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百貨大樓,還有蘇式居民樓
為張瑜的圣路易斯城,用空間門運輸完了野牛還有物資,然后又幫他向內閣,在明天的流民份額里面,要來了一批人口以后。
孫勝就和這位城主大人一起,向城區走了過去。
圣路易斯城自從建立到現在,孫勝其實也都還沒有,好好地看過,他們在這里的建設成果。
沒有辦法,這些天里面,孫勝天天都忙得要死。
不是在城區的外邊挖護城河,就是要急急忙忙地到基威諾半島上面去挖礦。
孫勝在這里停留時間最長的時候。
其實也就是幫他們轉運野牛而已。
所以在城區建設得差不多了以后,孫勝還真的沒有好好地逛過,這個他們在北美建立起來的第一個殖民地城市。
“現在城市的第一期工程雖然已經結束了,不過這其實也只是保證了移民的安全,還有為我們的市場,農場,還有市政廳這樣的地方打下了一個基礎而已。”
牽著那匹大白馬的張瑜,一邊帶著孫勝向城區走著,一邊說道:“我們現在主要建設的地方,是市政廳前面的那條街道。也就是從棱堡進入城市以后,位于城市的正中央,街道最寬的這條大道……”
“在這條街道上面,我們修建了兵營,馬廄,市政府大樓,法院,百貨大樓,招待所,外交大樓,還有銀行,酒樓這些職能大樓。”
“至于在河邊的那里,則是正在修建我們的第一個水力磨坊,水力驅動的木材加工廠,鐵匠鋪,石匠坊,皮具廠,還有藤編、竹編等等的小作坊。”
“這些工坊是用來給殖民地里面的移民提供服務,還有就是可以自己制造一點小工具用的。那些工坊區,就在我們未來通向‘學園都市區’大橋的旁邊,不過現在還只是一個規劃。”
“除了磨坊,還有木材加工廠,鐵匠鋪已經建好了以外,其他還停留在圖紙上面……”
在兩人說著話的時候。
他們已經路過了棱堡的大門,然后來到了一條有有八車道那么寬的街道上面。
這里就是圣路易斯城的主干道。
在街道的兩邊,分別蓋好了幾棟全身雪白的,用鋼筋混凝土修建的兩三層的小樓。
在小樓的外面,都分別被掛上了銀行,招待所,外交大樓,還有市政府,法院,警察局等等的招牌。
其中最大的一棟小樓,是一棟位于城市最中心的十字路口旁邊的,有著八層樓高的水泥大樓。
在被粉刷得通體雪白的大樓上面,掛著一塊百貨大樓的牌子。
“這棟大樓算是我們城市里面最高的一個地方,也是在棱堡被突破后,我們在城里的最后的一個據點。”
張瑜說道:“這棟百貨大樓在三樓以下,都是用半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建成了一圈外墻。在上面的那幾層,大樓外墻雖然只跟普通的樓房一樣厚,而且在上面還有很多的窗戶……”
“但是在這些看起來很薄的外墻中間,現代的工程隊也在里面夾了一層五毫米厚的鋼板。”
“所以光只是這棟大樓的造價,就達到了我們一期工程的一半……”
現在的百貨大樓還沒有開張,里面還有從現代請來的那家小建筑公司的人,在里面裝修。
旁邊的銀行,警察局,還有法院這些地方的大樓,也是差不多。
除了那棟只有兩層的市政府‘大樓’已經裝修完畢,可以入住了以外。
大街上面其它的鋼筋混凝土的大樓都正在裝修。
那些沒有抓牛任務的大明移民。
現在除了到半島更東邊位置的農場那里,種地以外,剩下的人就基本上被張瑜給安排在了城市里面的建筑隊里面。
幫忙現代的那些建筑工人打下手。
還有就是用磚頭,水泥,來給他們自己蓋房子了。
“在街道的商業區,還有市政區的后面……是我們的居民區。”
張瑜指著在市政府后面,正在建設著的一個小花園,對孫勝說道:“這個花園算是居民區還有商業區的分界線,在那里我們打算建設一座道觀,還有就是市政紀念碑這樣的地方。”
“在道觀的后面,通過街道上的‘牌坊’,則就是我們的居民區了……”
在居民區那里,其實就是這前的建筑公司,為移民蓋的那些臨時的活動板房,原來所在的位置。
不過這種在一天之內,就可以蓋好還有拆掉的板房,明顯不可能成為移民們在殖民地的長住房屋。
而且這些板房,孫勝他們也沒有考慮過任何的取暖設施。
所以在冬天來臨之前。
圣路易斯城這里的移民,是必須要用磚塊還有混凝土,給自己壘出可以在冬天保暖,也可以在房子里面升起火坑,還有暖墻的磚石房子的。
而現在城市里正在蓋著的這些房子,最多的也就是這種有三層樓高的紅磚房子。
在孫勝他們面前的建筑工地上面。
現在正有著差不多二十棟,幾乎就和五十年代風格的,蘇聯居民樓一模一樣的三層紅磚小樓,正在建設著。
這種紅磚建的居民樓每層分成了20戶,中間用走廊相連。
每戶都只有三十平方左右的面積。
進門除了一個臥室,還有客廳共用的房間以外,就是在房間后面的陽臺、廚房,還有衛生間的區域。
整棟大樓都沒有浴室。
洗澡要到小區中間的公共澡堂里面去洗。
一般這樣的一戶。
用高低床的話,可以安排得了八到十個的工人。
或者是可以讓一家四口,在這樣的‘一室一廳’里面生活。
在小孩成年之后,當然就需要去買新的房子,或者是讓半大小子分出去住了。
在極限條件下,這樣的一棟宿舍樓,可以住下600名的工人或者是軍人。
不過除了軍營,還有用來上班的農場宿舍以外,張瑜他們當然不會這么做。
甚至就算是軍營,只要你的資歷達到了上等兵的層次。
那么一間這樣的宿舍,他們最多也就只會安排個人,甚至是兩個人住宿了。
而要是到了班長,技術士官,還有斥候這一類的精銳,那就算是一個人分上一間,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理論上原來只需要三棟宿舍樓,就可以把這里的移民全部住完了的樓房。
在張瑜這里,就直接建了差不多二十棟的樓出來。
(https://www.dzxsw.cc/book/71695433/325939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