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日月圣女
王默飄身落地,向那白衣女子雙手一拱,說道:“多謝姑娘仗義出手相助,王某感激不盡。”
“大膽!”那七個紫衣女子中的一個沉聲喝道,“這位是我們日月圣地的圣女,你膽敢叫她姑娘,是不是不把我們日月圣地放在眼里?”
白衣女子聽了這話,待要呵斥。
不料就在這時,梅大友走到王默身邊,滿臉好奇的說道:“日月圣地乃武林第一大勢,我等當然不敢得罪。但據我所知,多年以來,日月圣地從未有過圣女……”
“哼!”那紫衣女子冷笑道,“以前沒有,不代表現在就沒有。你們全都給我聽著,這位不但是我們日月圣地的圣女,還是圣主的義女。誰若對圣女不敬,誰就是對圣主不敬,公然與我們日月圣地為敵!”
王默聽了這話,不由心想:“這位日月圣地的圣女不但武功奇高,而且地位也高得可怕。我看即便是日月圣地的大管家,也比不上她威風。不知不老圣人的傳人,能不能與這個圣女比一下。”
日月圣地的大管家就是薛宗圣。
當然,這是武林中人對于薛宗圣的戲稱,除了與日月圣地有仇的人之外,誰也不會當眾說出來。
哪怕是不想與日月圣地打交道的人,見了薛宗圣,也會叫他一聲“薛總領”。
所謂總領,就是統領、統管的意思,自從奪天教覆滅之后,不老圣人幾乎是閉關不出,日月圣地的大小事務,皆由薛總圣統管。
而因為不老圣人沒有卸任圣主之位,薛宗圣就無法做圣主,但他所做的大部分事情,跟圣主沒什么分別,所以時間一長,武林中人私底下就給薛宗圣添加了不少稱謂。
有叫“代圣主”的,有叫“大總管”的,有叫“薛總領”的,而最出名最貼切的就是“大管家”。
本來以薛宗圣的身份,完全可以擔任新圣主,只因十幾年前,有個名叫宮白飛的人,突然被不老圣人收為入室弟子,作為圣地傳人來培養。
而薛宗圣是一個老成持重的人,不老圣人當年曾暗示過他可以接替自己正式掌管日月圣地了,可他不但沒有接受,反而當著不老圣人的面,說除了圣主之外,誰也沒資格做日月圣地的圣主,就算是宮白飛,也沒這個資格,更不要說自己。
不老圣人當時聽了很滿意,就決定繼續做圣主,仍然讓薛宗圣統管日月圣地的大小事務。
至于宮白飛,雖然有圣地傳人的名聲,日月圣地的人見了他,都是恭恭敬敬,但說到底,宮白飛除了修煉之外,幾乎不干事,也沒什么事可讓他干的,等于是“毫無實權”,類似于“太子”。
太子不等于皇太子,皇太子有東宮,太子可沒有東宮,地位完全不一樣。
好在宮白飛不在乎這個。
他從未想過要與薛宗圣爭權奪勢,所以十幾年來,日月圣地并未出現內部矛盾。
但是,這并不代表日月圣地沒有宗門之分。
早在“圣武王”蕭淵時期,日月圣地就有了四大宗門,俗稱“山主”。
四大山主就是蕭淵的四大弟子,即趙日、白月、周星、宮辰。
日月圣地的大本營在武陵山中,而武陵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片大山,位于現在的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省市的交接地帶。
此地千山萬嶺,峰巒疊嶂,一眼望去,說是十萬大山也不過份。
對于武林中人來說,武陵山的西邊就是苗疆,而苗疆以西,才是西域。
早期的日月圣地,弟子不多,也就三四百人。
圣主名義上統領全部,除了“圣宮”所在的山頭,有幾十名弟子直接聽命于圣主外,其他弟子由四大山主分配統領。
然而,自從蕭淵死后,日月圣地的弟子一年比一年多,最鼎盛時期,號稱過萬。
這并非夸張之言。
因為武陵山境內,大部分人口屬于侗苗等族,漢人不是沒有,只是所占比列極少。
第二代圣主,也就是趙日時代,開始吸收侗苗等族中的資質優良的弟子,弟子最多時有三千左右。
到了第三代圣主,也就是李子樹時代,因為這個人能力比不上趙日,心腸又較軟,雖然在任時間不太長,可在他的“大度”之下,日月圣地弟子的人數,竟是翻了一倍多,高達七千。
而到了不老圣人時代,這位第四代圣主不但能力極強,而且有著“雄心壯志”,大量吸收侗苗弟子,宣稱“有教無類”,一時之間,日月圣地的弟子就超過了萬數。
不過這么一來,卻也引起了朝廷的忌憚,幾次派人深入武陵山,與不老圣人交涉。
然而,不老圣人愛答不理,將朝廷的話當做耳旁風。
有一次,他被朝廷派來的欽差大臣惹惱,竟然收留了與朝廷作對的欽犯,還說這些人都是武陵山的子民,他既然是武陵山的“圣主”,無論他們犯了什么錯,也得由他來處置,而不是讓官兵抓去治罪。
那個時候,大明皇帝,也就是朱棣,正忙于征討北方的殘元勢力,當然沒空對付他。
就在朱棣遷都北京的那一年,朱棣調集了十萬精兵強將,其中有“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的精銳,還有從廣西、云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在京師舉行了一次震驚中外的大閱兵,前來觀禮的使節,有近三十國之多。
連當時號稱“天下無敵”,曾想攻打大明的帖木兒帝國,在使臣看了大閱兵之后,震驚拜服,不敢越雷池半步。
不老圣人聽說這事以后,知道朱棣這是在警告自己,便將收留的欽犯交給官府,將弟子減少到七千左右。
誰想三年過后,朱棣在第五次北征途中駕崩,皇太子朱高熾繼位。
不老圣人根本不把朱高熾放在眼里,又開始大批吸收弟子。
朱高熾在歷史上被稱為“明仁宗”,可見此人性格與為政舉措,只要不老圣人不做的太過份,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豈料,就在第二年,朱高熾突然死了,在位不足十個月,武林小道消息滿天飛。
有說縱欲而死,有說中毒而亡,有說遇到了雷震,也有說是被暗殺的。
甚至有個夸張的說法,那就是暗殺朱高熾的幕后兇手,正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也就是隨后繼位做了皇帝“明宣宗”。
朱瞻基這個人很像他的祖父朱棣,能力極強,由于他的出色治理,明朝的這段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仁宣之治”,于謙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受到重用的。
頭兩年,朱瞻基想收拾江湖上的各幫各派,身為武林第一大勢的日月圣地,自然是重中之重。
但不知怎么回事,就在第三年,朱瞻基專心于國政,直到死去,都沒有動過日月圣地分毫。
此時的日月圣地,弟子之多,超過了萬數。
可也就在這個時期,日月圣地內部滲入了奪天教的奸細,有幾個重要人物還被奪天教教主張普相轉化為自己的“門徒”。
不老圣人查出來后,一怒之下,殺了這些人,清洗了一批有嫌疑的弟子,號召其他武林勢力,與奪天教、鬼王谷、地獄門打了幾年,終于將奪天教剿滅。
說來也巧,奪天教覆滅沒多久,朱瞻基就死了,朱祁鎮繼位。
這位皇帝就是當今圣上的老子,也是那位御駕親征北方,結果土木一戰,導致大明損失了幾十萬兵力的“明英宗”。
朱祁鎮在位時期,可能是不老圣人真的“老了”,又或者是他不想重蹈覆轍,嚴格控制日月圣地的弟子數量,從未超過三千。
總而言之,不管日月圣地的弟子人數怎么變化,圣主之下,山主為尊。
當年,白月山主叛出日月圣地,另立門戶,趙日原本打算廢除這一支,但一來他找到了白月的兄弟,二來也不敢破壞蕭淵立下的“圣令”,就讓白月的兄弟做了這一支的山主。
起先,四大山主只管一個山頭,畢竟弟子不多。
但是后來,隨著日月圣地的弟子越來越多,四大山主的麾下,少則七八個山頭,多則十六七個山頭,而四大山主又不可能全都親自管,就有了小山主。
四大山主最后一次同時在江湖上露面,還是剿滅奪天教時期。
奪天教消亡后,不老圣人開始隱居,薛宗圣“上位”,可他不是四大山主,又不是不老圣人的入室弟子,只能與四大山主平起平坐,沒辦法號令四大山主。
是以,這四十余年來,即便是在正邪大戰那十年,日月圣地名義上以薛宗圣為首,但四大山主從未同時出現在他的身邊。
那一年正邪雙方議和,“邪尊”梅綽龍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不老圣人必須親自到場,不然的話,他會以“邪道第一人”的身份下令,將會與正道勢力繼續斗下去。
而就在許多人都以為不老圣人不會答應時,結果不老圣人竟然來了。
當然,在中州大會上,見到不老圣人的人,身份之高,要么是一派之尊,要么是當時武林中的大佬級高手。
這也是不老圣人四十多年來,唯一一次在江湖上公開“露面”。
也正是這種神秘性,早就了不老圣人的“武林神話”。
對于這個時期才開始步入江湖的人來說,絕大多數都只知道日月圣地乃武林圣地,而這個圣地有一個“武林神話”。至于什么山主,根本沒幾個人專門去打聽。從而導致大部分人只知有薛宗圣,卻不知山主的情況。
基于這個原因,“圣女”的出現,也就更加讓人匪夷所思。
換言之,哪怕是知道山主的人,也從未聽過“圣女”。
圣女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不老圣人為什么要收她為義女?
她的武功為什么會這么高?
在江湖上消失了長達一百多年,自從蕭淵死后,就再也沒有人能駕馭過飛仙劍,怎么會落到了圣女手里?
重重疑團籠罩全場。
哪怕是對日月圣地十分了解的莫離子,也有一種“消息閉塞”的感覺。
“他媽的!”莫離子心里想道,“白真死后,我與探子聯系過數次,最近一次也就七天前,這個圣女是從哪冒出來的?她不但武功高強,而且還拿到了封存多年的飛仙劍,論實力,除了不老圣人,誰能穩壓她一頭?”
這時,只聽梅大友笑道:“這位日月圣地的小姐姐,敢問你們日月圣地的圣女如何稱呼?”
“放肆!”那紫衣女子怒道。
然而,那白衣女子輕輕的哼了一聲,紫衣女子立刻變得很溫順。
“我雖然是日月圣地的圣女,但出門之前,圣主曾叮囑過我,要與武林同道好好說話,不能仗勢欺人。”白衣女子說道,“從今以后,你們七個不得隨意開罪武林同道,懂了嗎?”
“懂了!”七女齊聲說道。
“收陣吧。”
“遵命。”
霎時之間,七女全都站到了白衣女子后方,收斂狂態。
(https://www.dzxsw.cc/book/70676/46265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