進來。”
公孫瓚點了點頭,當即開口。
不多時,董卓頗為倚重的謀士劉艾,跟隨親兵走了進來。
“相國府長史劉艾,見過公孫太守。”
劉艾拱了拱手,對著公孫瓚見禮道。
“呵呵。”
“董賊派你前來,所為何事?”
公孫瓚臉色不善的質問道。
“自然是有大好事。”
“公孫太守,接旨吧。”
劉艾從袖中取出圣旨,笑著看向公孫瓚。
“接旨?”
“接的是董賊的旨,還是朝廷的旨?”
公孫瓚面帶冷笑,問道。
“重要嗎?”
劉艾反問了一句。
“不必念了,關靖,將圣旨拿過來。”
公孫瓚皺了皺眉,對著一旁的關靖吩咐道。
聞言,關靖朝著劉艾走去。
劉艾也沒有堅持什么,將圣旨交給了對方。
當公孫瓚攤開圣旨,看到上面的內容后,頓時面露大喜之色。
沒錯,圣旨是誰發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圣旨上的內容。
只要內容對自己有利,誰發的不一樣?
(https://www.dzxsw.cc/book/73343476/2077735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