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各有盤算
夜已深,但汴梁大內皇宮的御書房里依舊燈火通明,當今漢家天子一臉震怒,竹石圖案的盤金線銀地毯上,建安紂黑兔毫茶盞碎了一地,茶水盡皆潑出,一旁伺候的宮人嚇得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小葉紫檀山水雙面浮雕屏風后緩緩轉出一宮裝麗人,身著金鳳繡碧霞煙羅衫,下束粉色團蝶百花百褶裙,手挽銀色輕軟霧紗,云鬢間斜插的一支七寶珊瑚釵正隨其蓮步輕移不住顫動,但神色間卻極為凝重。
宮人如臨大赦般迎了上去,低聲稟報道:“奴才見過嫻貴妃娘娘,可把您盼來了,皇上正大發雷霆著呢!”
嫻貴妃略略掃視了一眼周遭情形,示意宮人退下,姍姍行至天子身邊,溫言說道:“圣上何事憂心,可否說與臣妾聽聽?”
天子猛地一推龍案前的信札,依然怒氣沖沖:“你瞧瞧,這是蒙古國的書信,區區蕞爾小國竟敢如此放肆!”
嫻貴妃輕聲說道:“后宮不得干政,臣妾哪敢逾禮。”她邊說邊又替皇帝斟了一盞茶。
天子臉色稍緩:“放眼整個后宮就數嫻貴妃最知書得體,能和朕說上幾句體己話。”
嫻貴妃輕笑道:“那是皇上看重臣妾。臣妾深居后宮,不懂前朝之事,只能陪皇上嘮嘮家常,解解悶罷了。”
天子嘆道:“愛妃既不愿自行翻看,朕便說與你聽。想我朝立國數百年至今,這小小的蒙古素執臣國之禮,但近年來趁著我朝與遼國戰事不斷之隙,屢屢犯我邊境。寡人本不欲多線開戰,可他們竟然如此不識好歹,蒙古國君在信中口出狂言,聲稱近日有中原江湖人士南下大理,欲與蒙古平南王爭奪一批源自大理王朝的財寶。”
嫻貴妃奇道:“大理早已滅國,這財富從何而來?”
天子不屑道:“朕也是從神英大將軍處聽得,大理王朝覆滅后,皇室遺老暗中將一批財寶秘密藏于某處,留待日后復國之用。近日也不知這消息如何傳出,惹得各路人馬紛紛覬覦。江湖草莽也就罷了,可笑的是堂堂蒙古國君居然也深信如此謠言!”
嫻貴妃“哦”了一聲:“神英將軍徐開本就是江湖人士出身,難怪知曉內情!
天子忿忿道:“但蒙古皇帝竟在書信中威脅朕,若那幫江湖高手執意與其爭奪寶藏,他便要發兵我朝!”
嫻貴妃臉色一變,冷笑道:“這分明是趁我軍與遼國交戰難以分身之際妄圖趁火打劫,換作平時區區一個蒙古怎敢有此舉動!”
“愛妃到底見識過人,蒙古正是存了這等歹念。只是目下與遼軍之戰我方并不占優,若蒙古再趁亂進犯,只怕朝野上下愈加動蕩不安。可若任憑蒙古一蠻荒小國肆意冒犯我天朝神威,朕又實難咽下這一口惡氣!”天子恨聲道。
嫻貴妃妙目一轉:“臣妾倒有一愚策,但唯恐是婦人之見,入不了天子法耳!
“愛妃這是什么話,快快說來!
嫻貴妃瞥了一眼照拂的宮人,示意其盡數退下,方附在天子耳邊悄悄細說一番,但見天子愁容逐漸舒展,不住點頭稱妙……
萬里之外的西夏國都興慶,朝野震動,君臣分成兩派,戰與不戰俱是為難,究竟作何抉擇雙方各執一詞。
而在茫茫漠北大草原上的大遼上京林潢府,耶律皇帝躊躇滿志,遼軍鐵騎所向披靡,將漢人軍隊殺得落花流水。他在腦海里描繪了一幅美妙的場景,繁華富庶的中原大地已盡數歸己管轄。
表面上看,似乎唯有偏遠小國蒙古置身事外,但大汗心中實則比誰都蠢蠢欲動,迫不及待地等著坐收漁利,在這蕓蕓亂世中分一杯羹。
(https://www.dzxsw.cc/book/71722271/3124736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