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霓裳鐵衣曲 > 第兩百四十一章 張榜

第兩百四十一章 張榜


“卑職遵命!”狄仁杰應道。

        王文佐甩了一下馬鞭,策馬登上河橋,隨著馬蹄聲聲,他能夠感覺到腳下的橋面輕輕起伏,不禁有點輕微的眩暈感,這并不是他第一次上這座橋,但那時是第一次去長安,而此時自己已經是身負天下之重,前往遼東平叛,身份與心境自然大有不同。

        “三郎,三郎!”沛王李賢的聲音從身后傳來,王文佐扯了一下韁繩,勒住了坐騎,回頭問道:“殿下怎么了?”

        “三郎,你麾下有多少兵馬呀?”李賢的神色有點緊張,他用馬鞭指了指身后:“寡人若是沒有看錯的話,這里最多也就千把人吧?”

        “不錯,殿下沒有看錯!”王文佐點了點頭:“此時上橋的只有在下的衛隊、長安時欲隨我前往遼東的一些軍官,還有臣幕府中人,加起來大概有八九百人吧!”

        “那別的人呢?后續的兵馬呢?”

        “沒有了,只有這些了!”王文佐答道:“其他的軍隊要到范陽才有,從這里到范陽就只有這些人馬!請殿下放心,要保證你我的安全,這些人足夠了!”

        “寡人不是擔心安全!”李賢一聽有些急了:“皇兄以我為遼東道行軍大元帥,督領各軍去平定遼東之亂,怎么就帶著這幾百人去?你應該知道遼東的戰況吧?這幾百人去能濟什么事?為何不發關中、河南的府兵,怎么也能湊個三五萬人吧?”

        “殿下!”王文佐耐心的解釋道:“裴行儉已經出兵征討突厥了,吐蕃給隴右的壓力也很大,關中的兵府可以抽調的人手都已經抽調的差不多了,實在是空虛的很。如果我再抽調河南的兵府,那萬一有點變故,陛下手中就真的應變的本錢都沒有了。至于遼東那邊,我已經下令揚州那邊募集兩千宣潤弩手,同時我也有征調河北等地兵府的權力,還有我在熊津都督府、倭國的舊部,加上薛將軍現在手上的兵力,應該也差不多夠了!”

        “兩千弩手?熊津都督府、倭國舊部,好吧!也只能指望這些了!”李賢嘆了口氣:“不過河北就算了,誰都知道河北一共也沒幾個兵府,即便全部征調來,也不過幾千人,又能濟得什么事?”

        “河北壯士素來豪勇,只要以忠義激勵,以官職錢帛賞賜,以大王的名望,又何患無人來投!”王文佐笑道。

        李賢冷哼了一聲,卻沒有說話,不過他面上的表情已經說明一切了。王文佐沒有說話,輕輕抽了一下坐騎,在橋上快跑起來,高聲唱道:“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歌聲在河面上回蕩,良久方才平息。

        過了河陽橋,王文佐等人便沿著驛路一路向范陽方向而行,借助唐朝發達的郵驛系統,王文佐在前行的同時,不斷以行軍元帥府的名義發出軍令,勒令河北為數不多的府兵抽調兵馬限期內趕往范陽,并命令通過運河向范陽轉運糧食軍資,而王文佐自己的行軍速度并不快,一天至多不過三十里上下,毫無軍情緊急的樣子。不過無論是沿途官吏還是同行的幕僚都覺得這很正常——一來本來就沒有多少兵馬,跑的快范陽那邊集結沒有完畢去了也是白搭;二來沛王年紀還輕,若是行軍太快的話,未必吃得了苦;三來遼東的情況雖然不太妙,但薛仁貴也是宿將了,而叛軍雖然人多,但分屬各部,聯合不起來,唐軍雖然無力剿滅,但控制住幾個要點的能力還是有的,也沒到十萬火急的地步。

        而作為名義上的行軍元帥,沛王李賢的神經漸漸松弛了下來,原先預想中的數日不食,兼程而行沒有出現,反倒是第一輛四輪馬車給他帶來了極為舒適的體驗——相比起他過去做的兩輪馬車,不但四輪馬車的空間要大多了,更要緊的是,新式四輪馬車的減震系統即使在坑洼不平的黃土驛路上,也能給乘坐者相當不錯的乘坐體驗。李賢甚至可以在車里一邊看書吃水果喝茶,一邊趕路,若是換了兩輪馬車,趕路一天下來乘坐者的骨頭架子都要顛散了,更不要說茶水了。

        不過他還是為王文佐的遲緩行動感到奇怪,在他的記憶中,勝利總是和大將的果決和迅速聯系在一起的,而他現在與其說是在行軍,還不如說是郊游。這樣也能平定遼東的叛亂?難道他另有打算?李賢的疑慮與日俱增,雖然他將其掩藏在沉著冷靜的面具之下,但它依舊存在,并隨著他們跨越的每一里路不斷增長。白天他焦慮不安,晚上則輾轉反側,路旁每一點異常的動向,都令他不禁咬緊牙關。

        “這就是高雞泊了!”王文佐指著遠處閃閃發光的湖面道:“再走一段就是夏王廟了,今天我們就在那兒宿營!”

        “夏王廟?”李賢在腦海里搜索了一會兒,卻沒有找到這個名字:“為何今晚不在驛站附近宿營?以我們的行軍速度應該不至于趕不上的吧?”

        “那是自然!”王文佐笑道:“夏王廟是臣上次來長安時路過的地方,今日臣想要故地重游一番,所以就打算在那兒宿營!”

        “愈來愈像是出外游玩了!”李賢腹誹道,面上卻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既然是這樣,那就這樣吧!”

        日近正午,夏王廟進入了李賢的視線,雖然他嘴上并不在意,但還是很仔細的打量了下那座“夏王廟”,不過很快他就失望了,那只是個土坡上的兩進院子,周圍有些草棚子,這和他在長安時出城巡游時看到的鄉下土廟沒啥區別。難道王文佐就為了這個土廟要住上一宿?李賢的心中大喊道,不過他還是沒有說出口,放下窗簾,重新閉目養神起來。

        王文佐并沒有注意到馬車上少年的腹誹,他跳下馬,登上土坡。廟門口早已站著身著麻衣的廟丈老漢,他早已被路過人馬的喧囂動靜驚動,戰戰兢兢的站在門口,等候貴人的來臨。

        “在下王文佐!”王文佐拱了拱手:“上次去遼東時曾經路過貴廟,給夏王上了香,老丈還請我吃了廟后的棗,甜的很呢!老丈可還記得我?”

        那麻衣老漢小心翼翼的上下打量了下王文佐,突然一拍大腿:“對,對,老兒想起來了,是您,幾年前您從這里過,還送了老兒一錠金子,讓老兒給夏王和劉將軍重塑金身!原來是您來了,看樣子想必是高升了吧?”

        “哈哈哈哈!”王文佐被麻衣老漢質樸到有些粗鄙的話弄得大笑起來,他抖了抖自己身上的官袍:“是呀!托老丈的福氣,我是升官了,都穿上錦袍了,著實是祖墳冒煙了!”

        “哎,話不能這么說,老兒有什么本事能保佑您升官,定然是夏王和劉將軍保佑的!”聽到王文佐的親切話語,老兒原有的局促不安也漸漸消失了:“看您現在的儀仗人馬,官不比刺史小了吧?”

        “不小,不小!”王文佐笑道,他將自己官袍的下擺塞到老兒的手里,讓其搓了搓:“你看這身袍子,比刺史還大點呢!”

        “比刺史還大!那可真是了不得了!”麻衣老漢怯生生的碰了碰官袍,就又收回手來:“這可是大喜事,王官兒您這次來一定要再去給夏王和劉將軍上柱香,讓他們保佑你再升一升!你當初給我那錠金子我可沒花在自己身上,都花在這廟里,你看看就知道了,那神像是請高手匠人來重新塑的,別提多神氣呢!”

        “好,好!”王文佐也不推讓,隨著麻衣老漢進了廟,來到神像前,看得出來這廟里的擺設花了不少心思錢財,神像也是威風凜凜,比自己上一次來完全是鳥槍換炮了,那老漢即便沒把全部的錢都花在神廟上也是大部分。王文佐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討了香來先對竇建德和劉黑闥拜了拜,然后才隨老兒到了邊上耳房奉茶,喝了幾口才問道:“夏王廟的香火這兩年如何了?”

        “好,愈來愈好了!”麻衣老漢將一盤棗子放在王文佐面前,笑道:“四里八鄉的都來拜祭,每月都有兩次在這周圍趕集,小老兒也憑借這個,做點小買賣,不但能養活自己,還連帶著一個渾家!”

        “哦?那是好事呀!”王文佐揮了揮手,從桑丘手中接過一個托盤,放在麻衣老漢面前:“這里有兩匹粗帛,給老丈和您夫人做一身衣衫,這帛雖然粗了些,但比起麻衣還是舒服多了。另外還有五貫錢,兩貫是香火錢,三貫是給您的茶水錢!”

        “那怎么好意思呢?”麻衣老漢看了看托盤上的粗帛和銅錢,蒼老的臉上不禁有些扭捏:“老兒這杯粗茶,哪里值幾貫,能有個三五文頂破天了!”

        “呵呵!”王文佐笑道:“老丈,你若覺得這茶水錢多了,那你就幫我做件事情,便不虧心了!”

        “老兒幫您做事?”麻衣老漢笑道:“您又在開玩笑了,您手下健壯漢子那么多,有什么事情要我一個窮老漢做?”

        “你莫急!”王文佐笑道:“你還記得那個劉七嗎?”

        “劉七?”麻衣老漢想了想后點了點頭:“記得,不過有年頭沒見到他了,想必已經死在哪里了!您要找他?”

        “差不多!”王文佐笑了笑:“但不是找他這個人,而是像他這樣的人,我都要!”

        麻衣老漢被王文佐弄糊涂了:“不是找劉七,而是像他這樣的人?您這是什么意思?”

        “就是像劉七這樣有勇力,有志氣,卻沒有進身之階的鄉里豪杰!”王文佐笑道:“也不瞞老丈,我這次經過這里是要去遼東打韃子、打蠻夷,手下缺的就是有本事的好漢子。燕趙之地素來豪雄甚多,我欲借燕趙壯士之力替天子解憂,若有愿隨我出征之人,不限出身,不限名望,只要有志勇膽魄之人皆可。吾不吝財貨官爵,當令其富貴,酬其功勛!這樣的人這里應該不少吧?”

        “不少!”王文佐這番半文半白的話老漢也就聽得似懂非懂,不過說當地好漢子多不多這句話他聽明白了:下意識的挺起了胸脯:“您是希望他們投軍是吧?不過老兒口拙,也不知道您的名號官職,還有,怎么投軍?我都不會呀?”

        “無妨,這個我已經想好了!”王文佐拍了拍手,讓盧照鄰送過來一只卷軸:“待會您把這榜文掛在夏王廟的門上,下次趕集時自然有人會念。至于投軍,只要六月前能趕到范陽即可,這榜文便能當做憑據,沿途在驛館還能免費吃住!”

        “只要掛在門上就可以了?還能當憑據在驛館免費吃住?那這個成!”老漢聞言大喜,他小心翼翼的接過卷軸:“不瞞您說,要不是老兒已經老了,要是年輕個二三十歲,我也不守著這夏王廟了,跟著您去遼東,博一把富貴去!”

        “哈哈哈哈!”王文佐聞言大笑起來:“無妨,老丈您留在這夏王廟,好好供奉香火,讓夏王和劉將軍保佑我能夠平定遼東,也是一番功勞!”

        王文佐又拜祭了一番夏王和劉將軍,才出的廟來,盧照鄰低聲道:“大將軍,您此番作為雖然能得河北豪杰之心,但只怕傳到長安去,也會惹來不少閑話!”

        “你錯了!”王文佐笑道:“就算我什么都不做,朝廷也會有不少人說我的閑話!裴居道要是連這個機會都不知道抓住,那未免太蠢了!”

        “話是這么說!可還是有不一樣的!”盧照鄰苦笑道:“不瞞您說,與我同來長安的那些士子們要么在您的幕府里,要么就各自回鄉,募集壯勇,想必過不了幾日便會來投,您根本不會缺人手又何苦這么做,授人與柄呢?”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72280692/79142879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鹿邑县| 大悟县| 孝感市| 锡林浩特市| 双城市| 肥东县| 江口县| 阜平县| 荣成市| 县级市| 邵武市| 类乌齐县| 永嘉县| 常德市| 开江县| 鄂托克前旗| 浏阳市| 皋兰县| 廊坊市| 双鸭山市| 安化县| 资溪县| 芜湖市| 神木县| 昌图县| 固阳县| 广河县| 陕西省| 新郑市| 晋城| 汉沽区| 达州市| 湘西| 改则县| 当涂县| 昭苏县| 上杭县| 类乌齐县| 含山县|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