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恐怖的當量
對于這個時代的人們而言,要想進行大范圍的全域性的信息傳遞,最高效的方式仍然是通過廣播電臺。
如果裕仁能夠再解除軟禁的第一時間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講話,那么對所有的日本軍人和平民來說,戰爭可能就真的結束了。
可是非常遺憾的是東京地區的廣播系統在第一次天罰中被摧毀,板垣征四郎和杉山元重建的大本營也不具備發表全國性廣播講話的能力。
通過電臺給各個部隊下發命令,要求放下武器、停止抵抗,這樣的方式終歸比不上能夠直接聽到神權天皇的聲音更讓人信賴。
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的師團長們不斷地往大本營發電報詢問,盡管他們絕大多數人心中都希望這樣的命令是天皇直接下達的,而不是大本營發生了變故。
因為在接到命令的那個瞬間,這些將軍們也深深地松了口氣。
曠日持久且無任何希望的戰爭終將要結束了嗎?
冷靜下來之后,他們又不大敢相信天皇陛下竟然會下達無條件投降的命令,因此開始反反復復的詢問。
在這個過程中,部隊的士氣已經混亂了。
將無戰心,士無斗志。
很多人都在徘徊,猶豫和茫然。
板垣征四郎親耳聽到了天皇陛下要求他放下武器就地投降的聲音,掛斷電話之后元帥閣下陷入了長久的沉默,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
萎靡不振的參謀長岡崎清三郎中將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他真的以為戰爭就此結束了,他們都能夠活下來。
緊接著第二總軍所屬之第15方面軍的11個師團和三個旅團的主官都向第二總軍司令部發來確認命令的電報。
司令部里的電臺滴滴嗒嗒地響個不停,同時電話也快要被打爆了。
岡崎清三郎中將期待地看著元帥閣下,希望他能夠聽從天皇陛下的命令,下令整個第2總軍放下武器,停止一切抵抗行為。
他的目光看似在盯著作戰地圖,實際上卻沒有聚焦,空洞一片。
時間在猶豫和沉默中一分一秒的流逝著。
直到地面防空部隊發現有轟炸機群正在飛向日本腹心,中夏的海陸兩軍也擺出了陣勢,似乎隨時都要攻過來。
萎靡不振的岡崎清三郎的臉色變得通紅,他幾乎可以肯定中夏要在今天對日本進行二次天罰,同時地面部隊和海上部隊也要開始大規模的攻勢。
電話和電臺的聲音更加急促了,岡崎清三郎中將焦急地看著板垣征四郎。
現在下令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或許能夠讓中夏人停下動作,挽救大日本帝國。
可是板垣征四郎仍然不為所動。
身處前線的第15方面軍司令國武三千雄大將神色異常的焦急,額頭汗水滾滾而下。
通過望遠鏡,他能夠看到前方中夏陣地上的騷動,煙塵滾滾,一看就是有大規模的裝甲部隊在集結。
偵察機不斷地出現在第十五方面軍陣地的上方,似乎是在為即將進行的炮火準備和轟炸校準目標。
另外,國武三千雄中將也知道有一支轟炸機編隊正在前往日本核心區。
他們的行動大搖大擺,根本就沒有打算隱藏行蹤。
板垣征四郎的猶豫使得整個第二總軍都跟著彷徨無措起來,國武三千雄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但是沒有板垣征四郎的明確命令,他是不敢下達放下武器投降命令的。
所有的日本軍人都處于舉棋不定的猶豫茫然之中。
日本民眾正在倉皇的逃離大城市,有人不經意的抬頭望天,發現有幾個黑影正高速掠過頭頂的天空。
發現此奇特景象的民眾愣了十幾秒鐘之后才驚恐地大叫起來。
他一邊向森林里跑,一邊下意識地指向天空。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頭頂的轟炸機,逃難的隊伍變得更加混亂無序了。
原子彈的威脅成了他們每個人心頭的噩夢,加之地震和火山噴發等一系列末日之兆,人們的心臟變得更加的脆弱,經不起絲毫的刺激。
人群四散奔逃,不久后大路上便只剩下被拋棄的被褥、衣服等臟東西。
轟炸機快速飛越日本領空,坐在超級空中堡壘里的金上將、莫洛托夫、戴高樂、鐵拖、科莫羅夫斯基等人全部注意力都在前方的同溫層堡壘轟炸機上,沒有人去留意地面人群的四散奔跑。
莫洛托夫等人本來是拿著記事本的,打算將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記錄下來,以供本國的原子彈研究小組參考。
可是在登上飛機前,所有能記錄文字的東西全部被中夏方面收繳,他們只能將接下來看到的東西記在腦海里,回去再行復述。
21個外國正要乘坐兩架超級空中堡壘,一架同溫層堡壘裝載原子彈,另外兩架同溫層堡壘進行數據收集和觀測。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中隊的二代噴氣式戰斗機護航。
在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將抵達京都上空,超級空中堡壘里的中夏科研人員對外國政要講解道:
“諸位知道我國為什么將二次天罰打擊的地點選在京都嗎?”
莫洛托夫、戴高樂等人下意識地搖頭。
科研人員繼續道:
“因為基本上所有的日本城市都遭到了我國空軍的地毯式轟炸,城市建筑和軍用民用設施處于半癱瘓或是全癱瘓的狀態。
選擇這樣的目標無法準確地測算出原子彈的威力,而京都是所有日本城市中保存最為完好的。”
外國政要若有所思的點頭,原來這其中還有那么多的講究呢,真是讓人意外。
科研人員隨后又輕飄飄地補充道:
“京都是所有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是他們的文化起源點,有著大量的神社、佛閣,有著各種各樣的歷史古跡,在東京建城之前,這里一直是日本人的首都。
日本人甚至大言不慚地稱之為“千年古都”。
哼!”
外國政要們不斷的交換眼神,心中的驚詫和佩服越來越多。
選擇京都作為二次天罰的地點,不僅是為了更好的評估原子彈的威力,更是為了消滅日本的文化,打掉他們的精神信仰。
讓這個民族的歷史消失于原子彈的打擊之下,讓他們再無機會翻身。
想清楚這些問題之后,各國代表的神色開始變得凝重和若有所思起來。
阿根廷代表有些期許和緊張地問道:
“馬上抵達目標城市上空了,能告訴我們即將投下的這枚原子彈的當量嗎?”
其他人也被這個問題吸引,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夏科研人員。
投在東京那枚原子彈的當量為3萬噸TNT,已經過去幾個月了,中夏的相關技術肯定取得了進步,這枚原子彈的當量也肯定更大。
科研人員看了一眼舷窗外的景色,碧空如洗,萬里無云,隨即微笑說道:
“威力并不是特別大,只相當于區區5萬噸TNT的量。”
“區區五萬噸???”
莫洛托夫差點被氣的吐血,這是過于狂妄還是看不起人呢?
蘇維埃聯盟的原子彈研究小組剛剛成立不久,相關理論研究也剛剛起步,原子彈到底是個什么樣子?聯盟的科學家還在摸索。
中夏竟然已經能夠說出區區五萬噸這樣的話來了,聽得莫洛托夫等人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暗暗撇了撇嘴。
投彈進入了最后的五分鐘倒計時,同溫城堡壘里的戰士們全神貫注地坐著投彈前的準備工作。
超級空中堡壘里的21個外國政要暗暗攥緊了拳頭,全身緊繃,等待著震撼的天罰降世。
在中夏人員的提醒下,外國政要紛紛戴上了厚厚的護目鏡,目光被黑色的鏡片遮擋。
超級空中堡壘已經停止了向前飛行,停在一個絕對安全的位置,老老實實地作旁觀者。
。。。
中夏北海艦隊的旗艦為超級航空母艦燕云號。
燕云號和另一艘超級航空母艦關東號的艦島上站著大量的外國代表團成員,他們人手一個望遠鏡,關注的目標不是日本海岸線,而是北海艦隊里的各種艦船。
北海艦隊已經擺出了攻擊陣型,外國代表剛好借此機會觀看各種新式艦船和新型武器。
數百艘軍艦鋪在海面上,讓蔚藍的大海帶上了鋼鐵的顏色。
艦隊司令楊萬全不去關注外國政要的反應,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指揮作戰中,爭取將總參謀部制定出的新型戰略戰術完整的展現出來。
以達到熟練新裝備、訓練士兵之目的。
艦隊里的官兵人人臉上帶著亢奮神色,他們厲兵秣馬許久,但自始終得不到走上戰場的機會。
而今海軍又成了攻擊的主力,還有大量的外國軍政官員在一旁觀看,戰士們全都卯足了勁,只等艦隊司令一聲令下,將以一往無前之氣勢沖上日本海岸線。
陸上前線,上千枚用于炮火準備的榴彈炮炮口已經指向了天空,目標諸元早已確定,炮彈入膛。
坦克裝甲車等組成的鋼鐵洪流靜靜地陳列在戰線的后方,不動如山。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京都方向的雷鳴巨響。
(https://www.dzxsw.cc/book/71712299/8145339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