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回診
凝慧見目的達成,倒是裝作不知的和大家笑的天真爛漫。
用過飯,祖父才帶著許大夫來。凝慧倒是第一次見他,“祖母說是先生救了惠兒,惠兒謝過先生的恩情。”說完就行了萬福。
許大夫倒是受了她這一禮,點點頭和藹的點點頭,“小姑娘有禮,來伸出手來,讓老夫看看你的病情如何了。”說完把起脈來,半晌才對祖父說道“:風寒好的七七八八,寒癥還要再喝一段時間的藥,平日里多走動走動,身子骨還是弱得很。”
說著就寫下藥方交給伺候筆墨的丫頭,“這服藥一日一服,睡前喝,十日以后就可停,冬日保暖,萬不可再病。”
祖父再次向許大夫致謝,“如此我倒是可稍稍放下心來,多謝許兄,我已讓人備了薄酒,還請許兄隨我去花廳。”當下就帶路領著許大夫去了花廳。
徐老夫人知道后,吩咐下人好生招待。凝慧倒是想不起自家祖父還有這么一個世交,還是姓許的大夫。徐老夫人抱著凝慧在炕上坐下,良久才覺得心歸了正位,叮囑道“:惠兒,以后萬不可再去水邊,有什么事就叫婆子丫頭們?nèi)プ觥!?br />
徐凝慧聽見自家阿奶說話,連忙應下。“阿奶放心,惠兒以后會好好照顧自己,不叫阿奶擔心。”
徐老夫人見她這樣聽話懂事,當下更是喜愛更甚,“惠兒這樣懂事,阿奶心里就踏實。你病好些,阿奶倒是可以替你應下張家大公子成親接你去幫忙。”
凝慧好奇的張大眼睛看向老夫人,“是什么,讓惠兒坐嗎,好讓外祖母有的孫女抱?”
徐老夫人聽她這話,想起張家這一代是沒有女兒的,當下樂開懷,“惠兒真是阿奶的開心果。”
凝慧看老夫人這樣開心,倒是覺得意外,外祖家沒有女兒,不是該求女兒嗎?
陪在一旁的呂嬤嬤在一旁解釋道“:張家的意思是讓姑娘去做接轎女童,張家沒有合適的姑娘。而王家大姑娘是王尚書的嫡長女,嫁進張家為宗婦,這般身份,想來倒是只有姑娘合適。”
聽明白后,凝慧倒是悄悄的紅了臉,頗有些不好意思。
“你外祖母身邊的管事媽媽帶來的消息,是你外祖母的意思,我一時倒是不好拒絕。也好,你去了沾沾新娘子的喜氣,與她親近親近。”
等凝慧用了飯回到耳房,蕓兒乘吳媽媽出去的時候把下午去周姨娘院子見到的情況告訴給了凝慧,“婢子去的時候,老夫人的人還沒到,當下把姑娘的話告知周姨娘。周姨娘倒是很老實,唯唯諾諾的應了,客氣的送了女婢出院子。后來老夫人身邊的劉媽媽到小院,訓斥一番,奴婢遠遠看著,周姨娘倒是很哭的傷心。”
凝慧賞了她一盤下午灶上送來的云片糕,讓準備晚上守夜。思量著蕓兒的話,凝慧覺得祖母對周姨娘的懲罰來的奇怪,這下子更是不解。記憶里周姨娘就是怯怯弱弱的樣子,上輩子除了拖累三哥倒是沒聽說做出旁的事來,隱隱覺得有是什么她不知道。
吳媽媽伺候凝慧洗漱,聽見院子里響動。吳媽媽見她被吸引了,安慰道“:姑娘聽話睡覺,早早養(yǎng)好身子,就能出去玩。”
這話倒是落進了凝慧心里,身子好了,很多事辦起來才方便。“我聽媽媽的,明早想吃紅米粥,媽媽讓丫頭早些去。”徐府有位廚娘熬粥的手藝一流,特別是紅米粥,香香糯糯的很是的主子們的歡心。再說,小姑娘就得有小姑娘的嬌憨,不然被人察覺出來有異,可就不妙。
吳媽媽聽她這樣說,自然是應下,“姑娘放心,明早醒來就能吃到紅米粥和鹿肉陷的小香包。”
凝慧這才沉沉睡下。
第二日辰時被媽媽喚醒,“姑娘老夫人已近起了,等您去用餐,老太爺也在。”
凝慧心下奇怪,祖父每日除了上朝點卯,空閑的時候都要知道皇子們的學業(yè),休沐時也多半在書房忙,怎的今天在家。
見她面有異色,吳媽媽才說道“:今天老太爺休沐,姑娘忘了。早上老太爺吩咐讓姑娘在上房吃,丫頭取了紅米粥的。”
“那媽媽快些,總不好叫祖父祖母等著。”知道她的好意,“謝過媽媽。”
到上房的時候,祖父祖母已經(jīng)在了,凝慧趕緊請安告罪。
“你年紀小,晚些也沒什么,快來坐下。”祖父看著凝慧還是有些瘦弱的樣子,猶豫著說“了悟大師前些時候回京,等這段時間忙完,我?guī)Щ輧喝デ鍍羲乱娨灰姶髱煛!?br />
祖母信佛,自是肯的“:你與大師相熟,讓他看看咱們惠兒命格,或是拜干親或是做俗家的弟子,我都是愿意的。”
祖父沉吟著點點頭,“我知你的心,惠兒會長大成人。”說著拍拍祖母的手。
吃過早飯,祖父便外出會友,祖母照例是理會家事,二嬸在一旁聽著。倒不是老夫人不肯放權(quán),只是大夫人不在,二夫人不肯管家,說是名不正言不順,老夫人自己年歲不大,才有了現(xiàn)在的局面。
二夫人聽得三少爺徐承柏已經(jīng)分了院子,“柏哥兒院子的位置倒是極好,和杉哥兒挨的近,他們兄弟兩個相處倒是方便。”
老夫人合上放對牌的匣子,讓丫頭拿走,“眼見著孩子們大了,院子倒是該整理出來,將來四哥兒,三丫頭,五丫頭都是要自個住的。”
“媳婦知道,這就吩咐底下的人把空下的院子收拾出來。”二夫人接過丫頭端來的熱茶,“母親忙了一大早,歇一歇。”
老夫人見她乖覺,倒也成了她的情,“說起三哥兒,雖是庶出,可咱們不比功勛家,郎君們都是要考科舉的,學習的事情也是要看著辦。”喝了口茶,問道“杉哥兒學的如何,夫子可還嚴厲?”
見老夫人問起長子,二夫人從容的回答,“書院管教的嚴厲,十五那日回來,瘦了些,精神倒是很好。他說書院的夫子學問好,夫子也夸他刻苦。”
“這就好,兒郎們吃些苦是好事,書院的院首是老太爺同科的舉人,你大可放心。”老夫人說起二哥兒,想起遠在江南的大哥兒,“以后楠哥兒回來了,你也要讓他們兄弟多親近,徐家的重擔是要落在他們兄弟身上的。”
二夫人應承下,心里對三哥兒的修德齋位置好的隔閡也沒了,大房有楠哥兒在,柏兒便是出頭也要矮上一截。卻又轉(zhuǎn)了話頭,說起娘家的喜事來,“昨日見到娘家嫂嫂,才同我說起巧顏的事兒。兩家世家相配,孩子們年歲相當,訂了親,怕是很快就會成親吧。”
老夫人倒是一臉的淡然,“9月定親,怎么也得臘月去了,晚些時候才顯得姑娘家矜貴,不過張家大少爺去年考出舉人,現(xiàn)在在翰林院謀差事,大致也就臘月,拖到明年年歲大不好看。”
“母親說的是,想必大嫂也是會派人回來的,也不知道會派誰回來。”
“左不過就是她身邊得力的或是老大的人,那個女子什么時候進門,可安排妥當了。”老夫人想起她昨天出了門去安排的事。
“二爺給臉獨自賞了個院子給她,明兒就進門。”其實是她給安排的,這樣下手才方便。
本書由首發(fā),請勿轉(zhuǎn)載!
(https://www.dzxsw.cc/book/71202/409629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