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九章局勢不妙
雖然戰場進展順利,但是我依然沒有放棄過以外交手段讓阿蘇家放棄阻止菊池家復興的努力。
但是經過兩次嘗試性的接觸,阿蘇家表達的意思非常明確:絕不會放棄肥后的勢力范圍。
這樣強硬就沒的談了,也把以后談判的可能性基本上堵死了,這讓我大為惱火。
而鍋島直茂和相良家使者的交涉也不歡而散。
甚至最后相良家使者離開佐嘉城的時候還放話:讓少弐家好自為之。
我知道這是威脅,以相良家加入阿蘇家同抗少弐來對我進行威脅。
考慮到二者如果聯合,將會對我造成非常大的阻力,于是我不得不開始考慮另一種方案。
那邊是通過米良家和相良家的良好關系來緩和目前緊張的氣氛。
說起米良家和相良家的關系,還要從相良家家督更迭時說起。
弘治元年(公元1555)相良家家督相良晴廣去世,萬滿丸也就是相良義陽繼位,由于此時相良義陽年僅十二歲,所以家中事物由老臣東氏和丸目氏輔佐。
然而到了永祿二年,人吉奉行東長兄和丸目賴美不和,起因是丸目賴美母親的侍婢發生的情愛事件。此事件造成東氏和丸目氏對立,最終導致相良家內亂爆發。
由于東氏有相良義陽的支持,處于劣勢的丸目賴美自知不敵,于是便向河內城主那須武宗、小崎城主那須武晴、向山城主那須武綱求援,那須氏加入沖突。
而那須氏又向日向米良谷的米良家尋求支援,經過利弊權衡,此時的米良家家督米良重治同意了那須氏請求,介入相良家內亂。
米良家和那須氏互換誓書結成同盟后,米良重治率領六百騎出征(這里一騎并不是一個人或一個騎兵的意思,作者記得之前查資料,日本戰國中一騎大概是5-20人左右,絕大多數在15人上下。騎馬武者、步行武士、足輕、雜役等人共同組成一騎)。
(但是此處資料也存疑。按照算法,米良家一個土豪六百騎就有總數近萬人的軍勢,顯然不可能。所以米良家此戰到底出兵多少,值得商榷。很可能僅有600人。)
但是!不知為何,好像是因為親事的原因,米良家和那須氏鬧掰了,于是米良重治聯絡了相良義陽,加入了東氏一方。
如此一來,在這場相良家內訌中,相良、米良一方占據了絕對優勢,并且在獺野原合戰中擊敗了那須、丸目聯軍,結束了相良家內訌。丸目賴美逃到了日向國伊東義祐處。
在此以后,米良家和相良家雙方締結了深厚的友誼,更有甚者,米良家一族的米良半右衛門作為客將侍奉在相良家。
而這時候,正是米良家和相良家的蜜月期,由米良重治代表我向相良家拋出橄欖枝,是最適合不過的人選了。
而米良重治也沒有讓我失望,雖然說他沒有將相良家拉攏到少弐這邊來對抗阿蘇,但是,他也不負眾望的讓相良家的決策沒有過分的偏向阿蘇,而是在討論中立的可能性。
且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目前局勢最好的結果,是相良家保持中立,不摻和少弐與阿蘇家的戰事。
甚至如果少弐家軍勢一直保持強勢,那么很大概率米良重治可以將相良家拉攏到少弐一方,但是之前鍋島直茂的行為又使得這一希望并不太大。
當然了,作為已經定好的菊池家第一家老,米良家也在整軍備戰,米良重治在協調少弐和相良家關系的時候,也沒有忘了協調米良家向相良家借道討伐阿蘇的可能性。
戰場方面,隨著甲斐宗運的出兵,且他沒有分兵,千葉胤誠和少弐元盛二人也意識到憑借二人自身的軍勢力量,面對甲斐宗運是出于劣勢的,于是二人不約而同的放棄正在圍攻的城池,匯合到了一處以應對甲斐宗運的大軍。
經過討論,二人認為如果想要避免之前馬場鑒周強渡山口川的教訓,并且得到戰場主動權,就要越過菊池川。
于是二人在七月十四日匯合后,馬上越過菊池川在米野山上立下營砦。
而幾乎同時,甲斐宗運也到達此地,迅速搶占了南面的國見山扎賬。
雙方各自占領一個山頭,隔著菊池川支流江田川對峙。
然后,均表現出了非常強的進攻欲望,至七月二十三日,這六七天的時間里,少弐和阿蘇兩方爆發了至少三次的大規模交戰,并且互有勝負。
然而令他們驚訝的是,在互相幾乎可以說是拼盡全力,在各個方面做到極限的情況下,仍舊無法撼動對方。并且在這個時候,均發現自己已經無力將進攻支撐太久,因為體力、精神都快消耗殆盡了。
這幾場對陣的結果,可謂是慘烈異常,尤其是在七月二十五日的傍晚,雙方再一次交戰,這次交戰的結果是雙方都付出了巨大傷亡。
最終,由于雙方都損失過度,最終誰也沒有討到好處,各自退兵。
由于雙方短期內打不開局面,誰也奈何不了誰后,又不約而同的在各自駐扎的山上瘋狂修建防御工事,做持久戰的打算。
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少弐沒有優勢。
原因在于,少弐方遠道而來,由于前期的狂飆突進,后續沒有建立完善的補給線,雖然我為這場戰事準備了一萬余人之前幾個月的糧草,但是沒有穩定且的補給線,對戰局將會是致命的打擊。
而且筑后眾的大部分軍勢絕大多數可以說都是傳統的軍隊,自然免不了在途徑之地對附近的怱村進行“強行補給”的搶劫舉動,這又進一步惡化了少弐軍和地頭們的關系。
最重要的,由于要面對甲斐宗運的大軍,千葉胤誠和少弐元盛不得不放棄了各自圍攻的城池,這也導致了大軍目前的狀況是:南面國見山上面是甲斐宗運的阿蘇大軍,北面則是立場明不明確的城家和阿蘇家的鐵桿支持者和仁家。
如果這兩家出兵,那么可以想見,將會是一場大敗,而甲斐宗運這個人在歷史上評價頗高,也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他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反觀甲斐宗運,作為土生土長的肥后勢力,且有北肥后大部分國人的支持,補給方面不必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又是本土作戰,以及阿蘇家作為阿蘇大宮司家的玄學加持,戰意自然非常高昂。
在我接到目前局勢的匯報后,知道出征肥后的軍勢有些危險后,沒有絲毫猶豫立刻下令動員領內3000農兵,由前田慶次、渡邊守綱、蜂屋貞次三人每人帶領一千人。又肥前備三、四、五三個隊,外加旗本武士隊,共計六千人由我親自帶領,即刻強行軍出發加入戰場。
要問本多正重去哪了?他被我派往京都前去接觸拉攏本多正信去了。
歷史上這個時候本多正信是出仕了松永久秀,而永祿之變后他再次選擇出奔。
此時不將他拉攏過來,更待何時。
當然好消息也不是沒有,正室大友孝子和側室色姬幾乎同時懷孕了。
這樣一來,人丁不旺的局面將會改善很多。
(https://www.dzxsw.cc/book/71593150/7501615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