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章禿驢搞事?
一想到西線進展不順。而我又在東線須古城耽擱了好幾天。
這讓我心里非常不爽。這些人就不能消停一點讓我省省心嗎?
我對著吉野元冬揮了揮手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有什么消息,尤其是有馬軍的動向,一定要及時稟告!“
吉野元冬見我如此說,便告退后恭敬的退下了。
看著吉野元冬退下去后,我的嘴角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心里不屑的罵了句:“一群自私自利的家伙!“
我的計劃是讓鍋島清房帶領軍勢和后藤等人的軍隊聯合在一起,共同向著大村家領地進發,本家軍勢直接面對更強大的有馬家,到時候甕中捉鱉,將大村家拿下。
我的計劃再周詳。現在也被后藤貴明這個蠢貨給打亂了,他腦子里只知道拿回原本屬于他的大村家領地。絲毫沒有想到,只要配合本家把大村家拿下,那么大村家領地就成了本家的囊中之物,肯定會拿出一部分領地來補償給他,可謂是雙贏的局面。
就這樣被后藤貴明這個蠢貨給攪亂了。
這種事情,我怎么會允許發生呢?
想著,我都能感覺到臉色變得異常難看。隨即修書一封,狠狠地以肥前守護和出陣總大將之名義斥責了后藤貴明。
至于能有多大的效果,我也懶得去想。
隨即又修書一封,給鍋島清房,讓他謹慎行事。
一切安排妥當后,經過陣議,大軍休整一日后,全軍開拔向龍王垰方向的橫造城進發。
我和大軍緊趕慢趕,終于在第二天傍晚到達高町。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大軍行進至高町時,橫造城守將望風而降。這讓我喜出望外。
連忙讓城將將大軍放入城內,本家軍勢進入橫造城迅速接管城防。
城墻的守軍見我軍士氣高昂,而且人數眾多,竟然沒敢阻攔。
這座城池不大,是一個平城,城門只有兩丈高,但是防御卻很嚴密。如果攻城的話,也起碼可以拖住我大軍兩天。
隨即下令向附近各大寺廟怱村開征矢錢、糧食以及禮錢。尤其向各大寺廟要求派遣僧兵助陣。
一切都很順利,但是到了凈土宗的愿行寺時,遇到了點麻煩。
死活不愿意交出一文錢,一粒米。只愿意派出僧兵助陣。
這讓我暴跳如雷,怒火中燒。
“大膽,本家為維護佛國清凈,出兵討伐逆賊,你愿行寺作為本家治下寺廟,竟然不支持本家討伐大村之行動,是不是想和大村家、切支丹沆瀣一氣,動搖國本不成?!當本家軍勢刀劍不利否?!“我對著愿行寺來的僧兵頭目怒喝。
但是對方的僧兵根本不買賬。直言寺內清貧,連平時吃的糧食都不夠,更沒有任何多余的閑錢。
“你們這些該死的禿驢!“我怒極反笑的心里暗罵。看著他們道:“以愿行寺之廟產,以及周遭百姓供奉,你愿行寺竟然敢說一文錢都沒有?!我看你們不是沒有,而是舍不得錢財!每日讀的佛經就養出來你們這樣的蛀蟲!真以為本家軍勢是去討伐佛敵就奈何不得你們了嗎?你愿行寺不給,我自己去拿還不是輕而易舉,愿行寺真的如果沒有本家便在你愿行寺長跪三天,如果有,那你愿行寺看來就是想和佛敵沆瀣一氣,那你廟產就別要了。“
“哈哈哈,少弐殿下可以試試,你敢動我愿行寺一根汗毛?領內眾生定然饒不了你!”對方依然強硬道。
“你......好大的狗膽!本家軍勢在攻你愿行寺后,定然會派人前去看看到底你愿行寺有多少一應財富!枉周遭百姓時時供奉你等,竟然此時舍不得些財物!“我憤怒的指著愿行寺僧兵怒吼道。
“少拿軍勢來嚇唬我們,如果我愿行寺被你們拿下,便是佛祖之旨意。那我們愿行寺的僧眾也可以往生極樂,倒是殿下到時候領內一揆卻是麻煩的緊。“對方一副豁出去的架勢道。
我見他這么堅決,心中也有些忌憚了,日本佛教勢力實在是太復雜了。不然明治時也不會推出神道教來制衡佛教。
日本的佛教很復雜。
753年鑒真東渡,圣武天皇帶頭受戒,自此佛教在日本生根發芽。
飛鳥時代各國根據圣武天皇的命令,均建有國分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并且以大和國東大寺為本山,目的是用佛法庇佑國家和人民。
鑒真去世以后,高僧最澄來唐求法,入天臺宗,回國創立天臺宗,以比叡山為本山;同時高僧空海入唐求法開創真言宗,在高野山金剛峰寺弘揚佛法。后來的后嵯峨天皇將京都定為國都的同年,御賜京都東寺給空海。
天臺宗和真言宗和南都六宗確定了鐮倉之前的佛教格局。
平安時代的南都北嶺(奈良興福寺、北嶺延歷寺)的格局也是在這個時代確立的。
南都和方式把持著朝政的藤原家有直接關系,而北嶺則是一直以天臺宗為大本營,在恒武天皇遷都時立下大功,在皇室中有著非常深厚的影響力。
尤其是平安中后期地方勢力的興起,寺社在瓜分土地上憑著特權,大幅度的拓展寺廟下轄的寺領。武裝化的僧兵也是此時開始。
但是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催化因素,那便是院政(天皇主動退位為上皇,以不受律令制度約束的狀態把持朝政,將天皇架空),院政時期很多上皇會選擇出家成為法皇。武士法皇下轄的寺院便會以賞賜的形式劃給寺院城內廟產,或者通過分寺,將法皇管不到的莊園的管理、賦稅等特權收歸己有。
這也導致南都北領的斗爭隨著院政、攝關、天皇三者之間的斗爭更加激烈。強橫去平清盛,對方時南都北嶺的寺社之爭都束手無策。而以后火燒興福寺更是將寺社勢力推向了源賴朝一方。
當然源賴朝也沒有虧待他們:大和守護。筒井家,便是寺社出身的大名。
平安后期,社會劇烈動蕩,佛教格局也擺脫了只面向達官貴人的束縛,一些新晉的流派為了發展信徒,將教義加以簡化,盡可能更多的吸引中低層的民眾入教。
如禪宗、凈土宗就是在這個時候從隔壁大宋傳入日本,并在基層得以發揚光大。
而在戰國時代大殺四方的凈土真宗,開創者見真便是出自凈土宗門下。他將門派教義簡化到了極致。
凈土宗是他力本愿。想要成佛,就要專心信仰,口念阿彌陀佛。其他修行靠外界力量,一般都是以佛珠,凈土宗叫日課數珠,全部念完計數男的三萬遍,女的六萬遍,所以稱為三萬凈土。通過不斷念佛來操持信仰,才能往生極樂。
而凈土真宗認為計數也是自力,想操持持戒的心,祈禱神佛滿足以及愿望的心,誦經的心,總之一切都是含有自力,往生決定于信,只有信了本愿,才能往生,而且這個信也是佛給你的。你信阿彌陀佛的慈悲,只要有念佛的念頭出來,你已經往生極樂了,不一定要念出來。
到了戰國時代,寺社勢力扎根越來越深。京都原有的教派之爭會邀請附近的武家勢力介入。(凈土真宗在京都的本山山科本愿寺就被天臺宗信徒和六角家聯合摧毀,時任法主蓮如只能遠走北陸,在加賀走群眾路線,這才有了后來一向一揆的崛起。)
(https://www.dzxsw.cc/book/71593150/7259953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