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秦悅番外1照片里的人,現在過的怎么樣?
五歲之前她叫于清悅,五歲之后她爸媽準備結婚了,爺爺奶奶說,你倆都忙,不生二胎可以,我們不是沒文化的老年人,但是孫女必須改姓。
至于為什么是必須改他們也沒說。
她媽對于她姓什么也無所謂,于是她就變成了秦悅,至于清去哪里去了,她自己做主給去掉了。
她兩歲她媽就開始讓她背詩,三歲開始認字,五歲的時候已經會寫一些簡單的字了。
學寫字需要認識會寫自己的名字,寫字在當時的她來說太難了。
本來姓于還好寫一點,改成姓秦,難度增加了好幾個檔次。
有改名字的機會她就哭著鬧著把清去掉了。
只是少寫一個名字里的字,未來她的作業沒有少寫。
她爸很忙很忙,忙項目,忙研究,她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她媽帶的。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很小,她需要學習的東西特別多。
她學畫畫,學跳舞,學樂器,學書法。
然后還要從小開始學外語,文化課還的名利前幾,稍微退步,她媽就得著急,幫她報補習班,請外教老師。
周圍的人都說她成績很好,很聰明,是個小天才。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知道,其實自己就是個智商正常的普通人。
沒有遺傳到爸爸的智商,是媽媽最不愿意接受的事。
然后她心里叛逆的種子,開始埋下。
十歲,她第一次離家出走。
沒走遠,從學校到江雪阿姨家。
江雪阿姨是她最喜歡的人。
也是最想成為的人。
就是在門口差點保安沒讓進,還是她帶了電話手表,給江雪阿姨打電話,才被保姆阿姨接進去。
那天江雪阿姨不在家,出差了。
江昕爸爸也出差了。
為此江雪阿姨還特意打了個電話過來,詢問了她事情的來龍去脈。
“我不想回家,補英語的老師還在家里等著,補完我還要練琴,我好累。”
“那今天就在阿姨家休息一天,我和你媽媽說好了,她明天早上過來接你上學。”
江昕在她身后的江昕突然驚呼:“媽媽!!你不是出差嗎?”
“是啊,怎么了寶貝。”
“你出差,爸爸也出差,你怎么和爸爸呆在一個地方!”
“是啊,她們一個城市。哈哈。”江雪阿姨才露出江昕爸爸的臉。
“你們出去玩不帶我!”江昕生氣的說。
“我要不是發現下午爸爸給我打視頻背景和你一樣,你估計還還不告訴我!”
“你不是要上學嗎?回去幫你帶禮物。”
然后江雪阿姨交代她,幫忙看看江昕動作業寫完沒,趕緊掛了電話。
江昕向她抱怨,上學太煩了。
自從上一年級后,沒有辦法經常請假,父母出去玩都開始不帶她了。
江昕說完覺得不對,“你比我累多了,我很佩服你,不過秦悅姐,我覺得你應該為自己爭取!”
“你可以和于娟阿姨說出你的想法,態度堅定些,表明你的決心。如果你媽媽還不同意,你就到我家來吧,做我姐。”
她笑了笑說:"好。"
然后她們兩個人聯機玩了一款好多同齡小孩子都玩的游戲。
游戲很好玩,但是看著時間一幀一秒的過去,她開始有負罪感。
詢問江昕動作業寫,得知她作業做學校就寫完了,然后就是她看書,她把自己的作業補完。
用了最快的速度。
寫完后,她還看了書架上江阿姨的小說。
沒有在規定的時間段入睡,但是一早還是早早的起床。
收拾好書包,等她媽接她去上學。
在車上,得知她雖然玩了,但還是把老師布置的作業都寫了,她媽媽夸贊了她,然后兩人協商了一路,她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學著江昕用理直氣壯的語氣和態度。
媽媽沉思了會,最終決定,把跳舞,樂器,這兩個的課程取消。
她很開心,她也算是為自己爭取了一點小小的權利。
她和江昕是一個小學,一個初中,一個高中。
但是她們能玩這一起的日子卻很少,偶爾雙方父母一起出去玩,他們才有見面的時候。
就算這樣,江昕比她小,她依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她初中的時候,那個時候自媒體盛行,她開始偷偷的拍一些自己唱歌的內容發到網上。
有了一定的粉絲基礎。
同時因為學業的分心,成績落下很多。
她媽不讓,她就偷偷的。
斗智斗勇,兵荒馬亂。
隨著她的年齡增長,用她媽媽的話,秦悅怎么越長大,越不聽話了。
長大的她開始有叛逆心理,她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價值。
她不希望過父母安排好的日子,而是選擇更自由自主的生活方式。
她和父母會有一些觀點上的差異,與父母的思想相左,她開始有想反叛父母證明自己的沖動。
她也確實這么干了。
初中踩線上了重點高中,高中開始吊車尾。
會頂嘴,會賭氣。
“你再這樣下去,就送你出國了,不然你這成績,可能也上不了國內好的大學。”媽媽憂愁的說。
"好,我要出國。"她肯定得對父母說。
輪到父母開始討論這種可行性。
她像被困住的鳥,期望出國后能放飛自我。
一開始出去,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自由。
語言,食物,她的瞳孔,發色,都和這個國家本土的不一樣。
她有點后悔出來,有點想家。
想爸爸,想媽媽。
但是少年人的驕傲,不會讓她把這些示弱的情緒告知父母。
她慢慢的也習慣并且熟悉國外的日子來。
她開始參加社團,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樂隊。
她在樂隊里擔任女主唱,她小時候學的樂器又被她撿起來。
她又學了新的樂器。
她和樂隊里最帥的貝斯手談了戀愛。
她的青春變得耀眼,又張揚。
她大學選了一所藝術院校,沒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她先是學音樂,又覺得自己天賦不夠,轉專業到傳媒專業學編導。
畢業后工作一年,她又繼續讀研,一邊讀研,一邊工作,研究生畢業后,電視臺實習工作了一年多,實在太想念媽媽做的飯,因為年齡漸長,心態平和了很多,叛逆被成長磨平,從而選擇回國。
回國后,她進了當地的電視臺,她成為了一個年輕的編導。
她的個人社交賬號從初中就開始經營,這些年在國外,依舊在分享著自己的生活。
她在家里翻看她媽媽的相冊看到了一組在煙火下拍下的四人合照。
(https://www.dzxsw.cc/book/72275737/282117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