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臣等有罪
“你沒有進過皇宮,一切都要聽我的,萬一失禮,皇爺爺會生氣的,皇爺爺生氣了,就要吃人,很可怕的!
朱瞻基努力嚇唬于謙,板著面孔,張牙舞爪做出嚇人的模樣?墒强丛谟谥t的眼里,就只剩下兩個字:幼稚!仿佛萌萌的小貓咪努力呲著牙,裝成打老虎似的。
皇帝很了不起嗎?
有事沒事,總是往師父家里跑,俺都看膩了。
而且看起來皇帝陛下也不是很聰明的亞子……明明師父有那么多的書,只要稍微用點心,就能找到答案,非要去求師父。
在于謙看來,皇帝除了靠著大吼大叫嚇唬人之外,就一無可取,完全是一條紙糊的龍,至于紙龍的孫子,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所以黑小子,你還是省省吧!
就這樣,于謙在太監的簇擁之下,大大方方來到了奉天殿前。
那些太監也很驚訝,就這么個小東西,居然大模大樣,不卑不亢……要知道就算很多臣子名士,第一次接到旨意,那也是誠惶誠恐,生怕出了半點差錯,和這小子比,簡直判若云泥。
這小東西是七歲,還是六歲?
怎么連一點恐懼都沒有呢?
真是咄咄怪事!
“啟奏陛下,皇孫帶到!
朱瞻基連忙跪倒,給朱棣問安。于謙也跟在后面,口稱草民拜見天子、
朱棣瞧了眼黑乎乎的孫兒,再看看白凈過分的于謙,朱棣很想說服自己,好小子就應該像孫兒一樣,黝黑壯實,自己的孫兒才是最好的。
但是朱棣也不得不承認,柳淳挑的這個徒弟,真是沒話說……不對!朱棣突然想起來了,于謙的爹于彥昭是自己發現的。
算起來于謙應該是自己人,為什么要把他推給柳淳呢?應該是讓柳淳替自己培養人才,俺朱棣連一個小孩子的心都籠絡不過來嗎?
想到這里,朱棣擠出笑容,連忙對于謙招手,“快過來!
于謙無奈,只好邁著小短腿,到了朱棣面前。
朱棣哈哈大笑,伸手把他攬過來。
“朕知道你!你爹已經到了哈烈,剛剛送了急報回來,做得很好,你爹可是朕的班定遠啊!”
面對盛贊,于謙平靜如常,“家父為陛下盡忠,是職所當為。全天下的臣民,都盼著替陛下效力呢!”
真會說話,朱棣抓著于謙的胳膊,欣然道:“要都是如你所說,朕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朱瞻基瞧著皇祖父跟于謙十分親密,把他都忘在了一邊,簡直不知道說什么好了。難道連皇祖父也不要自己了嗎?
黑小子很委屈。
好在這時候朱棣也把他叫過來,兩個小娃娃一左一右,站在了朱棣身旁,朱棣隨口閑聊著,這時候柳淳已經跟一些人將試卷整理妥當。
他這次出題并不復雜,不需要長篇大論,每道題最多幾十個字而已,因此判卷也非常簡單。
找了十幾個內學堂的太監,按照標準答案,很快就判完了。
等到結果匯總之后,柳淳傻眼了。
是真的傻眼了!
他對大明官員的素質,早就不抱希望了。
官吏之中,當然不乏天才,可普遍存在偏科,由于從小苦讀,然后考科舉當官,在宦海之中打轉兒,使得一大群人,頗為缺乏常識,說他們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都是好聽的。
今天的測試,就把這幫人的底兒給撕開了。
朱棣見柳淳遲疑,還當是官員表現太好了,他不知道怎么辦了呢!
“拿來!”
柳淳將匯總表格給了朱棣,“請陛下御覽!
朱棣一眼掃過去,第一題,就是詢問大明的一十三個布政使司。很不錯,所有官員,全都答對了。
只不過并不值得慶幸,因為都察院有十三道御史,戶部有十三清吏司,幾乎都是天天要打交道的,豈能不知!
可接下來的第二題,就出問題了。
明明是一道送分題,居然測出了十幾個笨蛋!
朱棣額頭的青筋凸起,拳頭緊握,牙齒咬得咯咯響。
他突然扭頭,看向了于謙,“大明有九邊重鎮,你知道嗎?”
于謙沒有遲疑,朗聲道:“太祖皇帝收復北平之后,在北方設遼東、大同、宣府、延綏四鎮,不久又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后又以山西鎮巡統馭偏頭三關,陜西鎮巡統馭固原,也稱為太原、固原二鎮,統稱九邊。九邊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綿延萬里,屯兵百萬,防范韃虜入寇,保護中原百姓,至關重要。”
于謙聲音洪亮,吐字清晰,不緊不慢,將九邊的來歷說的清清楚楚。
在文臣的堆里,有人已經冒汗了。
朱棣欣然點頭,“你回答的很好,可是……在群臣之中,居然有人不知道九邊,都給朕站出來!
皇帝一聲怒吼,朝臣仿佛剛裹了腳的女人,扭扭捏捏,一步一步,兩條腿跟千斤之重一般,才人群之中脫穎而出。
一個,兩個,三個……足足站出來十幾人,仔細看看他們的身份,這里面有三個翰林,有兩個御史,還有一些國子監,詹事府的官員……他們都有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所謂清流!
這幫人一向鄙視武夫,寧可去秦淮河談論詩文,也不愿意多了解一些軍務,九邊倒是經常說,可具體是什么,就答不出來了,有人只能勉強寫個四五個。
但既然是九邊,不夠數怎么行!
情急之下,就有人寫了“東邊、南邊、北邊、西邊”。
面對這么奇葩的答案,柳淳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連送分題都答錯了,真的不用挖空心思害你們了,咱們完全不是一個次元上的。
朱棣的憤怒難以言喻,可他現在還不想發作,畢竟還有更多的題目在等著呢!朱棣惡狠狠掃視了這十幾個人,嚇得他們渾身顫抖,狂冒冷汗,那叫一個狼狽。
朱棣懶得廢話了,“你們都站在這邊,等候發落!”
再看下一道題,問的是應天和北平的距離,還是一道地理題。
對于大明的讀書人來說,普遍缺乏地理常識,或許三山五岳,他們很清楚,但是兩座城市相距多遠,還真就難倒了一大片。
答案也是千奇百怪,有人寫相距月余,有人寫旬日之間,還有人寫山高路遠,千里迢迢,好在他們知道沒法一天到達。這道題錯的足有三十多人,還有人連續錯兩道。
“朱瞻基!”
終于被皇爺爺點名了,黑小子激動壞了,總算有了表現的機會了。
“你知道北平和應天相距多遠嗎?”
“知道,是兩千三百余里。期間要穿越黃淮長江,又有運河相通,可以選擇坐船,騎馬,坐車。”
朱棣頷首,“沒錯,兩千多里的路,并不算遙遠,還沒有到天涯海角。朕起兵靖難,這段路程,足足走了三年,數萬將士沒有走到應天,就戰死沙場。”朱棣把牙齒咬得咯咯作響,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怎么可以讓一群蠢貨糟蹋!
這次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朕決不輕饒。
再看下一題!
這道題目是詢問三大殿的造價,朱棣剛剛繼位不久,就下令重修,歷時一年多,將三大殿修成,算起來使用了還不到一年的光景。
所有臣子,都在三大殿上朝,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
那三大殿重修的費用是多少呢?
瞧瞧這些臣子的答案吧!
出錯的人,居然超過了三分之一。
有人干脆就寫靡費無數,還有人寫數以百萬計,更離譜的則是金堆玉砌,難以衡量……朱棣簡直想把這些人抓起來,綁到奉天殿的柱子上面,讓他們好好瞧瞧,朕到底花了多少!
“于謙,你知道三大殿花了多少錢嗎?”
“三大殿工程花費了八十七萬兩銀子,不過三大殿工程又產生了許多新的技術,特別是有關水泥建筑的技術規范,這部分大約價值一百萬兩,同時根據三大殿工程,還編寫了新的各部采買辦法,規定各部衙門的開支,必須公開采買,符合規范。如果有私相授受行為,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朱棣欣然含笑,他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修三大殿不但沒有花費,反而小賺了一筆!
“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回陛下,此事在去年的時候,不但明發各處,還刊登在許多報紙上面,故此草民看過。”
朱棣越發欣慰,“你一個小孩子就天天讀報紙嗎?”
“回陛下,草民雖然年幼,也知道長安居不易,故此不敢不知。”
朱棣微微點頭,猛地扭頭,掃視群臣,匕首一般的目光,嚇得這幫人渾身哆嗦,尤其是那些答錯的,更是惶恐到了極點!
朱棣冷笑,“朕知道,你們當中許多人根本不關心開支多少,只要大興土木,你們就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說什么靡費無算,要休養生息。爾等幾時知道,一個三大殿工程,積累了多少經驗!水泥的使用,不必從云貴大山之中,運輸木材,又讓多少百姓獲益?還有,日后治理黃淮,都離不開水泥……爾等臣工,又幾時能敞開心胸,真正明白朕的苦心!”
“你們——連一個孩子都不如!長安居大不易,在朝中為官,就可以尸位素餐嗎?”
群臣被罵得再也站不住了,全都跪了下來。
“臣等有罪!”
朱棣冷笑,“別忙,還有這么多題呢,朕要看看,還有多少人出錯!”
。。:
(https://www.dzxsw.cc/book/71113/46380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