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梟雄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江南王

第一百五十二章 江南王


  一秒記住,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不是!傲糊潛u搖腦袋,說道,“那個教王沒人清楚他現在是否還活著。當年跑掉的奪天教高手當中,除了此人之外,還有十幾個高手,以及少部分底層教眾。司空召是那十幾個高手當中最強四人之一!

  王默暗暗吃驚,心想:“這四個人要是都還活著,豈不是又能出來興風作浪?”

  轉念一想,覺得自己有點過于震驚了。

  須知這四個人全都活著的話,修為高達“坐照”中段,別說遇到少師正那種神級高手,就算是遇到少伯庸,也能以一敵四,立于不敗之地。

  往大了說,縱然他們四個修為都是“坐照”高段,一旦與“入神”初段的神級高手決一死戰,即便四人聯手,恐怕最后也只會被神級高手所殺。

  換言之,這四個人要是敢公然在江湖上露面,以少師正江南武林盟主的身份,定然會用秋水神劍將他們斬殺于神劍之下!

  “至于其他兩人,一個是大內高手,一個是錦衣衛千戶。四人同時死在西湖底下,業已驚動了江南王……”

  “江南王?江南王是什么人?王爺嗎?”

  “沒錯,此人就是一位王爺,封號為寧王!

  “寧王?那為什么又叫江南王呢?”

  聞言,梁良笑了笑,說道:“江南王是江湖中人對寧王的戲稱,這個叫法你聽聽就算了,以后可別張嘴亂說,免得自找麻煩。”

  王默若有所悟,點頭道:“好。那么這個江南王是不是很厲害?”

  梁凉道:“比起他的祖父來,他差了不少!

  “他的祖父是誰?”王默問。

  “第一代寧王朱權。“梁凉說道,“此人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十三歲封為寧王,十五歲鎮守大寧,麾下精兵八萬,其人更是精通道學,多才多藝,堪稱文武雙全。只可惜他后來判斷失誤,被他的兄長朱棣奪去兵權,改封江西,后來一心向道,自號涵虛子。他的兒子死在他前面,所以他的孫子在他死后做了寧王!

  王默說道:“奇怪,既然寧王的封地在江西,那寧王為什么會被稱為江南王呢?”

  梁凉解釋道:“傳說朱棣當年未做皇帝時,曾與朱權約定,要是當了皇帝,就與朱權平分天下。

  然而朱棣奪得天下后,不想封朱權為一字平肩王。朱權看出苗頭不對,就說自己可以去南方,且言明蘇州就好。

  朱棣說蘇州屬于京畿,不宜封王。朱權只好說杭州。可是朱棣怎么可能會讓朱權如愿?一道圣旨下來,讓朱權去了江西南昌。

  江南有大江南和小江南之分,江西屬于大江南,所以朱權的孫子做了寧王后,江湖上的一些好事之徒就把寧王戲稱為江南王。

  這位江南王雖然比不上他的祖父朱權,但也頗有能耐。

  二十年前,有人說他想謀反,皇帝派人去查,結果沒有實證。兩年后,皇帝找了一個借口,將他的王府護衛改為南昌左衛,一來是想警告他,二來也是想奪他的兵權。

  然而這位江南王可不是吃素的,南昌左衛里面有許多人是他的親信,名義上不屬他管,其實跟以前沒多大區別。皇帝擔心把他逼急了真的會謀反,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后來皇帝死了,當今天子比較信任他,尤其是這幾年來,需要他代表皇族鎮守江南,只要他不謀反,即便是做了越禮之事,也不追究,江南王之名,那便更加響亮了!

  王默笑道:“看來這個江南王一點也不簡單哪。不知他多大年紀?”

  梁凉說道:“不到七十!

  “原來他這么老了!

  “不然你以為呢?”

  “他應該會武功吧!

  梁凉笑了笑,沒有做聲。

  王默看不出他是什么意思,想問但又怕問錯了。

  片刻之后,梁凉才說道:“他應該懂武功的,只是到底有多高,沒人清楚。我只知道他的祖父朱權,身懷道門絕學,與龍虎山天師府的張天師交情極好,除了涵虛子這個名號外,還曾自號大明奇士,云庵道人。

  朱權撰有一部道門著作,名為《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簡稱《太清玉冊》,傳聞內含一套奇門武學,極為高深。如果我是他,一定會把其中的內功心法傳授給孫兒。

  不過這畢竟是江湖傳聞,真假未知。但有一件事,卻是真的。

  朱權善于古琴,曾編著一部古琴曲集,名為《神奇秘譜》,其中收錄有六十多曲古琴譜,每曲皆為傳世之作,傳說失傳一千多年的《廣陵散》,就被記錄于《神奇秘譜》之中……”

  說到這里,眼見王默聽得似懂非懂,便笑道:“你真要聽不懂,那也沒什么,反正朱權編著的這本《神奇秘譜》,堪稱絕世神作。不但如此,朱權還親手制作了一件曠世寶琴,名為‘飛爆連珠’。

  那一年,我有一位老友途徑南昌,受到朱權熱情招待。

  兩人相談甚歡之際,朱權叫人拿來‘飛爆連珠’,當場為我那老友彈奏一曲《廣陵散》,其聲鏗鏘豪邁,壯志凌云,可謂紛披燦爛,戈矛縱橫。

  據我那老友后來所說,若非他內功精湛,當時就得抑制不住,做出冒犯朱權之事。

  誰曾想,就在當年年底,朱權得了一種怪病,不足一月,就此病逝。而隔年正好發生了土木堡之戰,大明損失慘重,天子被擄。倘若朱權當時還活著,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話音剛落,忽聽外邊響起一個聲音:“匹馬南來讀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黃葉古祠寒雨積,青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語聲頗為蒼茫,正是于康。

  王默轉頭望去,見不知什么時候,于康已經來到門外,神色略顯黯然,似有感而發。

  “原來這位于道長除了懂得武功之外,文才還如此了得,我倒是看走眼了。”王默心里想。

  “好詩,好詩!绷糊澷澋溃坝诘篱L不愧是名門之后,出口成章,非一般人能比!

  “慚愧,慚愧。”于康說道,“貧道才疏學淺,怎么做出如此詩作?此乃先父二十多年前所做。”

  梁凉聽后,神色古怪,先是望了一眼王默,然后才對于康說道:“于道長,你又想起于少保了!

  于少保?

  王默不知此人是誰。

  于康輕嘆一聲,說道:“一晃十八年過去,先父的音容相貌一直栩栩如生,貧道未敢忘懷。”

  梁凉的情緒似已被他的語氣所感染,說道:“如果當年要不是……”

  于康忙道:“貧道一時忘情,打擾了兩位,還請恕罪。”

  梁凉看出他的意思,便沒再說下去,而是笑道:“恕什么罪?這同春觀的觀主就是道長,我們兩個屬于客人,天底下哪有主人讓客人恕罪的道理?道長既然來了,那就請進來說說話吧。”

  “卻之不恭!

  于康打個稽首,走入廳中。

  王默張了張嘴,要說些什么。

  梁凉陡然叫道:“啊,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道長,我之前來的時候帶來了一壇好酒,乃上等女兒紅。道長有空的話,就請把它埋在那棵梅樹下,等我下次來了,將它取出,與道長浮一大白!

  于康笑道:“梁老還是那么愛喝。好的,貧道自當從命!

  隨后,兩人說了一些家常話,王默一句也插不上嘴,就只能聽著。

  過了一會,于康跟兩人告辭出去。

  王默總算逮著機會,低聲問道:“梁……涼涼,這位于道長究竟是什么人?你們說的于少保又是何方神圣?”

  梁凉反問道:“你沒聽說過于少保嗎?”

  “沒有啊!

  “于少保就是于謙!

  “啊,原來是這位鐵骨錚錚的于大人!蓖跄偹忝靼琢擞谏俦J钦l,心生崇敬。

  梁凉說道:“于道長是于少保的養子。那一年,于少保被冤殺,于家上下發配邊疆,于道長因為是養子,一年后得到赦免,路過京城,聽說于少保的遺體被一位都督收殮,便趕去拜訪。后來于道長將于少保的靈柩運回杭州,歸葬于西湖邊的三臺山。

  幾年前,于道長看破塵世,出家為道,住進了這同春觀,每到清明時節,都會去三臺山祭拜于少保。然世人多忘,這天底下又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曾力挽狂瀾,誓死保衛京城的于少保呢?”

  王默聽了,不由暗道一聲“慚愧”。

  他雖然早已知道于謙就葬在西湖邊,但每次去西湖的時候,卻由于各種原因,都不曾去悼念過。

  連他這種敬慕于謙的人都這樣,更何況是別人?

  難怪許滸當初提到于謙的時候,會發那么大的感慨。

  他暗自發誓,日后再去西湖,無論如何,都要去三臺山中“拜訪”這位義父何沖口中所說的大英雄真豪杰。

  “不過……”梁凉話鋒一轉,說道,“于少保乃天下最有名的大忠臣,大英雄,這是毋庸置疑的。除非是奸佞小人,才會詆毀于少保。在這一點上,他卻要比另一個大忠臣要幸運得多。”

  王默微微一怔,問道:“還有另一個大忠臣么?”

  梁凉點頭道:“當然。此人姓王,官至吏部尚書,與于少保一樣,也是位少保。不過這位王尚書曾經做過大學士,且不是一般大學士,而是謹身殿大學士兼東閣大學士,可謂位極人臣!

  王默問道:“大學士是什么官職?”

  梁凉笑了笑,說道:“大學士一職首創于唐朝,相當于皇帝的近侍。后來幾度興廢,但都沒什么實權。本朝開國以后,朱元璋認為丞相權力太大,就廢掉了丞相,由皇帝親統六部。

  然而皇帝畢竟是人,又不是神仙,每天要處理那么多奏章,忙不過來,只得設立了大學士,有華蓋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故稱殿閣大學士。后來朝廷又設立了謹身殿大學士,就成了四殿二閣。

  最初之時,能當上殿閣大學士的人,那都是很有學問和才干的,但品階不高,并無實權,也就是皇帝的侍從,相當于顧問。后來,擔任殿閣大學士的人通常身兼要職,譬如說六部尚書或侍郎,而皇帝又多依仗殿閣大學士處理政事,所以殿閣大學士就開始有了實權。

  而出于禮貌,也為了跟翰林院的學士相區別,往往把殿閣大學士稱為閣臣,也有叫輔臣的。不過在民間,老百姓喜歡把殿閣大學士叫做閣老,甚至是宰相或宰輔。”

  王默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大學士這么厲害!

  梁凉聽了,卻是一笑,語帶嘲諷說道:“無論多厲害的官,也只是官,真正厲害的是皇帝。皇帝一句話,任何官都要聽啊!

  王默想了想,忽然問道:“涼涼,你說的這個王閣老,莫非名叫王直?”

  梁凉一怔:“你知道王直是誰?”

  “不知道,但聽說過!

  “你說的這個王直乃是位名臣,年紀比王閣老大,資歷在王閣老之上,也曾做過吏部尚書,但他沒有入閣做過閣老。”

  “那這位王閣老叫什么名字?”

  “此人名叫王……”

  沒等梁凉說出王閣老的名字,突聽一個兇狠聲音由同春觀外傳了進來:“牛鼻子,你跟我滾出來!”


  (https://www.dzxsw.cc/book/70676/38300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