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九的決心
毓慶宮
被四哥抱進毓慶宮的小九緊緊依靠在四哥身邊,他把臉埋在四哥的衣服上,將自己的情緒一點一點收回。
前世當了那么多年的鬼魂,挨了汗阿瑪那么多揍,他早就懂事了。
這不,剛一重生回來,他就跑出來找四哥了嘛。
四哥那皇帝做得好,哥哥當得也好,對他們這些叛逆的弟弟都說得上是仁至義盡了,反倒是他們,老是跟四哥作對,他們才不聽話不懂事。
汗阿瑪都說了,要是他們在四哥登基以后就乖乖認服,接了四哥遞過來的臺階,那大清有他們一群兄弟一起幫襯著,四哥也用不著生生把自己和十三弟累死,大清也能發展得更好。
所以這次胤禟決定了,他就拉著八哥還有十弟一直跟緊四哥的腳步就好,堅決不要再跟四哥作對了。
就四哥那人,都不是他說,就一純純重感情的人。
就因為十三弟打小黏著他,和他好,長大了也一直在他身邊,他就恨不得登基以后給十三弟封上個副皇帝當當,那是完全準備跟十三弟共享江山的。
什么帝王的疑心病,在十三弟那里就是個虛無的玩意兒,倒是十三弟自個兒,不想給四哥添麻煩,一直固守著君臣本分。
為此,四哥還多番不理解,幾次三番與十三弟鬧別扭。
不過最后都被十三弟輕輕松松哄了回來就是了。
說實在的,那會兒胤禟看完,是真的有點心里酸溜溜的。
瞧這對兄弟,彼此都把對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別人誰也插足不了。
可不就是因為他們打小的交情嘛!
重回四歲的小九當即就決定了,他也要當四哥的好弟弟,他也當四爺黨去。
然后他就倒騰著小短腿甩掉身邊伺候的人,一路這里鉆鉆那里竄竄,終于跑到毓慶宮附近見到了自己那還年幼的四哥了。
小九很是驚訝。
他看著躺在床上被太醫診治的太子二哥和三哥,眼里都是好奇。
這三哥小的時候,與四哥關系很好嗎?
他可沒忘記先前過來時看到的畫面,那會兒太子二哥跟三哥好像都掛在四哥的身上。
三哥跟四哥小的時候如此親密無間,怎么長大以后,卻不見他們多有往來呢?
倒是太子二哥,這位四哥一直追隨著的儲君,小九倒是知道些情況的。
因為前世廢太子之前,八哥就天天說,要不是汗阿瑪把四哥放佟佳皇后名下養了,四哥才不會一根筋追隨太子呢。
因此小九是知道挺多四哥跟太子二哥小時候的事情的,也就知道他倆打小感情好的事情。
不過這并不代表他就對太子不好奇了。
他好奇得很。
前世他到上書房念書的時候,太子二哥跟大哥早已經入朝聽政了,所以他打小就沒怎么接觸過太子二哥。
基本上都是在康熙四十年以后,他跟著八哥私底下搞事的時候,才接觸多了太子,而那會兒的太子二哥,早就變了很多,跟現在完全不一樣。
小九很想看看從前的太子二哥到底是怎么樣一個人,能讓四哥在一廢太子前盡心竭力地輔佐,又讓八哥恨得牙癢癢卻偏偏一時半會兒無法拉他下臺,只能背地里籌謀許多年才成功。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個抱著四哥撒嬌的太子殿下。
“四弟,二哥難受得很,你都不心疼一下二哥的嗎?”
胤礽其實只是受了點皮外傷,并沒有摔傷骨頭,但并不妨礙他借此跟自家四弟撒嬌耍賴。
隔壁的胤祉也是一副蠢蠢欲動的模樣。
被撒嬌的當事人胤禛對此表示很無奈,但想到當時太子二哥直接給他們三個弟弟做了墊背,他又忍不住心軟,也只能任由二哥繼續了。
但他是放任不管,抱著他大腿的小九卻是傻眼了,這玩意兒是他那矜貴自傲的太子二哥???
他以前只聽說過太子殿下拿著鞭子上抽宗室下抽官員的,從來沒聽說過太子殿下還會撒嬌這種行為。
還是向比自己小的弟弟。
太子他就不要臉嗎?!
小九震驚又疑惑,他懷疑他見到的是個假的太子殿下。
所以他決定再觀察觀察。
與此同時,他倒也沒忘了再抓緊點四哥。
因為他有預感,只要他松開了四哥,接下來四哥身邊就沒他的份兒了。
那可不行,他千辛萬苦地從翊坤宮摸到毓慶宮,就差摸去乾清宮了,就是為了四哥來的,要是被太子二哥跟三哥搶了,那他找誰哭去啊?
兄弟四人雖然齊聚一堂,但心里面的所思所想,那是完全截然不同的。
不過這并不影響他們集體忽視那站在門口的、聽到太子殿下和三阿哥摔傷而急匆匆趕來的康熙皇帝。
康熙帝本來是著急忙慌地趕過來毓慶宮的。
何柱兒派去乾清宮的宮人匯報太馬虎,壓根沒把事情說清楚,只叫康熙知道自家那寶貝太子還有三阿哥都摔傷了,剩下的問什么都是不知道。
害得康熙只能自己緊趕慢趕跑過來,生怕兩個兒子摔出大毛病。
但剛到了門口,就遇到提著藥箱出來的兩個主跌打損傷的太醫,康熙也就沒著急進門,而是先問了下太醫的診治情況。
知道兩個兒子都只是受了點皮外傷,并沒有傷到骨頭以后,他也就放心了些。
而后才走到門口準備推門進屋,結果就聽到了自己的太子跟三兒子爭相跟四兒子撒嬌的話,同時還看到了那抱著自家四兒子大腿一動不動好似一個根本不會動的掛件一樣的小團子。
壓根猜不出來這到底是哪個兒子的康熙帝還有心情想,要不是這孩子動了動手腳,他都以為這是假的了。
康熙本來是沉默地想要猜一猜這是自己哪個小兒子的,但最終選擇了放棄,因為他完全猜不出來。
他家四兒子貌似也沒與哪個弟弟有什么過多的相處啊?
就跟他的寶貝太子最喜歡與四兒子在一處一樣,他四兒子基本上也只跟著太子的步伐。
上書房里總共就只有五個阿哥在讀書,他們還自己給分成了四個派別。
除了太子跟四兒子是一派,剩下的學武不學文的老大、學文不學武的老三,以及啥也不學就天天念他那蒙古話的老五各自成一派。
五個人,四個派。
康熙都有點服了自己這幾個兒子。
(https://www.dzxsw.cc/book/73087035/3636603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