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象叢生
民國二十二年,當年清水鄉六保有二十名壯丁“幸運中簽”,結果只有兩人“自愿”去當兵,其余的不是托人求情,拖延不去,就是逃之天天。
國民黨專接壯丁的部隊師管區,駐清水鄉半年多時間在全區只接收到四十多名壯丁,上級要壯丁,十萬火急,只得派人到各鄉坐催,限期交齊。
各鄉依葫蘆畫瓢,如法炮制,派人到各保坐催。
保長們無丁可交,但他們上面有人撐腰,手中又有槍桿子。于是,各保都成立了抓丁隊,因此保長甲元名正言順的當上了抓丁隊隊長。
其實,抓丁隊根本不用抓丁,若將抓丁隊的隊員全部送交師管區,不僅可以完成任務,而且絕對會超額完成。
抓丁隊的隊員都是百分之百的合格壯丁,不僅正值當年,而且個個身強力壯,但是就是無人敢將他們送交,因他們與掌權者都有這樣那樣的關系。
所以,人們稱抓丁隊為名副其實的“保險公司”,參加了抓丁隊就是絕對保險的,而且十拿九穩不會自己被送壯丁。
正因為這樣,抓丁隊很“忠于職守”,他們白天站崗,晚上設伏,身帶武器,手持繩索,到處偵察、巡邏,名為査抓“中簽壯丁”,實為斂財交差。
抓不到中簽壯丁時,抓丁隊狗急跳墻,亂抓局外人,先是抓外地來本地賣零工的青壯年,這些人多半是躲丁跑出來的。
后來抓紅了眼,不管是單丁獨子,還是過往客商,只要是青壯年,都是被抓對象,一時搞得關門閉戶,路斷人稀。
保長甲元帶領抓丁隊有一次抓了五人,有三個是本保的,有兩個是外地出來幫工的。
被抓的三名壯丁在被送往鄉公所時,壯丁的家屬依依難舍,哭成一團,不忍分離,跟在身后,象送喪一樣,一路嚎啕大哭。
有一老太婆便是李大娘,一路哽咽,數長數短。她年老體弱,只有一個兒子,兒子被抓走,今后靠何人,哭得更慘。
李大娘哭到鄉公所,磕頭請求放過他兒子,這種請求,無疑與虎謀皮。
氣急之下,李大娘要撞死在鄉公所門前,幸而有人阻攔勸解,才未釀成人命。
國民黨的逃兵,更是抓丁隊的獵捕對象。
某日,夜深入靜,有六名逃兵,路過西山村時被保長甲元的抓丁隊抓獲。
這一意外的收獲,使抓丁隊歡呼雀躍,甲元也是興高采烈。
六個逃兵,可抵交六名壯丁。
保長甲元傳出話來:中簽壯丁不愿去當兵者,每人出十石小米,可不再被送壯丁,安心在家生產。
中簽壯丁聞訊,為了不去當兵,不得不想方設法交清這筆巨款。
佃農朱昌運,一家六口,他是主要勞力,可他偏偏“中了簽”,若去當兵,全家生活無靠;外出躲避,農活又無人照管。正在走頭無路時,保上抓到六個逃兵,保長甲元要朱昌運出十石小米折抵壯丁。
朱昌運雖然出不起這筆巨款,但他權衡一下,認為出錢才是保全家六口的唯一辦法。
于是,咬咬牙,賣掉兩頭架子豬、一頭羊子、五斤麻線,當了一床被子,還湊不夠半數,又東借西貸,求親戚幫忙才湊齊八石小米錢。
還差兩石小米,無奈,還得給保長甲元磕頭求情,承蒙保長開恩,準許朱昌運先交八石小米款,再打張兩石小米的欠條,寫明秋收后本利一并還清。
朱昌運雖沒去當兵,但這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又怎么過呢
此例一開,《征兵暫行條例》成了一張廢紙,由“征兵”變成“抓兵”,因抓兵而派生出“買兵”、“賣兵”。
國民黨的兵役單位和鄉保人員都看到壯丁是生財之道,于是上下勾結,狼狽為奸,實行明征暗抓,征抓結合,并公開宣傳出錢免役,無錢當兵。鄉保人員明分暗吃,明說幫忙請丁,暗里吞利肥己。
師管區接兵處權勢更是如日中天,貪污更兇,只要交十石小米錢,可抵交一名壯丁,也可釋放一名壯丁。
壯丁家屬如買通接兵處有關人員,在接收壯丁時,可借口體檢不合格,拒絕接收。
當時流行的一句歌謠:“有勢有錢,全家團圓;無錢無米,壯丁該你”,便是壯丁亂象的真實寫照。
“師管區”是國民黨接收和訓練壯丁的準軍事機構,地方上抓的壯丁要先交師管區,經短期“訓練”后,再交給國民黨正規部隊。
師管區和國民黨其它兵役單位一樣,貪財舞弊、賣放壯丁,無足夠的壯丁向正規部隊輸送,而正規部隊的士兵又經常逃亡,更需補充,因而大量地向地方征丁。地方上加緊抓丁,派款買丁,如此惡性循環,苦害了百姓。
因壯丁問題,清水鄉農民破產、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
后山村的農民張啟云,為躲避壯丁東藏西躲,不敢在家種莊稼,肥沃的田地變成一片荒土,生活發生了嚴重困難,只好硬著頭皮偷偷回家干點農活,結果被抓,送去當兵。他的妻子無依無靠,家貧如洗,生活無著,另嫁他人。
張啟云被抓后趁機逃跑,路途中卻染了病,到家時已奄奄一息,看到妻去家空,連病帶氣,氣絕而亡,這一家成了絕戶。
鄉、保對送走當兵的壯丁,最開始還以禮相待,將壯丁客客氣氣地送交師管區。
從抓壯丁開始,對待壯丁就象對付江洋大盜一樣,因擔心逃跑,抓住后就五花大綁,捆得扎扎實實,由保送鄉,即被關在鄉公所私設的監獄里。
在鄉關押期間,還需家中送飯,送飯時,又必須給看守人員一點好處,否則,將會遇到種種刁難。
在鄉公所關押的時間有長有短,短則一天兩天,長則十天半月,待鄉公所集齊一批壯丁后オ往師管區送交。
壯丁進了師管區,苦難接踵而來,特別是身上無錢的壯丁,等于進了地獄大門。
壯丁經師管區驗收后,即分編成連隊。到了連隊,首先要搜身,將壯丁帶的錢財全部搜出,交連部“保管”,壯丁要用錢,須經連部批準,但要想將錢取出使用,起碼得將一半以上的錢送給連部的長官。
有經驗的壯丁,多是被抓過二次以上的壯丁,進師管區前,將錢藏在衣領里、鞋底里,冬天夾在棉衣的棉絮里,有的將錢夾在兩層布條當中,將布條滋成布繩,當褲帶使用。
有錢的壯丁,較為“自由”,可以買飲食,可以請“病假”不出操,還可以賭博娛樂。錢多的話,買通關系后能夠在衛兵眼皮底下逃跑,而且也不用擔心被抓回。
無錢的壯丁,首先得餓肚子。
當官的克扣壯丁伙食費是公開的秘密。
壯丁的伙食比豬食好不了多少,飯內有砂,菜內無油,半生半熟,少鹽多“味”,吃在口內嘎嘣作響,吞下肚時刺喉,就是這樣的飲食也很難填飽肚皮。
吃食不好,住的也差,一間狹小房屋,在潮濕的地下,鋪一點谷草,住一二十人,有睡的地方就沒有了站立之處。
晚上睡覺前,為防壯丁逃跑,將壯丁的衣褲全部收走,第二天起床時才發還。
半夜里若要大小便,必須先喊“報告”,經衛兵同意オ能起來。
一人喊報告,驚醒滿屋人,一晚到亮,很難睡得安穩。
若不喊報告就起來解手,輕則挨幾耳光,重則被捆起來當逃兵處理。
那些沒錢“孝敬”長官的壯丁,多是老實農民,又不習慣喊“報告”,往往因此遭到殘酷毒打。
吃不飽,睡不好,衛生條件又差,大量的壯丁生瘡生病,幾乎每個壯丁都生過疥瘡。生疥瘡雖然難受,但生活還可以自理,無性命之憂。
最可怕的是生病。生了病,無醫藥無人照顧,當官的還說是裝病,逼迫出操,有的病人昏倒在操場上,不僅不讓休息,還會遭到毒打,很多壯丁就這樣被折磨而死。
被抓的壯丁,他們大多數并沒有戰死沙場,而死于國民黨的腐敗制度。
(https://www.dzxsw.cc/book/71296654/3236893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