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湮滅》
,
“月20日傍晚,警方接到報警并在光華區一處廢棄廠房內發現了一只被嚴重燒毀的行李箱。據悉,該行李箱內裝有一具被燒毀的無頭尸體。經過法醫判斷,受害者是一名年輕女性,年齡大概在20歲左右。警方初步判斷這是一起殺人焚尸案件。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當中。我臺記者將對此案……”
月21日晚上九點多,田蕊正窩在沙發上翻看最近剛買的一本懸疑小說。聽到當地電視臺播報的晚間新聞,她抬頭看著電視,好奇地問顧淞,“這個案子是不是夏時他們正在調查?”
“哦,好像是吧……”顧淞心不在焉地瞥了一眼電視,繼續趴在地板上做俯臥撐。
“看你的樣子好像不怎么關心這個案子啊?”
“我關心那個干嗎,跟我又沒關系。”
“是嗎?”田蕊半信半疑地小聲嘀咕了一句,隨后又問道,“你最近都不用去刑警隊幫忙了嗎?”
“我要在家陪你啊!”顧淞撐著地板坐了起來,笑著對田蕊說。“再說最近又沒有什么棘手的案子,他們用不著我。”
“是嗎,我看新聞里這個案子就挺棘手的,而且性質相當惡劣。”
“性質惡劣的案子不一定難調查,主要還得看線索多不多。如果有需要,夏時肯定會打電話找我,既然他沒有……”顧淞的話還沒有說完,放在沙發上的手機就十分配合地響了起來。田蕊拿起手機一看,屏幕上顯示的正是夏時的名字。
“瞧,說曹操曹操到,看來某人的假期很快就要結束了。”田蕊把手機遞給顧淞,臉上露出些許無奈的表情。她何嘗不希望顧淞有更多的時間在家陪她。可她心里很清楚,破案抓壞人才是顧淞最喜歡,也是最應該做的事情。
顧淞接過手機,不太情愿地按下接聽鍵,“我說夏支隊長,殺人焚尸那案子你剛接手就來找我,這不太合適吧?”沒等夏時開口,顧淞便開門見山地說道。
“殺人焚尸?”夏時被問得一頭霧水,頓了幾秒才反應過來,“我找你有別的事兒,不是破案。”
“你找我還能有什么事兒啊,難不成是請我吃飯?”
“說對了,就是請你吃飯。你明天晚上能出來嗎?”
“什么情況?”顧淞知道夏時不會無緣無故突然請他吃飯,一下子變得警惕起來。
“你緊張什么,我又不會把你怎么樣。明天霍老師過生日,一起出來吃個飯吧。”
“小霍老師過生日?”顧淞之前并不知道這件事,想了想便調侃夏時道,“那你單獨請她吃飯、看電影,順便再開個房什么的,叫我這個電燈泡做什么。”
“誰那么猥瑣啊?我跟霍老師八字還沒一撇呢,你不要亂講。再說我又不是只叫你一個人,若南和孟雨他們都要去。”
“哦,這樣啊,那我也去湊個熱鬧好了。”
夏時把吃飯的時間和地點發到顧淞的手機上,隨后又關心地問道:“田蕊最近怎么樣?明天帶她一起過來吧。”
“行,你等等……”顧淞偷偷地瞄了田蕊一眼,走進臥室關上房門,壓低了聲音繼續說道,“她還是老樣子,每周去醫院做兩次透析,目前也只能這樣維持了。”
“你不打算再讓她做一次移植手術了嗎?”
“二次移植的風險很大吧?而且腎源不是那么好等的,除非……”顧淞苦笑了一下,想起自己一年前還親手抓過幾個器官販子。當時,田蕊已經接受了弟弟捐贈的腎源,身體正在逐漸好轉,他站在警察的立場上當然有責任阻止非法器官買賣。
可是現如今,田蕊的身體再次出現了問題,而他也不再是警察了,如果想用最快的方式讓田蕊恢復健康,他恐怕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
見顧淞半天不說話,夏時便猜到了他的心思。身為刑警隊長,夏時不可能直接叫顧淞聯系器官販子,只好安慰他說:“如果想嘗試二次移植,那就一邊做透析一邊等待腎源。田蕊已經受過那么多苦了,我相信老天一定會幫助她的。”
“但愿如此吧……”顧淞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每次聊到田蕊的病情,他的心情都很壓抑,他恨不得把自己的命給田蕊,如果這樣能救田蕊一命的話。
打完電話回到客廳,田蕊已經關掉電視,專心讀起了昨天剛買的那本名叫《湮滅》的懸疑小說。顧淞走到她身邊坐下,輕輕摟過她的肩膀,頗感興趣地盯著書上的文字問道:“這書好看嗎?寫的什么案子?”
“挺好看的,我都看到倒數第三章了。”田蕊說著把書簽夾在書里,歪著頭靠在顧淞的肩上。“這本書寫的是1995年冬天發生在一個小旅館里的搶劫殺人案,據說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案件的兇手應該是前一天入住該旅店里的兩名客人。那兩個人殘忍地殺害了旅店的老板、老板娘、老板的母親以及老板不到一歲的女兒,另外還有一名住在該旅店的客人被殺害。由于當時那個年代辦案條件有限,警方花了很多時間,甚至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尋找那兩名犯罪嫌疑人,但是……”
“但是什么?”顧淞正聽得津津有味,不禁急切地問道。
“我不小心看了劇透,直到這本書寫完,那兩名兇手也沒有落網。”
“原來是個懸案吶。那現實生活中,案件的兇手應該也沒有落網吧?”
“這我就不知道了。我試著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并沒有找到與之有關的信息。可能是作者的改動比較大,小說的內容跟真實案件有些出入;也可能是案子過去的時間太久了,網上沒有這方面的信息……”
田蕊沉默了片刻,忽然想起了什么事情,扭頭看著顧淞問:“對了,夏時給你打電話不是找你去破案的嗎?”
“不是啊。”顧淞搖搖頭說,“明天有個同事過生日,夏時叫我們去吃飯。”
“是夏時的女朋友嗎?”
“目前還不算。我這么跟你解釋吧,小霍老師是夏金鈺給夏時介紹的相親對象,也是夏金鈺的老師,專門研究犯罪心理學的。前段時間我不是回刑警隊給夏時幫忙嘛,小霍老師作為犯罪側寫師,跟我一起加入了專案組。原本我們三個人對破案都挺有信心的,誰知那該死的案子到現在還沒理出頭緒呢。”
大概一個月前,孟雨曾在專案組會議上提供了一條重要信息:當年親手偵辦過章果兒失蹤案的陳濤警官在十月中旬的時候接到過一個奇怪的電話。打電話的人告訴他說,章果兒的尸骨已經找到并且被很好地安葬了,感謝他為了這起案件的付出以及多年來對這件事情的惦念。
根據這條信息,警方推測給陳濤打匿名電話的人很可能是章果兒的近親屬。然而經過周密地調查,警方排除了這些人作案的可能,于是顧淞順理成章地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章果兒已經“跳江自殺”的父親,章安建。
2014年1月9日,在章果兒失蹤后的第1399天,章安建在家中留下了一封遺書,從此杳無音信。他在遺書中表達了自己對妻女的思念,并明確交代自己會跳江自殺,希望家人能夠理解并原諒他的做法。
事后,章安建的尸體自然是沒有找到,但的確有人目擊到章安建于1月9日深夜獨自一人朝跨江大橋的方向走去。若不是因為那個匿名電話,根本不會有人想到章安建可能還活在這個世上。但問題是,如果一個人留下一封遺書并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他又沒有死的話,這一切該如何解釋呢?
答案只有兩個:一是章安建原本打算自殺的那天晚上遇到了某個突發狀況,導致他沒有自殺成功,而他又不想繼續過之前的那種生活,于是趁機遠走他鄉;要么就是他早有預謀,打算用假死來隱藏自己的身份。
顧淞的推測似貌似有那么一點兒道理,但霍妍這一次卻并不贊同顧淞的觀點。她認為陳警官接到的匿名電話是兇手故意使用的障眼法,目的就是想把警方的調查視線轉移到一個已經死去的人身上,耗費警方的時間。
盡管如此,夏時還是做了較為長遠的打算。他詳細調查了章安建的人生過往,并派人去了章安建的老家,找到章安建的父親,采集了老人家的dna,便于以后發現新的線索時用來比對。
案件進展到這里似乎已經無法再向前推動了。刑警隊的工作很忙,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案子發生,他們不可能只盯著小丑魚的案子不放。
沒有新的線索,專案組不得不暫時解散,顧淞離開了刑警隊,霍妍則回到學校繼續教書,日子一晃就過去了二十多天。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連環通緝》,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https://www.dzxsw.cc/book/72036/46949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